制浆造纸污染控制-[高校教材]

制浆造纸污染控制-[高校教材]

作者:刘秉钺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08-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0196271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制浆造纸污染控制-[高校教材] 节选

nbsp; 言
造纸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纸和纸板的消
费量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造纸工业工业化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
多地引起世人瞩目,被国际上公认为“永不衰竭”的工业。一现代造纸工业是技术、资金、资
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同时又是产生大量废水、废
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的工业。造纸工业污染不仅在我国非常严重,而且在工业发达国家也是
非常严重的,例如在美国、日本、瑞典及芬兰等国家,解决造纸工业的污染问题也是迫在
眉睫。
我国造纸工业的特点是纸的产量增长速度快;自产木浆所占的比例低,非木纤维所占的
比例高,原料结构不合理;制浆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设备简陋,技
术落后,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除了这些行业结构问题外,环境保护意识差,地方保护严
重,对污染治理工作不重视等,促成了造纸行业对环境污染的加剧。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
初,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自1980年以来国内开设制浆造纸专业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造纸环保”(或类似名称)
的课程,当时各院校大部分采用自编讲义。1992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部统编
教材,于2000年进行了**次修订,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二部教材,这些教材都反
映了当时造纸工业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该门课程由开始的选修课也逐渐变成了必修课。目前国内各轻化工专业(造纸方向)
的院校均把该门课程列为必修课,学时一般在32—40学时。该门课程不仅介绍生态学和环
境的基本知识,而且对造纸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的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进行较
为详尽的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建立清洁生产的观念,
对于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就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传统环保理念逐渐发展到实施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
环经济的新理念。传统环保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治理污染、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生态
工业和循环经济突破了这一界限,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倡并实施将
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模式统
一协调,将环境保护与生活和消费模式同步考虑。
我国造纸工业在近年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些年产1.7万t的小制浆厂关闭,新的设
备、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废弃物排放标准也不断更新提高,尤其是清洁生产,资源的梯级利
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废水的零排放等新的观念不断出现,2000年的修订教材已不能充
分地反映这些新的理论和思想,有必要对2000年版的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教育部
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2005年7月和11月的两次会议上,经过与会委员认真
讨论,一致推荐由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负责主编,联合广西大学、浙江理工大
学、长沙理工大学共同申报“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06年被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由曾经参加过该教材前两次编写工作的大连工业大学刘秉钺教授主编。**章生
态学及环境保护,第二章制浆造纸废水的污染与控制中的**节概述、第二节废水的来源及
特征、第三节制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由大连工业大学刘秉钺教授编著;第二章制浆造纸废水
的污染与控制中的第四节物理法处理废水、第五节化学法处理废水、第六节物理化学法处理
废水、第七节好氧生物法处理废水、第八节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由广西大学王双飞教授编著;
第三章造纸工业大气污染控制由长沙理工大学马乐凡副教授编著;第四章固体废弃物的污
染与控制、第五章噪声污染与控制由浙江理工大学薛国新教授编著。该书承蒙大连工业大
学张运展教授和黑龙江造纸研究所杨金玲教授级高工的主审,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对此
表示感谢。
本教材的特色就是在介绍生态学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基础上,着重结合行业特点,介绍废
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产生的机理、控制方法。尤其重点介绍废水的产生及控制。本教
材立足于国内已有的技术,同时介绍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要把目前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
循环经济、零排放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在本教材中充分表现出来。在本书的附录中,列
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和取水定额
第5部分:造纸产品(GB/T 18916.5--2002),以及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公告。
本教材的参编者,都尽可能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生态工
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废水的零排放等方面的知识和成果,并尽可能列入教材中。但由于
学时的限制,教材的篇幅限制,因而有些机理、应用、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内容未能编入;或虽
已经编人,但论述不细或不够充分。本书编写组的成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
难,按时完成了本书的编著任务,但其中难免存在问题。我们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广大师生
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编著者
2007年10月

制浆造纸污染控制-[高校教材] 目录

**章 生态学及环境保护
**节 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
二、生态系统
三、生态平衡
第二节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三、环境保护
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一、清洁生产的内涵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三、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概况
四、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五、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制浆造纸废水的污染与控制
**节 概述
一、自然界的水
二、水质和水质标准
三、水体污染及自净
四、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常用检测项目
五、造纸节 水迫在眉睫
第二节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一、备料工段废水
二、化学法制浆废液
三、高得率制浆废液
四、废纸制浆车间废水
五、洗涤、筛选工段废水
六、漂白工段废水
七、污冷凝水
八、造纸车间废水
第三节 制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一、概述
二、制浆废液在农业上的利用
三、制浆废液在建筑业上的利用
四、制浆废液在石油工业上的利用
五、制浆废液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利用
六、制浆废液在其他行业上的利用
第四节 物理法处理废水
一、均和调节
二、过滤法
三、重力沉降法
四、气浮法
第五节 化学法处理废水
一、中和法
二、化学氧化法
三、混凝法
四、化学沉淀法
第六节 物理化学法处理废水
一、吸附法
二、膜分离法
第七节 好氧生物法处理废水
一、活性污泥法
二、生物膜法
第八节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流程及其特征
二、厌氧消化微生物
三、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四、厌氧生物处理沼气产量的估算
五、厌氧处理工艺的主要运行方式
第九节 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一、废水的厂内治理
二、废水的厂外治理
三、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造纸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节 大气污染及其综合防治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二、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四、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
五、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六、大气质量控制标准
第二节 粉尘控制技术基础
一、除尘器的分类与性能
二、机械式除尘器
三、湿式除尘器
四、电除尘器
五、过滤式除尘器
六、除尘设备的比较和选择
第三节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基础
一、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二、燃烧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三、微生物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四、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方法
第四节 造纸工业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一、硫酸盐法制浆的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三、制浆造纸厂其他废气的污染与控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控制
**节 固体废物的概论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特征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三、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
一、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二、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
三、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四、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
五、化学处理
六、生物处理
七、焚烧处理
八、热解处理
九、固化处理
第三节 造纸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一、资源化概述
二、纸品的回收利用
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四、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五、动力锅炉灰渣的综合利用
六、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
七、无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处置
一、处置方法的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终处置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噪声污染与控制
**节 噪声基础
一、噪声及其污染
二、噪声源及其分类
三、噪声的危害
第二节 声学基础
一、声音的物理量度
二、噪声叠加的分贝计算
三、噪声的主观评价
四、噪声的频谱分析
五、噪声标准
第三节 噪声控制
一、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二、环境噪声评价
三、隔声
四、吸声
五、消声
六、隔振与阻尼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_200l
附录2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
附录3 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GB/T 18916.5-2002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