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父母普遍觉得孩子越来越难养。原因何在?本书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浅显生动的事例详细介绍了如何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孩子,恰当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的保护伞,能屏蔽外界至少80%的不良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是一个无法选择却会影响孩子终生的职业,为了孩子,家长愿意付出一切,但作为家长,如何进行亲子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如何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渴求,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并帮助孩子解除成长中的烦恼、摆脱心理障碍呢,
在本书中,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副教授任苇就青少年常见的六大心理问题,为您答疑解惑。
父母是一个无法选择却会影响孩子终生的职业,基于1500余人次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的经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心理专家任苇老师为广大父母支招——让您成为自己孩子的亲子专家。
好的亲子教育就是爱
没有哪个专家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你才*有资格做你孩子的亲子专家;真正的改变是由内面外的,犹如凤凰涅槃重生。
——作者
第1章:家庭的“特异功能”
2007年上半年,首都高校先后有5位大学生自杀身亡。不管他们当时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而选择放弃生命,心理健康都是他们在生死攸关时刻面临的首要问题。有人会问:大学生难道真的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吗?或者说大学生是到了大学才出现心理问题的吗?
当然不是,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这些孩子早在童年、青春期、家庭亲子互动和他们的个人成长史中,就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大约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同样,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有网瘾、失眠、抑郁、辍学,甚至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在高中生、大学生中屡见不鲜。来自某大学的统计表明:大学在校生上课出勤率不足50%,考试及格率也很低。这些考上大学,终于脱离了父母高压管理的孩子,用各种极端的方式弥补和享受着自由时光,而他们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适应社会的能力却无从弥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从哪儿入手呢?
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孩子的成长同样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是对孩子发展影响*大的因素。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的专题就是—家庭的“特异功能”。
佳佳的无理取闹:祖辈代管孩子的问题
首先要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佳佳的无理取闹—祖辈代管孩子的问题。
佳佳是个小女孩,今年3岁多,她的爸爸妈妈都是生意人,因为*近听了一个儿童心理学家的讲座,认识到父母应该把孩子留在身边,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交流,和孩子玩各种各样的亲子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于是父母想在一个周末把手边忙碌赚钱的生意交给员工打理,自己专门抽出两天时间去奶奶家接佳佳,陪佳佳玩。
他们**天陪佳佳玩了石景山游乐园的所有项目,第二天又陪佳佳去爬香山。佳佳平常想吃却被爸爸妈妈认为是垃圾食品的麦当劳、肯德基、冰激淋和各种缺乏营养高脂高热的东西,这个周末爸爸妈妈都一应俱全地给予了无条件的满足,佳佳和爸爸妈妈相处得好极了。
奇怪的是,到了星期天的晚上,乖了两天的佳佳,突然变得烦躁起来,又哭又闹,怎么劝都劝不住,爸爸妈妈好说歹说,使尽了浑身解数,也不能使佳佳安静下来。精疲力竭的爸爸发火了,抬手就打了佳佳一顿。佳佳的哭声更大更高,彻底不理会爸爸妈妈和目瞪口呆的爷爷奶奶。
于是,佳佳的父母拨通了心理咨询电话,困惑地问道:“为什么我们听完了心理专家的讲座,专门抽出两天时间跟孩子相处,好好的孩子今天晚上却有如此异常的反应?”
我想问问各位,你们知道佳佳无理取闹的原因吗?
咨询师向佳佳的父母了解了佳佳的成长史,谜底终于揭开了!
原来佳佳不是父母亲手抚养大的孩子!
在佳佳出生的前半年,爸爸妈妈那个时候生意不太好,就两个人亲手带佳佳。佳佳长到半岁时,爸爸妈妈生意突然好起来了,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已经没有余力再照顾佳佳,就把仅仅只有半岁的佳佳,送到了山东的姥姥家。孩子在没有断奶的时期跟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很牢固,重新接纳他人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在襁褓中躺着,刚刚半岁的佳佳,那个时候既不会说话,也没有任何人征求她的意见,给她一段时间来过渡和适应姥姥及姥姥家的新环境和周围的陌生人,就强行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这个事件在心理学上叫做分离焦虑,会给幼小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创伤。因为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对他人的信任,对自我的接纳以及良好的安全感的形成,都或多或少与0-3岁儿童早期经历过的、与父母的亲密关系相关,也就是说,孩子*初跟外界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是在家庭中学习并完成的。
佳佳人生*初的前半年,刚刚和父母建立起亲密关系,就被父母以生意忙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送到了姥姥家。而且,他们怕佳佳哭闹,是趁着佳佳睡熟后悄悄溜走的。佳佳醒来,拼命地哭,焦急地寻找…从半岁到一岁半,佳佳在姥姥家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任何时候佳佳都紧紧抓着姥姥的手或拽着姥姥的衣襟不离开半步。虽然她不明白爸爸妈妈的声音、容貌为什么突然就变成姥姥的方言和模样了,但心里那份莫名的恐惧和哀伤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好不容易忘记了父母和原来的家,艰难地脱离开分离焦虑的情境,刚刚开始接纳姥姥姥爷和村子里的小朋友,学着跟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爸爸妈妈的生意又不好了,他们觉得孩子在别人家带久了不容易跟父母亲,会把父母叫成叔叔阿姨。于是灵机一动,他们又把佳佳从山东带回了北京。待了还不到半年,佳佳刚将父母由叔叔阿姨改口叫爸爸妈妈,还没完全习惯年纪很大的姥姥姥爷怎么又变回现在这对年轻夫妇,没来得及弄明白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生意又好起来了。而此时的姥姥身体欠佳,没有能力照顾佳佳,于是2岁的佳佳,再次被爸爸妈妈送走,送到远在东北大兴安岭的奶奶家。在*初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佳佳像个货物一样,从北京被搬到山东,从山东又搬回北京,再从北京运送到东北,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连续经历了三次分离焦虑!
在奶奶家又熬过了艰难的一年,佳佳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经济条件好了,在北京买了房子,爷爷奶奶才带着佳佳重新回到北京。这时候的佳佳,比她认识的同龄小朋友都更瘦弱、更忧郁、更胆小,晚上经常做恶梦或哭着醒来;平常不爱跟小朋友一起玩,喜欢独自待在家里,也很少说话;特别害怕去幼儿园,动不动就哭。孤零零的佳佳*盼望爸爸妈妈接她回去一起生活,可她知道不可能,她永远不会比爸爸妈妈的生意重要。佳佳无奈地接纳了这个事实。她*喜欢星期五,因为周末,爸爸妈妈会来看她,有两天时间跟她在一起,像过节一样开心!*害怕星期天的晚上,爸爸妈妈都走了,每次佳佳都会哭着喊着,跟着爸爸妈妈的车追好久,一直到追不动摔倒在地,然后绝望地回到爷爷奶奶那栋又大又空的房子里,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有暖气的冬天,佳佳都觉得很冷…
佳佳的故事解释了什么是分离焦虑。心理学意义上的“父母”有两种划分:一种是生理意义上的父母,一种是心理意义上的父母。如果爸爸妈妈既生你又养育你,那么你的生理父母和心理父母是合二为一的;如果你是由父母生而由他人代养代管的孩子,你心理意义上的父母就是那个养育你长大的人,而不是生你的人。
所以佳佳对父母重建信任的过程很艰难。对于她来说,心理意义上的父母一直处在变换中,一会儿是爸爸妈妈,一会儿是姥姥姥爷,一会儿又变成爷爷奶奶了!她完全不知道爸爸妈妈这次是听了一个儿童心理专家举办的讲座,专程来奶奶家接她回去的,所以当星期天的夜幕降临,3岁的佳佳以往经历的冰冷、恐怖、孤单、绝望立刻袭上心头,她全然忘记了两天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欢乐!无望哀伤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佳佳,除了用歇斯底里的哭泣和无理取闹来提醒爸爸妈妈,别无他法…
在电话里,咨询师请佳佳父母去搂着佳佳轻声对她说:今天是来接佳佳回家的,从今天开始爸爸妈妈跟佳佳一起生活,永远爱佳佳,永远都不再离开她。爸爸妈妈说完以后,哭声要掀翻屋顶的佳佳,奇迹般地立刻安静下来。她擦干眼泪,疑惑地看了看父母,似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当确认他们说的是真话后,佳佳迅速地将自己的衣物放在小包里,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说:我们回家吧!
小夏与父亲的过结:童年创伤后遗症
我们还要给大家讲的一个案例是小夏与父亲的过结—童年创伤后遗症。
这是一个心理培训班上的案例,当时治疗师提醒在场的专业人员,*好不要提供自己的个案,如果是本人的个案也不要触及太深的创伤,因为那样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在培训班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把伤口揭开,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原有的心理问题,还可能对案主本人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时候大家都看着班里面*欢乐、*阳光的小夏,觉得他是班里*快乐、*没有什么阴影的人,都鼓励他上来做这个个案。当时小夏也觉得自己生活中没什么大不了的心结,于是欣然做了案主。
令人诧异的是,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随着老师的导引语,这个高大硬朗的阳光男孩,欢快的笑脸渐渐严肃起来,眉头紧锁,接着开始全身发抖,悲痛欲绝地像个孩子般呜呜哭起来…
老师让他闭上眼睛,告诉在场所有人,他看见了什么?他颤抖着泣不成声地说:“爸爸呀,求你别打,火钩很烫,池塘里的水很冷,水里有血,血是咸的,很咸很咸,我的后背很冷很冷…”
在场的所有同学都傻了!怎么回事?!!这个看起来那么阳光的人,到底曾经经历过什么?!!
经过老师的导引,小夏慢慢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向在场的人讲述了这段意识中早已淡忘,却埋藏在潜意识深处很久远的童年故事。
那是他5岁多时的童年往事。小夏的父母是军工厂的工人,共有5个孩子。当时为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他们家从北京搬迁到西南边陲的深山沟里,独生子的爸爸告别了北京的爷爷奶奶,拖家带口来到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生活极不习惯,工作又累,忙碌一天回到家后,疲倦异常。有一天,妈妈让姐姐叫小夏吃饭,而他正在门前的池塘边玩儿水,姐姐喊了又喊,他也不回来,而此时恰好邻居又告状说小夏在用石头打邻居家的鸭子。于是,小夏爸爸拿着炉膛里钩煤的火钩就蹿出门,一火钩打下去,就见小夏慌忙阻挡的右臂冒出了白烟,并伴随着衣袖烫糊了的焦臭味。来不及躲闪的小夏一下跌进池塘里,磕在岸边通道的木板棱角上,由于力量太大,牙齿把舌头咬破了,血汩汩地从嘴里流出来,把面前的池水都染红了。
小夏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自己和爸爸的关系都不好,尽管爸爸疼爱他胜过家里其他几个孩子,可小夏总也不喜欢与爸爸亲近,总觉得和爸爸隔着点什么。到今天做完个案,他才明白,经过20多年,这件事似乎早就被他忘记了,在意识清醒的时候他全然想不起来爸爸还曾打过他,但是5岁时的伤,原来一直都在。
说完这一切,小夏如释重负地说:“今晚,我要给爸爸打个电话,告诉爸爸这么多年跟他的疏离,是因为童年的创伤,我要告诉爸爸,我原谅他,放下这件事了!”
原来,家庭中的任何一件往事,也可能我们已经有意地将它遗忘在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但创伤一直都在那儿…
尽管那个创伤可能源自童年很久远的一件小事,如果不做处理,它却可能是埋藏很深的“心理淤泥”,一直存在于身体的某一处。平常毫无觉察这块淤泥的存在,以后的某一天,在我们看电视、读小说时突然看到某个情节,读到某段文字,觉得似曾相识,心里某一块特别柔软的地方突然就被触动了,突然觉得特别伤心,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或者突然很烦,特别愤怒,想砸东西,想打人…我们不清楚这样的情绪是从哪儿来的?
可能这个情绪就来源于我们心中期盼充满温馨的家,来源于早年失去亲人的伤痛,来源于爸爸妈妈某次无意识的体罚、谩骂或者一次小小的被独自关在黑屋子里的经历。
冷漠的阿军:父母不和的恶果
阿军是一个合格的员工,但是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反映他孤僻、冷傲,别人对他多好或多不好,他都没什么反应,对别人的关怀和感情很漠然。
阿军从来都不会跟人走得特别近,而且不会轻易相信他人,他很难跟别人建立信任关系。
初次见到他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个腼腆、拘谨,不太爱说话的人,还感觉不到他有什么大的创伤。经过6次个案咨询,我了解到在阿军三四岁的时候,他父母就开始闹离婚,闹了两年,一直离不了,原因是两人谁都不想要他,因为和弟弟比起来,阿军更犟,不及弟弟那么乖巧。他说他到现在都忘不了,爸爸妈妈闹离婚的那个晚上,谈着谈着就吵起来,妈妈指着爸爸说:“想让我跟你离婚又想让我少分点儿家产的话,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阿军这头倔驴!”然后一把将阿军搡到爸爸面前。爸爸也叉腰回绝道:“你想得美,没门儿!如果你要想让我跟你离婚,想多拿点财产的话,你就把这个死小子给我领走,我要老二!”
阿军一整晚就这样在父母的吵闹声中被推来搡去,衣服扣子都扯掉了…他说那一刻,想死的心都有。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什么劲呢?连自己至亲至爱的爸爸妈妈都不想要自己,谁还会爱自己呢!
尽管后来爸爸妈妈也不知是听了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的劝,*终没离成婚,但从那天以后,阿军就变成家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他说他在心里想:反正你们也不喜欢我,那我就捣乱呗!越给你们俩添事,不让你们俩好好活,就越开心!于是他开始到处惹事,看完《小兵张嘎》,他把邻居的烟囱拿大纸壳盖上,再放一大块砖。于是邻居家烟囱倒烟,满屋子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众人又拿火钩捅烟囱,又掏炉子,折腾半天,烟还是往家里倒,弄得涕泪横流,满屋子乱转,后来爬上房顶才发现烟囱被人拿大纸壳盖上不说,还压了块砖。再回头一看,阿军在另外的一个烟囱后面躲着呢!
把邻居家的鸡蛋踩碎,用铁丝把鸡勒死;在老师和同学的桌子里放大便;经常欺负女同学,把她们弄哭;爸妈不在家就把弟弟打得遍体鳞伤…反正什么坏事都让他干尽了!
…
任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副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科协“校外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全国青联“青少年同伴教育”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动感特区》栏目特约专家,共青团中央权益部“青春自护”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教育,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曾进行过1000余次学生心理咨询辅导,积累了详实的个案资料和实务操作经验。曾多次主持和参与青少年问题国际合作课题,并编写有《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同伴教育培训手册》等著作。
《失控的野心》内容简介:德国支付服务商Wirecard,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金融初创公司发展为国际科技巨头。20多年间业绩一直保持巨额
让孩子远离过敏 内容简介 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过敏性肠胃炎,都有可能在婴幼儿时期就发生症状;霉菌、尘螨、海鲜、花粉生活中...
图解本草纲目养生法 本书特色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维护身体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经27年编撰的《本...
《在咖啡屋遇见弗洛伊德》内容简介:你还记得《盗梦空间》中的惊现刺激的追杀场面吗?那些围攻造梦师的人群,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和
《选择性缄默症资源手册(原书第2版)》内容简介: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如果孩子符合以下5种情况,很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暴饮暴食的酒鬼、一厢情愿地节食、缺乏运动的吸烟者、因压力而连续失眠……在如此这般的生活中,动脉硬化悄然
《追风筝的人》内容简介:“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
"IntroductiontotheTaxometricMethod"isauser-friendly,practicalguidetotaxometricre...
中华养生经 本书特色 张纪源先生历时数十载,潜心钻研《黄帝内经》及古今养生之道,广泛搜集古今养生经典名句、格言谚语,并进行认真梳理,摘其精华,精心创作编排出了这...
李学诚指甲诊病 内容简介 指甲征同病理切片、x光、b超、ct一样,是通过形态的不同来判断病症,属形态学范畴。指甲的形态变化十分明显,因为他是处于人体*末端,只要...
《牛津通识课:天才都是疯子吗?》内容简介:在许多人印象中,天才似乎总是与疯癫形影不离。凡·高为人熟知的伟大作品都是在他生命
★中文版全球領先上市!★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最新著作!★十個令人手不釋卷的生命故事,展現深厚文學底蘊!當他們來到歐文
心理学与文学 本书特色 《心理学与文学》一书收选了荣格论述文艺和美学问题的所有主要论文,有对现代艺术的分析,有对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心理学说明,有对审美的实...
祛病强身的敷疗 本书特色 中医外治疗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敷疗是中医的外治方法之一。这种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运用相应的治疗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利...
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我的医学思考 本书特色 “十年磨一剑”!《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我的医学思考》是谢文纬医生通过对临床中医治疗癌症的许多成功病例的总结和医学理...
自然的指印:遗传在性格中扮演的角色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彼得·纽鲍尔和亚历山大·纽鲍尔通过观察同卵双胞胎的成长过程,阐明了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发展的限制与影响。作者...
《思维是平的》内容简介:过去,我们常常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但越来越多的行为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行为中存在很多非理性的表现,
《终结拖延症》内容简介:这并不是一本陈词滥调之作,这本书才不会对你说教什么“加油工作、多花时间干活”之类的。当然,在某些时
生命之爱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
预知生病的秘密 本书特色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与一群好友愉快地享用同一桌饕餮美食,餐后交流却发现有的人拉肚子,有的人口腔溃疡,有的人却一点异样也没有。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