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逻辑,即民本思想的内在机理和外在机理。民本思想的发生、发展、理论结构是民本思想的内在机理,民本思想的存在原因、历史作用、实践条件、与民主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是民本思想的外在机理。
本书认为,“民本”有两重含义:其一,民众是国家之本、君主之本;其二,国家和君主应做到以民为本。夏商周之间的暴力替代,使得民本思想作为一个解释政治变动的新元素在神本思想旁边逐步成长起来,*终代替了神本思想而成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政治思想。民本思想的发展,有两条线索可以追寻,一种是“作为价值的民本思想”,另一种是“作为工具的民本思想”。二者之间虽有交叉,但总体上看,后者是民本思想的主流。从结构上看,民本思想是由一个理论前提和三个组成部分所构成,这就是“民本思想四要素论”。一个理论前提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即天下为公;三个组成部分是立君为民、政在养民和革命论。四者之间从前到后是递推关系。其中天下为公是民本思想理论结构的核心。
民本思想之所以会在产生以后持续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中,有两个主要原因:**,民是财政之源;第二,农民战争使统治者认识到了民众巨大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即民本思想与专制统治具有契合性。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也发挥了诸多作用:其一,它是政治批判的理论武器;其二,民本思想的实践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其三,民本思想是体认和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本土文化资源。
民本从思想变为实践的必要条件是明君、贤臣在位。但无论是从民本理论本身还是从中国历史事实看,这样的条件都是很难具备的,这决定了民本思想的乌托邦性格。
从中西比较的视角看,中西政治思想史的差异就是民本与民主的差异。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差异,从源头上的“分叉”看,中西方不同的血缘、商业、地缘状况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主要原因。从“分叉”以后的“固化”看,中西方不同的政体样本、不同的政治思维和不同的政治实践是主要原因。尽管民本不同于民主,但民本中包含有一定的民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主张人民拥有一定的集体权利,包括拥有和享有天下、统治者应当尊重民意以及人民的革命权。
本书提出,虽然从民本开出民主的道路是一条死胡同,但民本思想在今天还是应当被继承下来。民本思想在今天*恰当的定位是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补充物”而存在。这样的继承,其具体做法是两个步骤和两个引进。两个步骤是:**步,把内圣和外王断为两截;第二步,把民本安放在内圣领域。两个引进是:**,引进人权;第二,引进法治。
民本思想有“作为价值的民本思想”和“作为工具的民本思想”两种形态,其中后者是主流。民本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它与立君为民、政在养民和革命论共同构成了民本思想完整的理论结构。民是财政之源,同时农民战争又显示了民众巨大的力量,民众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巨大作用是民本思想持续存在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主要原因。民本思想发挥了诸多的历史作用,但民本由思想落实到实践的条件很难具备,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种温情的却又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民本与民主体现了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思路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从源头上的分叉及分叉以后的固化两个阶段来分析。民本思想中虽然蕴含着一定的民主性因素,但民本不是民主。从民本开出民主是一条死胡同,民本在今天只能作为民主政治的补充物而存在。
《温情政治的乌托邦: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机理研究》讲述了:民本思想有“作为价值的民本思想”和“作为工具的民本思想”两种形态,其中后者是主流。民本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它与立君为民、政在养民和革命论共同构成了民本思想完整的理论结构。民是财政之源,同时农民战争又显示了民众巨大的力量,民众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巨大作用是民本思想持续存在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主要原因。民本思想发挥了诸多的历史作用,但民本由思想落实到实践的条件很难具备,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种温情的却又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民本与民主体现了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思路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从源头上的分叉及分叉以后的固化两个阶段来分析。民本思想中虽然蕴含着一定的民主性因素,但民本不是民主。从民本开出民主是一条死胡同,民本在今天只能作为民主政治的补充物而存在。
卢向国,男,1971年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1994年河南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复旦大学旧际政治系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牛业,获法学硕十学位;200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十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十学位。现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办向为政治学原理和中两政治思想史。出版专著一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独著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教材多部。曾获河南省“省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 本书特色 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令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
这里讲的是欧洲战争的历史,也说明历史可以解释战争,战争更可以解释历史。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大陆上的战争似乎从未中断过。穿盔
1927-1949-民国浙江政局研究 节选 nbsp; 言 中华民国史是一门距离我们*近的断代史,也是一门在历史学中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1949年以后,这...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内容简介 民族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中国民族学即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 本书特色 《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外交、国际关系...
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 本书特色 殷世龙主编的《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军用标准的规定,系统阐述了武器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内...
超限战 本书特色 一本在海外被翻译、传播、评论*广的当代汉语名著;一本精准预言“9·11”事件爆发的“新战争论”;一本继《孙子兵法》之后的全世界影响*大,美国西...
风云对话(中英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阮次山作为凤凰卫视中文台《风云对话》栏目的主编和主持人,他的“阮氏风格”讲究“语不惊人誓不休”——即在节目中用*短、*有震撼...
1921-1949-红色的故事 本书特色 重温红色的故事,缅怀红色先辈,继承红色传统,不是为了回归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前行。在同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的对话中...
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上下)》,主要收录贺国强同志在中央工作十年间的文稿,同时也收录了贺国强同志在地方和中央部门工作期...
社会主义通史-第三卷 内容简介 本选题2001年8月3日选题论证会通过,当时名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选题为我们自己提出并做出初步方案,约请中央党校组织专家撰写,...
胜算: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 本书特色 《胜算(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由金道均所著,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震撼世界历史的天才组织技术——军队;给人类文明带来飞跃...
军车的风采-世界100款经典军车鉴赏 本书特色 《军车的风采(世界100款经典军车鉴赏)》主要介绍的是非战斗军车。笔者搜集了大量国外资料,书中收录了世界各地不同...
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 本书特色 中国的崛起,使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挑战,全球力量平衡正在发生转变。这对国际秩序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中国会引领全球吗?人类是走向一...
战争论 本书特色 ★ 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战争的长矛★ 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
《训子语译注》内容简介:本书以《训子语》为主体,补充以其他相关重要文字十三篇,是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文献的精编集成。作者语言
兵无常势-我读《孙子兵法》 目录 前言《孙子兵法》总论一、掌握一种认识论与方法论二、战争的空间形态三、战争的时间形态四、战争的层次五、《孙子兵法》的潜内容六、《...
徐海东大将 内容简介 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徐海东大将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一生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留17处伤痕,享有“徐老虎”的盛名。作者以质...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 本书特色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志》精选了1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并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在长征中经历的大小战斗及所遇到的艰难险...
诸葛亮大智慧,探秘为将之道。历史上从没有一部兵书像《将范》这么全面性地讨论、研究将领,对将领这么求全责备。就内容的广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