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研究

马氏文通研究

作者:刘永华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年:2008-03-01

评分:4.5分

ISBN:9787807521143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马氏文通研究 内容简介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语法学现代化的开端和研究中国语法学史的逻辑起点。《文通》贯通古今中外,是综合多种分析策略的复杂而深刻的近代型语法范式和语法研究范式,包含了相当广泛的现代语言学观念、要素以及其他我们尚未认识的语法思想和实践。《文通》既是它过去历史的产物,又是其未来发展的源泉,对于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通》拥有众多的研究者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专门的学问“《文通》学”,反映了中国语言学尤其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史。目前《文通》研究的不足是:缺乏系统性、史料挖掘和释读不全面、研究方法单一。这导致了语言学史失去客观基础,还使《文通》的一些远见卓识长期被埋没,只能由西方语言学理论验证其科学性和合法性。
本文以归纳法穷尽性分析《文通》全文并辅以中、西方传统语言学的素材及相关史料,以系统论的视域和历史还原的客观主义立场,力图再现长时段的历史语境中《文通》文本的概念框架及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中西方语法学史两个维度上的发展和演变沿流。我们不仅关注《文通》对语法事实的描写,更重视对隐匿于其文本背后的语言理论的勾划。
文章以《文通》的语法观和语料观切人,先句法而后词类,*后构拟出《文通》的传信范畴。
**章《(文通)的语法观和语料观》主要考察作者的语法观和语料观,这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语法哲学的重要资源。
第二章《句读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考察句读论。《文通》以结构、语气、功能、标志给句归类,建立了句类和传信范畴的联系。有的句子是在深层意义讨论的,类似于乔姆斯基的处理,还有一种相当于逻辑学中的二难推理的两商句。《文通》的“读”的内涵与某些法语语法体系中的从句相当,边界与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的“读”相当。
第三章《词次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考察词次论。起、语、表是句子的主干;止、转和象静司词是谓语中心语的连带成分,起“足意”的作用;动字司词是介词的宾语;加词是句子的附加成分,体现了句子成分的主干意义和附加意义的区别。主次和宾次是*主要的次,句子主要动词前的名代诸字,作状语的除外,正常语序下是主次,主要动词之后则是宾次。前次位于同次之前,与同次同指一事物,两者意义并列。偏次和正次一般是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关系。“词”侧重于功能,“次”侧重于位置。两者的重叠集中体现在主次与起词、宾次与止词上,只有在这两对范畴上,词与次才有可比性。
第四章《实字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考察实字说。《文通》以意义为主要标准划分词类;其次,实字会考虑其功能和位置,虚字会考虑所联系对象的性质及位置。实字与句法的关系是固定的,非对应关系以“假借”表示。字类假借包括今之文字假借、词的多功能性、词的活用、虚化、兼类等。字类虚实是一个虚实的渐变序列。《文通》含有今之构词法之滥觞,包括四声别类。《文通》的实字有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五种。
第五章《虚字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考察虚字说。字分九类是《文通》把汉语语法研究引上了分析型道路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实字说主要借鉴了西方传统语法,虚字说则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语法。《文通》以后的各种语法书对词的分类在形式上与《文通》大同小异,但各书由于范式不同而带来的概念差异也不可忽视。《文通》的虚字有介字、连字、助字、叹字四种。
第六章《(文通)所反映的古代汉语传信系统》认为中国本土的传信研究是世界上*早的语言传信功能研究,《文通》继承了这一成果,使之系统化和明晰化,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备的古代汉语的传信系统,并扩充了传信的类别和实例。同时,还把传信和时、语气相结合,表现出若干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现代性。《文通》的传信概念与今之西方传信范畴并不全同。总之,我们认为,语法学史的研究有两个目标,一是发明、二是发展。发明在于鉴往、发展在于知来,两者是温故知新的关系。我们以读懂《文通》为目标,以《文通》的概念框架及其在语言学史上的沿流为研究对象,做的是发明的工作,似可为汉语研究提供新的事实和根据、视角和方法、思路和方向。

马氏文通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氏文通”的专著,文中以归纳法穷尽性分析《文通》全文并辅以中、西方传统语言学的素材及相关史料,以系统论的视域和历史还原的客观主义立场,力图再现长时段的历史语境中《文通》文本的概念框架及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中西方语法学史两个维度上的发展和演变沿流。我们不仅关注《文通》对语法事实的描写,更重视对隐匿于其文本背后的语言理论的勾划。

马氏文通研究 目录


中文提要
绪论
第1章《文通》的语法观和语料观
1.1《文通》的语法观
1.1.1普遍和个别
1.1.2深层和表层
1.1.3 整体和层次
1.1.4形式和意义
1.1.5 描写和解释
1.1.6 离散和连续
1.1.7 典型和边缘
1.1.8历时和方言
1.1.9范畴和术语
1.1.10逻辑和辩论
1.1.11模仿和创新
1.1.12目标和手段
1.2《文通》的语料观
1.2.1语料库语言学视角
1.2.2传统语言学视角
第2章句读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
2.1句法总论
2.1.1中、西方传统语言学的句法概念
2.1.2《文通》的句法概念
2.1.3《文通》的句法框架
2.2《文通》的句
2.2.1句子的结构类
2.2.2句子的语气类
2.2.3句子的功能类
2.2.4结构标志类
2.2.5其他类型的旬
2.2.6句子的分析方法
2.2.7小结
2.3《文通》的读
2.3.1读的标记
2.3.2读的句法功能
2.3.3旬读的相对位置
2.3.4其他类型的读
2.3.5小结
2.4句读论和中国传统语言学
2.4.1两书句读论的传承关系
2.4.2两书句读论的传承特点
2.4.3小结
2.5句读论和西方传统语言学
2.5.1《文通》的表词之读
2.5.2《致知浅说·原言》的句逗之辨
2.5.3《波尔·罗亚尔逻辑》的嵌入命题
2.5.4三书句型系统和句型特征的相关性
2.5.5小结
2.6《文通》句读论的影响
2.7《文通》的顿
2.7.1顿的系统
2.7.2顿的其他问题
2.7.3小结
第3章词次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
3.1《文通》的词
3.1.1起词、语词和表词
3.1.2止词、转词和司词
3.1.3小结
3.2《文通》的次
3.2.1主次和宾次
3.2.2同次和前次
3.2.3偏次和正次
3.2.4小结
3.3词次论的来源和影响
3.3.1词理论的来源和影响
3.3.2次理论的来源和影响
第4章实字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
4.1字类总论
4.1.1划分字类的标准
4.1.2字类与句法的关系
4.1.3字类假借
4.1.4字有定类和字无定类
4.1.5实字和虚字
4.1.6构词法
4.2《文通》的名字
4.2.1名字的系统
4.2.2名字的其他问题
4.2.3名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4.2.4小结
4.3《文通》的代字
4.3.1代字的系统
4.3.2代字的其他问题
4.3.3代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4.3.4小结
4.4《文通》的静字
4.4.1静字的系统
4.4.2静字的其他问题
4.4.3静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4.4.4小结
4.5《文通》的动字
4.5.1动字的系统
4.5.2动字的其他问题
4.5.3动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4.5.4小结
4.6《文通》的状字
4.6.1状字的系统
4.6.2状字的其他问题
4.6.3状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4.6.4小结
第5章虚字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
5.1《文通》的介字
5.1.1介字的系统
5.1.2介字的其他问题
5.1.3介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5.1.4小结
5.2《文通》的连字
5.2.1连字的系统
5.2.2连字的其他问题
5.2.3连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5.2.4小结
5.3《文通》的助字
5.3.1助字的系统
5.3.2助字的其他问题
5.3.3助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5.3.4小结
5.4《文通》的叹字
5.4.1语言起源论
5.4.2字类系统论
5.4.3叹字系统论
5.4.4叹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
5.4.5小结
5.5字类说的来源和影响
第6章《文通》所反映的古代汉语传信系统
6.1《文通》的传信范畴
6.1.1传信概念
6.1.2传信理据
6.1.3信息来源
6.1.4信实程度
6.1.5传信载体
6.1.6相关范畴
6.2《文通》传信范畴的来源
6.3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马氏文通研究 节选

第1章《文通》的语法观和语料观
语法观是作者对语法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作者观察和描写的基点和支点。语料是体现语法观和通往语言事实研究的素材。语法观支配着语法学家对语言事实的观察角度和方法的选择,语料则体现了语法学家的语法观和对语言事实的处理方式。作者的生平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语法哲学的重要资源,我们作了一个综述放在附录里。
1.1《文通》的语法观
学界一般侧重于讨论《文通》的普遍语法观、动词中心观等语法观,而《文通》的语法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深厚的。例如,“言者,心之声也。”表达了语言工具论思想。“物生而动”、“形者,附事物而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从哲学角度说明名字、动字、静字、数字由先到后的发生顺序。“凡兹诸字,皆所以记心中之声,发于口而为言者也;而所以记心中之感,矢诸口而为声者,则惟叹字。”则表明了非叹字与叹字的语言发生学问题。非叹字与叹字分别起源于“感之猛者”和“感之轻者”,表达了感叹说的语言起源论立场。表示工具的“以”一般位于动词之前,原因是“所赖用而后其行乃发”,表现了以自然事件顺序解释语序的认知观。“使”字的施动,如果是人,“使”是动词;如果是“事势”,“使”是连词。“人”和“事势”的区别是施事性不同。“夫”为叹词,在句末兼表传疑,体现了感叹和传疑相通。“反决”这一术语则体现了否定与反问相通。“心欲其然而恐其不然者,则加弗辞以状之;冀其不然而虞其或然者,则不加弗辞。”反映了心理动词肯定与否定表达的不对称。“故句意正者,状字弗之;而句意反者,弗辞反不加焉。此所谓反比例也。”反映了反问句肯定与否定表达的不对称。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