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那些事儿

留学那些事儿

作者:刘洪波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年:2008-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04355423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

书刊介绍

留学那些事儿 目录

1.不可说
2.含金量
3.厨房帮工
4.与鱼共舞
5.卖花男
6.六天五夜
7.劳动人民
8.农场之行
9.面包大师
10.海外学习
11.国外车经
12.莲花初开见佛时
13.留学生和英联邦特色运动
14.中国香烟
15.赌海浮沉
16.红灯区见闻
17.Hervey的移民讲座
后记:书市与酒吧

留学那些事儿 内容简介

天涯路长,我一路行来,脚步蹒跚。得失之间,终于学会了喜乐随缘。
一壶故乡老酒,佐以无数异国思绪,不经意间,我已频频举杯。脸红耳热之际,才记起自己早已囊空如洗。趁着神志尚清,急忙唤来老板娘:“我给驿站里的客人们说几个故事,权充酒资,何如?”

留学那些事儿 节选

1.不可说
(A)
在国外**天,朋友J到机场接我去新家,一路上给我介绍异国风土人情。我们在一个小镇的列车站乘升降电梯时遇到一位亚裔老太太。J正给我讲他在当地留学生活经验丰富,一眼就能分辨出人们的国籍。于是他对我说:“你猜猜这老太太是哪国人?”我吓了一大跳,电梯里就我们三人,多不礼貌啊。J看着我的表情,笑了笑:“没关系,你还不适应,她听不懂我们说话。她是越南人,是by boat来的,我们是by plane!”(注:后来我才知道by boat是指偷渡。)J说着,还自豪地挺挺胸。我微微一笑,正想表达一下我的钦佩之情,老太太开口说话了:“你才by boat呢!我是北京人!”
(B)
刚到异国他乡,我对外国人的泛称是“老外”,可朋友们都笑话我:“你才是老外呢!在这里,男的通称鬼佬,女的通称鬼妹。”多难听啊!还有一位朋友称他的房东大爷为“鬼大爷”!
可“老外”是词不达意了,中文报纸上用的“西人”这词,用在口语上又挺别扭,“洋人”吧,又太谦卑,*后只好借用英文单词local来表达。但事实是带“鬼”字的称谓在海外华人圈中*盛行。其原因可能是上几代的移民在经受了很多苦难后,把他们的不满通过带“鬼”字的称谓代代相传下来,已经根深蒂固了。其实现在留学生口中的“鬼佬、鬼妹”已经是一个中性词。既如此,为何不把它摒弃了呢?
我的一个local朋友曾经对我说:“我知道你们中国人看不起我们,叫我们鬼佬。”我无言以对。
我的一位女同学交了位local boyfriend,但和朋友们在一起用中文聊天时,她总是笑称他为“死鬼子”。而她的BF(boyfriend)就坐在对面笑眯眯地听着。*后她的BF找到我,问:“What does‘si gui zi’mean in Chinese?”我再一次无言以对。
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大家想避免这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大家想得到外国朋友的信任和尊重,那么出国后就用“local”这个词吧。希望经过几代留学生的共同努力后,带“鬼”字的称谓能彻底消失。
(C)
大学里的海外学生真不少,有时一个大班的学生可以数出十几个国籍。大家百无聊赖之际,总爱相互学点一鳞半爪的各国语言。当然都捡*经济实惠的句子学,用以表达两种极端的强烈感情。.Harvey我就是乐此不疲者之一。号称会“呻吟”出七八种音标来表达人类*美好的感情。什么希腊语“Sagopo”,德语“Ich liebe dich”,法语“Je t'adore”或者“Je t'aime”,意大利语“Ti amo”等(注:以上均为“我爱你”的意思)。若要表达另一个极端,那更是Harvey的保留节目!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各国老外同学也找到我们要学习实用的中文。我教过一位local朋友。Ted那阵子是我的同屋密友(roomie),他对我说想学个中文词组表达极端愤怒。我一听,这还了得!立马偷梁换柱,教他“以德服人”。可Ted怎么都学不会。于是换了一个词“舒服”。就两个字,还都是吐字音。Ted练习了几遍,对我点头微笑:“That's better!”
后来我听说Ted在一次小组讨论中与中国学子争论学术问题,双方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后Ted终于极端愤怒,拍案而起,用中文大叫一声:“舒——服——!”对方被吓得晕头转向。
Ted虽然一直没有学到他想学的,但还是有老外学到了。
一个星期天下午,我陪着刚到悉尼的几个中国朋友去海港观光。一艘游艇从我们面前驶过,船头上站着一对年轻的澳洲情侣。男士一袭黑色西装,英俊挺拔;女士一身白色连衣裙,明艳动人。我们几个正在感叹欣赏,那男子已冲我们面露友善的微笑,挥手致意,同时还向我们反复喊着什么。几位朋友竖起耳朵一听,竟是翻来覆去的“我x”,中文国骂!?几位朋友瞠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而我有教过Ted的经验,满脸苦笑,心下雪亮:这个玩笑开大了吧!哪个人这么缺德,把“你好”教成了这样,这还不是中国人自己害自己!
出了国门,有些玩笑可开不得。
2.含金量
在有关留学和英语学习的讲座当中,经常有同学问到一个问题:“国内一流大学的硕士和国外普通大学的硕士哪个的含金量更高?自费出国到底值不值得?”从跨出国门的那一天,我就在寻找和体会它的答案。
专业知识在哪儿学习都是一样。我在悉尼大学学习市场营销,刚开始学市场理论的时候觉得,嗯,比国内的先进。当开始大量地上网查阅资料时才发现,教科书上讲的内容有一点过时了。教授讲的案例在互联网上分析得更清楚,还有更多链接的相关资料。当时就想,只要肯钻研,在国内学习,多花时间上网收集整理*前沿的专业信息和知识,一样可以成为这方面的学术专家。在国外学习的优势有两点我感受*深。一是国外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功能强大,信息丰富,并且付费链接了很多商业数据库,学生可以免费查询。比如学生可以查到当地任何一家网站在任何一天的访问量,任何一家公司在历史上的年终报表。这一点在国内还做不到,一是因为很多公司自身的信息收集整理利用机制不完善,二是因为国内这种独立的商业信息公司太少,而且这种成熟的信息公司应该是大规模的知名企业,才能胜任庞大的数据收集任务,同时使加工的信息有可信度,具有经济价值。这种企业也不是短时期内能够成就的。但这并不是说因为有了这些先进、完整的信息库,留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就超过了国内的学生。我周围的很多同学作调查写报告都仅仅依赖于Internet,很少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功课紧,作业繁重,没有时间。更有部分人连教材都没看完就走进考场,哪儿还有工夫利用学校的资源去真正地做研究、搞钻研。这样一来,在国外学习的这点优势就荡然无存了。另外的一点优势,就是在生活中你能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拿市场营销为例,在国内,课上学的理论是先进的,但国内的市场还不规范,相关的法律还不健全,很难观察得到先进的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但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市场活动复杂而有序,你就可以真正体会到理论和实际是怎样结合,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但前提是你要用心。只有用心去观察,去理解,才能有所收获。比如一个学市场专业的留学生在市区里遇到了大公司的促销活动,如果他学习的使命感薄弱,也只能是和普通的游客一样,看看新鲜,淘淘便宜货,只是外行看热闹。所以,无论在哪儿学习,必须要用心,踏踏实实地去钻研。如果你有心,在国内找一套先进合适的教材系统地学习,经常上网吸收专业的前沿新知,终有一天也会成为这方面的学术专家。如果你从来没想过,没有这个心,进入再好的国外大学也是枉然。别忘了,在国外,很多人还要腾出部分精力去打工。
我在悉尼的**年就做过十几种工作,有时一天做三份工作,二十个小时,很累。挣钱生存当然是目的之一,除此我还想尽可能多地体验各行各业的工作。我曾经想要要做遍七十二行,体验人情百态。通过打工我认识了各个国家的很多朋友,扩大了社交圈,学习了各行业的常用单词,真正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中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资本社会的运作。*大的收获是体验到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真义。如果没有对明天的希望,没有精神支柱,光靠肉体是无法承受一天干三份重体力活的日子的。累得不行了,我就会怀念在国内工作的日子:坐在电脑前,一杯清茶,一会儿到吸烟室抽根烟,一会儿灵光突现,召集会议,指手划脚,可真是一种享受。当时就想,要是再回到办公室,可以坐着工作,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所以,在国外打工的艰辛,可以磨炼你的精神意志,反思过去的人生经历,更好地为将来作打算。
如果要回答专业学习和打工经历哪一个更重要,我想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留学打工的经历,你的留学生涯是不完整的。在我到农场打工之前,很多朋友都劝我,说那是非人的生活,甚至有位师兄说,你去了就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bullshit。他有那段苦难经历,我向他打听其他的情况,他都不想说,嘴里只是叨唠这个单词。但我和几个同学还是去了,出发前的口号是要在自己生命的画板上画上重重的一笔。悉尼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在悉尼打工的经历对我来说,更珍贵的是那些打工的日子。
国内一流大学和国外的普通大学哪一个含金量高,实话实说,如果计划今后留在国外工作,或申请独立技术移民,*好去国外读书。国内的名牌大学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历到了国外立刻极度缩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找工作时绝对比不过当地普通大学的学历。如果想证明,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任何一个留学网站上讨论,结果就是召开了一个移民诉苦大会。如果在国内发展,国内一流大学的学历和国外普通大学的学历一般被作为同等考虑。但是学历证书只会为你争取更多的机会,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自己的综合能力。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跨度很大。悉尼大学的有些同学经常让我大开眼界,学经济的成天泡在赌场里,学法律的晚上就去红灯区。所以不管国外和国内的学位学历本身都没有含金量,都是一张纸,只有含铅量。真正含金的,是你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你有心,都可以达到。真正有能力的人,不用手持着那张纸去寻找更多的机会,他会主动地创造机会。而且于他而言,一个机会就足够了。
如果留学海外而没有打过工,那么你的留学生活是不完整且不精彩的。
我刚开始打工的目的是挣钱。归国后回忆留学生涯,细数起来,打工带给我金钱上的富足却排在了*不起眼的位置。我做过的工作很多,从刷盘子到洗厕所,从装修到锄地,从卖花到搬鱼,从超市收银员到电话营销员,从去农场摘果子到做人体试验……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以至于后来当我再一次找工作被问到“你有什么工作经验”时,我笑道:“你要什么工作经验?”
我喜欢这种气势。
3.厨房帮工
万事开头难。刚到国外的留学生找**份工作是*困难的。老板一看你的签证,就知道你是新来的,再问你的工作经验,更是没戏。你有再多的国内工作经验都没用,而且你在国内的工作经历越辉煌,老板就越认为你不适合这份工作。*好你在国内也是专门洗盘子,在厨房里打杂,又或是售货员什么的,那你绝对会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Hanrey运气不好,出国前是一家IT外企的部门经理,长期加班搞得自己一看就是个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文弱的外表直接导致了我在澳洲的头两个月成为了当地无业游民。我的很多朋友都找到了工作,经常跟我开玩笑地说:“我们和你不一样了,我们是有国外工作经验的人了。”弄得我天天紧张兮兮的。有工作的朋友花钱购物时渐渐地不再把价格换算成人民币,而对于没挣过澳币,银行账户只出不进的无业游民来说,商场饭馆和娱乐场所是不敢随便进出的。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工作?再多的钱只出不进也有花完的时候。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辗转反侧,对工作的渴望从来没有让我如此歇斯底里过。所幸当时结识了另一位无业游民,这位老兄出国前曾任一家五百强企业在中国区的IT部门经理,看上去更加地弱不禁风,手臂上肌肉产生的力量刚好能敲动计算机键盘。于是misery loves company(同病相怜),我们两人除了在悉尼的大街小巷上结伴游荡之外,一起开始了增肥健身计划。每天跑步和俯卧撑的个人记录不断地刷新,食谱也渐渐地变为牛肉羊肉加牛奶,没事儿就在草地上光着上身看书晒太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一个月内增肥十几斤,感觉自己又黑又壮,充满自信地加入了劳动大军。
又开始找工作时,仍然处处碰壁。老板问到工作经验时,我恨不得说自己在国内就是waiter,是洗盘子专业的博士。历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后,我终于找到了**份工作:kitchenhand,厨房帮工。
那天的情景我毕生难忘。
天气很冷,可为了展示初现轮廓的肱二头肌,我穿着跨栏背心走进了一家很小的中国面馆,经营者却是澳洲老板娘。我对她说:“Excuse me,is there any position vacant?I wanna a job.”老板娘抬起头,站在柜台后对我上下仔细地打量。我过于隐约朦胧的肌肉线条显然没有打动她的芳心,不过自己一身刻意的民工打扮却终于让她面露微笑。她说:“Yes,we do need a kitchenhand,but 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经历过无数次找工失败的痛苦失落后,这次我决定编一个美丽的谎言。“当然有经验啦,我舅舅在国内开餐馆,我经常在厨房里帮忙。”就这样,Harvey在“舅舅”的帮助下,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留学打工生涯。
当天的**项工作是拖地板,首先要清洗拖布。为了留下一个不怕脏不怕累的印象,我用手去拧水桶里黑水浸泡着的拖布。“wrong,wrong,I show you.”老板娘走了过来,夺过我手中的拖把,一只脚踩在水桶边的踏板上,水桶的两个把手就往中间一夹,然后把拖把往上提起,拖布从水桶的两个把手间的窄缝中穿过,水就滤干了。手根本不用去接触桶里的脏水。还好Harvey在国外*不怕的就是出洋相,当下理直气壮的解释是中国的水桶可不是这样的。
kitchenhand是单数,并不意味着这是一只手就可以搞定的工作。我经常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恨不得自己生有好几双手。活儿很杂,扫地、拖地板、洗锅、切菜等,虽然内容和在自家厨房里做饭差不多,但一个是重量级,一个是轻量级。印象*深的是一次我去把一个塑料方桶的水端起来,倒在水槽里。那是我一生中端过的*重的东西,倒完了水之后,整个人都虚脱了,能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心跳加速减速的全过程。这哪是kitchenhand,简直就是举重比赛!
没过两天,我就辞掉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原因是当时感觉太累了,资本主义太黑暗了。可现在来总结,kitchenhand是我做过的十几种工作中比较轻松的,而且这份工作在留学生中的普及率可以和dishwasher(洗盘子)相媲美(严格来说,洗盘子是kitchenhand的一个工种)。后来在跟朋友们的交流中发现,我还比较幸运,属于中餐馆的kitchenhand,距西餐馆的kitchenhand还差一个重量级别。西餐馆的厨房里虽然工作环境干净,油烟小,但所有的餐具、刀叉都是铁家伙。上百副清洗完的刀叉放在一个大铁盘子里,kitchenhand需要端着它们在厨房里走来走去,属于举重加耐力加毅力的铁人三项赛。
虽然出国之前我已做了全面的心理准备,但**份工作kitchenhand才真正地使我完成了从脑力劳动到体力劳动的身心转换:从办公室到厨房,从电脑到菜刀。*重要的是它使我成为了“有国外工作经验的人”。在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老板问到工作经验,我简单地描述了kitchenhand的工作流程,提到了小面馆所在的街道门牌,老板没有多说,直接让我第二天上班。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在国外的**份工作,不用太在意工种和工资什么的,埋头干一干,实在不行就走人,哪怕只干了一小时,出门之后你也算升级了,在那些老板的眼中,你现在是属于有当地工作经验的人了。
我只做了两天的kitchenhand,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那是我**次用体力劳动去挣钱,**次明白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平等与差别,**次对体力劳动者衷心敬佩。
哦,还有一件事,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一紧张把kitchenhand念错了。Haurvey有一次找工作时,问老板:“你需不需要chickenhand?”,吓得老板拼命地摆手。

留学那些事儿 作者简介

刘洪波,知名英语教育专家,北京雅思学校董事长。
自幼沉醉干中国山水及音律,留学期问曾叫嚣做遍七十二行,尝尽人情百态,又高呼挖资本主义墙角,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现好抚琴阅经。著有《英文字根词源精讲》、《710分大学英语四级词汇精讲》、《TOEFL iBT词汇精讲》、《雅思经典教程》、《雅思真经系列》等数十部作品。其中2004年出版的《雅思阅读真经》是国内第一本以真题题库为蓝本编写的培训教材,考试命中率极高。面世以来,该系列教材至今已连续三年荣登全国雅思类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畅销海内外。
曾任教于京城各大英语培训机构,培养出大批新托福、雅思、四六级、考研英语名师。在全国高校巡回演讲数百场,听过其讲座和课程的学员不可数。学员点评其人为一介白衣偏怀报国梦,点评其授课风格为行云流水,旁征博引,激情四射,励志人生。2007年各大教育媒体将其誉为——雅思教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