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作者:郭春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60837147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节选

nbsp; 序
近半个世纪的世界考古学研究表明,东西方古代文明的衍化过
程具有相似性。然而,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这样悠久的巨大文明体能
像中国这样历经变革而延续不断。东部面向海洋,西部面向欧亚大
陆,此种人文地理特征,不仅为在黄河、长江流域发展中国古代文明
创造了基本的环境和条件,也为中国与世界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
连接提供了相应的可能。
当然,中华文明之聚合力和绵延性的形成,既与“书同文”即汉语
言文字的高度统一有关,又与“史传百姓与知”的文教浸淫传统密不
可分。诚如晚清章太炎指出,“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而“史
之所记,大者为春秋,细者为小说”,“传固有载故事者也”。以此亦
可见,“史”、“传”虽为汉语叙事的原初样式,但其中早已埋下了小
说、故事、神话的连体因子。中国文学史上的叙事经典,像《史记》、
《山海经》、《聊斋志异》、《红楼梦》等等,经世代披阅、口耳相传,无疑
对民族精神的形塑和汉语智慧的传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值得一说的是,汉语世界向来注重叙事活动的价值奠基作用。
在甲骨文里,“叙”为形声字,以又(手)为形,余为声,本义即指排列
出高下和先后的次第;用作名词,如《尚书·洪范》“五者来备,各以
其叙”,指的是次序、秩序;用作动词,如《周礼-天官·司书》“以叙
其财”,指的是排顺序;而《国语·晋语》“纪言以叙之,述意以导之”,
其意则为陈述、记述。诚如当代法国思想家Paul Ricoeur反复阐释
的,叙述过程所带来的秩序或者统一性、连续性,实际上正是整个价
值世界的基础。
强调叙事活动与价值世界的内在关联,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
变局”的近世,尤具深意和针对性。20世纪以来,“兽栏”(尼采)、“城
堡”(卡夫卡)、“铁屋子”(鲁迅)、“深渊”(海德格尔)、“荒原”(艾略
特)、“监狱”(福柯)等空间意象,均传达了中西哲人对世界精神状况
的危机感受;尤其在当下,“诸神之争”不息,“消费社会”兴起,电子经
验已开始取代人们的自然经验——面对现代、后现代的诸多价值困
惑,我们当如何作出回应,如何激活自身的经验和叙事资源,并促成新
的可能性领域的开放,还有赖于人文学界长期而艰难的努力。
自本根基而不泥古,广采西学而不崇洋。本着这一文化自觉态
度和文化开放精神,我们特设“同济·汉语叙事文学丛书”,以吸纳新
思、交流才艺,展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并为
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同济者,同舟共济也。
以此,我们将视“丛书”为天下公器,诚望海内外同道伸出援手,参赞
其事,共同来见证一个时代的文学步履。
王鸿生
2007年夏于沪上同济大学

细读当代
题记:在文学热早已被别的什么热取代了的今天,我没有太
多的考虑,在经历了命运的播弄而终于完成了继续读书的夙愿
后,还是选择了讲台,在上海的一个著名工科大学讲授文学。我
没有自命崇高的感觉,更没有悲壮感,多的只是“百无一用是书
生”的无奈,但更多的则是自己心中驱散不了的尴尬和无力。或
许这种感觉不只是我这样一个讲当代文学的教师所独有,甚至
也不只是文学教师所能“专美”。古来就有“读书只为稻粮谋’’
的训诫,于是,打起精神,从也算得是卷帙浩繁的当代文学中拣
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篇篇细细地读下来,再慢慢地将自
己咀嚼过了的东西说出来,于是有了下面的这些文字。
一代人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用一首短短的诗,不仅概括了那一代人,他们的精神风貌,
他们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概括了那一代人生活于其中的时代,虽然只
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词——“黑夜”,但是,正如黑夜可以包容一切一
样,这一个普通的词也将那个时代完全包裹在其中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诗文里有多少对于光明的渴
望和讴歌,从此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光明在那个时代有多重要,哪怕只
是一点微弱的星光。正如一位同时代的诗人北岛的小说《波动》中的
主人公所说:“星光是这个黑夜中唯一的光明,在没有温暖阳光的时
候,这冷冷的光明就显得极其宝贵。…这星光是对要不变为兽或
畜生,而保留的一点对人性的执著。”
有多少对于光明的渴望和赞颂,就有多少对于黑夜的记忆和诅
咒。女诗人舒婷感觉到黑夜中有一堵冷冰冰的墙:“夜晚,墙活动起
来,/伸出柔软的伪足,/挤压我,勒索我,/要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
状。/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发现相同的噩梦,/挂在每一个人的脚
后跟。/一道道畏缩的目光/一堵堵冰冷的墙。”(舒婷:《墙》)而在顾
城的感觉中,“黑夜/象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悄悄走近我”(顾城:《案
件》)。昨天是已经过去的时间,在其中就隐含着今天和现在。昨天
虽然过去——这条“黑色的蛇”已经“死了”,但它仍可能复活。对昨
天复活的忧惧于是常常出现在诗人们的笔端。因为渴望,又因为忧
惧,诗人直觉到了,那在“讨论着怎样预防它复活”的“像蚂蚁般聚
会”的“无数铅字”,实在是“难以捉摸”的,那“压在一座报纸的山下”
的蛇真的就死了吗?虽然现在是“灯光/和麦田边新鲜的花朵/正摇
荡着黎明的帷幕”(顾城:《不要在那里踱步》)的时候,但昨天的阴影
和可怖的记忆如青苔般留在了心底。担心和忧惧来自于对昨天的清
晰记忆,伤痕犹在,创痛隐隐,“在黑暗中划亮火柴,/举在我们的心之
间。/你咬着苍白的嘴唇:是的,昨天…”(北岛:《是的,昨天》)是
的,昨天,昨天是那个长长的黑夜中的一个长长的噩梦,昨天是一言
难尽的。然而,“在方向不定的风上/我画了一只眼睛/于是凝滞的时
刻过去了/却没有人醒来/恶梦依旧在阳光下泛滥”(北岛:《恶梦》)。
诗人忍不住要诘问:“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
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争?”(北岛:《回答》)诘问来自于反
抗之心,来自于急切地对于光明的渴望。
所以,有多少黑夜中的梦魇,就有多少对黑夜的反抗和光明的颂
歌。既然“我明白了,/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我对墙的妥协,/和对
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舒婷:《墙》),那么,“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
算做**千零一名。”(北岛:《回答》)
也许我们可以用另外一句诗句来概括从昨天走过来的那一代
人:“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顾城:《我们去寻找一
盏灯》)。
“夜的眼”在闪烁(读《夜的眼》)
是那些“一下子就全亮了的”路灯是“夜的眼”,还是那个没有看
到而因此使陈杲掉到沟里去的、仿佛一面大黑板上的一个小小的问
号,或者惊叹号似的电灯泡?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