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

作者:[英国]E·H·贡布里希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8-04

评分:9.5

ISBN:9787807463726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理论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

杨成凯,笔名林夕。1941年生,山东招远市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

作品目录

中译本前言
第十二版前言——第十六版前言(英文版)
初版前言
导论
论艺术和艺术家
1 奇特的起源
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2 追求永恒的艺术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
3 伟大的觉醒
希腊,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4 美的王国
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l世纪
5 天下的征服者
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l至4世刍
6 十字路口
罗马和拜占庭,5至13世纪
7 向东瞻望
伊斯兰教国家,中国,2至13世纪
8 西方美术的融合
欧洲,6至ll世纪
9 战斗的基督教
12世纪
10 胜利的基督教
13世纪
11 朝臣和市民
14世纪
12 征服真实
15世纪初期
13 传统和创新(一)
意大利,15世纪后期
14 传统和创新(二)
北方各国,15世纪
15 和谐的获得
托斯卡纳和罗马,16世纪初期
16 光线和色彩
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16世纪初期
17 新知识的传播
德国和尼德兰,16世纪初期
18 艺术的危机
欧洲,16世纪后期
19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20 自然的镜子
荷兰,17世纪
21 权力和荣耀(一)
意大利,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
22 权力和荣耀(二)
法国,德国,奥地利,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
23 理性的时代
英国和法国,18世纪
24 传统的中断
英国,美国,法国,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
25 持久的革命
19世纪
26 寻求新标准
19世纪晚期
27 实验性美术
20世纪前半叶
28 没有结尾的故事
现代主义的胜利
潮流的再次转变
改变着的历史
艺术书籍举要
年表
地图
英文插图目录(按收藏地点排列)
索引
致谢
· · · · · ·

作者简介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理论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

杨成凯,笔名林夕。1941年生,山东招远市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引自第596页


一个人为鲜花、为衣服或者为食物这样费心推敲,我们会说他琐碎不堪,因为我们可能会觉得那些事情不值得这么操心,但是,有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是坏习惯而常常遭到压制或掩盖的事情,在艺术世界里却恢复了应有的地位。在事关协调形状或者调配颜色时,艺术家要永远极端地“琐碎”,或者更恰当地说,要极端地挑剔。他有可能看出我们简直无法察觉的色调和质地的差异。而且,他的工作要比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事情要远为复杂。他所要平衡的绝不止两三种颜色、外形或味道。他的画布上大概有几百种色调和形状必须加以平衡,直到看起来“合适”为止。一块绿色可能突然显得黄了一些,因为他离一块强烈的蓝色太近——他可能觉得一切都被破坏了,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刺耳的音符。他必须从头再来。他可能为此苦恼不堪,也可能苦思冥想彻夜不眠,或者整天伫立在画前,想办法在这里那里添上一笔颜色而后又把它抹去,尽管你我或许未曾察觉二者有什么差异。然而,一旦他获得成功,我们就都觉得他达到的境界已经非常合适,无法更动了——那是我们这个很不完美的世界中的一个完美的典范。

——引自第33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