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作者:常章富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1999-03-01

评分:5分

ISBN:750770948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目录

目录
感冒(一)
感冒(二)
感冒(冠心病合并上感)(三)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四)
感冒(五)
阴暑
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一)
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二)
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三)
咳嗽(弥漫性细支气管炎)(四)
咳嗽(肺炎后遗症)(五)
咳嗽(支气管炎)(六)
咳嗽(支气管哮喘合并口疮)(七)
咳嗽(肺气肿)(八)
喘咳(急性支气管炎)(一)
喘咳(支气管炎)(二)
喘咳(慢性支气管炎)(三)
喘咳(慢性支气管炎)(四)
喘咳(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五)
喘咳(哮喘合并上感)(六)
喘咳(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七)
哮喘(支气管哮喘)
喘证(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湿浊中阻(消化不良)
内热积滞
胃脘满闷(浅表性胃炎)
脘腹胀
卯时腹胀
嘈杂(慢性胃炎)
胃痛反酸(慢性浅表性胃炎)(一)
胃痛反酸(萎缩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二)
胃痛(浅表性胃炎)(一)
胃痛(糜烂性胃炎、慢性咽炎)(二)
胃脘胀痛(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脘腹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
脘腹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二)
腹胀痛
腹痛(肠粘连)
吐泻
泄泻(消化不良)(一)
泄泻(消化不良)(二)
泄泻(肠原性腹泻)(三)
泄泻(肠原性腹泻)(四)
泄泻(肠原性腹泻)(五)
泄泻(肠原性腹泻)(六)
泄泻(肠原性腹泻)(七)
泄泻(术后肠吸收功能障碍性腹泻)(八)
休息痢(慢性菌痢)
便秘(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老年性便秘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胸痹(冠心病?)(一)
胸痹(冠心病)(二)
胸痹(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心绞痛)(三)
胸痛(结核性渗出性肠膜炎)
心悸(一)
心悸(房性早搏)(二)
心悸(心肌炎恢复期)(三)
心悸(窦性心律、偶发性房性早搏)(四)
心悸、吐酸、月经不调
眩晕、心悸(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房颤动)
眩晕(一)
眩晕(雷公藤中毒、肾小球肾炎)(二)
眩晕(内耳眩晕症)()(三)
头晕(高血压病前期)(一)
头晕(人流后遗症)(二)
风抽(神经元损伤症?)
肢麻抽搐(缺钙)
半身发凉
肢体凉麻
爪甲菲薄
郁证
胁痛
胁胀(胆囊息肉)
胆胀(胆囊炎)
中风(脑血管意外)(三)
中风偏枯(脑梗塞后遗症)
郁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
郁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二)
郁证(冠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三)
郁证(神经官能症)(四)
郁证(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五)
脏躁(神经官能症)(一)
脏躁(神经官能症)(二)
痫证(癫痫)
颤振(巴金森氏征)(一)
颤振(巴金森氏征)(二)
积滞(消化功能紊乱症)(一)
积滞(消化不良)(二)
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一)
胃脘痛(慢性胃窦炎)(二)
胃脘痛(慢性胃炎)(三)
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四)
胃脘痛(胃小弯部溃疡)(五)
胃脘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六)
胃脘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七)
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八)
胃脘痛(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九)
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十)
胃脘痛(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十一)
便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
腹胀(重度胃下垂)
泄泻(消化不良)(一)
泄泻(慢性肠炎)(二)
肠结(粘连性肠梗阻)
便秘(习惯性便秘)(一)
便秘(产后便秘)(二)
胁痛(胆结石)
臌胀(肝硬化)(一)
臌胀(肝硬化)(二)
黄疸(重症亚急性病毒性肝炎)
症积(肝癌)
消渴(糖尿病)(一)
消渴(糖尿病)(二)
消渴(糖尿病)(三)
消渴(糖尿病)(四)
消渴(糖尿病)(五)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一)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二)
痹证(强直性脊椎炎)(三)
痹证(脊髓空洞症)(四)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狐惑(白塞氏综合征)(一)
狐惑(白塞氏综合征)(二)
狐惑(白塞氏综合征)(三)
血证(血小板无力症)
肌衄(结节性红斑)(一)
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
瘾疹(荨麻疹)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
红蝴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
红蝴蝶(系统性红斑狼疮)(二)
虚劳(乳腺癌术后广泛转移、脑萎缩)(一)
虚劳(乙肝、免疫复合物肾炎、肾病综合证)(二)
虚劳(席汉氏综合征)(三)
水肿(慢性肾炎)(一)
水肿(慢性肾炎)(二)
水肿(慢性肾炎)(三)
水肿(肾病综合征I型)(四)
水肿(肾病综合征)(五)
癃闭(前列腺肥大)
淋证(泌尿系感染)
尿浊(乳糜烂)
尿血(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
月经前后诸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月经不调(一)
月经有调(二)
月经先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经漏
经行头痛
经行抽搐
痛经(一)
痛经(二)
痛经(三)
痛经(四)
痛经(五)
痛经(六)
妊娠恶阻(一)
妊娠恶阻(二)
妊娠恶阻(三)
子肿(妊娠肾病I型)
滑胎(习惯性流产)(一)
滑胎(习惯性流产)(二)
不孕症(一)
不孕症(二)
产后自汗
乳痈(急性乳腺炎)
症瘕(卵巢囊肿)
本书常用方剂索引

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前言

医案,既是医生诊治疾病过程的记录,又是医学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的重要资料。它融辨证识病和理法方药为一体,真实 地体现了医生诊治疾病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是临床中医药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中医药宝库。学苑出版社组织编 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验案精选丛书,无疑为中医药宝 库增加了新的内容,有益于促进中医药继承工作的开展和提 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功德无量。我的徒弟常章富同志应约参与 了此事,先征询于我,我甚为高兴,自当欣然应允并全力支持。常章富同志在我身边工作学习已越甘春秋,甘年来,他与 我朝夕相伴,风雨同舟,努力工作,潜心治学,取得了不少成 绩。他朴实忠厚,刻苦勤奋,谦恭好学,基础较好,悟性较高,深 受吾之所爱。今天,在学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将我的 部分临证验案整理付梓,是他取得的又一个成绩。书中所选验 案均为我近十余年亲手医治病例的真实记录,每案所加按语 又展示了我诊治疾病的心得体会与经验,希冀有益于读者、医 者及患者。果若如此,我愿足矣,谨志数语,是为序。颜正华丙子年孟夏

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节选

【按语】本案病发暑天,患者外感暑湿,内有痰浊,暑热痰 湿交结,治当发表解暑、化痰止咳,佐以降气化湿。然患者却自 服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感冒清热冲剂,显然与证不对, 故难取效。颜师以芥穗、青蒿、清水豆卷、佩兰发表解暑化湿, 以杏仁、苏子、前胡、大贝、旋覆花、化橘红等降气化痰止咳。如 此,药证相合,故仅进7剂即愈。阴 暑沈某,女,28岁,干部。1992年7月30日初诊。素体健康,四天前因天气闷热过食冷饮和贪吹电煽导致 形寒恶风,脘腹痞满,恶心欲吐,纳少无味,大便溏泻。曾服中 西药治疗而效不显著。刻下除见上症外,大便日行2~3次,尿 不黄,舌微红,苔薄腻,脉濡。月经正常,末次月经7日16日。 证属阴寒闭暑,脾胃失和。治以化湿和中,解暑发表。药用藿 香、苍术、苏梗、陈皮、猪苓、获苓、泽泻各10g,制厚朴、木香各 6g,大腹皮12g,白蔻仁5g(打碎,后下)。4剂,每日1剂水煎 服。忌食生冷油腻。二诊(8月10日),药后诸症均大减,因故未能及时就诊。 从昨起又感微恶风,胃脘不适,偶有恶心,纳一般,口不干,舌 尖红,苔薄白,脉濡。上方去木香、苏梗、蔻仁,加佩兰10g,白 术、炒积壳各6g,砂仁4g(打碎,后下),焦麦、谷芽各12g,生 苡仁30g。续进7剂。并嘱其药后疾瘥不必再诊,若恶心纳呆 不除当去医院化验肝功。半月后来告,药尽诸症悉除,肝功正 常。【按语】本案虽病于大暑之时,但诊前数日天气闷热多雨, 湿邪较重。患者为避暑热饮冷感寒,至使寒湿夹暑伤中困表, 诸证旋至。颜师认为本案表证较轻而湿浊夹寒中阻之证较重, 治疗当主以化湿和中,兼以发表解暑。故初诊颜师仅以藿香、 苍术二药化湿燥湿发表,却以大队辛散温燥的陈皮、厚朴、蔻 仁、苏梗、木香、大腹皮等燥湿和中开胃,甘淡的猪苓、获苓、泽 泻利湿。二诊患者云服一诊方诸症曾减轻,然当停药数日,诸 症复起,说明湿性粘滞,难以祛除,故颜师虽治宗前法,但却对 前方作了大的调整,即去掉木香、蔻仁等,加上佩兰、生苡仁、 白术等,意在增强祛湿解暑运脾开胃之力。药后果收湿除暑解 脾胃复常之效。〔按语〕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之为“痄腮”。《疮疡经验全 书·痄腮》:“此毒受牙根耳聤,通于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 腮,此是风毒症。”《活幼心书·痄腮》:“毒气蓄于皮肤,流结而 为肿毒……多在腮颊之间。”患儿外感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 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眦, 上行至头角,绕耳而行,邪入少阳,经脉壅滞,气血流行受阻, 故耳下腮颊,漫肿而痛。高师辨证准确,用药恰当,而效果满 意。鼻鼽(过敏性鼻炎)薛某,女,21岁。1991年12月16日就诊。鼻塞流涕、喷 嚏不已,伴咳嗽已3年余,每稍感风寒即发作,经某医院耳鼻 喉科诊为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曾服脱敏药物未效,要求中 医治疗。证见形体虚弱,面色光白,鼻流清涕,喷嚏不绝,恶风 自汗,少气懒言,口淡乏味,纳食不馨,大便骛溏,每感风寒咳 嗽即作。舌淡红,苔薄白,脉虚细无力。证脉合参,证属中气虚 弱,脾肺不足,方选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桂枝汤化裁,以补 脾益肺,调和营卫。药用生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8克,太 子参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6克,当归6克,桂枝8 克,白芍10克,山药12克,炙草5克。6剂水煎服。药后鼻塞 流涕大减,恶风自汗好转,骛溏这便转实,仍口淡无味 ,纳谷不振,体力不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宗前旨减去桂枝、白 芍,加生三仙各10克,连进甘余剂,诸证改善,发作甚少,随访 至今,一切正常。〔按语〕鼻鼽之病,与今之过敏性鼻炎颇相类似,多属本虚 标实之证,与肺、脾、肾之脏关系密切。本例患者系由中气不 足,脾肺俱虚,无力御邪、营卫失调,卫外不固而致。高师谓之, 针对病机若不补无以扶正驱邪,不祛风无以调补太阴,故方选 东垣补中益气汤益中升阳;玉屏风散补气固表;桂枝汤调和营 卫兼疏风。三方合之,使肺脾双补,气足表固,营卫,偕调,诸证 俱消。此案足资玩味。外感发热(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扩张)黄某,女,74岁,咳嗽痰多,间歇性咳血3年。平素经常感 冒、高热,咳黄痰,曾2次大咳血,虽经中西医治疗尚可缓解, 但经常反复发作,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疲惫不堪。经人介绍来 求治于高师。观舌质淡红,苔白,脉细而无力。辨证为气血不 足,卫外功能低下,治拟益气固表,增强体质。药用玉屏风散加 味: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8克,太子参10克,茯苓10 克,陈皮8克,浮小麦10克,炙甘草5克,大枣5枚。每周服药 2~3剂,并嘱患者合四时之序,避免伤风受寒,起居有时,颐 养精神,饮食有节,少食膏梁厚味,劳逸适度,运动得法。1年 后患者来院告曰:精神大振,体质增强,至今旧疾一直未复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