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良方妙法

痛风良方妙法

作者:谭德福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08-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02359225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痛风良方妙法 节选

bsp;83.增味五痹汤
[组成]麻黄16~25 g,桂枝10~18 g,丹皮、赤芍、茜草、土
鳖虫、乌梢蛇、红花、白芷、防风、防己、羌活、知母各10 g,葛根
24 g,川乌10 g(先煎1小时去毒),羚羊粉0.6 g(冲服),黄芪、石
膏各30 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宣痹,清热凉血,活血止痛。
[主治]痛风,证属热毒内痹。
[效验]共38例患者,均以上法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
全部消失,关节活动自如,血尿酸降至正常)17例。显效(临床症
状好转,关节活动灵活,血尿酸较前降低10%以上)18例。无效
(症状缓解不明显,血尿酸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3例。
[解析]增味五痹汤中,麻黄、桂枝辛温,取其开发肌腠,疏通
经络,通阳化气而止疼痛、活血脉;川乌温经止痛而长于治疗关节
肿痛,药理实验表明对动物的“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及镇痛作用;
白芷配羌活、防风、防己以增祛风胜湿之力;葛根配麻黄、桂枝解肌
退热而止疼痛;黄芪补气升阳,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红花活
血止痛;羚羊角粉、石膏、知母、丹皮、赤芍、茜草清热凉血而治热痹
疼痛;土鳖虫、乌梢蛇活血逐瘀、消肿止痛。全方共奏温阳宣痹,清
热凉血,活血止痛的功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降低血尿酸及改
善症状,疗效显著。
[来源]樊瑞红.增味五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吉
林中医药,1999;(4):9
84.平胃益肾汤
[组成]苍术、厚朴、车前子、牛膝、熟地、山萸肉、淮山药、茯
苓各10 g,丹皮、泽泻、熟附片(先煎)、桂枝、陈皮各6 g,甘草3 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2周为1疗程,视
病情可服用3~5个疗程,病情稳定后可间断服用。
[功效]补肾健脾,祛湿泄浊。
[主治]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证属脾肾亏虚、湿浊阻滞。
[效验]共例30患者,均以上法治疗。结果:治愈(关节肿胀
疼痛消失,1年中关节炎发作次数为0,血尿酸值正常)21例,有效
(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1年中关节炎发作次数<3次,血尿酸
值接近正常)8例,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1年中关节炎
发作次数≥3次或者痛风关节炎持续不愈)1例。总有效率
96.67%。
[解析]平胃益肾汤乃平胃散与济生肾气丸组合而成。平胃
散为祛湿剂的代表方,功效燥湿健脾、行气导滞,主治脾胃湿滞证,
善治与湿、食有关的疾病。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陈皮燥湿行
气。济生肾气丸功效温补肾阳、利水消肿。方中熟附片、桂枝温补
脾肾之阳,而湿为阴邪,得温则化,得阳则宣;熟地、山萸肉、淮山药
补肾中精气,丹皮、泽泻、茯苓、车前子渗利水湿、泄湿浊,其中茯
苓、淮山药尚能健脾;桂枝通十二经脉,与牛膝相配既为引经之品,
又可温化湿邪、升降气机、通利关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以湿浊为
标、脾肾亏虚为本,平胃散与济生肾气丸合用,共奏标本同治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泽泻、茯苓、车前子等化湿利湿药多为碱
性,可碱化尿液,有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本病时有
受累关节肌肤发热、肿胀、暗红,乃湿浊郁闭化热之短暂现象,可短
时间内酌情加清热利湿药,切不可长时间一味用寒凉药,致脾肾更
虚,湿浊更甚,水湿肿胀难消,病情反复缠绵难愈。
[来源]刘英华.平胃散合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慢性痛风性
关节炎30例.四川中医,2007;25(9)50~51
85.二妙宣痹汤
[组成]黄柏、防己、薏苡仁、金钱草各15 g,连翘、金银花、紫
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各20 g,防风、羌活、独活、牛膝、忍冬
藤、桑枝各25 g,地龙10 g,延胡索30 g。
[用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早晚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证属血虚血瘀。
[效验]共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上方
治疗;对照组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
中,痊愈34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8例中,痊
愈18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P [解析]二妙宣痹汤中,黄柏、防己、薏苡仁、金钱草清热利
湿;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清热解毒;防风、
羌活、独活、牛膝、忍冬藤、桑枝祛风除湿通络;牛膝补肝肾,活血以
引药下行;地龙活血通络;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使湿
热清除,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诸症自除。提示中药是治疗痛风性
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无不良反应,安全稳定,能缓解改善关节肿
痛及全身机能状况,疗效可靠。
[来源]刘学慧等.二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60例.中医药学报,2006;34(4):35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