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名家评论精选[第二辑]

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名家评论精选[第二辑]

作者:李海华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08-04-01

评分:5分

ISBN:9787806527405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名家评论精选[第二辑] 节选

nbsp; 言
李海华
编完这本集子,忽然记起《沙家浜·智斗》的唱段——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有十几个人,七八条
枪…
虽然不无流氓气,“老子’’的称谓尤其欠妥,但若把胡传
魁的唱词予以‘‘去政治化”,倒是颇能表达一个时评专栏编辑
的感怀:南都个论刚推出时,不但撰稿人数量有限,稿件质量
也参差不齐,急需扩充队伍,提高装备;经过近四年的经营,
这个版面已经聚拢了一大批人,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
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为人
民服务》)
“独上高楼”
个论,,两字作为版名初现于2004年3月2日的《南方都
市报》,不过南都时评专栏的滥觞至少应追溯到2003年9月,
彼时已开始约请一些专家学者就某个问题或某种动向撰文评
说,只是没有现在这样的名目而已。作为言论家族中的一员,
“个论,,的性格主要是在与“社论”的对照中得以凸显的(此
外尚有‘‘专论”、“短论”、“快论”、“宏论”、“众论”等)。按
照一位美国专栏作家的说法:“我倾向于把社论版看成是制度
性的,而把专栏版看成是反叛性的。我把社论版看作是稳定
的、庄重的、牢固的,而专栏则可以是快捷的、顽皮的、出入
意料的。社论版发言,专栏作家作出反应。如果社论版装备有
更大的冲击力的话,那么专栏就有更多的趣味。”在操作上,
个论版采取栏目专栏与个人专栏相结合的形式予以展开,栏目
有“中国观察”、“法的精神”、“经济人”、“媒体思想”、“说文
解道”、“虚拟@现实”等,个人就是我们这支“队伍”,而
“人头”绝不止本书收入的四十之数。至于究竟有多少,永远
都是个未知数。
拉上这支队伍写个论,起初曾在南都评论的一些读者乃至
作者中激起不小的反弹,*具代表性的看法就是宣判“南都评
论已死”。何出此言?无外乎南都评论走“上层路线”使得
“精英发言”遮蔽了“草根发言”,而当今乃是一个“公民写
作”的时代,意即不论“工农兵学商”“地富反坏右”,只要有
一台电脑一支笔,均能“我手写我口”,而报纸评论版承载的
就应是这些声音。诚然,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并不等于说
人人都有发言的能力,否则何以“万口传”的只是“李杜诗
篇”?而所谓“公民写作”,其实是个相当含混的概念:就写作
的主体而言,基本就是“人人写作”;就写作的旨趣而言,多
为某种简单的权利伸张。“这其中的许多发言,多是以知识的
碎片为工具,论证的角度、过程与结论,也因此往往难有独特
的价值。”(李文凯:《: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事实
上,占据大部分报纸时评版面的文字均出自一些“写家”之
手,他们中的多数固非阳春白雪,可也不是下里巴人,高不成
低不就,其发言的意义主要在于“抢个沙发”或者“到此一
游”。况且这些发言不乏似是而非的误导之词,虽然世上难有
绝对的真理,但总有一种意见*接近真理。为了追寻*接近真
理的意见,南都个论必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痛说革命家史”
今日看来,南都已是海内外众多名家颔首的发言平台,可
是个论乍出之时并无多少“人力资源”可用。要想让南都时评
走出南粤,声播江湖,堪谓“雄关漫道”。此话怎讲?广州虽
在“大城市”之列,却难称“文化重镇”,特别是在有京沪为
北南代表的惯性认知之下,广州的文化地位就更显尴尬。而偏
居广州的南都彼时虽已创办有年,但与一众“全国性大报”相
比,仍只是一张“区域性小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若
不是因为首先报道“孙志刚案”,又若不是臭名昭著的《收容
遣送条例》因此被废,京沪两地的学者如何知道今日之中国还
有这样一张生猛的报纸,而这张报纸原来是在广州?职是之
故,我们在“发展队伍”时都会首先“痛说革命家史”,以使
原本不知南都为何物的人士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然后从前揭
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的“纲领性文件”中摘引若干以示南都评论
之旨趣,再令对方对这张前所未闻的岭南“小报”刮目相看。
一俟有名家赐稿之后,便请他们代为“发展下线”,这次第亦
颇有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
意味。
当然,南都时评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即其所从出的南方
报系,特别是《南方周末》 早已一纸风行于全国,我们在“推
销,,自己的时候不免要攀攀亲戚。更为重要的是,李文凯即来
自南方周末,他在“转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批优质资源,这
些名家“易地而战”本不至有何矜持与顾虑。类似这种“拉着
队伍入伙’’的资源累积方式,也适用于后来相继加盟的我的同
事何雪峰、周筱筠两位。而同为我的同事的邓志新除在网络上
结交了几位好汉外,还从香港结识了数名高手。如此一传十,
十传百,南都时评已然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了。只是诸公大多天各一方,久闻大名却缘悭一面,常颂
其文却难见其人,未免耿耿,于是在2006年夏秋之交,南都
遍撒英雄帖,将大家请进羊城,开轩把酒,畅叙“文谊”,了
解为之加深,关系为之密切,亦是斯文佳话,舆论盛事。
“众里寻她千百度”
几年下来,看着众多作者在个论版上出没,我也算是“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要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个称职的时评专栏
编辑?我以为应该像大学校长,说得再准确一点,是应该像蔡
元培这样的大学校长。但我这里想表达的并非“循思想自由原
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个固然正确,却未免玄远,而只
是想从比较技术的层面来谈一个时评编辑的“素质”。先让我
引述陈平原先生的一段话:
作为大学校长,真的要“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
义”,并非易事。既须对抗社会的压力,又要建立内部的秩序,
“众声喧哗”而又“有条不紊”,方才是大学的理想状态。不只
是组织结构上的东西兼容、新旧并包、少长成集,更重要的是
如何*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以达其自由思考、专深研
究之目的。这里,大学校长的学识与兴趣.起重要的作用。
(陈平原:《蔡元培与老北大》)
做一个时评编辑,也需要“学识与兴趣”,并且越高越好。
无学识就无判断,无兴趣就无热情。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
能够“兴趣盎然地谈论文学、史学、哲学、美术、音乐、政
治、伦理、教育等,而且全都具备‘高等常识”,只有像这样
“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才能有学术上的前瞻性与判断力,
所谓‘识鉴’,所谓‘气度’,均以此为基础”。同理,每天面
对海量信息,哪些是有申说价值的,哪些是有纵深空间的,这
需要相当的判断力,而这种判断力无疑源于相当的知识面,如
果对一些领域全然无知,再有价值的信息,也必然“无缘对面
不相识”。自忖在这方面,我起码是有求知欲的,对人文与社
会科学诸领域都有涉猎的兴趣,当然厚薄不均,深浅有别,而
且基本都是一点皮毛,不足挂齿。但我并不气馁,尽可能循一
己之兴趣多看些书,甚至说做到老学到老也未尝不可。
问题是如何在“调兵遣将”上挥洒自如,而能做到这点的
前提又是“麾下”有足够的兵将供我“调遣”,于是问题*终
落到延揽、罗致人才上面来。当年蔡元培手捧北大校长的“帅
印,,升帐,帐下可是有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一干
教授供驱遣的。作为一个时评编辑,不能说我(与同事)没请
到一些“能征善战”的作者,但却仍时有“国无良将”之感
(不是说现有作者水平不济),与一批极想向其约稿的学者难结
文字之缘。对于他们,我是读其书而想其人的,甚至有私淑之
意,却不知怎样才能结缘。储安平写给胡适的约稿信我是看过
的,且也曾模仿储老前辈的样子给一些学者写过信,但不是不
作回复,就是声言没空,令人徒呼奈何。
后来读到沈昌文先生作为一代编辑大家的经验之谈——所
谓“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贪污盗窃、出卖情报、坐以待币”,
乃有豁然开朗之境。只是以我的性格,很难想象会去与某位学
者“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篇文章。
因此我真是发自内心地佩服沈先生,竟能“一切为了刊物”而
到花心思去想对方有什么爱好从而设法取悦之这种地步,这也
许是性格使然吧。如果沈先生乐在其中,那我真是无话可说;
如果沈先生是“强颜欢笑”,那我更是无话可说(不过我相信
沈先生是乐在其中)。当然,大家们不愿赐稿,未必只是我们
没去争取,但不去锲而不舍地争取则一定不会有文章来。
为什么一定要去争取大家的文章?道理很简单,大家的一
言一行备受瞩目,而刊载大家言论的媒体自然也就随之受益。
《天涯》杂志在短时间内声誉鹊起,就是得益于“名家路线”,
个中道理不消多说。知名编辑向继东先生主持的《湘声报》
“文化·沧桑”副刊,能迅速在思想文化界产生影响也缘于此。
我也曾想过走“以文会友”的“曲线救国”之路,即以自己的
见识去赢得对方的尊重(至少引起重视),从而与其建立关系,
但未免时间太长,因日报的行事规则向来是“一万年太久,只
争朝夕”,只有“短平快”才是硬道理。
好在部中同人并非都与我“性相近”,其中不乏优秀的社
会活动家,施展“聚众滋事”之手段,力任“迎来送往”之烦
杂,陆续请得一些大家来“公众论坛”开讲时事,令南都时评
“更上层楼”。回想来时路,正可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野有遗贤”
唐太宗因科举得人而沾沾自喜,以为“天下英雄,尽入吾
彀中矣”。南都时评虽名家云集,却还不敢说这样的话,而且
永远都不敢说这样的话。当今是个开放的时代,南都也是个开
放的论坛,舆论界不存在江湖大佬,编辑部也不会因人废言。
古人追求“野无遗贤,朝无阙政”,固然只是个理想,但若把
这八个字古为今用,却能开出一重新境界。即只要常存此念,
就永无止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永远在路上,在
路上相识,相知,相伴。
这里所谓“野有遗贤”,也适用于本书的编选。在2006~
2007年度,给南都个论撰稿的绝不止40位,但由于容量有
限,也由于机缘巧合(有些作者在这两年内刚好赐稿无多),
只能选入40位。此外,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本书的容量,肯定
有不少佳作未能选入,这同样是“野有遗贤”。在此尚请各位
名家海涵指正。

窑工和苏三的不幸与幸运
洪洞在中国近古民间记忆中,几乎成了一个符号,黑窑事
件偏偏在洪洞县爆出。人们不能不联系到发生在该地的两个著
名历史故事——象征司法黑暗的苏三起解以及明初的大移民。
这次大移民是华北地区许多家族一道历史伤疤,他们的迁徙并
非自愿,而是明朝政府哄骗加威逼使然。
明初华北大地遭受兵燹后,一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鸣”的惨状,只有山西因山河表里,战火荼毒不重,居民依然
稠密。政府希望山西人迁居到十室九空的河北、山东、河南等
地,这是一种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明智国策。然而,中国
人安土重迁,很难主动离开故土的。作为政府该怎么办?如果
搁在美国,他们垦殖西部时颁布法律,给去西部的居民优厚条
件,包括拥有土地。但是在明洪武那个年代,这样的移民方式
不可能是主流,尽管明朝政府对从山西移民其他地方的人也在
赋税等方面给予优待,但更主要的方式是“哄骗”与“威逼”。
传说当时朝廷担心老百姓不愿意去外地,就发布公告说:
凡是某月某日自动到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百姓就不用移民了。老
百姓那天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来到大槐树底下,谁知道早有官
差在那里等候,统统将他们押送到外地,省却了挨家挨户动员
的麻烦。朝廷用对待罪犯的方式对待这些移民,全部捆绑,路
上要大小便时,就得劳烦官差松绑,“解手”一词就源于此。
明初移民的传说说明,在官府看来,自己对臣民有生杀予
夺大权,用不着和他们谈判、博弈,先哄骗,不就范的然后使
用武力逼迫他们。
再说苏三起解。一个几乎要沉冤到底、推向刑场的美女,
因为当年在妓院结交了一个恩客,才从刀锋底下活过来。苏三
的不幸是她被富商买到山西做妾,在举目无亲的异地被冤;幸
运的是,当初在金陵结缘的王景隆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巡
按山西,主持了死刑案复核。
苏三的被救是一个奇迹,由一个个偶然事件串在一起,任
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她都不可能昭雪。如果不是她认识了王
景隆,如果王景隆不去赶考,如果王景隆没有考中进士,如果
考中进士没能当上十三道御史,如果当上御史不是派往山西而
是其他省巡察,她肯定是刀下冤魂。在普遍司法不公的社会,
苏三是奇迹,窦娥是常态。在这种制度下的人,被冤后想到的
不是法律的公正,而是盼望贵人出现。因此苏三被押解,“将
身来到大街前”,她所企盼的绝不是司法机构能秉公,而是唱
道:“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
话传。”
苏三这个弱女子的命运,自然不载于王侯将相为主角的正
史,依靠话本小说和戏曲流传;明初移民血泪史中,一个个草
民的姓名、命运,正史也没有详细记载,只能在一个个家族中
口口相传,至今让许多人来到洪洞寻根,在大槐树底下唏嘘不已。
明初移民和苏三起解,是不同于官方正史的民间记忆。在
皇权时代,对于官府,无可奈何的百姓,只能在话本、传说、
戏曲中寄托属于自己的爱憎等情感。
“九也恨来十也恨,洪洞县内无好人。”这是苏三发出的千
古一叹。欣慰的是,如今多数人在引用这句话时特意声明,此
“洪洞县内”准确的含义是“洪洞县衙”。这句注明并非多此一
举,一个外地女子在当地遭遇司法不公,大多数居民不能对她
的命运产生任何影响,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数,就是想做“好
人”也没有机会。
而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洪洞县黑砖窑里的工人理应有
着不同的期盼。那些被限制人身自由、被伤害的工人,有着与
明初移民和苏三相同的不幸。黑窑事件绝不始于今日,也不独
存于洪洞县一地。可基层政府的一些官员,冷漠之极,他们无
视于眼皮底下的罪恶,甚至有人参与作恶,一如参与陷害苏三
的那些官吏。几百年过去了,中国传统政治那种可恶的基因竟
然顽固地存活下来。但这些工人比苏三幸运的是,尽管他们被
奴役的状态与蛮荒的远古无异,但他们毕竟生活在资讯发达的
2l世纪,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这一事件被披露后,在民间尤
其是网络上引起排山倒海的愤怒,民间的愤怒引起上层关注,
上层及时作出反应,用行政力量解救黑窑里的工人,用司法手
段惩治作恶者。
让人有些伤心的是,苏三和黑窑奴工被救*终经历了相同
的路径:引起权力体系中高层人士的关注。这种纠错是权力比
拼中,高位胜低位,强势胜弱势的结果,而非制度如影相随地
保护他们。
尽管如此,窑工还是比苏三幸运。苏三的时代,民意很难
通过正常的方式表达,罪恶容易成功地被隐藏,普通人做一个
看客都不能,遑论是“好人”了。而互联网时代,窑工的遭遇
被媒体披露,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媒体表达自
己的愤怒,从而影响这一事件的处理。今日中国,已经超越只
能用戏曲、传说表达民间情绪的时代了。
在苏三的背后,只有一个王景隆;黑窑奴丁背后,站着无
数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名家评论精选[第二辑] 本书特色

希望此后30年能换个说法,变“改革开放”为“开放改
革”,让人们参与改革,开放对改革的各种思考、各种意见、
各种争论
朱学勤
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以民权得到保障为基础。人民
其实本来是有权利的,他们照理是不必求助于其他权力的.选
票就是他们权力的象征之一
徐友渔
如何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民主与法治,以期重新凝聚改革
共识.争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这将是下一个15年
我们的奋斗目标
秦晖
我也赞成为穷人说话,他们的权利也需要保护…但是吧
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是一定不错的;让我们勇敢地去做吧
茅于轼
徒有民主的架构是不够的.因为填到架构里头去的 还是
你自己的传统的文化 如果传统文化长不出民主的精神来
那个架构是没多大用的。
龙应台
唐太宗因科举得人而沾沾自喜,以
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南都
时评虽名家云集,却还不敢说这样的
话,而且永远都不敢说这样的话。当今
是个开放的时代,南都也是个开放的论
坛,舆论界不存在江湖大佬,编辑部也
不会因人废言。古人追求“野无遗贤,
朝无阙政”,固然只是个理想,但若把
这八个字古为今用,却能开出一重新境
界。即只要常存此念,就永无止境,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永远在路
上,在路上相识,相知,相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