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对德战争中,我刚巧都远离了繁忙的生活,手头都有空余时间。**次世界大战时,我在法国的战壕里几乎呆了3年时间,除了参加一二次战斗之外,我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营里的战士把事情办妥,虽然他们比我更适合战争。为了让日子过得充实,为了让自己在数年单调的战壕战争中得以自拔,我开始写日记。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用文字写成的日记。我的工作是要稳定军心。士兵的头脑里在想些什么?部队的军风军纪如何?那些似乎是我呆在法国部队那段时间里对我来说惟一重要的问题,在我的日记里,我开始寻找答案。带着对部队士气的思索,我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日记,时隔30年之后,它们被编辑印刷成了《勇气的剖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0年5月,丘吉尔先生当上首相后的几天,他虽然热情不高,还是接受我成了他的医生。我开始随他旅行,我的行医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一去不复返。从此我将为我肩负的不寻常的任务付出全部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这项任务与我在**次世界大战中的工作并无不同。只是我现在更关心的是紧张和压力对温斯顿·丘吉尔个人的影响。
在战争的*后几年,他不止一次地来我这儿,抱怨身心疲惫,很显然,他几乎精疲力竭。但是在战后,当他寸步不让地战斗,面对一次又一次中风,奋力保持自己的政治生命时,他*需要我的帮助。“令我烦恼的是我的思维状况,”他抱怨说,“你研究这些东西,你肯定应该能做些什么。”
温斯顿知道,如果他需要我帮助,他不能隐瞒任何东西。我养成了习惯,当我坐车离开唐宁街10号,或首相的乡间别墅,或恰特韦尔时,我就记下他说过的任何话,有时就记在一个信封的反面,他的这些话可能帮助我找到他麻烦的根源。当天晚上,我根据这些笔记,写出和温斯顿的谈话内容,不过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出版。
很久以后,我出席剑桥大学凯厄斯学院,庆祝建院600周年的一个晚宴,我坐在G.M.特里维廉博士旁边,我不认识他,我想我俩当时和陌生人坐在一起都有些不自在。很长时间,我们默默地坐着。也许,这时他想到我是伦敦来的客人,不管怎样,他终于开口问了我一个关于丘吉尔的问题,但似乎并不对我的回答感兴趣。我回答他之后,他把椅子转向我,在半个小时里,问了我一连串的问题。我尽我的可能回答了这些问题。“这是历史,”他说,“你应该把它写下来。”我试图告诉他,麻烦的是我是温斯顿的医生。他打断我,几乎是勾着我的脖子对我说,我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关于温斯顿的事实,让子孙后代知道这些事实是我的责任。“有关这个人的一切迟早会被人知道,这是必然的。让我们了解真相吧。”
直到几年以后,我才开始明白,不了解温斯顿的医疗背景,是不可能追踪他*后15年的生活的。在战争的*后一年,是他的身心疲惫解释了许多否则是无法诠释的事情:例如,他与罗斯福关系的恶化。玛斯菲尔德把温斯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冗长归于同样的原因。能够肯定的是,老年的开始和一次又一次的中风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他作为反对党的领袖,后来作为王国政府的**大臣,工作效率不是很高的原因。温斯顿在政治上德高望重自不待言,但这些细节是历史的一部分,在他的故事中也不应被忽略。
1955年4月,温斯顿退休后几乎毫不掩饰对生活留给他的东西的厌恶,历史学家可能断言这正好暴露其道德品行中的某一弱点。然而,这种苛评没有多少分量,除非充分谅解他的意志已经因老年和疾病而变得衰弱不堪。因此,让读者知晓他逐渐衰老的细节,不仅是应该的,而且对他是公平的。
然而,当温斯顿在政治上已风光不再,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不再认为他应负重大责任时,我开始怀疑,保存一部他丧失体力的编年史是否有意义。在他生命的*后5年,我出于习惯,继续在我的病例专辑里作详细记录,但除了两次令人担惊受怕的脊椎骨折和股骨骨折,我简短的日记并没增加多少内容。我认为应略去他辞职后,陷入对事情缺乏兴趣、处于冷漠状态的痛苦的细节,因为它们已不具有历史重要性。因此我的故事在他逝世前5年结束了。
正如我将告诉你们的,温斯顿曾经问过我,他应不应该早点退休。我没有回答,但反过来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未来50年,我所起的作用将被如何评说?”我想我是惟一一个鼓励他干下去的人,虽然我知道,至少在他辞职前的一年里,他几乎无法胜任工作。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要求他退休;他们害怕他会做出什么有损名声的事。我认为这不是我的事,我知道他会觉得,一旦他辞职,生命就完了,当他的生存没有意义时,他会不快活。我作为他的医生的职责就是尽我所能推迟那一天的到来。
人们是这样说查塔姆的:他的同胞充分意识到他们所欠他的,因此他们不想听到他的任何缺点。对温斯顿来说,情况同样如此。然而,他已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据说,一个传记作家发誓:一旦我决定写这本书,它的性质就不容置疑;我不能像仿造实验室的实验那样调节我的事实。即使已至耄耋之年,一个人还是会对表扬和指责很敏感,但他毕竟已领悟到,只要以真相示人,他就会被谅解。
“然而,出于对读者判断能力的极端尊重,”这种性质的所有事情都必须原封不动地摆出来。
摘自莫兰勋爵原版的序言。
《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英文原版初版于丘吉尔谢世的翌年(1966年)。一面世,即引发了轩然大波,造成极大争议。书中通篇对丘吉尔生活方式的详尽披露,引起了丘吉尔家人的强烈不满,也使医学界引发了对医生能否发表病人隐私的道德争论。反对者指责作者莫兰的行为违背了医生的职业准则:希波克拉底誓言,触犯了病人的隐私权;甚至要求英国医学协会开除莫兰。虽然这一要求*终未获同意,但伴随着《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的不断重版,对莫兰及《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的道德争议一直在继续。
《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根据2006年修订版翻译。修订版增加了初版中迫于压力删节的内容。在书中,莫兰纪实性地描述了1945—1960年期间丘吉尔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重点集中在1951年至1955年丘吉尔的第二届政府时期。记录了丘吉尔出人意料地在选举中落败,失去权力;东山再起,再次当选首相,重掌国家大权;斡旋于美国与苏联之间,努力尝试结束冷战的全过程。真实地为读者还原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人”鲜为人知的平凡一面:幽默、坚强、博学多才,却又时而任性、慵懒、沮丧。既不为他唱赞歌,又不刻意护短,的确堪称丘吉尔晚年生活的*佳秘述。作为丘吉尔长期的私人医生、密友,丘吉尔随从中的核心人物,莫兰的叙述是可信的,这也是《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尽管存在极大的道德争议,但仍能从众多丘吉尔的传记中胜出,成为历史学家研究丘吉尔战后及暮年岁月惟一可靠来源的原因。
《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是一部杰作:尽管很多人谴责它严重背叛了病人的信任。
**部分 失去权力
第二章 开始康复
1945年9月1日
韦能特打电话给我,用愉快但缺乏自信的语气问:“你愿不愿意帮我个忙?”
不是韦能特而是莎拉·丘吉尔需要帮忙。她想从空军部队请假,陪她父亲一起去意大利,但认为也许有些困难。温斯顿要离开一个月,如果我建议莎拉和他一起去,照料他,能起些作用。我不知道温斯顿是否愿意以他的健康作为理由,而莎拉与我有着同样的疑虑,韦能特*后同意,*好还是换其他理由请假。温斯顿从来没有因为把玛丽或莎拉带离她们单位,去陪同他一起旅行而感到不安过,他也从来没有对要求战舰的船长或军队的首领为她们提供食宿迟疑过。那时,他的话就是法律,没有人敢和他争辩。可现在他已落魄,她们得和部队的其他人一样请假。时乖运蹇,一至于此,怎不令人伤怀?我打电话问克莱密,没有我陪同,温斯顿是否还高兴去意大利。她马上回答说,她肯定他会很高兴,并说他身体很好,叫我不用担心。但是,我上床后,却被电话铃吵醒了,是克莱密打来的,她把我的话告诉了温斯顿,他非常希望我和他一起去;她还说,这对她也将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1945年9月2日
今天上午,我们乘坐亚历克斯的达科他飞机离开诺斯霍特,经过五个半小时的飞行,抵达米兰。自始至终,温斯顿都在埋头阅读一份印好的会议记录,5年来,他每月都把这些记录发给参谋人员和内阁成员。甚至在午饭时,他还在阅读,只是在点雪茄时,眼睛才离开文件。我和他一起乘车到达为他准备的科摩湖边的房子里。
“人们说,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我的那些演讲才算回事。那只说对了一部分,还不是主要的部分,”他抱怨道,“他们忘记了是我作出了所有主要的军事决定。你可以读读我的记录,查尔斯。”
我问他,它们是不是经得起查阅。他轻松地笑了。
查尔斯·麦克莫兰·威尔森,英国最杰出的医生之一,英国医学界的著名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索姆战役中荣获军功十字勋章。1920-1945年担任圣玛丽医院的医学院院长;1941-1950年担任英国皇家医学院院长。1943年被册封为贵族。1940年,莫兰成为温斯顿·丘吉尔的保健医生,此后一直追随丘吉尔直到他1965年辞世。是丘吉尔的忠实朋友和知已。丘吉尔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称莫兰为“忠实的密友”,并表示“终生感激”其“无微不至的护理”。莫兰出版过以下著作:《勇气的剖析》(1945)、《丘吉尔在战争中,1940-1945》、《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1966)。
老地方,慢时光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的是台湾北中南东各有特色且年份久远的建筑与景点,这些存在已久,拥有好几代人共同回忆的地点,不论是老街风华、飘香一甲子的路边美味...
诗经-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1 本书特色 许渊冲作为有史以来韵文中译英、法唯一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其翻译作品不仅是世界非中文读者了解中国...
关于“自闭症”女诗人的生命记事:“孤独”不是负面的前熬,而是一种“迷人”的正面力量,如果你也厌弃红尘纷扰,自我幽闭于如诗
飞鸟集-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飞鸟集(英汉对照)(精装珍藏本)》:教育部推荐读物,东方诗哲泰戈尔*优美的短诗。飞鸟集-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飞鸟集》是泰戈尔于1...
故乡明月(口袋书)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恐怕是国内仅存的文化大师了。季老在梵文、吐火罗文、印度文化等方面的造诣世间已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八十高龄提笔写散文,一发而...
《从克什米尔到喀什噶尔》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
《夜半蜘蛛猴》内容简介:本书为村上春树与画家安西水丸合著的插图本超短篇小说集。内容短小有趣,每篇均配有一幅彩图。这些短片原
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 本书特色 唐宋转型是日本中国史学家内藤湖南等人所倡导的有关中国史分期的史学观点,是对古代读者如何阅读以往的文学作品所进行的考察。...
《4D打印:从创意到现实》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揭密4D打印的诞生历程、打印原理、发展状况、行业预测、发展优势、商业模式、跨
焦波,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纪录片《俺爹俺娘》获央视评委会大奖等多项大奖。电影作品有《乡村里的中国》《出山记》《进城记》《淘宝村》《川流不息》等。《乡村里的中...
《原野(三幕剧)》主要内容简介:秋天的傍晚。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泥土散着香,禾根在土里暗暗滋长。巨树在黄昏里伸出乱发似的枝桠,秋蝉在上面有声无力地振动着...
诗性之美 本书特色 《诗性之美/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编著者简墨。本丛书采取话题形式,讲求形象化、生动化的表述,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呈现出学术与趣味的统一。其中浸染着...
艺术金庸 本书特色 煌煌巨著《陈墨评金庸:艺术金庸》将近45万字,是"金学家"陈墨以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艺术的视角,从叙事艺术、形象塑造、审美境界三个方面,将金庸所...
人间好时节-古典诗词的人生顿悟 本书特色 “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时候还有心灵与智慧的启发。”台湾著名美女作家张曼娟长期以来不断思索人生价值...
左边是涯,右边是岸 本书特色 这本强江海著的《左边是涯右边是岸》讲述的都是恶人的故事,但恶人在成为恶人之前,他们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是妻子眼里温良的丈夫,是...
南都 本书特色从六朝古都到民国政要、近代文人,《南都》以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为载体展开了历史深处的故事。南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贾梦玮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
历史真相-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中共党史上被秘密处决的几大叛徒父亲李克农与潘汉年、王实味事件高岗秘书谈高岗事件吴德回忆林彪事件“周恩来遗言”案始末林...
许地山文选 内容简介 简介许地山既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名出色的作家,也是一名极有建树的学者。他的文章有的禅意浓厚、富于哲理,有的极具批判精神,饱满热情。他的文笔朴实...
南腔北调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1932年至1933年所作的杂文五十一篇,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三版次。南腔北调集 目录 题记一九三二...
冰心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冰心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诗歌代表作集结成书。其中既有其经典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充满温情关爱的暖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