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作闺音”是一个普遍却又特异的诗学命题。在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文本冲,“女性”之特定身份与地位,经由诸种性别的置换与移情,成为文人士大夫展现情感、志意、怀抱的符号或媒介。幽人怀抱、别有寄托、借口代言之诸般表达手法,所造就的远非单纯的审美效应,更是跨越了修辞、政治、性别、身份的复杂文化呈现。此种抒情策略不仅揭示了文人士大夫之现实身份的层叠与复杂,还昭示着中国诗学传统深挚婉转的话语指向。
男子作闺音——研究起点与文化诗学视野
一、男子作闺音界说
“男子作闺音”语出清代田同之的《西圃词说·诗词之辨》:“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无其事,有其情,令读者魂绝色飞,所谓情生于文也。”从中可以看出,“男子作闺音”就是指男性词人作女音,写闺情、抒闺怨、诉闺思。但只要翻检文学史就会发现,“男子作闺音”现象在诗赋创作中同样普遍,且奕代继作、迭见不鲜。这就使其超出了单纯的文体风格的论域,成为中国诗学一个普遍而独特的命题。大略而言,“男子作闺音”这种古代文人代妇女或借妇女立言、立心的书写实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言此意即此或若此”,创作主体以模仿历史女性声口或代替现实女性抒发相思离忧,爱恨情仇,意向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女性心理性格特征,内容上则多叙写女性的思慕与怨恚。另一类是“言此意彼”,即所谓的“托志帷房”,“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对于“男子作闺音”内涵的理解和厘定,有的学者将之称为“角色诗”;有的学者认为是代言体或是“化妆的抒情”;而孟悦、戴锦华则用“性别错指”命名“男子作闺音”现象。国外的汉学界则更多地从性别的角度来关照这种现象:比如张小虹将之称为“性别越界”(gendercrossing);孙康宜定义为“性别面具”(gender mask)。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男扮女妆”、“雌声学语”等说法。从以上种种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男子作闺音”现象是一种以文学为主体,跨越政治、性别、身份立场的复杂呈现。
对于古典诗歌中大量存在的男子作闺音现象,对于文人士大夫何以要在诗歌创作中以妾妇自居,又为什么采取此种“迂回”的言说策略,已有学者试图对此作出恰切的阐释。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种观点是“寄托说”。这种观点认为,《诗经》以比兴抒情创其始,屈原的“香草美人”扬其波,到汉乐府诗歌,代抒闺怨的作品就渐渐发展为中国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题材,后来作为一种手法渐渐凝固转化为模式化的比兴思维,男性诗人可以很方便、很熟悉地借思妇的身世和口吻来表达他们自己的遭遇。到了唐宋词人手中,他们更常以男女情爱寄托政治活动中的郁郁不得志。而与之并行的文论史,也形成了以比兴说诗、发挥阐释其微言大义的传统。至于为什么能够形成此种“词近闺房,非言男女”的寄托传统,论者指出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物。认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构成带来了以夫妇关系比附君臣关系的思维定势。他们作为“人臣”的感受与女子在家庭中的感受相似,自然会产生与女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特别是当他们政治上无端失宠而成为放臣逐子的时候,自然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闺中怨妇”的地位。所以当士大夫抒写这种悲怨而又忠爱缠绵的政治性情思时,拟托于弃妇贱妾表达对夫主的“忠敬”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张晓梅,笔名呆呆,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诗学,于心理学、影视动漫等方面亦多有涉猎。呆呆之名,意蕴有三:外愚而内智,吾心向往之也;余虽不敏,然余勉也;呆呆,梅之异体字,合之双美,离之两全也。
中国古代文论与文献探微 本书特色 《中國古代文論與文獻探微》一書非一時之作,它的寫作經歷了非連續性的漫長的過程。*早的,如小說、戲劇的理論探討以及近代文論的注解...
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一篇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主要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研究了白话文体与现代性。尽管此类...
《数字经济:重塑经济新动力》内容简介:数字经济是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在开启重大的时代转型,推动政府数字化、产业数字
临床休克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概述了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休克病理形态学改变、休克的发病机制、休克的临床诊断、休克的监测等内容。临床休克学 目录 **篇 总论**章...
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 内容简介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老说宝玉是个百无一用的人,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欢他,就因为宝玉的“真”、“纯”、“重情”。剧中的曹雪芹也是个...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3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1949年以后我国公共建筑艺术。本书作者精选了全国近200项公共建筑作为实例,编为三卷。分列15个建筑类型,对我...
天坛故宫梦红楼-揭开《红楼梦》的奇门遁甲之谜 本书特色 风月红楼,谁为情种? 九九“八十二问”,为您揭开《红楼梦》的奇门遁甲之谜。《情僧录》历史真人,中国历史上...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初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世纪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作者将起自俄国形
石遗室诗话_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本书特色 陈衍是清末同光体诗派的重要诗人和理论代表。作为近代文学史的重要一环,同光诗派无论在创作或理论上都取得了可观的...
文体与图像 本书特色 《新文学研究丛书》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学术成果展示丛书,有相关的项目支持。收入的大多是南京大学学术骨干教师的论文集,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大多...
《1000个铁粉: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内容简介:拥有一技之长的你,想找到并影响更多客户?知道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却不知如
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
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 本书特色 石破天惊,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云垂海立,前80回真本尽复原!后28回大揭秘!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还原《红楼梦》全本的本来...
20世纪经典-布登勃洛克一家 内容简介 简介《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
鲁迅评点中外名著 内容简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录的“说话人”,“短篇小说”《京本通俗小说》,记录神话*重要的古书《山海经》,人情派小说的代表《红楼梦》,孝子...
论中国文学 本书特色 葛浩文《论中国文学(葛浩文文集)》是一本文论集。《论中国文学(葛浩文文集)》主要包括19篇文字,关于萧红、萧军、鲁迅、柏杨、莫言等作家,及...
Thisbookisanengaginglywrittencriticalgenealogyoftheideaof“love”inmodernChineseli...
平凡的人生,一成不变的生活,夏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一直记得在年轻时候,曾经有人跟他说过,我喜欢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小号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汪断提高,小号——这一铜管乐器之王以其清脆、嘹亮、高亢、迷人的音色及复杂的技巧性所能创造出的...
Chinese Literature 内容简介 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保存至今、依然能为我们所欣赏的,*完整的当数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音乐、绘画,也都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