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由多年精研司法制度特别是律师制度的知名学者撰写而成,在体例结构、知识含量、写作方法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教科书的高水准。
本书自初版以来,在高校教学及实务部门培训中即深受欢迎,在国内相关领域极具影响力,因应2007年《律师法》的重大修订,本书亦及时作出全面修订,推出新版,在内容上更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完整地阐释了律师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更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的具中国特色的律师制度。
本书概念明晰,深浅适宜,文字流畅,既可作为法科学生的专业教材,也非常适于广大律师从业者和法律爱好者阅读。
**章律师法学概述
**节律师
一、律师的概念和特征
说到律师,人们往往会有律师通晓法律、能言善辩的印象。那么,何为律师呢?从字面上看,“律”是指法律,“师”是指专业人员,即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如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教师、医师等。因此,顾名思义,“律师”就是指具有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员。英文“lawyer”、“attorney”(美)既可以称律师,亦可泛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
“律师”一词的使用具有广泛性。首先,律师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次,律师是一种身份,是社会对从事律师工作的人的泛称。*后,律师还是一种称谓,是人们对具有律师身份的某个人的特称,如“李律师”、“张律师”等。
美国《国际大百科全书》对“律师”一词的解释是:“律师或称法律辩护人,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人,他在法律上有权为当事人于法院内外提出意见或代表当事人的利益行事。”这一概念的特点,一是指出了律师职业的专业性,即律师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人;二是说明了律师工作的专门性,即在法院内外提出意见或代表当事人的利益行事。
前苏联的《苏联百科全书》将律师解释为:“律师是选择了以提供法律帮助为自己职业的人。在苏联,凡具有高等法律教育程度并从事专业工作两年以上的苏联公民,可以成为律师。”这一概念的特点,一是指出了律师是一种职业,二是指出了从事这一职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即具有高等法律教育程度;从事专业工作两年以上;是苏联公民。
我国1996年5月15日颁布的**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这一概念的特点,一是指出了成为律师的前提条件,即“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二是指出了律师工作的内容,即“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2007年10月28 13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均简称《律师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与修订前的《律师法》相比,修订后的《律师法》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律师工作的前提和内容,即律师工作的前提,不仅要“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而且要“接受委托或者指定”;律师工作的内容由“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改为“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需要说明的是,修订后的《律师法》之所以作这样的修改,主要是考虑到军队律师只为军队提供法律服务;许多地方已经设立的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只为政府机关或公司提供法律服务。也就是说,军队律师、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的服务对象,是特定范围的主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律师都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综上可见,律师具有以下特征:
1.专业性。在任何一个国家,取得律师职务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般的要求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在我国,则必须“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而要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就专业条件而言,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我国,报名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条件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因此,一个人如果不具有相当的法律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律师。
2.服务性。律师的天职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而且这种服务一般来说是有偿的。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律师都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不享有国家赋予的公权力,因此只能依靠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由此获得报酬,并赖以生存和发展。
3.受托性。律师虽然是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但又不同于法官、检察官,虽然后者也是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但他们都是“官”,手中均握有一定的权力,而律师则不然。律师的业务主要来自当事人的委托(也有少部分来自法院的指定),而不是基于国家权力;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委托,则律师的业务活动便无从谈起;而不开展业务活动,则法律规定的律师执业权利就无法行使。
4.公正性。律师根据当事人的委托,以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由于律师是法律方面的专家,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律师的意见是公正的。此其一。其二,根据我国《律师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律师除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外,还必须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也说明,律师的活动应当具有公正性。
……
谭世贵,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代表性著作有:《司法改革的理论探索》、《司法独立问题研究》、《中国司法原理》、《中国司法制度》、《中国司法改革研究》等。
林徽因(1904—1955),20世纪中国建筑学家、作家。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民初名流林长民之女。16岁随父游历欧洲,20岁赴美留学,24岁与梁思成结婚,同年...
胸廓出口综合征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回顾了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的进展,结合作者自己的经验,描述了各种类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治,并看到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颈肩痛...
《500万人的大迁徙:IT业转型路口的思考》内容简介:纷繁杂沓、变幻莫测的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产业将何去何从?在泛IT大变...
Michael Mitzenmacher 1996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在1999年进入哈佛大学之前,他是Palo A...
瘘管治疗秘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中医药外治瘘管为主的医著。全书分概述、各论、附篇三部分。阐明了瘘管发展概况、病因病理、诊断、辩证及治疗等,收录了简便验方15...
2019年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参与编剧的名作改编同名电影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等多项国际提名内文三色细密排线,黑白铺色,金色点缀光影糅合诗文,向经典致敬驻守柏林城的无...
外国法律文库--行政法(13) 目录 目录外国法律文库序**编导言**章导言**节政府、法律和司法第二节行政法梗概第三节法律的特征第二章法院权力的宪法基础**节...
一部惊心动魄的创业传奇,一段不可复制的成功历程,世界级常胜企业的发展内幕,迄今最权威的企业调查。日本《读卖新闻》连续数年追踪报道,再现历代丰田人眼中的丰田故事与...
翟永明,著名作家,195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其组诗《女人》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文坛。已出版诗集《随黄公望游...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写于1920年4月至5月间,同年6月出版。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总结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革...
作品目录第一辑 评说钩沉张子静 《我的姊姊张爱玲》张子静 《金锁记》与《花凋》的真实人物汪宏声 记张爱玲周瘦鹃 写在《紫罗兰
《超级整理术2》内容简介:制定独一无二的月计划和周计划,提供可以举一反三,应用于各个场合的整理技巧。这些技巧包括:•清理办
作品目录序言:整合式方法第一章整合式方法多元论第二章意识阶段第三章意识状态第四章状态和阶段第五章婴儿潮及其他第六章阴影和
太平洋彼岸的一则禁令,让国人感受到了一颗小芯片的分量。对中兴“定向打击”释放出非同寻常的信号,令中国IT企业感到寒意袭人。面临严峻局势,人们日益明白这样的硬道理...
中医战略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药现代化反思;重新确立中医药的战略地位;只有中医药才能解决13亿国人健康;走出误区,重铸中华医魂。中医战略 目录 序一序二序...
川內倫子(Rinko Kawauchi)1972年出生於滋賀縣。在東京生活和工作。在2001年,她同時出版了Little More出版商發行的三本攝影書系列-U...
Turbulencepervadesourworld,fromweatherpatternstotheairenteringourlungs.Thisbookd...
【作者】 藤本树日本漫画家,1992年生于日本秋田县,从小就热爱绘画,高中时代开始往出版社投稿。大学学习油画,毕业后继续向出版社投稿。2013年11月,他凭借作...
《极乐鸟与蜗牛》是涩泽龙彦逝世30周年(2017)时,由日本河出书房重磅推出的特别纪念文集。本书梳理涩泽龙彦众多著作,网罗了以“动物”为主题的经典作品。打开这本...
薇薇安娜•A.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当代著名经济社会学家,曾任美国经济社会学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