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洛特

两个小洛特

作者:埃里希.凯斯特纳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年:2008-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33256357

所属分类:儿童文学

书刊介绍

两个小洛特 内容简介

《两个小洛特:凯斯特纳作品典藏》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引人深思的故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姑娘,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来到了一起。她们不但长得一样,而且生日和出生地也一样,原来她们是一对双胞胎。由于父母离异,她们也被拆散了。破碎的家庭给她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她们多么渴望一家能够重新团聚啊!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她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姐姐和妹妹互相代替,回到离异的父母身边。由此发生了一连串奇特有趣的故事。经过种种曲折和磨难,她们终于成功地消除了父母之间的误会,使他们破镜重圆,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两个小洛特 本书特色

这位写了许多著名少儿文学读物的作家,也是国际安徒生奖和
国际青少年图书奖的获得者。他曾经说过:“很多很多人像对待一
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把它们像一个不用了的电话
号码那样忘得一干二净。以前他们都曾经是孩子.后来他们都长大
了.可他们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但却仍然保持了童
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这里有那么多飞越尘间酌想法,
那么多软和和的爱念,
郛么多的美妙触摸,
那么多的风趣叙述
郛么多的诗和哲学的句子,
郛么多的像不会想忘记的情形、模样,
那么多的无法数尽的光芒笑容和浪漫,
那么多那么多的…童年

两个小洛特 目录

**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两个小洛特 节选

版前言
每一个中国孩子都知道德国在什么地方,也知道柏林是德国旧的首都
和新的首都。有些孩子也许还知道柏林维尔梅斯多夫区的一伙有名的少
年,他们的首领是“教授”和“带着喇叭的古斯塔夫”。他们也许记得这
伙少年帮助一个从小城市来的名叫埃米尔·蒂施拜的男孩抓住一个小偷的
经过。在火车上,这个小偷偷走了他准备交给住在柏林的外婆的一笔钱。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但是它并非真人真事,这一点可以查对核实。
这个故事*早出现在1 929年,也就是整整70年前出版的一部儿童小说里。
几乎每个德国孩子都知道《埃米尔擒贼记》,不是读过小说,就是听过广
播剧或者看过戏剧和电影。1999年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假如这部
大概可以称为20世纪*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的作者仍然活着的话,1 999
年2月23日,他将庆祝他的1 00周岁的生日。对于埃里希·凯斯特纳的
百年诞辰,还会有比同时将他的8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更好的
礼物吗?1 999年,德国出版了难以计数的关于凯斯特纳的书籍,举办了
许多展览、纪念会、讲座和学术讨论会。人们理应如此,因为每个人毕竟
只有一次1 00周岁!然而,同时将8本新译的儿童文学作品送到中国孩子
(和那些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人)的手里,这恐怕是所有纪念凯斯特纳的活
动中*美好和*重要的。因此,非常感谢明天出版社慷慨赠送的这份生日
礼物。
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astner)是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
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于1 899年2月23日出生在德累斯顿
这座当年撒克森王国的首府。他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是皮革工匠,当年
他不得不关闭自己的作坊,去工厂做工赚钱。母亲做一些家庭手工产品,
以此增加家庭收入,后来她又在家里开设了一个很小的理发店。埃里希是
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母亲自然把儿子变成自己唯一的生活内容:她可以
为了儿子做任何事情,因为儿子应该生活得更好,儿子应该出人头地,成
名成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生与母亲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几乎
每天都给对方写信或寄明信片。凯斯特纳上的是8年制公立学校,然后又
上了一个教师培训班,1 91 7年应征人伍。**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凯斯
特纳放弃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高级文理中学,从而于1 91 9年开始在
莱比锡上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戏剧史。1925年,他
获得了博士学位。从在高级文理中学读书时起,凯斯特纳就开始写作并且
发表了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在大学里,他积极为报刊写稿,这有助于他
在1 925年谋得了9《莱比锡报》的一个职位。1 927年,他作为剧评家来
到德国首都柏林,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里,成为魏玛共和国*著名的青年
知识分子之一。他*初是作为抒情诗人引起人们注意的。他的诗集有《腰
上的心》(1928)、《镜子里的喧闹》(1929)、《一个男人给予答复》(1930)、
《椅子之间的歌唱》 (1 932),此外他还写了长篇小说《法比安》(1 931)。
当然,在此期间,他仍然继续为报刊撰稿,尤其是写作戏剧和电影评论。
1 929年,他的**本儿童书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埃
米尔擒贼记》(Emil und die Detektive)、由瓦尔特·特里尔画插图
的儿童小说立刻轰动世界,遂使凯斯特纳一举成为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
作家。凯斯特纳后来多次说过,他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实际上纯属偶然:有
一天,威廉出版社的女出版人问凯斯特纳是否愿意为她写一本儿童书,他
当时以年轻人特有的轻率态度慨然允诺。这件轶事并不完全准确。凯斯特
纳在莱比锡时曾经为许多报纸撰写过文章,自1 926年起,他也为家庭杂
志《拜尔大众》撰稿。这个杂志有一个独立的副刊《克劳斯和克拉拉的儿
童报》,而它的唯一编辑不是别人,正是埃里希·凯斯特纳!他当时已经
积累了三年为孩子们写作的经验,并且以写儿童诗和儿童故事而小有名
气,甚至还收到了许多儿童读者的来信。因此,任何大师都不是从天上掉
下来的,即使事后有很多人过于喜欢这么宣称。
凯斯特纳的**部儿童小说立刻就被搬上了舞台并拍成了电影。凯
斯特纳对当时没有让作者本人足够地参与此事感到非常恼火,因此他自己
准备更多地投入剧本和电影脚本的写作。在拍摄电影《埃米尔擒贼记)》时,
担任导演的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比尔·维尔德。人们也许可以说,
凯斯特纳在德国儿童文学史、德国儿童戏剧史及德国电影史上均占据了
一个相当突出的地位。凯斯特纳很快又开始写他的第二部儿童小说《小
不点和安东》(Pgnktchen und Anton)。鉴于世界经济危机,这部小
说比他的**部小说具有更强的社会批判效果。该书1 931年出版,当年
年底就由马克斯·莱因哈特的儿子戈特弗里德·莱因哈特搬上了舞台。翌
年,一半幻想、一半超现实的滑稽童话小说《5月35日》(Der 35.Mai)
出版。1 933年,在纳粹党上台的前夕,《飞翔的教室》(Das fliegende
Klassenzlmmer)得以出版。此后,凯斯特纳在德国被禁止发表作品。他
的书——只有《埃米尔擒贼记》例外——被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撤了
下来,烧成灰烬。人们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刚刚34岁、正处于他的儿
童文学创作**个高峰的作家意味着什么。凯斯特纳没有流亡国外,而是
继续留在柏林,并且试图作为剧作家和电影脚本作家(均以陌生的笔名)
维持生计。在此期间,他的作品继续在国外出版,比如在“中立”的瑞士,
其中有1 935年出版的儿童小说《埃米尔和三个孪生子)》(Emil und die
drei Zwillinge)。
1 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帝国”土崩瓦解。此后,凯斯
特纳经历了他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他曾在慕尼黑《新报》文艺版当主编。
1 946年至1 949年,他主编出版了一份名为《企鹅》的儿童杂志。此外,
他还积极为好几家小型歌舞剧场撰写剧本,如《流动舞台9》9《自由剧
场》等。在儿童文学方面,1 949年是他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凯
斯特纳出版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动物会议》和《两个小洛特》。《动物
会议》(Die Konferenz der Tiere)是一个政治童话,各国之间应
该和平相处是这个童话传达的信息。儿童小说《两个小洛特》(Das
doppelte Lottchen)是一个家庭故事,同时也是一出张冠李戴的喜剧,
它敦促成年人遏制自己的利己主义思想,从而保证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
年。《两个小洛特》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被拍成了电影。1 954年,《飞翔
的教室》也被拍成了电影。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曾经在西德拥有广泛
的读者,根据他的儿童小说改编的剧本和电影在儿童剧场和儿童电影院占
据了统治地位。在创作方面,凯斯特纳这时开始进入他的晚期创作——他
的晚期创作远远不如早期创作那么有名,那厶成功。这一时期他为孩子们
改编了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和“民间传说”,如《蒂尔‘欧伊伦斯皮格》、
《席尔德市民》等。1 957年,他出版了童年自传《在我是一个小男孩的
时候》(Als ich eln kleiner Junge war)。60年代他还出版了两部儿
童小说:《袖珍男孩儿》(Der kleine Mann,1 963)和《袖珍男孩儿和
袖珍小姐净(Der kleine Mann und die kleine Miss,1 967)。凯斯特
纳是西德战后的儿童文学之父,他有几个杰出的学生,比如詹姆斯·克吕
斯,还有无数并不那么重要、或多或少对他进行盲目模仿的仿效者。凯斯
特纳早已成为一位文学名人,自1951年起,他担任德国(西部)笔会主
席,1 957年获得德国*重要的文学奖——毕希纳奖。1 960年,他被授予
安徒生奖,这是授予儿童文学作家的*高国际奖。为庆祝他的65岁生日,
歌德学院举办了凯斯特纳生平和创作展览。1 974年7月29日,埃里希·
凯斯特纳在慕尼黑去世。
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
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后者出版了著名的《格林童话》<**版出版于
1812年至1815年,第二版出版于1819年)。迄今为止,除凯斯特纳外,
没有任何一位20世纪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赢得这样的国际声誉。在
德国文化圈内部亦是如此:西德的儿童文学、西德的儿童戏剧和西德的儿
童电影,至少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完完全全置身于他的魔力之中。为
摆脱这种魔力,人们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凯斯特纳也遇到了每一座伟大的
文学纪念碑所遇到的情况:人们有时试图轰轰烈烈地将他从基座上推倒。
但是,对于一部分60年代末以来的“新”儿童文学,他仍然还是一位教
父:他的儿童小说在1 970年前后被看做是社会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而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在50年代和60年代却被人们故意视而不见,但是,人
们也正需要以此为起点。失望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
只是在一种非常有限的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批判现实主义者,正像他的
批评者们在30年代初就已经认识到的那样。他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小说
家,他知道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的梦想,比如勇气、友谊、成功。这
些梦想可以轻松地变成使人产生疑问的东西,对此,我们今天已经有了足
够的认识。凯斯特纳本人则由于他对人的理智和道德的坚定不移的信任,
做好了应付一切的准备。然而,唯理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凯斯特纳也陷人
了一种惹起嫌疑的处境,因为在他宣传的这些价值观念的背后隐藏着一些
“次要的道德”——诸如秩序、勤奋、正确等等。它们在人类自由的、现
代的、解放的观点的影响下显得异常陈旧。自从70年代后期以来,有许
多评论家试图把这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纪念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拆除。这
种过激行动往往是一种巨大失望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批评者中的许多人
是由凯斯特纳的儿童书籍伴随着长大的。
纪念碑有的时候也必须推倒毁掉,这似乎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不容改
变的法则之一。因此也只有一个新的时代才有可能为自己建造一座新的塑
像。也许,当我们在德国纪念这位作家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儿童文学终
于进人了一种更无忧虑、更为有利的境况。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我
们德国来说已经成为历史,而且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终于可以自由
地面对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等着它向我们揭示新的迄今未被认识的
东西吧。这也适合德国的儿童读者,对于他们,凯斯特纳的儿童小说始终
还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读物。电影导演们极其引人注目地在*近拍摄的几
部电影里自由地处理了凯斯特纳的儿童小说,例如《(两个小洛特》和《小
不点和安东《。他们以大胆的、失敬的方式把小说移植到我们当代社会,为
它们重新注入了活力。
我们可能毕竟不能像中国的凯斯特纳儿童书籍的读者(儿童和成年
人)那么自由,对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过一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纪
念碑,而只有一种异国文化的见证:陌生,但却充满了魅力。愿中国的读
者——无论年长年幼——教会我们这些德国读者再一次用全新的目光看一
看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永远都可以用新的完全不同的目光来看待凯
斯特纳,这一点已经为以往的历史所证明,这也正是这位德国儿童文学作
家之伟大的一个标志。
1999年写于德国

第六章
瓦根哈勒太太的食品店在哪儿一可是,做饭是不会忘了的一
洛特在歌剧院里挥手示意一下了一场巧克力雨一在慕尼黑的**
夜以及在维也纳的**夜一奇怪的梦,梦中的格尔拉赫小姐是个
女妖一父母任何事都可以干一慕尼黑18,勿忘我!
路易丝洛特太太正好还有一点时间,她把女儿带到马克斯·
埃马努埃尔街的小小的住房里。然后她不情愿地马上回到了出
版社,因为工作在等着她,而工作是不能耽搁的。
路易丝,哦,不是路易丝!洛特先在屋里四处察看了一下,
然后拿起钥匙、钱包和网袋出去买东西。她走到欧根王子街的
街口,在肉铺师傅胡贝尔那儿买了半磅牛肉排骨,是呱呱叫的
五花肉,她又买了一些腰子和几根肉骨头。接着她去找瓦根哈
勒太太的食品店,好去买些蔬菜、面条和盐。
一个叫安妮·哈贝塞泽尔的小姑娘感到很奇怪,她的同班
同学洛特·科尔纳站在马路中间,正紧张地翻着一个小本子。
“你在街上做作业吗?”她好奇地问,“今天还没开学呢!”
路易丝吃惊地盯着这个小姑娘。要同一个从未见过的人说
话,又要装出很熟悉的样子,这真是太难办了!但*后她还是
打起精神,高兴地说:“你好!跟我一块儿走吗?我得上瓦根
哈勒太太那儿去买些蔬菜。”然后她挽住这个小姑娘的手——
要是她知道这个有雀斑的小姑娘的名字就好了——于是,路易
丝可以由她带着到瓦根哈勒太太的店里去了,而这个小姑娘一
点也没有发觉她的同伴是不认识路的。
瓦根哈勒太太当然非常高兴:小洛特·科尔纳度假回来了,
而且脸上有了红晕!等两个小姑娘买完了东西,她给每人一块
糖,并要她们代她向科尔纳太太和哈贝塞泽尔太太问好。

两个小洛特 作者简介

埃里希·凯斯特纳是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1929年,他的第一本儿童书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埃米尔擒贼记》(Emil und die Detektive)、由瓦尔特?特里尔插图的儿童小说立刻轰动世界,遂使凯斯特纳一举成为 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