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人类怎样测量时间和发明钟表的故事。时间和人类生活有怎样重要的关系,一根杖、一本书、一盏灯为什么能够计量时间,钟表有多少式样,很大的钟是怎样改进而成为装饰在指环上的表……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
伊林的作品跟普通科学书还有一点显著差别,就是一般科学读物,不是记账式地叙述,就是抽象地说理,非常单调无味,使人不愿意去亲近。
刚刚相反,伊林的作品,却是用散文的笔法,借具体的形象来描写事物的现象和道理,极其生动有趣,非常受人欢迎。他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
举例来说吧。在《几点钟》里,他讲钟表的调节器,并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用公园的旋转栅这样的东西来作比喻。在《不夜天》里,他借用自来水管来说明电池的原理。他用这样具体的东西来作比喻,读者一看,就很容易明了了。
枯燥无味的理论,奥妙复杂的事物,经伊林这样用文艺的笔墨写出来,不但使人读来容易明白,并且让人觉得津津有味。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修养的作家,所以他能用艺术的手法传布科学知识。他打破了文艺书和通俗科学书之间明显的界限,因此他写出的东西,都是有文学价值的通俗科学书。这些书都是用简练质朴、清楚明白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写成的作品。有些简直是优美动人的散文诗。难怪它们能很快地畅销全球,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让人爱不释手呢。
nbsp; 言①
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作品,到现在为止,我译出的
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人和山》《不夜天》《苏
联初阶》六本。
说到翻译伊林的作品,我不禁想起了亡友华恺。*初把
这位名作家的佳作介绍给我,鼓励我翻译的,就是这位诚恳
真挚的朋友。
“在静安寺路一家德国书店里,有几本苏联的新型儿
童科学读物,你可以去买来看看。你们写作儿童科学读物
的人,很可以看看他们的写法。”这是1932年秋他对我说
的话。
几天后。他就陪我一同到那书店去买书,当时看见的,
就是《几点钟》和《黑白》。
我先买了一本《几点钟》。这书写得非常好。我认为这样
的作品是值得翻译出来介绍给中国大众的。他也极力怂恿
我译,并且设法代我接洽出版的地方。于是花了两三星期的
工夫,我就一口气把这本书译成了。
1933年春。华恺又把《黑白》买来了。他本想自己译它。
可是后来他又把书给了我,让我翻译:
“还是你来译吧。同一个人译同一个作者的东西,也许
比较熟手一点呢。”
我当然是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美意,像译《几点钟》一
样。在两三星期内,一口气完成了这件工作。
自从译了这两本佳作后,我对伊林的作品,就有了很深
的爱好。以后这位青年作家的新作一到中国,我就去买来
翻译。
《十万个为什么》是在1933年冬译出的。
此后有两年多,不见伊林的新作。直到1936年初夏,才
买到《人和山》。译者差不多是日夜不停笔地费了一个多月
的心血,才把它从那横行文字翻成方块字。
《不夜天》是1937年2月从国外买来译出的。
《苏联初阶》本是伊林*初轰动文坛的杰作,可是我反
而迟到*近才译出。这是因为中国早先已经有了一个译本,
我原来不打算译的。
在《不夜天》没有寄到之前,我忽然动了译《苏联初阶》
的念头。后来跟C兄谈起我这个意图,他也很赞成。
好在一本外国名著,有两个以上的译本,是常有的事。
多一个译本,并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倒可以使这部杰作更
容易流传开来。
于是,前前后后总共用了一个月的工夫,这部名著的翻
译算是完成了。
译者深信,伊林的作品是给少年和大众的不可多得的
精神上的粮食,所以总是抱着一颗热烈的心来翻译。我希望
这样有益又有趣的书能够深入到大众里面。
译过伊林这几本书之后,我觉得他的作品,不只是文字
优美,而且立论非常正确,他是用一种正确的新的世界观
去看一切事物。换句话说,他是从历史的观点去看一切事
物。在他的作品里,他描写的事物是跟着时代在那儿变化不
息的。
比如,他讲文字、纸、笔、墨水、印刷、钟、表、灯等等发
明,他一面描写历史的背景,一面说出它们是怎样跟着时代
逐步发展的,他不是把科学和发明“写成一篇现成的发现
和发明的总账”,而写成“人类跟物质阻力和传统思想搏击
的战场”。
我们就拿《不夜天》来作例子说吧。这本书讲的是灯的
发明故事。伊林开始描写人类当初没有灯。用烟火照明的情
形。后来人们觉得烟火不方便,又费木柴,于是由有松脂的
木柴想出了替代烟火的引火木。再进一步,又由引火木发明
了火炬;由火炬发明了油灯。
等到工业发达,城市兴起之后,人们要在夜里工作,于
是对又亮又便宜的灯的需要比以前更迫切。因此,有很多人
在这方面努力研究,于是煤油灯、煤气灯、电灯,都相继应时
出现。
这显然告诉我们。各种灯的发明是跟着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的。它们自成一个系统。古式灯是现代灯的祖宗。每
种新式灯的发明,都是从旧式灯蜕变来的。换句话说,新灯
的发明是旧式灯由低级形态发展到了高级形态。
普通人都把电灯的发明归功于爱迪生一个人。可是伊
林却不这样看。他认为爱迪生不过是许多灯的发明人当中
的~个。电灯是由煤油灯和煤气灯演变来的。爱迪生的发
明,不过是前人的发明更进一步发展的成果。
因为伊林是从历史的观点去看事物的,所以他的作品,
每本不啻是写出了人类生活进化史的一面。
他把“历史上的人类从蒙昧时代以及其原始的半意识
的生活形态进化而来的情形指示给儿童看。,使他们知道一
点从烟火发明者到爱迪生所经历的过程,从简陋的原始生活
到光明的人生大道所经历的过程。
他根据*进步的现代科学假设写成生动的故事。这些
故事不只是给读者一些科学知识,并且还在字里行间随时
给读者一个新的光明的启示。
我们读了伊林的作品。觉得它们跟普通科学书有一点
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普通科学书,总是讲化学的讲化学,讲
天文的讲天文,讲地质的讲地质,讲动物的讲动物…都是
各自单纯地讲自己那一部门,很少讲到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我们读了这些书之后,所见到的世界只能是支离破碎的部
分,而不是完整的全体。
可是,伊林的作品,常常描写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事
物在自然界里是交相错杂、浑然一体的,彼此之间都有关
联。科学家们为了研究的便利,才把科学分门别类。伊林
的作品,常常打破这种人为的科学上的界限,描写出自然
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人能洞察自然界的全体机构。
例如,在《人和山》里,讲改造河流的时候,他就描写到
地质、鱼类、农业等等跟河流的关系。讲控制气候的时候,他
就写出化学、电气、生理学、数学、技术工程、经济、政治等等
跟气象的关系。作者简直把自然和社会熔化于一炉。他一面
描写出自然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一面又讲到人们应该怎样
共同地去征服自然,建设理想的社会。
伊林的这一特色。也就是他给我们的一大贡献:他使我
们看见了世界的整个机构。
伊林的作品跟普通科学书还有一点显著差别,就是一
般科学读物,不是记账式地叙述,就是抽象地说理,非常单
调无味,使人不愿意去亲近。
刚刚相反,伊林的作品,却是用散文的笔法,借具体的
形象来描写事物的现象和道理,极其生动有趣,非常受人欢
迎。他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
明白地讲出来。
举例来说吧。在《几点钟》里,他讲钟表的调节器,并
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用公园的旋转栅这样的东西来作
比喻。在《不夜天》里,他借用自来水管来说明电池的原
理。他用这样具体的东西来作比喻,读者一看,就很容易明
了了。
枯燥无味的理论,奥妙复杂的事物,经伊林这样用文艺
的笔墨写出来,不但使人读来容易明白,并且让人觉得津津
有味。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和
文学上都有修养的作家,所以他能用艺术的手法传布科学
知识。他打破了文艺书和通俗科学书之间明显的界限,因此
他写出的东西,都是有文学价值的通俗科学书。这些书都是
用简练质朴、清楚明白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写成的作品,有
些简直是优美动人的散文诗。难怪它们能很快地畅销全球,
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让人爱不释手呢。
总括一句话,伊林的作品,立论非常正确,描写极其动
人。译者敢以十分的热忱,把这些优秀的作品介绍给中国大
众。惭愧的是译者没有传神之笔,译文怕是远比不上原文那
么优美。如果译文再有不忠实的地方,那还要请大家不客气
地指教。
董纯才
有很长一段时间.水钟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仍
是一件珍品。在查理大帝之后三百年,在那些富足的
寺院里和华贵的王宫里,都可以看到这种自鸣水钟,
但是大多数寺院和一般的城乡。依然和以前一样没有
时钟。
僧侣没有时钟,顶难过日子。一天八次,每隔三小
时,寺院里就要敲钟召集他们做祈祷。早祷之后,就是
教堂**时(就是现在上午七时、八时、九时的时光)的
祈祷,随后是第三时(就是现在午前十时、十一时、十二
时的时光),整天都是照这样做下去的。
可以想象得到那可怜的敲钟人,是很辛苦的。他常
常要从钟塔里看看外面的太阳和星星,推测时辰。如果
看不见太阳或星星,他只有像奥古斯丁教士一样,读赞
美诗来测量时刻。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
放一定分量的油在灯里,或把蜡制成蜡
烛,用来测量时间。有一个时期,这种火
钟非常普遍,所以人家常常用“一支烛”
或“两支烛”来回答“现在是什么时间”这
句问话。一夜分成三支烛,比如说现在是
“两支烛”意思就是说夜已过去三分之二
了。他们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时间,也有用
油灯和划为许多段的蜡烛的。
但是那时候的油灯点起来,火焰是
不均匀的。蜡烛的粗细又不一样。所以用
这两样东西测量时间,都不太合适。能够容忍这些缺点
只是因为没有别的时钟。这就叫做“独眼龙在瞎子当中
充大王”。有些寺院的规矩是,教敲钟人听夜里的鸡啼。
据说现在中国还采用一种火闹钟。拿一根用细木
屑和松香做成的香.
放在一只小龙船里。
用一根线系两个小
铜铃,横挂在船中
央。把香一头点着。
香烧到线的时候.线
就烧断了,两个小铃就叮当一声落在船底的金属盘里。
巴黎市民一向都是照教堂的钟声安排他们的时间
的。鞋匠、木匠、纺织工人、织带工人。都是在**次晚
祷钟响的时候歇工。面包师傅烘面包,直烘到教堂做早
祷的时候为止。木匠歇工,是在圣母院大教堂敲**次
钟的时候。
夏天晚上八点钟。冬天晚上
七点钟.钟发出这样的信号:熄
灭灯火。于是人人都急忙熄掉灯
烛去睡觉。
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伊林凭借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黑白》《几点钟》《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花-我与自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图鉴的方式介绍了35种常见的花,探索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生长过程,并帮助小朋友学习区分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花。书后附...
《“犹”爱的思维》内容简介:《”犹“爱的思维》根据Rafa老师的犹太家庭教育经验,把为人父母所缺乏以及需要掌握的重要的思维方式
趣味科学探索馆:水的游戏 本书特色 欧盟*佳科普作家奖法语*佳科普读物奖台湾*佳童书奖风靡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趣味科学探索馆:水的游戏 目录...
《狂人摄影日记:风光摄影基础与实践》内容简介:《狂人摄影日记》第2版侧重自然风光摄影实战讲解,从器材、构图、用光、对焦及后期
学研图鉴大宇宙 本书特色 想要了解大宇宙的奥秘吗?!本书用9个部分、准确的数据为你深入浅出地详解令无数人为之神往的宇宙空间!快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遨游宇宙吧!学...
这都不懂?强壮理科神经的100个问答-形形色色的科学-四色全彩 本书特色 为什么白砂糖是白色、冰糖却是透明的?为什么云浮在天上不会掉下来?为什么电磁炉能够发热?...
我的蔬菜朋友(共4册)春夏秋冬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日本引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适读人群 :3-6岁★ 将蔬菜按一年四季分类,以可爱的语言和趣味故事...
秘境追踪-IV 内容简介 霸王龙、亚特兰蒂斯、雪人、克隆、时间机器、第三类接触……当你看到这些词,会联想到什么?神秘!《探索·发现》十几位编导用了近一年心血竭尽...
(精)不一样的全景动物百科(套装共4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英国专业科普出版社Firecrest力作★ 每册运用横竖两幅设计巧...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内容简介:跨国并购是国际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国际投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书作者拥有近二十年的
虫虫的秘密-(全套4册)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画书共4册,以独特的**人称的视角,向小朋友们介绍蚂蚁、蝴蝶、蜜蜂这三种昆虫和它们的近亲蜘蛛。全书图画色彩艳丽,角色...
凉凉的冬天-双语版 本书特色 带孩子感受四季的美妙与不同,让孩子带着好奇探索世界,亲近自然,探寻大自然的秘密!1. 描述并展示了每个季节中*重要、*吸引人的特征...
儿童成长认知百科:奇妙的动物 内容简介 小朋友,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有的生活在森林里,有的生活在海洋里,有的生活在田园,有的生活在高山上,有的生活在沙漠...
童眼看自然系列丛书-(全12册) 本书特色 ★ 详实丰富的科学知识,来自法国***的科学家提供。★ 引导性的故事设计,通过图片——照片——故事相互穿插,让孩子读...
什么是什么 第二集 空气和水 本书特色 《空气和水》是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空气和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空气环绕在我们身边;水以雨雪冰霜、江河湖海的...
动物为什么这么做---捕猎 本书特色 在动物王国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戏码,有的动物依靠强大的战斗力去捕猎,有的动物有着精妙绝伦的防卫术、令人赞叹不已...
大字拼音读诵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少数几个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曾中断,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多半有...
探险南北极 本书特色 你 知 道 吗 ?北极的冰块每小时可移动约366米世界上85%的淡水都被冻结在南极北极和南极能够互换位置并转变磁性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生活...
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 本书特色 “没有化学,就没有科学”,学好化学是开启科学大门的**把钥匙。现在荆晓莹编著的《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不论公式,不谈解题步骤,只是从...
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用三千年读好书 本书特色 当你翻开果壳编著的《生活习惯简史》,你会看到因为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肉的场景;会看到因为蒙昧而不洗澡、不换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