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在这部学术随笔集中的文字,写作时间跨度很大,*早的完成于1984年,*近的则是今年的新作(其中部分篇章选自作者的旧著,但都依据新的资料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这些长长短短的文字大都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回忆作者所接触过的前辈作家、学者,记录与他们交往的点点滴滴;二是讨论作者所阅读和编选的一些书和若干相关话题,评说读书藏书的方方面面。
本书作者是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台港文学研究的,因此,在撰写本书中的文字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人、这些书置于文学史的视野之下加以考量、加以探讨,虽然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并非全面的评价;虽然可能感性的描述多了些,理性的分析少了些。事实上,本书上辑和下辑前半部分谈论的人和书,大都早已进入文学史了。 尽管本书并非学术专著,并非高头讲章,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自以为还是提供了新史料,提出了新看法。于是,本书就命名为《这些人,这些书:在文学史视野下》。
本书作者是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台港文学研究的,因此,在撰写本书中的文字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人、这些书置于文学史的视野之下加以考量、加以探讨,虽然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并非全面的评价;虽然可能感性的描述多了些,理性的分析少了些。事实上,本书上辑和下辑前半部分谈论的人和书,大都早已进入文学史了。尽管本书并非学术专著,并非高头讲章,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自以为还是提供了新史料,提出了新看法。于是,本书就命名为《这些人,这些书:在文学史视野下》。
人淡似菊,品逸于梅——追念郑逸梅先生
郑逸梅老以九十八岁高龄告别了人世。郑老一再说过:“在我一生中,*值得我记述的,一是写作,二是教书。”诚哉斯言,郑老足以引为自豪。只是郑老虽执教鞭半个世纪,作育英才,蔚然称盛,相比之下,他的写作成就更为辉煌。早年与范烟桥、顾明道等组织苏州星社,复又加盟南社,与柳亚子、胡朴安、高吹万等名家相投契,被聘为上海鼎足而立的三大报刊《申报》、《新闻报》和《时报》的特约撰述,先后主持《消闲月刊》、《金钢钻报》、《华光半月刊》和《永安月刊》副刊笔政,编写电影剧本《三生石》、《万丈魔》、《国色天香》等,在无声电影界大显身手,后又兼任新华影业公司宣传主任,以及近年为香港《明报月刊》、《大成》、《大公报》、《文汇报》等撰写专栏,都是郑老多姿多采的笔墨生涯中可圈可点的得意之笔。而自1926年推出**本短篇小品集《梅瓣》,至1991年煌煌三大卷《郑逸梅文集》问世,郑老已先后出版著作六十余种,凡一千多万言,这还不包括大量散见于海内外报刊未及收集者。古人有著作等身之说,证之郑老,才真正名副其实,信然无虚。
郑老毕生专注于文史掌故的著述,他对此有强烈的责任感,多次表示:“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将近一个世纪,所闻所见,历历如在眼前,有许多东西,青年人还不知道,我应当把它写出来,这是我的责任所在,否则我这辈老人过去了,这许多史实、掌故,跟着我而过去,岂不可惜!”因而,海内外均誉之为“文史掌故作家”。能受此美称而当之无愧者,大陆难找第二人,在香港也只有已故的包天笑、高伯雨等两三位文坛耆宿而已。不管是为师立传,为友纪事,还是为文史补阙,为冤屈者鸣不平,旁及书画典籍、简札柬帖、玩赏集藏、名胜故迹、园林花木、风俗习尚等等,在郑老笔下无不妙趣横生,文采斐然。特别是清末民初文坛艺苑的风云人物、秘闻轶事,一郑老或亲身经历,或与之熟稔,或掌握独家资料,写来历历如数家珍。晚年所著《南社丛谈》、《书报话旧》、《清末民初文坛轶事》、《民国笔记概观》、《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等书,更是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为近现代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颇受海内外学人所重视。
……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台港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对文学史科的发掘整理尤为入迷。著作有《文人事》、《海上书声》、《发现的愉悦》、《说不尽的张爱玲》、《迪昔辰光格上海》、《素描》、《探幽途中》等。编订有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的文集和研究资料集多种。
许地山散文 本书特色 许地山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他的小说创作在我国现代文坛却独树一帜。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
1915-2015-诗歌卷-安庆新文化百年 本书特色 金肽频主编的《安庆新文化百年(1915-2015诗歌卷)(精)》收录自1915年以来的100年,安庆文学史...
《中国家族慈善指南》内容简介:本书将纷繁复杂的家族慈善知识组织成紧密的实用框架,堪称第一本系统讲解家族慈善的完全指南。内容
名家配画唐诗鉴赏精品集-全2册 本书特色 ★16开线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配画绘者包括刘旦宅、戴敦邦等知名画家,鉴赏文章撰写者包括蒋星煜、骆玉明等知名学者...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叶灵凤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曾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叶灵凤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
慢骑中国 本书特色 《慢骑中国》以**人称的口吻,记录了作者2011年从南京到拉萨5000公里单车骑行活动的全程。该活动以全程骑车方式,慢速横穿中国,3月27日...
尽心.便是完美-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尽心,便是完美》是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书系的一本,精选林清玄数十年来*经典的暖心哲理散文而成,尤其是出现...
李太白集-升级版 本书特色 原汁原味呈现“诗仙”浑然天成的诗歌魅力,辅以精心点校,双色版画图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此商品有两种封面,随机发货。李太白集-升...
沈从文生活美学 本书特色 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位美学家,但作为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能给人以美学层次的感受。“作家”二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他的作品...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内容简介: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精品集丛书:郁达夫精品集 本书特色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
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 本书特色 《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是“蒋勋说青春红楼”系列中*重要的篇章。碎为微尘的红楼众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懂他们,就是读懂...
可爱的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由“方志敏研究会”会长孙希岳亲自审稿、南昌大学教授刘勉玉提供轶文研究、“方志敏纪念馆”提供图片及方志敏手稿影印件。可爱的中国 内容简介...
《奇来前书》内容简介: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一
《极简之道:日本平面设计美学》内容简介:本书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自1950起,历经两个重要时期——“战后四十年(1950-1989)”与
梦回大元看奇案 本书特色 《梦回大元看奇案/千古奇案系列》从元代的疑案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案件分析,从特别的视角剖析疑案,揭开谜团,解读人物命运。“以案件...
三闲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
鲁迅杂文全集 内容简介 将这些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本书样子的缘由,说起来是很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首先就是因为偶尔看见了几篇将近二十年前所做的所谓文...
秦文君花香文集·百合卷 本书特色 本文集共分十卷,每卷以鲜花命名,包括《栀子卷》《风信子卷》《百合卷》《腊梅卷》《龙胆卷》《薰衣草卷》《蔷薇卷》《石竹卷》《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