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本书对《战国策》进行了精选,选入《齐人有冯谖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脍炙人口的古文名篇,对每篇文章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书对《战国策》进行了精选,选入《齐人有冯谖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脍炙人口的古文名篇,对每篇文章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以中国古代的优秀版画作为本书的插图。为了本书的配图,我们翻阅了大量古代版画资料,所选版画出处繁多,包括《帝鉴图说》、《养正图解》、《马骀画宝》、《西清古鉴》等典籍,几乎涵盖了所有古代版画的优秀作品。在选图方面,我们也严格按照版画必须清晰、书中的文字与插图必须一一对应的原则,使每一幅插图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宁缺毋滥,以图释文,具象化阅读古文经典。
塑造雄辩家的教科书
图文配合,百余幅精美古代版画,图文并茂为您讲述战国故事。
选字注音,将难字、生僻字读音一一标注,使读者诵读经典顺畅无碍。
注释与译文,权威、准确、客观,注重启发性。用现代语言解读古代经典。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铮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必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
《战国策》所载,大抵皆纵横捭阖谲狂相轻倾夺之说也。其事浅陋不足道,然而人读之,则必向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
——(宋)李格非《书<战国策>后》
《战国策》之文章具有时代特点,其辩丽恣肆之文风,雄隽华瞻之文采,正是那纵横捭阖时代特点的体现,于文辞语言之运用、万面达到新水平。其影响后代文学者至大,特别是对辞赋、骈体文的产生起着促进作用。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先秦卷》
与我们同在
《家藏四库丛书》序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
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
《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
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
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
绘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
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
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
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
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
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作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
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
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
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
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
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
入,佛教传人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
明朝末年西学传人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人了西学的
因素。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不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
文化,它们当然也是国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又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
步的。那么,当今我们研究、振兴国学,不允许也不应该倒退,不允许也
不应该僵化。
然而,国学又是与西学明显区分的。国学是西学的对应物,是与西学
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近代,西学挟船坚炮利强势进人中国之后,中国
人还视自我,对于中国固有之学问出现了中学、国故学、国粹、国学这样
的名称。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大,中国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学习引进西
学,另一方面就是拼命地贬低、抛弃国学。虽然也有一些人,如张之洞为
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胡适,提出“整理
国故”,以“再造文明”、 “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声音终被时代所淹没。
国学一再被严重曲解和轻视,以致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断裂。也许,
这一历史过程是必然的。但回顾过去,中国在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中,国
学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惨重了。
新中国成立,饱受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立了起来,民族自信心大大加
强,但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点国
学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在全面批判全盘西化的同时,却走向
全面西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猛醒,保护和振兴
国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
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学术界到普通百姓,都在
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各国也
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学问,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
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国也面临着以
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和机会。
那么,这套国学丛书编纂就是可喜的,编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
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发挥点滴作用,如同涓涓细流与千百万有志者的努力
一道汇成大潮,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为序。
从书推荐人
.序言作者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
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
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
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
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
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明清
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主编有
《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中国社会通
史.明代卷》等。在中央电视台一百家讲坛一主
讲明史、七解《=中庸=》,影响广泛。
《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
1643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
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一四
库一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
书分类的含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
世人瞩目。中央电视台一百家讲坛~的热播足以证明这一
点。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
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
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
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第一一辑主编
赵国华,安徽
界首人,1955年
生,10982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出版工作至今。
现任黄山书社总编辑、编审,《=明史
研究=》常
Inthisbook,KevinM.CherrycomparestheviewsofPlatoandAristotleaboutthepractice,stud...
民国十大汉奸之死 本书特色 革命早期,追随总理,曾为主义九死一生;洪流伊始,信仰马列,也求真理甘当先锋!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或巾帼红颜,不让须眉。然风云变幻,...
当代云南怒族简史 内容简介 《当代云南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当代云南怒族简史》客观地记述怒族人民和怒族地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这段历史,全面反映和认真总结在党的民...
9-3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共4册 本书特色 官方级别*高的历史学者、中央重要政策文献起草人之一、中共五大领袖传记主编金冲及新著《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媒体鼎力...
永宁 内容简介 让“星星”亮起来,为古村镇修志写史,是一个有效的影响深远的举措,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保护古村镇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应措施,制定切实的保护规划,选择...
醇亲王载沣日记 本书特色 爱新觉罗?载沣是清王朝从衰败到*终覆灭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亲历者。载沣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作为清王朝王室成员、醇亲王...
中国地名大会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1. 书中的每一题,都经过数十位专家的考证与审核,保证知识与信息的准确、严谨。 2. 特约出题人的动情讲述,让地名更有温度,...
《黔江史话》内容简介:黔江物华天宝,风物壮丽,人文荟萃。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勤劳智慧,敏而好学,创造了
《中国超人气猫大排名》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搜罗了全球60个猫咪品种,融合了众多实用知识,既有科学又有趣味的图册。满足养猫主人生
《唐诗杂论》内容简介:本书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
上海英租界寻旧 本书特色 近代上海,景观怪异,结构独特,历史奇谲,实在是异数,不可复制的特例。从整体上说,近代上海是个多元的城市,是有的地方有序、有的地方混乱的...
名将世家与秦帝国的兴亡-秦代 本书特色 全书选取名将世家为切入点来探索秦帝国兴亡的历史轨迹,深入细致地描述了王氏家族、蒙氏家族、李氏家族等名将世家,并对其生存的...
文史丛考-张政烺文集 本书特色 《张政烺文集》第二卷《文史丛考》,收录张政烺先生关于古代文史方面的论文、随笔、书信共34篇。主要考证历史掌故、文字器物、典籍文献...
成吉思汗与蒙古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 成吉思汗与奇颜文化 ; 成吉思汗与蒙古文化的发展 ; 成吉思汗是伟大的思想家共三章。主要内容包括: 奇颜苏力德、成吉思...
儿童故事版世界五千年1-4 本书特色 本书不是浩繁严肃的史学巨著,而是以编年为体例,注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简洁、生动、准确地将5000年以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为
吕思勉史学四种 本书特色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收录吕思勉先生关于史学与史籍的四种著述:《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文史通义评...
系统介绍苏东诸国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在维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的经济正在走向第三个十年,这时候苏东诸国的经验教训
这是一本论述自由人社会的政治组织的书。它的方法论、概念工具以及逻辑分析法,本质上渊源于把这样一种社会的经济组织作为其主题
《三精管理(精装)》内容简介:三精管理就是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是一套极富实战性的企业管理方法。北新建材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