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宅风水文化谈

阴阳宅风水文化谈

作者:毛上文 等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2008-05-01

评分:4.7分

ISBN:9787802143784

所属分类:休闲旅游

书刊介绍

阴阳宅风水文化谈 目录

**章中国风水的演变和流派
**节 中国风水的产生缘于先人对自然环境威慑力的敬畏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卜宅卜地与风水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地脉”“四象五行风水说”及“五音相宅风水
第四节 晋代郭璞风水术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风水成果
第六节 宋、元、明、清、民国之后的风水简况
第七节 中国风水的流派及其分布地区
第二章中国风水的真义
**节 什么是风水
第二节 风水的核心是什么
第三节 古人如何看待阴阳宅与人的关系
第三章中国风水的形势法
**节 阴阳宅风水形势总论
第二节 辨龙
第三节 观水
第四节 察砂
第五节 审穴
第六节 定向
第七节 看煞
第四章中国风水的理气法
**节 何谓理气
第二节 “生气”旺盛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
第三节 影响宅地风水的要素
第四节 “理法”探宅地风水吉凶
第五节 如何勘测宅地周围的峰砂吉凶
第六节 如何对宅地周围的朝堂水“理气”
第七节 测砂量水的理气标准尺
第八节 玄空风水理气法
第五章风水罗盘的操作指南
**节 风水罗盘解说
第二节 坐山立向时怎样校正罗盘
第三节 用罗盘测量阳宅建筑物坐向的方法
第四节 判断阴宅坐向的方法
第五节 罗盘二十四山的用法
第六节 用罗盘如何“格龙”
第六章中国人传承的实用居住风水经验
**节 地灵则人杰
第二节 中国人在选择吉地方面的风水经验
第三节 如何进行住宅室内风水布局
第四节 古人怎样判断宅地房屋形状格局的吉凶
第五节 卧室方位不好怎么办
第六节 住宅缺角怎样改
第七节 家中电器摆放的风水讲究
第八节 雇院和墓地栽植风水树则旺家兴业
第九节 如何消除居室有害之气
第十节 门口安置石狮的讲究
第七章中国风水经典《玉尺经》“三赋”及其释文参考
**节 话说《玉尺经》
第二节 《玉尺经造微赋》原文与释文
第三节 《玉尺经天机赋》原文与释文
第四节 《玉尺经逐吉赋》原文与释文
第八章中国风水经典《葬书》原文及其释文参考
**节 话说《葬书》
第二节 郭璞《葬书》原文(李本芳祖传本)
第三节 郭璞《葬书》释文参考
第九章对郭璞《葬书》的研究与评价
**节 《葬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风水”概念
第二节 《葬书》风水理论的五大亮点
第三节 《葬书》中的风水“玄”论
第四节 《葬书》存在文字文序缺陷
第五节 《葬书》对后世风水师的影响
第十章阳宅风水实例
**节 企业楼房风水*佳布局例
第二节 王氏住宅“闹鬼”与“驱鬼”
第三节 吴家馆生意兴隆的风水条件
第四节 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水解读
第五节 老北京城的五大“镇物”
第六节 毛泽东主席出生宅地和故居风水观感
第七节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第八节 福建漳浦赵家堡村寨风水解析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皇陵和墓地风水探秘
**节 *古老的“青龙”“白虎”墓葬与“四象”风水
第二节 象征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陵
第三节 秦始皇陵墓风水探讨
第四节 唐乾陵选址、取名之谜
第五节 宋代帝王陵墓风水考
第六节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选址在寺庙的风水奥妙
第七节 风水解读明十三陵之一定陵的命运
第八节 慈禧太后为什么压制光绪皇帝父亲的陵墓风水
第九节 蒋介石为自己事先选好两处风水寿地
第十节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坟墓风水考证
第十一节 左宗棠墓地风水勘测
第十二节 唐朝著名风水师刘江东墓地风水秘密
第十二章风水对现代的影响
**节 风水在国内的影响
第二节 风水在海外的影响
第十三章中外学者专家评风水
**节 北京大学罗庸教授评议中国传统建筑
第二节 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谈建筑风水
第三节 建筑大师张开济怎么看“风水”
第四节 清华大学孙凤岐教授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
第五节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论建筑风水
第六节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韩增禄教授说风水
第七节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尹弘基博士对风水的评价
第八节 天津建筑学院梁雪教授说风水走进美国人的世界
第九节 北大教授俞孔坚指出风水统称占地术
第十节 北大于希贤教授说《易经》是中国风水的理论基础
第十一节 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亢亮教授对风水学的看法
第十二节 衡阳师范学院刘沛林教授认为风水是一门关于选择环境的学问
参考文献
作者后记

阴阳宅风水文化谈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风水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阐释。内容涉及风水的历史传承发展、风水形成的理论依据、风水实践中的相关要领以及典型住宅陵墓风水案例的分析,介绍了风水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首次对堪称风水经典文献的《玉尺经》和《葬书》进行了文白对译和现代解说。
风水文化是东方文明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态,在传统社会中,其流布之广、浸淫之深,是任何一个面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人所不能忽视的。正确地了解风水、认识风水,不仅能够对中华文化做出准确的解读和判断,而且对于当今从事考古、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的人士,更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本书作者曾师从当代杨公派风水传人、耄耋高龄的李定信先生学习多年,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希贤先生为本书专门撰文给予了充分肯定,相信这些对读者定有助益。

阴阳宅风水文化谈 节选

**章中国风水的演变和流派
中国风水源渊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3万年前“山顶洞人”的“阴宅”和“阳宅”。我们的先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对自然环境的威慑力,产生了敬畏环境、敬畏风水的意识。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选择靠近江河湖泊等“得水”的地方居住、生产。这就是中国古城古村落和古人遗址大多位于水边的原因。
同时为了达到“藏风”的风水效果,把自己的“家窝”安置在向阳的洞穴里或房子里。
在中国风水演变过程中,风水“形势”与“理气”必然融为一体.以“藏风”、“得水”为风水宝地的要件,就像人类基因一样代代相传,一直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财富和子孙兴衰。
**节中国风水的产生缘于先人
对自然环境威慑力的敬畏
在距今200万年前,整个地球进入了罕见的“冰河期”,四处天寒地冻,加上喜马拉雅山隆起,与其邻近的昆仑山也受到波及,不仅水源的获得越来越难,有些地方甚至还成了沙漠地带,草木、动物逐渐减少……整个地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猿人面临着生存危机,他们所需要的食物、水源严重不足,不得不离开昆仑山这块祖地,由昆仑山迁移到中国境内_的猿人又分两路:
“南路”由扬子江(长江流域)顺流而下,抵四川,东阻于三峡,不得至湖北,北阻于秦岭,不得至陕西,乃盘踞扬子江上流,滋生繁盛,是为异日巴蜀二国之前身。
“北路”沿黄河而下,抵甘肃、陕西,自此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平原旷野,一望无际,适于人类之生存。(引自《中国文化之发源地》)
迁移到内地的这群猿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中华文明的“开山祖师”。
中国各地的考古表明,原始人类聚落遗址大多数位于较高处的洞穴中,这证明我们的先人长期生活在“高”处,择“高”洞居是中国先人顺应自然并利用环境的风水经验。下面以北京周口店考古发掘的四处古人原始遗址为例,加以说明。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头盖骨,这就是“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遗址。这一发现把*早的人类化石历史从距今不到10万年推至距今50万年,轰动了国际学术界。但在二战期间,北京猿人头盖骨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1966年,在同一地点科学家又发现了两片五十多万年前古猿人额骨和1片枕骨,这是人们知道下落的唯一的北京猿人头盖骨。
1930年,裴文中又在“北京猿人”遗址的上层洞穴,即第4号发掘地,又发现一个原始人洞穴,这是周口店地区继“北京猿人”洞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考古专家们紧接着确认了该洞穴是一个集“阴宅”、“阳宅”于一体的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举世著名的“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部分。洞口向北,高约4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洞中地面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地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底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带,这里有许多坠落进这个天然的“陷阱”中的完整的动物骨架,可见下窨是山顶洞人防止动物侵袭的天然屏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万波专家发现了两件珍贵的(在周口店第四号地点出土的)山顶洞人磨制的骨管,初步推断,这两件骨管应该是祭祀品。这两件磨制骨管的发现,进一步提供了比“北京猿人”晚至少15万年的“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
在距“北京猿人”遗址**地点约70米处的山洞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周口店“新洞人”遗址,1973年正式发掘。遗址中不仅发现了4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较厚的灰烬层,以及被火烧过的石块、石器、骨头和一颗朴树籽,还发现了一颗为左上**臼齿的人牙,据此将这一时期居住的人类命名为“新洞人”。新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前,晚于北京人,早于山顶洞人。
在周口店遗址区西南6公里处,2001年6月田园林场工作人员在此发现许多化石,考古专家为此定名为“田园洞人”遗址。2003年6月,在田园洞穴地层中出土了人类的遗骸,这些人类化石在形态上属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2007年4月,中外科学家完成了对北京周口店遗址田园洞人类化石的研究,测定结果这是距今4.2~3.85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也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
这些考古事实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北京自古及今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风水宝地”,从50万年前开始,在北京周口店这个地方就居住过“北京猿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田园洞人”,直到今天,北京仍然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中国人后来积累的风水断语反映出中国原始人遗址所具有的优势:
《雪心赋》:“穴高而易发……平中得一‘突’(高地),为奇。”
《管氏地理指蒙》:“欲高而不欲危。”
《管氏地理指蒙》:“土愈高,其气愈厚!”
《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黄帝宅经》:“地沃,苗茂盛;宅吉,人兴隆。”
中国原始人遗址除具有高而不危的自然条件外,还具备一些精神的或超自然的威力,从而能把游徙不定的原始人群吸引到此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予申慰藉。例如:
考古学家发现中国的山顶洞人都是将死者头朝西方安葬,并在死者身上撒上红色粉末,这就可以看出,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除具有动物性需求外,已有了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的精神信仰,这就是山顶洞人尤其关心死者的安葬问题,并且希望死者“再生”。这种原始的信仰,促使游徙不定的古人必须寻求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以追祭死者,进而使他们建立了永久性的人工化的聚集地——村落。
中国人在“慎终追远”、“崇拜祖先”的信仰影响下,将上述风水经验“推己及祖”,正如《礼记》所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于是,当其祖先去世后,找坟地安葬时,必然相土察地,认为唯有祖先长眠于“吉地”,才会福佑后世子孙。
根据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在旧石器时代,首先获得永久性所在地的是死去的人。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中写道:
一个墓穴,或以石冢为标记的坟丘,或是一处集体安葬的古冢。这些东西便成为地面上显而易见的人工目标,活着的人会时常回到这些安葬地点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是抚慰他们的灵魂。虽然当时的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不易形成固定地点上的永久性居住,但至少死去的人可以享受到这种特权。
这就是说,远在活人定居以前,死人就已经先有“聚落”了。这种死人“聚落”对活人的安抚功能,大约和农业发明以及实际生活需要一样,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永久性聚落的形成。
既然人类聚落的发生次序是先有“阴宅”,后有“阳宅”,那么,为什么在考古中却不见物证?
这个问题当然很复杂。可以说由考古而发现的“历史”并不就等于历史实在的全部,换言之,没有发现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存在;主要的并且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情况是阳宅即村落形成以前,诸多分散性的游徙部落的生活方式也许与古代的蒙古族牧民有些相似:虽然人们终年逐水草而游牧,可是灵魂却定位在“敖包”上。蒙古语“敖包”就是汉语的“堆子”的意思,用石块堆成,形圆而**,上插一木杆,杆上绕着方布,布上写着铭文。过去,蒙古人出门远行,必到“敖包”上拾一块小石头装在身上,以求一路平安。平时路经“敖包”,必向其磕头若干,然后才绕过而行。骑马者至此,也得下马敬拜,并且每年都要在“敖包”举行几次祭祀活动,由此,把分散的族人聚集到一起。蒙古族早先实行曝葬,因而“敖包”下边没有尸骨,而原始部落人则可能实行土葬,所以在死者安息地或者坟墓旁边就是活着的人聚集地。
由于原始人的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家尚未产生,作为对活人起聚集功能的氏族首领的坟墓,其功能和后来帝王们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所营建的陵墓相比,当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管是先有阴宅也好,还是先有阳宅也好,总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两者一直处于共存状态,大凡有坟墓的地方,就有聚落;而聚落附近也一定有坟墓。所以,“相宅”与“相墓”之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从原始人类遗址的“家窝”来看,中国祖先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积极摸索生存和发展的优良条件。在距今8000—6000年前,即神农氏时代,那时人口繁衍得已经很多了,仅仅靠打猎已经不能维持生存,氏族中经常有人因营养不良而生病甚至饿死。为了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神农氏发明制作了耒耜等农业工具,针对气候的情况和不同类型的土地,指导人们对植物进行人工培植,收集植物的果实种子作为食物,这样就避免了因猎物不足而饿死了。
《易经·系辞》说:
伏羲氏没,神农氏作,斩木为耜,揉木为耒,……以教天下。
神农氏对“水”特别重视,亲自品尝过水泉的滋味,《淮南子》记载了此事:
尝百草之滋味,饮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代考古学家在中国已发掘的距今约5000~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遗址群,其中以陕西省为*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个发掘地——河南省渑池仰韶村。仰韶文化遗址已发掘出的农作物有栗和黍,家畜主要是猪和狗,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如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制的渔钩、渔叉、箭头等。在距今6000年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里挖出了大量稻谷,这些出土的文明遗址一再说明,自从人们学会了农业耕作,生存就开始有了一定的保障了。
根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文明进入农业形态,先人就居住在“半穴”和“干栏屋”。从距今约6800~6300年陕西的“半坡村人”遗址和山东出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可以看出那时的“半穴居”住房模样(图1),人工造穴,穴的深度不足一米,比以前的穴居深度浅了,在穴的地面上方,用树枝编围成半米高的草棚,再用草茎泥和白灰填塞草棚缝隙,并开一扇门,以便进出,在草棚下挖一个浅坑即穴,坑底铺设草泥土或胶泥,便于防潮,利于睡眠。这种住宅的舒适度,远远超过先前深入岩洞或泥土的“穴居”生活。“半坡村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群之一,因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而得名。半坡村的原始人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村遗址(图2)总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组成。仅居住区就发现房屋46座,从发掘资料看,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半地下式的房屋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渔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出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其中*著名的陶盆是用人的脸和鱼的身体结合而成的人面鱼纹盆。半坡村成人死后埋人公共墓地,随葬品常有陶器及骨珠等。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半坡村遗址显示出北方地理环境和居住特色,而中国南方地理环境和居住特点如何?根据考古学家研究,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就出现了大量“干栏屋”,在距今6000年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里就有“干栏屋”的住宅,把多根大树干埋入地下作支架,支架上盖草,“干栏屋”选在背山面水、风光明媚的地方。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高温、多雨又潮湿,这种“干栏屋”的住宅很适用。对此,《太平御览》称:
今南方“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的发源地位于河流岸边的台地或者右岸凸地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其奥妙在于这里的风水好。考古学家们在中国境内已经发现了许多人类聚落遗址位于河岸台阶凸地上,像中国台湾嘉义县大埔遗址,就位于曾文溪上游的河岸台阶凸地;台中县庄后村遗址,则位于大甲溪岸台阶地上;台湾彰化县牛埔遗址,位于猫罗溪台阶地上,包括石碑里遗址、进芬村遗址等,这些遗址宝地都发源于河岸台地。又如:仰韶文化遗址群*明显的风水特征是,遗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台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并且出现了中国*早的围合形式的建筑。如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约有100多座房屋,分为5组围成一圈,四周有壕沟环绕,反映出当时已经有较严谨的围合建筑。再如,6000年前西安半坡村人发现了渭水支流——浐河河床的台阶凸地利于生存和发展,于是在这里建立了家园。半坡村的遗址背对关中平原上的白鹿原,面向浐河,这里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便利,极适合生存,所以,6000年前的半坡村人来到浐河的台阶凸地建立起农业部落。
浐河的河岸台地是怎样成为风水宝地的?在正常情况下,水大多是在深凹的河道流动,河床两旁因没有河水流动,又受到长期的风吹日晒,就逐渐形成干涸的沙滩,上面生长着疏密不均的植物群,地质学称此为“沙漫滩”。我们就直称其为“河岸台阶凸地”。虽然河岸台阶凸地,平时没有河水流经,但每逢雨季来临或洪水泛滥时,整个河道,包括河床,就会被大水淹没,因遭洪水淹没的原来“河床”即时变为“河槽”,两旁又形成了地势较高的“台阶凸地”,甚至再往上,还有地势更高的上层台阶凸地,依次为二阶、三阶……(图3)

阴阳宅风水文化谈 作者简介

毛上文,字屯,经济学士学位,作家、中国风水优秀策划师,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注册执业法律顾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