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

作者:(明)李中梓 著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05-01

评分:5分

ISBN:978720409397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医宗必读 内容简介

《医宗必读》是明末中医学大家李中梓,集30余年的深厚学养和丰富经验,精心撰写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全书凡分十卷,各个部分的内容,作者均先取《内经》,次采诸家,并参以己见,辅以医案。可以说是内容全面,精审扼要,切合实用,深入浅出。自成书之日起,就深受欢迎,广为流传,直到今天,盛行不衰。该书是现代中医临床医生必读书籍之一。

医宗必读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精审扼要,切合实用,深入浅出。自成书之日起,就深受欢迎,广为流传,直到今天,盛行不衰。该书是现代中医临床医生必读书籍之一。

医宗必读 目录

医宗必读序
医宗必读序
医宗序
医宗必读自序
凡例
卷之一
读《内经》论
四大家论
古今元气不同论
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水火阴阳论
不失人情论
疑似之证须辨论
用药须知《内经》之法论
药性合四时论
乙癸同源论
辨治大法论
苦欲补泻论
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仰人骨度部位图
伏人骨度部位图
改正内景脏腑图说
卷之二
新著四言脉诀
脉法心参
《内经》分配脏腑诊候
人迎气口之说
脉有不可言传之说
因形气以定诊之说
诊贵提纲之说
脉有相似宜辨
脉有相反宜参
脉位法天地五行之说
长短二脉不诊于关之说
缓脉非病脉之说
革脉非变革之义
脉以胃气为本
真脏脉见乃决死期
诊法与叔和不同
重阴重阳
脱阴脱阳
阴阳相乘相伏
阴绝阳绝
脉无根有两说
尺寸分经与络
一岁之中脉象不可再见
脉有亢制
……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医宗必读 节选

卷之一
读《内经》论
古者庖牺知天而八卦列,炎帝知地而百草辨,轩辕知人而脏腑别、经络彰,命曰三坟,而《内经》其一也。班固《艺文志》日:《内经》十八卷,《素问》九卷、《灵枢》九卷,乃其数焉。黄帝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人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荡,喜怒交侵,乃与岐伯、鬼臾区等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阐发玄微,垂不朽之弘慈,开生民之寿域,第其理道渊深,文辞古雅,非谙熟精思,鲜有得其解者。粤考嗣系,如唐之巫咸,周之长桑,秦之和缓,宋之文挚,郑之扁鹊,汉之阳庆、仓公,俱从《内经》分其余绪。至于仲景遗论之撰,玄晏《甲乙》之次,杨上善撰为《太素》,全元起列为《训解》,唐宝应中太仆王冰详为次注,元之滑伯仁摘而为钞,近世马莳有《发微》,鹤皋有《吴注》,张介宾有《类经》,非不各有发明,但随文训释而阙疑者十之五,淆讹者复不少,选其融洽淹通,如印印泥者,卒未之见也。黄帝谓雷公曰:“览观杂学,别异比类,通合道理,其务明之,可以十全。若不能知,为世所怨。又日: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以治侯王。张长沙曰: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术,上疗君亲,下救贫贱,中以保身,但逐荣利,企踵权豪,卒遇非常,身居死地,百年寿命,委付凡流,岂不危哉!玄晏云: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
……

医宗必读 作者简介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荩凡居士,出身官宦之家。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寓居苏州较长。为明末一大医家。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