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系《思想者》丛书第四辑之一,系由活跃于当下读书界和学术界的学者张耀杰所编。书中所选文章视野开阔,内容丰富,以个人体验和人生记忆为主题,旨在揭示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时代风貌。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的回忆,突出反映了其所在时代的特征和意义。譬如:《回忆李大钊先生》(梁漱溟)、《回忆北京的国民革命运动》(夏之栩)、《关于“新华日报”的回忆》(吴玉章)、《年轻的北大教授》(陈翰笙)、《往事琐忆》(钱伯诚)、《教授的风骨与悲剧的诞生》(袁伟时)、《我的抗战生活的回忆》(贾植芳)、《关于唐达成的记忆》(邢小群)、《母亲与我》(韩石山)、《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常风)、《我自己的经历》(谢泳)等。
与我
韩石山
我小的时候,肯定是个让母亲失望的孩子。这当然也是因为母亲
对我的期望太大了。如果母亲也像我后来知道的那个著名的农村故事
一样,有人问一个放羊的小伙子,放羊干什么,赚钱,赚钱干什么,
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下孩子干什么,放羊,母亲就不
会那么失望了。我想我是会放羊的。母亲志不在此,总想着我将来能
将她老人家养老送终,这期望和一个没出息的儿子的表现之间的差距
太大了,母亲怎么能不失望呢。
母亲对我期望大,是有来由的。我是老二,上头还有个哥哥,比
我大两岁。我哥从小就老实,说话都木木的,按说母亲该喜欢了,不
知为什么也不怎么喜欢。这道理也许真像鲁迅说的,失望之为物,正
与希望同。对两个孩子的期望,放在了一个孩子身上,也就难怪她的
失望要更大了。
还有一个原因,本来是不该说的,反正母亲已去世了,就说了
吧:可能母亲总觉得父亲是靠不上的。母亲十五岁上和父亲结婚,两
人同岁。我出生的那一年,1946年,父亲到西安“熬相公”去了。熬
相公就是学做生意。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在山西搞“兵农合一”,几
家必须有一个男子当兵,爷爷就这么一个儿子,怕当了兵,正好父亲
也中学毕业了,就把他送到西安一家银号,不图挣钱,就图个平安,
一直熬下去,有可能当个二掌柜什么的。偏偏父亲不安分,又去报名
参加了国民党的青年军,说是勘乱过后保送上大学,他信了这鬼话就
报了名。训练了几个月开赴战场,洛阳战役中被俘,又参加了解放军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兵叫解放战士),直到1949年才跟家里有了联
系。1953年转业后,就一直在山东德州工作。也就是说,父亲一直在
外地,母亲一直在农村。丈夫不在身边,当妈的对儿子的期望就更大
了,总想着你是个将来能靠得上的东西。
我们那个村叫韩家场,在一个叫临晋的镇子的边上,出了东关,
跨过一条土路就到了。我小的时候,临晋还是县城。也就是说,我家
是在县城,母亲的家在城南五里地的南连村。这样你就知道了,她是
乡下人,我是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家里,爷爷是真正的家长,他在城
里有个铺子,卖铁器和颜料。后来公私合营了,他又成了镇上*大的
一家纺织品商店的头儿。奶奶是爷爷的第三任妻子,只比妈妈大十
岁,没有生育过,父亲是爷爷的**任妻子生的。现在推算一下,母
亲十五岁上嫁到我们家时,她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奶奶,只有二十五
岁。此后妈妈长一岁,奶奶也长一岁,二十五岁的婆婆管着十五岁的
媳妇,然后是二十六岁和十六岁,二十七岁和十七岁,直到我出生
时,一个三十一岁,一个二十一岁。这样你就明白我们这个家的格局
了。奶奶是个严厉的婆婆,母亲只是个窝窝囊囊的小媳妇。我小的时
候,每到要做饭的时候,母亲总是问奶奶一声:
“妈,做啥饭?”说是问,语调平缓呆板,没有一点问的口气。
“蒸馍。”人在房里,话出来了。简明扼要,从不含糊其辞。
“菜?”
“炒韭菜。”假如是夏天,家里有前一天买下的韭菜。
不用去看,到了饭时准是蒸馍和炒韭菜。光凭这一点,我就看不
起妈妈。她从来不问我想吃啥,不管我怎样眼巴巴地看着她,想吃什
么早就想好了。
只有一点,我为母亲而骄傲。那就是,母亲长得很漂亮。脸白白
的,眼睛大大的,头发黑黑的;身材呢,高高的。——这是我小时候
的印象。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个子一点都不高,站直了也不过抵到
我的肩头。不过,就是后来母亲老了,我的评判标准不知高了多少
倍,还得承认母亲是个端庄秀气的女人。小时候,我们那条巷里(我
们村两条巷),在我看来,就数我妈漂亮。你可不能用我现在的样子
推导我妈,我像了父亲,等我想想,也不全像,父亲比我还要周正
些。这一点也让我对母亲不满意,怎么她是那个样子,我就是这个样
子。多亏我是个男孩,要是个女孩,那就不是不满意而是仇恨了。
现在你就更清楚了吧,这是怎样的一对母子,一个年轻漂亮而又
窝囊的母亲,一个天分不高,调皮捣蛋而又自视甚高的儿子。
六岁上,我上学了,就在县城的完小里。我是那种各门功课自认
为都会,到了考试的时候却总也考不好的学生。那时候时兴发榜,一
学期完了,总要在校门口贴一张长长的榜,白麻纸写的,从高分到低
分排列下来。*后用红笔大大地批一个“乙”字,*后那一笔高高地
挑上去,我们把它叫“红小椅”,再下来就是校长的名字了。我很少
坐红小椅,总在倒数第几名,和校长挨得是比较近的。学校在衙门
口,等于贴在大街上。爷爷在街上做事,榜发下来总会及时看到,回
到家里碰见我,常会笑嘻嘻地,又略带挖苦地说: “哈哈,又快坐上
红小椅了!”
爷爷从不疾言厉色,就这,他那和善的面容,嘲讽的语调,已让
我无地自容了。如果只有爷爷一人,还不觉得什么,如果恰好母亲也
在旁边,总是哀怨而又无奈地看着我,想来心里定是说:这孩子怎么
这么没出息呢。我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体会到母亲对我的期望之高
的。可我全不理这一套,常是脖子一拧,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过后,母亲常会对我说: “娃呀,你要学好呀!”
我又是脖子一拧,那意思是,你懂得什么!我长大后,母亲曾跟
我说过,你那脖子一拧的样子,恶劣极了,气得她恨不得上去扇我两
个耳光。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副德行,很像我长大后常见到的一些又
固执又愚蠢却自以为聪明盖世的干部。
盗火者文丛—旅人行踪 本书特色 巴金说,他的朋友中*有才华的是沈从文、曹禺和萧乾。钱钟书说:“萧乾英文好,有才华。”林徽因当面对萧乾说:“你是用感情来写作的,这...
《女树男花:希腊神话中的植物爱经》内容简介:古希腊神话中,人类邂逅神灵变为植物,通常是由于神灵对人类产生的情欲。达佛涅变成
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本书特色 有人说:读好文章是一种享受。本书就为你提供了这样一种享受。2005-2006年中国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排出*佳、*优秀、*可读...
冰茧庵随笔 本书特色 缪钺先生学宗王国维、陈寅恪,以文史兼通享誉学林,是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本书辑录了缪钺先生三十余篇随笔,...
当代散文-碧野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碧野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当代散文-碧野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
岭南本草新录 内容简介 《海豚书馆:岭南本草新录》内容简介:读者对民俗草本虽比一般植物熟悉,但总还是有隔阂,必须有辅助说明。每种草本的篇名,我谨以自己的认知和习...
更野草 本书特色 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是如何生成的吗?它向往阳光,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更野草》——当代中国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散文集。天...
唐人万首绝句选:插图本 本书特色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代诗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为了便于诗文的普及和收藏,自古...
梁晓声精品集:鹿心血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梁晓声近年来*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散文、杂文20多篇,反映了人们*关注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知青主题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巴金选集5.海的梦 春天里的秋天 憩园 本书特色 巴金是一个将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二十世纪的历史...
空桶时代-陈四益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杂文家陈四益一百余篇杂文精品。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寓言、世相、读史、谈文、怀人、赘言。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反思,...
美国手记 本书特色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一直是经典长销书。 《美国手记》是狄更斯游记的代表作对深刻了解作者本人和了解19世纪美国...
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唐诗杂论》一书反映出闻一多先生对唐诗的研究。书中内容涉及到文章体裁,著名诗人、诗人年谱以及诗歌的翻译,故...
《白秋练》内容简介:美丽多情的鱼精白秋练,热恋着年轻的慕生。二人湖畔幽会,灯下吟诗,两相爱慕。但因门户不当,遭到慕翁的反对
《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选取货币铸造与发行、货币政策、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等四个中观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对魏晋南北
《青少年居家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内容简介:《青少年居家科学健身方法指导》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学健身专家倾力打造,书
解词 本书特色 《尚德琪作品系列》共6本,写作时间跨度20多年,自1991年始,至2015年止。这套作品集,是对尚德琪业余写作和职业写作的一个总结。 《解词/尚...
黄河的女儿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联合通信国际公司(ATI)总裁,全球形象创举公司(IGI)发起人跨国企业家鲁京京的自传。黄河的女儿 目录 **章 难忘童年(19...
来到纽约的第一天 本书特色 美国di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创造了地地道道的美国风格对美国文化所呈现的五彩斑斓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生动逼真的叙事来到纽约的第一天...
虔诚的上帝信徒——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杰出科学家列奥纳多·维特勒毕生致力于以科学的手段证明神的存在。他和其养女、神秘妩媚的科学家维特多利亚在实验室里进行高度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