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系《思想者》丛书第四辑之一,系由活跃于当下读书界和学术界的学者张耀杰所编。书中所选文章视野开阔,内容丰富,以个人体验和人生记忆为主题,旨在揭示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时代风貌。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的回忆,突出反映了其所在时代的特征和意义。譬如:《回忆李大钊先生》(梁漱溟)、《回忆北京的国民革命运动》(夏之栩)、《关于“新华日报”的回忆》(吴玉章)、《年轻的北大教授》(陈翰笙)、《往事琐忆》(钱伯诚)、《教授的风骨与悲剧的诞生》(袁伟时)、《我的抗战生活的回忆》(贾植芳)、《关于唐达成的记忆》(邢小群)、《母亲与我》(韩石山)、《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常风)、《我自己的经历》(谢泳)等。
与我
韩石山
我小的时候,肯定是个让母亲失望的孩子。这当然也是因为母亲
对我的期望太大了。如果母亲也像我后来知道的那个著名的农村故事
一样,有人问一个放羊的小伙子,放羊干什么,赚钱,赚钱干什么,
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下孩子干什么,放羊,母亲就不
会那么失望了。我想我是会放羊的。母亲志不在此,总想着我将来能
将她老人家养老送终,这期望和一个没出息的儿子的表现之间的差距
太大了,母亲怎么能不失望呢。
母亲对我期望大,是有来由的。我是老二,上头还有个哥哥,比
我大两岁。我哥从小就老实,说话都木木的,按说母亲该喜欢了,不
知为什么也不怎么喜欢。这道理也许真像鲁迅说的,失望之为物,正
与希望同。对两个孩子的期望,放在了一个孩子身上,也就难怪她的
失望要更大了。
还有一个原因,本来是不该说的,反正母亲已去世了,就说了
吧:可能母亲总觉得父亲是靠不上的。母亲十五岁上和父亲结婚,两
人同岁。我出生的那一年,1946年,父亲到西安“熬相公”去了。熬
相公就是学做生意。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在山西搞“兵农合一”,几
家必须有一个男子当兵,爷爷就这么一个儿子,怕当了兵,正好父亲
也中学毕业了,就把他送到西安一家银号,不图挣钱,就图个平安,
一直熬下去,有可能当个二掌柜什么的。偏偏父亲不安分,又去报名
参加了国民党的青年军,说是勘乱过后保送上大学,他信了这鬼话就
报了名。训练了几个月开赴战场,洛阳战役中被俘,又参加了解放军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兵叫解放战士),直到1949年才跟家里有了联
系。1953年转业后,就一直在山东德州工作。也就是说,父亲一直在
外地,母亲一直在农村。丈夫不在身边,当妈的对儿子的期望就更大
了,总想着你是个将来能靠得上的东西。
我们那个村叫韩家场,在一个叫临晋的镇子的边上,出了东关,
跨过一条土路就到了。我小的时候,临晋还是县城。也就是说,我家
是在县城,母亲的家在城南五里地的南连村。这样你就知道了,她是
乡下人,我是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家里,爷爷是真正的家长,他在城
里有个铺子,卖铁器和颜料。后来公私合营了,他又成了镇上*大的
一家纺织品商店的头儿。奶奶是爷爷的第三任妻子,只比妈妈大十
岁,没有生育过,父亲是爷爷的**任妻子生的。现在推算一下,母
亲十五岁上嫁到我们家时,她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奶奶,只有二十五
岁。此后妈妈长一岁,奶奶也长一岁,二十五岁的婆婆管着十五岁的
媳妇,然后是二十六岁和十六岁,二十七岁和十七岁,直到我出生
时,一个三十一岁,一个二十一岁。这样你就明白我们这个家的格局
了。奶奶是个严厉的婆婆,母亲只是个窝窝囊囊的小媳妇。我小的时
候,每到要做饭的时候,母亲总是问奶奶一声:
“妈,做啥饭?”说是问,语调平缓呆板,没有一点问的口气。
“蒸馍。”人在房里,话出来了。简明扼要,从不含糊其辞。
“菜?”
“炒韭菜。”假如是夏天,家里有前一天买下的韭菜。
不用去看,到了饭时准是蒸馍和炒韭菜。光凭这一点,我就看不
起妈妈。她从来不问我想吃啥,不管我怎样眼巴巴地看着她,想吃什
么早就想好了。
只有一点,我为母亲而骄傲。那就是,母亲长得很漂亮。脸白白
的,眼睛大大的,头发黑黑的;身材呢,高高的。——这是我小时候
的印象。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个子一点都不高,站直了也不过抵到
我的肩头。不过,就是后来母亲老了,我的评判标准不知高了多少
倍,还得承认母亲是个端庄秀气的女人。小时候,我们那条巷里(我
们村两条巷),在我看来,就数我妈漂亮。你可不能用我现在的样子
推导我妈,我像了父亲,等我想想,也不全像,父亲比我还要周正
些。这一点也让我对母亲不满意,怎么她是那个样子,我就是这个样
子。多亏我是个男孩,要是个女孩,那就不是不满意而是仇恨了。
现在你就更清楚了吧,这是怎样的一对母子,一个年轻漂亮而又
窝囊的母亲,一个天分不高,调皮捣蛋而又自视甚高的儿子。
六岁上,我上学了,就在县城的完小里。我是那种各门功课自认
为都会,到了考试的时候却总也考不好的学生。那时候时兴发榜,一
学期完了,总要在校门口贴一张长长的榜,白麻纸写的,从高分到低
分排列下来。*后用红笔大大地批一个“乙”字,*后那一笔高高地
挑上去,我们把它叫“红小椅”,再下来就是校长的名字了。我很少
坐红小椅,总在倒数第几名,和校长挨得是比较近的。学校在衙门
口,等于贴在大街上。爷爷在街上做事,榜发下来总会及时看到,回
到家里碰见我,常会笑嘻嘻地,又略带挖苦地说: “哈哈,又快坐上
红小椅了!”
爷爷从不疾言厉色,就这,他那和善的面容,嘲讽的语调,已让
我无地自容了。如果只有爷爷一人,还不觉得什么,如果恰好母亲也
在旁边,总是哀怨而又无奈地看着我,想来心里定是说:这孩子怎么
这么没出息呢。我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体会到母亲对我的期望之高
的。可我全不理这一套,常是脖子一拧,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过后,母亲常会对我说: “娃呀,你要学好呀!”
我又是脖子一拧,那意思是,你懂得什么!我长大后,母亲曾跟
我说过,你那脖子一拧的样子,恶劣极了,气得她恨不得上去扇我两
个耳光。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副德行,很像我长大后常见到的一些又
固执又愚蠢却自以为聪明盖世的干部。
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的宗旨,在于将东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体、理论等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格调...
周作人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周作人散文(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
贾平凹语画 本书特色 世上伪造我书法的甚多,只因平日应人所求,内容重复的篇幅也多,使做假有了机会。但绘画于我从来是自悦,数量少而只绘一幅,又几乎没有出售。这几年...
袁方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袁方教授1941~2000年发表的论文。袁方先生师从老一代社会学家陈达先生,终生从事社会学研究。改革开放后,担任北...
泪水之花 本书特色 《泪水之花》:人生中有的遭遇是没有安慰电没有补偿的,只能全盘接受。我为接受找到的唯一理由是,人生在总体上就是悲剧,因此就不必追究细节的悲惨了...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新诗的论文精选,内容涉及鲁迅、废名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及其思想的研究,卞之琳、林庚、张枣、萧开
黎衡的第一部诗集,收录2006到2012七年的七十首诗。是为个人精神编年史。作者简介 黎衡,1986年1月生于湖北十堰,毕业于武汉大学
口号万岁 内容简介 本书一如往昔,透着“孔氏幽默”,较于“47楼”语言辛辣少了些,但思想更进了一层,让读者深思多了些。《口号万岁》在讲“口号”的问题,但让每个中...
精彩摘录我看亲戚之间的关系实在比外人还不如。无论什么坏事和笑柄,他们都彼此知道,比外人更详细,说起坏话来更恶毒,吵嘴打架
知堂题记-(全二册) 本书特色 1.周作人先生所作题记短文、译后记的大合集。 2.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先生编订,是《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的姊妹篇。3.采用锁线精装...
考工记 本书特色 “海豚文存”是海豚出版社继“海豚书馆”之后推出的系列丛书,“文存”不做细致的划分,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追求新鲜感、冲击力...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80:戴望舒 徐迟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
雅舍小品 本书特色 《雅舍小品》初版于1949年,收小品散文34篇。《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期间,作者因避战火而到...
写给孩子的美丽汉赋 本书特色 写给孩子的美丽汉赋:汉朝人那么喜欢写赋,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领悟、都放在了一篇篇赋里,如果我们不读汉赋,怎么能...
郭小川诗选 本书特色 ★ 七十年来有代表性的诗人诗集★ 作品有力度,气势宏大,影响广泛深远★ 编选有针对性,适合当今学生的语文学习,价值观念树立,以及意志品质的...
周国平-闲情的分量 内容简介 《闲情的分量——周国平品中国古典名作》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部分品宋词,是我2007年为《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宋人弦歌》所...
《四十年四十人》内容简介:“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
《曾国藩家风》内容简介:家风是什么?即一个家庭或家族从古沿袭下来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中华文化的复兴离不开家风的建设,因为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 本书特色 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里,我们曾如饥似渴。如今有书可读,而且书越来越多,我们反倒不怎么读了。正如在禁欲的年代,爱情青涩但美好,到了这...
读者参考丛书78:文明的尺度 内容简介 《读者参考丛书》每辑8印张,约28万字。全年共出版6辑,逢双月出版。本书为2007年*后一辑。 本书精选了众多优秀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