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

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

作者:逗红轩 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2008-05-01

评分:4.8分

ISBN:9787807136453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 目录

绪论《石头记》的框架结构及行文脉络
一、《石头记》的框架结构
(一)《石头记》共分前后两大部分
(二)《石头记》记述的“明史”共分四大时段
(三)对《石头记》章回结构的大致归纳
二、“红楼人”与“骷髅骨”之间的对应关系
**章 《石头记》
引子:建文帝与努尔哈赤
一 甄士隐,建文帝也
二 贾雨村,努尔哈赤也
三 甄英莲,明朝也
(一)英莲,“瑛奁”也
(二)香菱,辽阳及其代表的东北也
(三)秋菱,“酋临”也
(四)娇杏,沈阳及其代表的东北也
(五)香菱之判词
第二章 《石头记》中的蒙古
一 漠南蒙古
(一) 明末清初的蒙古族
(二) 《石头记》中的漠南蒙古
二 西藏地区
(一) 邢岫烟,蒙古族固始汗也
(二) 智能儿,西藏也;张金哥,五世达赖也
三 漠北、漠西蒙古
(一)历史上的葛尔丹
(二)《石头记》中的葛尔丹
第三章崇祯闯王大战《石头记》
一 崇祯登基:贾芸,崇祯也
二 李自成起义:倪二和孙绍祖,李自成也;贾迎春,崇祯也
第四章 《石头记》中明末的阉党之患
一 历史上的阉党之患
二 《石头记》中的阉党
三 关于茗烟和焙茗
第五章 《石头记》中的袁崇焕
一袁崇焕的生平事迹
二《石头记》中的袁崇焕
(一)睛雯,袁崇焕也
(二)林黛玉串演袁崇焕
(三)茜雪,亦袁崇焕也
(四)“绛芸轩”和“姽婳词”
(五)袁崇焕和睛雯的性格比较
(六)睛雯家世考
第六章 《石头记》中清朝的兴起
一 金钏,努尔哈赤所建之后金也
二 小红,皇太极继位后之后金也
三 皇太极改“金”为“清”
四 “贾蔷龄官”,清朝也
第七章 《石头记》中的朝鲜
一 历史上的“李氏朝鲜”
二 《石头记》中的李氏朝鲜
(一)傅试,李氏朝鲜也;傅秋芳,李朝仁祖李倧也
(二)金荣,李氏朝鲜也;贾琮,李朝仁祖李倧也
第八章 《石头记》中率部投敌的大汉奸
一 李纨,孔有德、孔四贞也;李纹、李绮,耿仲明、尚可喜也
(一)历史上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
(二)《石头记》中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
二 李纨、贾兰,吴三桂也
三 李纨的判词和红楼曲
第九章 《石头记》中的洪承畴
一 袭人,明末军事大臣或兵部尚书也
(一)袭人,明末军事大臣或兵部尚书也
(二)袭人,洪承畴也
二 贾瑞,亦洪承畴也
(一)历史上的松锦之战
(二)《石头记》中的松锦之战
三 袭人的归宿
第十章 《石头记》中清朝的两次皇位之争
一 历史背景:女真族兴起后的东北局势
(一)**次皇位之争
(二)第二次皇位之争
二 剧情梗概:欺明降朝尽显风流
第十一章 《石头记》中的台湾
一 贾探春,郑成功也
(一)历史上的郑成功
(二)探春,郑成功也
二 薛宝琴,郑克塽也
(一)历史上的郑克塽
(二)薛宝琴,郑克塽也
三 郑成功收复台湾
四 柳湘莲,郑成功、郑经也
第十二章 《石头记》中清朝的入主中原
一 红楼十二官:芳官,多尔衮也
二 清朝逐鹿中原:刘姥姥的“倭瓜”
第十三章 清朝“以帝礼改葬崇祯”的弥天大谎
一 历史上的崇祯以及清朝的“以帝礼改葬崇祯”
二 《石头记》中的清朝“以帝礼改葬崇祯”
第十四章 《石头记》中的南明
一 “五美吟”之谜
二 柳五儿,永历帝朱由榔也
三 司棋,孙可望及大西军残部也
第十五章 《石头记》的主题思想:“华夷”与“无君”
一 《石头记》的“华夷思想”
(一)西藏传说
(二)关于“华”和“夷”
(三)《石头记》中的“华”和“夷”
二 《石头记》的“无君思想”
(一)明末清初的“反帝制”思想
(二)《石头记》中的“无君思想”
第十六章 《石头记》中的“元妃省亲”
一 “元妃省亲”,指清朝入主北京
(一)“元妃省亲”即清朝入主北京
(二)清朝入主北京后的形势
二 “元妃省亲”,亦指朱棣迁都北京
三 贾元春,“巧取”之贼也
第十七章 《石头记》中的“甄家”与“贾家”
一 甄家和贾家;甄宝玉和贾宝玉
二 “抄检大观园”,实指清朝征服朱明
第十八章 《石头记》中的“三藩之乱”
一 《石头记》中“三藩”的来历
二 历史上的“三藩”和“三藩之乱”
三 《石头记》中的汉奸世家
四 《石头记》中的三藩之乱
五 清朝秋后大算账
第十九章 大观园——锦绣中华
一荣国府,中国也,主要指清朝兴起之后的中国,故又代指清朝
(一)梨香院,后金之东北也
(二)黑油大门之东大院,清朝之东北也
(三)贾环之灯谜诗
(四)荣国府,清朝也
二 《石头记》中的大观园——锦绣中华
(一)太虚幻境,苏州山塘街也
(二)大观园,景山、西苑三海也
(三)《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无法复原
(四)《石头记》中的大观园,锦绣中华也

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 内容简介

续石头印红楼之传国玉玺传,全面破解三百年红楼梦之谜。本书介绍了《石头记》中的蒙古、崇祯、闯王大战《石头记》、《石头记》中明末的“阉党之患”、《石头记》中的袁崇焕、《石头记》中清朝的兴起、《石头记》中的朝鲜、《石头记》中率部降清的大汉奸、《石头记》中的洪承畴、《石头记》中清朝的两次皇位之争、《石头记》中的台湾、《石头记》中的清朝入主中原、清朝“以帝礼改葬崇祯”的弥天大谎、《石头记》中的南明、《石头记》的主题思想:“华夷”与“无君”、《石头记》中的“元妃省亲”、《石头记》中的“甄家”与“贾家”、《石头记》中的“三藩之乱”、《石头记》中的大观园——锦绣中华等。

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 节选

二、“红楼人”与“骷髅骨”之间的对应关系
《石头记》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诞生的“非常”之作,所以作者为“明史”披上了“情欲声色”的外衣,即《红楼梦》,《红楼梦》与“明史”是一种表里结构。正因为《石头记》是“明史”,所以其中人物众多,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人物合计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又因为《石头记》是“纪事本末体”的史书,即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而记载的“明史”,所以在《红楼梦》中才出现了众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这些人物或只是某个历史事件中的某个历史人物,或只是记述某个历史事件的陪衬,完成了对历史事件的记述,这些人物也就没有用了。
《红楼梦》中的“红楼人”,在《石头记》中共分三种:
1、完全是“明史”中的历史人物。如袭人、贾瑞即洪承畴、贾赦即皇太极、晴雯即袁崇焕等等,《红楼梦》中的次要主人公大都如是。
2、完全不是“人”。如第二十八回提到的宝玉的两个小厮:双瑞和双寿,这两人完全是为暗示宝玉及其前生的生日而设,没有丝毫的生命迹象。《红楼梦》中如是之“木偶”亦不少。
3、既是“人”,又不是“人”。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1)首先不是“人”,有时又代表“人”。如宝玉,既是传国玉玺,有时又代表传国玉玺的持有者;又如“黄金莺”,指清朝的“金印”,有时又代表清朝统治者。这种“红楼人”可归入第2种。
(2)首先是“人”,有时又不是“人”。如妙玉、湘云、黛玉、宝钗,既代表宋、元、明、清及其历史人物,又分别是曾经镶嵌在传国玉玺上的“玉角”和“金角”。黛玉和宝钗还能一起构成印泥。这种“红楼人”可归入第1种。《红楼梦》中的主人公皆如此,即宝玉、妙玉、湘云、黛玉、宝钗。
如果简单点归纳,《红楼梦》中的“红楼人”,在《石头记》中其实就分两种:一种是“人”,一种不是“人”,虽然有“人”兼而有之。
谈到“人”与“非人”,就不得不涉及“警幻情榜”,这个“情榜”弄得人头昏眼花,至今找不着“北”。
所谓“情”,在《红楼梦》中指“情色”。**回空空道人思忖道:“其中大旨谈情。”所以后来空空道人才“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并“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关于《红楼梦》中的“情”,这里不做深究。
但在《石头记》中,所谓“情”却成为判断“人”与“非人”的标准。古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反之亦然,“无情”者“草木”也;“有情”者“人”也,这就是“脂批”中曾提到的所谓“情情”与“情不情”。“情情”即“情:情。”也可理解为:“情乎?情也。”“情不情”即“情:不情。”也可理解为:“情乎?不情也。”
第十九回有“脂批”道:“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我们知道,宝玉主要指传国玉玺,所以曰“不情”,即“非人”;黛玉主要代表朱明及其历史人物,所以曰“情”,即“人”。也就是说,“警幻情榜”中只有两种人,一种为“情”,即“人”;一种为“不情”,即“非人”。【或兼而有之。】
而所谓“警幻情榜”,其实就是指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即“明清历史人物”的“终身册籍”,并可演绎至“脂批”所说的“三副四副”。但究竟能演绎到第几“副”,不得而知,因为明清究竟有多少历史人物,很难有个定数。所以第五回警幻仙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第十八回也有“脂批”道:“是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回末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所谓“回末”,乃误导也,意思为:读完《石头记》,自然明白“明清历史人物”之“芳讳”。
至于宝玉之别号“绛洞花王”(或“绛洞花主”),乃“将洞花王”也,“将”,统率,指挥;“洞”,“遣香洞”也,第五回警幻仙姑自我介绍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花”,自然是指“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中的仙子们了,而这些仙子下凡后便是“明史”中的历史人物。所以所谓“将洞花王”,乃统帅遣香洞众仙子之“王”也。《石头记》**回写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于是“绛珠仙子”道:“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既然传国玉玺又要投胎转世了,印泥以及想镶嵌在传国玉玺上的“玉角”与“金角”,还有围绕着皇权打转的历史人物们,都一起追随着来到了人间,这才“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警幻仙姑和一僧一道除外,前面解读过,他们代表作者。】
《石头记》即“传国玉玺传”,作者通过对宋、元、明、清改朝换代的历史的记述,折射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从而归结出“皇帝为万恶之源”的主题思想,即“无君”思想。同时,宋、元、明、清改朝换代的历史,又是汉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民族斗争史,作者从中又归结出“华夷”思想,这也是《石头记》的主题思想之一。
《红楼梦》既是“朱明之梦”,又是“清朝之梦”,作者通过对明清历史的记述,同时反映出了上面的两大思想主题。
明清改朝换代时,主要涉及到中国的三个民族,即汉族、满族、蒙古族,这也代表了明末的三大势力,即明朝、后金(清朝)、北元,其代表人物为黛玉、宝钗、湘云。汉族、满族、蒙古族是这段历史的主角,所以黛玉、宝钗、湘云也是《石头记》的主角,而她们争夺的对象“传国玉玺”,即宝玉,便成了《石头记》的**主人公。
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之下,《石头记》详细地记述了在这段历史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红楼人”在“明史”中也分为“人”和“非人”两种,有时还兼而有之。所以,“红楼人”和“明史”中的“骷髅骨”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当复杂,须小心在意。
《红楼梦》与“明史”是一种表里结构,“明史”中的历史人物,反映在《红楼梦》中就是“红楼人”。但《石头记》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诞生的“非常”之作,所以作者不能将《红楼梦》中的某个“红楼人”一直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身上,即不能将某个“红楼人”完全等同于“明史”中的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让其在每个历史事件当中,都以相同的历史人物的身份出现,自始至终,一以贯之。不然,地球人都能看出其中谁代表谁,那么作者费尽心机地为《石头记》披上《红楼梦》的外衣,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样就出现了如下几个现象:
1.一个“红楼人”代表几个历史人物,比如袭人代表明朝辽东经略,但主要指洪承畴。
2.几个“红楼人”代表一个历史人物,比如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邢夫人都是孝庄,而这时候的孝庄,大多只是一个代名词,只是代指清朝或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如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等。又比如,贾政、秦可卿、贾芸、贾迎春等都是崇祯,但同时又代表朱明、汉族等。还比如,薛蟠和芳官都指多尔衮,而薛蟠有时又代指努尔哈赤、康熙,即代表清朝。
也就是说,《红楼梦》中的“红楼人”,不仅代表《石头记》中的某个主要历史人物,还往往代表这个历史人物所属的一方,主要指上面提到的汉族、满族、蒙古族三方,即明朝、后金(清朝)、北元。
3.几个“红楼人”又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将这几个“红楼人”串起来解读,才能全面再现这个历史人物,比如茜雪和晴雯都代表民族英雄袁崇焕,袁崇焕在魏忠贤时受阉党排挤,曾愤然罢官回乡,作者于是用“茜雪被撵”来补写袁崇焕的这段历史。而林黛玉也曾客串袁崇焕。
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呢?原因只能是清朝的文字狱。比如,为什么不直接写“晴雯被撵”呢?因为若“晴雯被撵”,便没法写以后的袁崇焕了。怎么没法写呢?如实写不行吗?就说“晴雯被撵”后又回来了,不也可以吗?可以是可以,但这样谁都明白晴雯就是袁崇焕,还想为“闺阁昭传”吗?就等着被抄家灭族吧!作者将孝庄皇太后分为几人来写,也有这个原因。《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大都如此,必须作如是看。【记清。黄砚堂】
《红楼梦》中的“红楼人”对应“明史”中的“骷髅骨”,也有一定的规律,比如:
1.凡名字中带“玉”字或拥有重要玉器者,指汉族;凡名字当中带“金”字或拥有重要金器者,指游牧民族,主要指女真族和投降后金的蒙古族。这从妙玉、黛玉之名以及宝钗、湘云之“金璎珞”和“金麒麟”,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2.作者将“红楼人”分成几大家族,比如尤氏家族,指汉奸;李氏家族,指率部投敌的汉奸;柳氏家族,指南明,包括郑成功的郑氏家族;邢氏家族,指蒙古族。
3.作者将“贾府”分为明清两朝,宁府指明朝,明亡后指降臣或汉奸;荣府则指从兴起到一统天下的清朝,既是空间概念上的清朝,更是时间概念上的清朝。荣府的“梨香院”和“东大院”指入关前的清朝,住在这里的“红楼人”都代表清朝及其历史人物。
4.作者又将朱明王朝分为“贾家”与“甄家”,即北京朱明与南京朱明。
5、作者还从生产生活特征上总结了游牧民族“膻”的特点,凡与“膻”有关的“红楼人”都为游牧民族。【现在看这有点民族歧视的味道,但知道洪昇是明朝遗民后就不难理解了,洪昇在《长生殿》中曾直呼安禄山为“腥膻”。史可法则称北方被清朝占领为“染腥膻”。黄砚堂】
……
明白了《石头记》的框架结构和时间分段、以及“红楼人”与“骷髅骨”之间的对应特点之后,我们再来按照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解读《石头记》,即用“解谜”、“还讳”、“意淫”这三个绝招,读“反文《红楼梦》”加“反文脂批”。
注意,我们不是按照《石头记》原来的章回顺序进行解读,即**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而是大致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解读,即第二出《乞巧》→第四出《离魂》→**出《豪宴》→第三出《仙缘》。当然,为了解读某个人物和事件,我们必须将《石头记》中的相关部分串连起来,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石头记》现有的排列顺序,一个章回一个章回地进行解读。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