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石头印红楼之传国玉玺传,全面破解三百年红楼梦之谜。本书介绍了《石头记》中的蒙古、崇祯、闯王大战《石头记》、《石头记》中明末的“阉党之患”、《石头记》中的袁崇焕、《石头记》中清朝的兴起、《石头记》中的朝鲜、《石头记》中率部降清的大汉奸、《石头记》中的洪承畴、《石头记》中清朝的两次皇位之争、《石头记》中的台湾、《石头记》中的清朝入主中原、清朝“以帝礼改葬崇祯”的弥天大谎、《石头记》中的南明、《石头记》的主题思想:“华夷”与“无君”、《石头记》中的“元妃省亲”、《石头记》中的“甄家”与“贾家”、《石头记》中的“三藩之乱”、《石头记》中的大观园——锦绣中华等。
二、“红楼人”与“骷髅骨”之间的对应关系
《石头记》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诞生的“非常”之作,所以作者为“明史”披上了“情欲声色”的外衣,即《红楼梦》,《红楼梦》与“明史”是一种表里结构。正因为《石头记》是“明史”,所以其中人物众多,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人物合计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又因为《石头记》是“纪事本末体”的史书,即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而记载的“明史”,所以在《红楼梦》中才出现了众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这些人物或只是某个历史事件中的某个历史人物,或只是记述某个历史事件的陪衬,完成了对历史事件的记述,这些人物也就没有用了。
《红楼梦》中的“红楼人”,在《石头记》中共分三种:
1、完全是“明史”中的历史人物。如袭人、贾瑞即洪承畴、贾赦即皇太极、晴雯即袁崇焕等等,《红楼梦》中的次要主人公大都如是。
2、完全不是“人”。如第二十八回提到的宝玉的两个小厮:双瑞和双寿,这两人完全是为暗示宝玉及其前生的生日而设,没有丝毫的生命迹象。《红楼梦》中如是之“木偶”亦不少。
3、既是“人”,又不是“人”。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1)首先不是“人”,有时又代表“人”。如宝玉,既是传国玉玺,有时又代表传国玉玺的持有者;又如“黄金莺”,指清朝的“金印”,有时又代表清朝统治者。这种“红楼人”可归入第2种。
(2)首先是“人”,有时又不是“人”。如妙玉、湘云、黛玉、宝钗,既代表宋、元、明、清及其历史人物,又分别是曾经镶嵌在传国玉玺上的“玉角”和“金角”。黛玉和宝钗还能一起构成印泥。这种“红楼人”可归入第1种。《红楼梦》中的主人公皆如此,即宝玉、妙玉、湘云、黛玉、宝钗。
如果简单点归纳,《红楼梦》中的“红楼人”,在《石头记》中其实就分两种:一种是“人”,一种不是“人”,虽然有“人”兼而有之。
谈到“人”与“非人”,就不得不涉及“警幻情榜”,这个“情榜”弄得人头昏眼花,至今找不着“北”。
所谓“情”,在《红楼梦》中指“情色”。**回空空道人思忖道:“其中大旨谈情。”所以后来空空道人才“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并“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关于《红楼梦》中的“情”,这里不做深究。
但在《石头记》中,所谓“情”却成为判断“人”与“非人”的标准。古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反之亦然,“无情”者“草木”也;“有情”者“人”也,这就是“脂批”中曾提到的所谓“情情”与“情不情”。“情情”即“情:情。”也可理解为:“情乎?情也。”“情不情”即“情:不情。”也可理解为:“情乎?不情也。”
第十九回有“脂批”道:“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我们知道,宝玉主要指传国玉玺,所以曰“不情”,即“非人”;黛玉主要代表朱明及其历史人物,所以曰“情”,即“人”。也就是说,“警幻情榜”中只有两种人,一种为“情”,即“人”;一种为“不情”,即“非人”。【或兼而有之。】
而所谓“警幻情榜”,其实就是指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即“明清历史人物”的“终身册籍”,并可演绎至“脂批”所说的“三副四副”。但究竟能演绎到第几“副”,不得而知,因为明清究竟有多少历史人物,很难有个定数。所以第五回警幻仙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第十八回也有“脂批”道:“是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回末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所谓“回末”,乃误导也,意思为:读完《石头记》,自然明白“明清历史人物”之“芳讳”。
至于宝玉之别号“绛洞花王”(或“绛洞花主”),乃“将洞花王”也,“将”,统率,指挥;“洞”,“遣香洞”也,第五回警幻仙姑自我介绍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花”,自然是指“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中的仙子们了,而这些仙子下凡后便是“明史”中的历史人物。所以所谓“将洞花王”,乃统帅遣香洞众仙子之“王”也。《石头记》**回写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于是“绛珠仙子”道:“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既然传国玉玺又要投胎转世了,印泥以及想镶嵌在传国玉玺上的“玉角”与“金角”,还有围绕着皇权打转的历史人物们,都一起追随着来到了人间,这才“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警幻仙姑和一僧一道除外,前面解读过,他们代表作者。】
《石头记》即“传国玉玺传”,作者通过对宋、元、明、清改朝换代的历史的记述,折射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从而归结出“皇帝为万恶之源”的主题思想,即“无君”思想。同时,宋、元、明、清改朝换代的历史,又是汉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民族斗争史,作者从中又归结出“华夷”思想,这也是《石头记》的主题思想之一。
《红楼梦》既是“朱明之梦”,又是“清朝之梦”,作者通过对明清历史的记述,同时反映出了上面的两大思想主题。
明清改朝换代时,主要涉及到中国的三个民族,即汉族、满族、蒙古族,这也代表了明末的三大势力,即明朝、后金(清朝)、北元,其代表人物为黛玉、宝钗、湘云。汉族、满族、蒙古族是这段历史的主角,所以黛玉、宝钗、湘云也是《石头记》的主角,而她们争夺的对象“传国玉玺”,即宝玉,便成了《石头记》的**主人公。
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之下,《石头记》详细地记述了在这段历史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红楼人”在“明史”中也分为“人”和“非人”两种,有时还兼而有之。所以,“红楼人”和“明史”中的“骷髅骨”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当复杂,须小心在意。
《红楼梦》与“明史”是一种表里结构,“明史”中的历史人物,反映在《红楼梦》中就是“红楼人”。但《石头记》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诞生的“非常”之作,所以作者不能将《红楼梦》中的某个“红楼人”一直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身上,即不能将某个“红楼人”完全等同于“明史”中的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让其在每个历史事件当中,都以相同的历史人物的身份出现,自始至终,一以贯之。不然,地球人都能看出其中谁代表谁,那么作者费尽心机地为《石头记》披上《红楼梦》的外衣,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样就出现了如下几个现象:
1.一个“红楼人”代表几个历史人物,比如袭人代表明朝辽东经略,但主要指洪承畴。
2.几个“红楼人”代表一个历史人物,比如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邢夫人都是孝庄,而这时候的孝庄,大多只是一个代名词,只是代指清朝或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如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等。又比如,贾政、秦可卿、贾芸、贾迎春等都是崇祯,但同时又代表朱明、汉族等。还比如,薛蟠和芳官都指多尔衮,而薛蟠有时又代指努尔哈赤、康熙,即代表清朝。
也就是说,《红楼梦》中的“红楼人”,不仅代表《石头记》中的某个主要历史人物,还往往代表这个历史人物所属的一方,主要指上面提到的汉族、满族、蒙古族三方,即明朝、后金(清朝)、北元。
3.几个“红楼人”又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将这几个“红楼人”串起来解读,才能全面再现这个历史人物,比如茜雪和晴雯都代表民族英雄袁崇焕,袁崇焕在魏忠贤时受阉党排挤,曾愤然罢官回乡,作者于是用“茜雪被撵”来补写袁崇焕的这段历史。而林黛玉也曾客串袁崇焕。
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呢?原因只能是清朝的文字狱。比如,为什么不直接写“晴雯被撵”呢?因为若“晴雯被撵”,便没法写以后的袁崇焕了。怎么没法写呢?如实写不行吗?就说“晴雯被撵”后又回来了,不也可以吗?可以是可以,但这样谁都明白晴雯就是袁崇焕,还想为“闺阁昭传”吗?就等着被抄家灭族吧!作者将孝庄皇太后分为几人来写,也有这个原因。《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大都如此,必须作如是看。【记清。黄砚堂】
《红楼梦》中的“红楼人”对应“明史”中的“骷髅骨”,也有一定的规律,比如:
1.凡名字中带“玉”字或拥有重要玉器者,指汉族;凡名字当中带“金”字或拥有重要金器者,指游牧民族,主要指女真族和投降后金的蒙古族。这从妙玉、黛玉之名以及宝钗、湘云之“金璎珞”和“金麒麟”,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2.作者将“红楼人”分成几大家族,比如尤氏家族,指汉奸;李氏家族,指率部投敌的汉奸;柳氏家族,指南明,包括郑成功的郑氏家族;邢氏家族,指蒙古族。
3.作者将“贾府”分为明清两朝,宁府指明朝,明亡后指降臣或汉奸;荣府则指从兴起到一统天下的清朝,既是空间概念上的清朝,更是时间概念上的清朝。荣府的“梨香院”和“东大院”指入关前的清朝,住在这里的“红楼人”都代表清朝及其历史人物。
4.作者又将朱明王朝分为“贾家”与“甄家”,即北京朱明与南京朱明。
5、作者还从生产生活特征上总结了游牧民族“膻”的特点,凡与“膻”有关的“红楼人”都为游牧民族。【现在看这有点民族歧视的味道,但知道洪昇是明朝遗民后就不难理解了,洪昇在《长生殿》中曾直呼安禄山为“腥膻”。史可法则称北方被清朝占领为“染腥膻”。黄砚堂】
……
明白了《石头记》的框架结构和时间分段、以及“红楼人”与“骷髅骨”之间的对应特点之后,我们再来按照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解读《石头记》,即用“解谜”、“还讳”、“意淫”这三个绝招,读“反文《红楼梦》”加“反文脂批”。
注意,我们不是按照《石头记》原来的章回顺序进行解读,即**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而是大致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解读,即第二出《乞巧》→第四出《离魂》→**出《豪宴》→第三出《仙缘》。当然,为了解读某个人物和事件,我们必须将《石头记》中的相关部分串连起来,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石头记》现有的排列顺序,一个章回一个章回地进行解读。
……
李益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李益诗事考证、李益诗歌论析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李益研究状况综述、李益研究失误辨证、李益的籍贯问题、李益的时代、李益的仕历等。李益研究...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英文 内容简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本书是在《操作系统概念》(第五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与该书...
新文学评论:2020/2:三十四:Vol. 9 No. 2 内容简介 《新文学评论(2020.2)》设有“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
唐人绝句启蒙 本书特色 本书是翻译家、文学家李霁野给自己的孙辈讲解唐代诗歌的合集,他亲自精选了唐代一百三十多位诗人近四百首绝句,并逐一讲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
内容紹介~一冊丸ごと木原音瀬~ファンの「気になるあのシーンを、イラストだけじゃなく漫画で読みたい!」という熱い要望にお応えし
基督教文化评论4 本书特色 《基督教文化评论4》是《基督教文化评论》编辑委员会编写的,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基督教文化评论4 目录 20世纪的神学泰斗——卡尔·...
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 内容简介 本书上下两编各自独立,相互呼应,文中有图,图中也有文,以前所未有的学术著作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多层次、多维度地剖析文化现象,...
沉默的美学 内容简介 桑塔格是在改变的。她是关注大众流行文化的先锋之一,晚年却不时声明自己对古典文艺作品的热爱。她曾力主关注形式,主张“艺术的色情学”,而近一二...
《六大师》是茨威格描写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和描写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的《与恶魔的搏斗》两部传
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神雕侠侣(1-4) 本书特色 古有不朽之作,亦有不朽之评,《三国》、《水浒》、《红楼》是也,毛宗岗、金庸当代文学大家,读者之众,空前绝后,见仁...
杨世骥文存 本书特色 杨世骥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尚未为学界所认知,以《文苑谈往》为代表的一批研究成果的学术史价值尚处于被遮蔽状态。鉴于《文苑谈往》...
贾平凹妙语 本书特色 《贾平凹妙语》节选贾平凹的著作中节选出其中*精彩的片段,妙语配佳句,品过之后有所参,有所悟。配有贾平凹所画的插画,透过书中的文与画,让我们...
就对艺术的刺激与影响而言,约翰·析格的《观看之道》是罕有匹故的。这本谈论艺术与社会之关系的小册子初版于1972年,基于英国BB
1920-1949-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 目录 1920~1929新诗集(**编)大江集女神雪朝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真结草儿星空流云旧梦西还歧路良夜眷顾...
晚唐乐府诗研究 本书特色 这本书创新的地方颇多,概而论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是**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晚唐时期乐府作家、作品、流派、风格、艺术的著作。其次...
汉堡剧评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作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其戏剧与寓言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汉堡剧评》是一部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
创造性解决问题 内容简介 前言**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问题/1**节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性/2第二节创造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回顾/5第三节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发展历史回...
当代卷-中国诗歌通史 本书特色 吴思敬主编的《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为《中国诗歌通史》之一。作者们力图站在时代的高度,融会各种新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诗歌发展的...
诸葛亮文集全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为底本,根据读者的需要定名为《诸葛亮文集全译》。诸葛亮文集全译 目录 文集卷一草庐对为先帝与后帝遗诏 文集...
劳伦斯笔下女性的他者角色研究以《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文学研究学术著作。借用波伏娃和黛儿黛儿?斯彭德的女性主义观点,以世界名著劳伦斯的《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