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时,往往喜欢界定某人为某家。其实,在文人中,特别是在后来的文人中,是很难找到纯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他各家人物的。绝大多数的古代文人,对他们前辈的思想采取的是兼收并蓄的态度,他们对这些思想的运用,又显得特别灵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采用不同的思想来指导、调节自己的生活和心态。我经常想,中国能够出现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局面,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幸事,有了这三家,才使得中国人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使他们处处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人们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时,往往喜欢界定某人为某家。其实,在文人中,特别是在后来的文人中,是很难找到纯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他各家人物的。绝大多数的古代文人,对他们前辈的思想采取的是兼收并蓄的态度,他们对这些思想的运用,又显得特别灵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采用不同的思想来指导、调节自己的生活和心态。我经常想,中国能够出现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局面,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幸事,有了这三家,才使得中国人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使他们处处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章学习篇
**节烦恼即菩提
世俗的烦恼和佛教的智慧(菩提)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有了佛家的智慧,就不会有世俗的烦恼;摆脱不了世俗的烦恼,就说明他没有佛家的智慧。然而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提出了“烦恼即菩提”的观点。关于这一观点的内容解释,连佛教内部也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先介绍有关这一观点的各种解释,再讨论它的现实意义。
一、对“烦恼即菩提”的解释: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烦恼即菩提”是佛教中的一个有名的命题,关于这一命题的含义,解释颇多。
**种解释认为,真相无二,万物为一,所以“烦恼”和“菩提”是一回事,不必把它们区别开来,故曰“烦恼即菩提”。这一看法的代表人物是六祖惠能。据《祖堂集》卷二说,神龙元年,朝廷派使者薛简前去迎请六祖惠能,惠能不肯进京,薛简便要求惠能说法,以便自己返京向皇上交差,二人有这么一段对话: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薛简曰:“明譬智慧,暗喻烦恼。学道之人,若不用智慧照生死烦恼,何得出离?”师云:“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故。以智慧照烦恼者,是二乘人见解,有智之人终不如此。”薛简曰:“何者是大乘人见解?”师云:“《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别,无别之性即是实性。
处凡不减,在圣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这段话讲得比较难以理解,大致意思是说,一般人总认为佛法的智慧就是智慧,世俗的愚昧就是愚昧,把二者区分得十分清楚,包括小乘佛教的人也是如此。而大乘佛教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万物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所谓的智慧和愚昧是一样的。这_观点实际上是超越了是与非的界线,达到了庄子所说的万物一齐的境界。只有摆脱了是非、善恶的纠缠,人才能获得自由。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身处烦恼事之中而无烦恼可言。实际上,超越了是非的人,即是获得佛家智慧的人,他本身已经没有烦恼了。
第二种意见的代表人物是先后做过神秀、惠能弟子的神会。他认为,烦恼也好,菩提也好,都来自同一个人性,因此说“烦恼即菩提”。《神会语录》记载了他与给事中房绾的一次问答:给事中房绾问“烦恼即菩提”义。神会答曰:“今借虚空为喻,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此暗空不异明(空),明空不异暗空,明暗自有去来,虚空元无动静。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元来不动。”
白天的天空一片光明,夜晚的天空一片黑暗,黑暗和光明虽然不同,但承受黑暗和光明的天空却还是那片天空,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人性也是如此,不悟时人性是愚昧的,悟后人性是聪明的,愚昧和聪明虽然不同,但人性还是那个人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恼即菩提”了。
……
张松辉,男,1953年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湖南大学文学院、岳麓书院。已出版《老子研究》、《庄子考辨》《〈论语〉〈孟子〉疑义研究》、《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元明清道教与文学》、《儒释道与文人》、《十世纪前的湖南宗教》九部学术专著,出版《老子译注》、《新译冲虚至德真经》、《新译庄子》、《新译无能子》、《新译坐忘论》、《新译妙法莲华经》、《新译杜牧诗文集》七部译著。
绘图入地眼全书 内容简介 《绘图入地眼全书》,北宋辜托长老著。长老生宋时,扦葬建造,手作甚多,迭著神异,阴阳二宅经彼建造,至今不替,其遗址犹有存者。凡富...
印度哲学史纲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主编、题写书名,强力推荐。★**次把“甲子”和“八卦”纳入同一性质的纪时系统★本书**次把黄历的各个核心元素纳入太...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专论的方式,对中国近代社会之思潮进行了探讨、研究。每个专论由各领域资深研究学者撰写。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涉及导论、人的尊严—...
审美现代性批判 内容简介 现代性是当代思想界的热点问题,它关涉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审美现代性批判》确立了一个批判性的视野,从现代性的问题史入手,以启蒙现代性...
魏晋南北朝佛教经学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佛教经学》原是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的一章。该卷在作计划时,其主要撰写者们曾经要求,每个人都...
尘世的权威: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思想 内容简介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本书从作者从奥古斯丁著述之拉丁原文入手,论述深入细致,在对...
世界经典名著-宽容 本书特色 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宗教以血腥和仁慈维护着它几千年的统治,更迭变幻、不滞不流。而在这一切之后,始终不离其左右,是利益抑或是人性。世...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 本书特色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是雅克·马利坦为1952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举办的“梅隆美艺术讲座”准备的讲稿,用英文写成,次年由普林...
自由的哲学 本书特色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面临社会大动荡的一批俄国知识分子,从马克思主义向唯心主义转变,直至皈依宗教。本书的作者别尔嘉耶夫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思想...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 本书特色《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分成三个部分,第二部分《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是《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
利科的反思诠释学 内容简介 保尔·利科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著作等身,思想渊博,不仅对当人法国哲学,而且也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极大。本书作者与保尔·利科本人...
道家箴言录 本书特色 《道家箴言录》选编了道家历代主要代表人物和宗教经典中的言论,并加以注解和译释,试图让大家在尽短的时间内、较容易地了解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发...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目录 自序引言(一)从清末政体革命到黄宗羲(二)黄宗羲的政治生涯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三)相关研究综述及本书出发点**章帝治史观**节王...
述卜筮星相学-润德堂丛书全编-1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清代易学家袁树珊先生的著作,共6册。包括袁氏父子对传统哲学、医学、史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对于国学研究有...
论语 目录 前言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
《我的哲学的发展》(MyPhilosophicalDevelopment)是罗素(1872~1970)写于1959年的一部著作,顾名思义,这《我的哲学的发展》
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 内容简介 本书结集了作者近年来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有关经学和史学,以及经、史相互关系的几篇论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的五篇论文...
经济与伦理 内容简介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今年是一个喜庆年。在这十年中,研究所鼎力推动汉语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同类学术...
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由超级畅销书作者内田树重磅力作,出版后在日本狂销1000000套。史上*有趣、*实用、*易读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