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知识分子对两德统一作何反应?他们如何看待德国的民族身份及其国际新地位?本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批判地反思了德国作家、思想家长期以来的一些思维盲点。
米勒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知识分子部对统一持防范态度,为什么统一尤其将左派逼入了一场至今有待克服的大危机。他分析了君特·格拉斯、尤尔根·哈贝马斯和其他一些所谓“怀疑的一代人”的回应,这些知识分子同两次大战之间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传统相决裂,他们将自己重新树立为改变战后政治文化的一代“民主精英”,并试图在1989年之后再次发挥类似作用。他讨论了“宪法爱国主义”这个德国观念,也讨论了“1968年一代”的反民族主义,并且首次全面地分析了德国“新右派”。本书写法明快而优雅,它评价了关于民族国家之前途的激烈论战,描述了德国的公共记忆,并且更宏观地反思了知识分子在后极权社会里能够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
本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批判地反思了德国作家、思想家长期以来的一些思维盲点。 本书写法明快而优雅,它评价了关于民族国家之前途的激烈论战,描述了德国的公共记忆,并且更宏观地反思了知识分子在后极权社会里能够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
《另一个国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批判地反思了德国作家、思想家长期以来的一些盲点。
米勒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知识分子都对统一持防范态度,为什么统一尤其将左派逼入了一场至今有待克服的大危机。他分析了君特?格拉斯、尤尔根?哈贝马斯和其他一些所谓“怀疑的一代人”的回应,这些知识分子同两次大战之间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传统相决裂,他们将自己重新树立为改变战后政治文化的一代“民主精英”,并试图在1989年之后再次发挥类似作用。他讨论了“宪法爱国主义”这个德国观念,也讨论了“1968年一代”的反民族主义,并且首次全面地分析了德国“新右派”。
第一章1945年以来西德的民族、国家和知识分子:历史的公共用途
界定一个德意志民族的身份,过去就有种种困难,由此可以想见,在1945年以后,德国人不太能够认同两个分别以英美式民主或苏联共产主义为理想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并且承认他们的合法性。西德没有被纳入与民主德国同样的轨道,反映了大多数民意(对此还可以争论),即便如此,与其说人们是欢迎民主,还不如说是对它逆来顺受。上述两个体系同“1914年精神”、“1914年理念”天然地冲突,而它们恰恰褒扬深刻的德意志“文化”而贬低狭隘的西方“市民化”(civilization),并且指导了德国民族方案长达30多年。提出这些民族主义理念以对抗与法国大革命相连的西方民主理想,并且为其合法性辩护的主角正是知识分子,尤其是历史学家。
两个分裂国家的建立仿佛是明确回答了如何在中欧容纳德意志民族国家这个所谓的“德国问题”,因为两个国家很快就牢固地融入了各自盟友的营垒。与此同时,两国分裂却又重新开启了更老更原始的在1871年之前存在的德国问题——德国是否有朝一13能够统一。但分裂也把德国问题同一系列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两种意识形态系统隐含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方案,由于它们的冲突,民族问题同社会问题纠缠在一起,又进一步反映在一个更广泛的欧洲问题上。雅尔塔体系有一个核心问题:两个德国的问题和两个欧洲的问题是一对并行的问题,因此看似也应一并获得解决,但是远远不能确定的是,德国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是否会为德国问题和欧洲问题给出必然相同的回答。当两个德国于1949年成立之时,自由、和平和统一似乎都是最高使命,但它们相互却不兼容。一个民族能以两个国家的形式存在吗?新建立的两个国家会不会塑造起新的相互独立的民族意识?知识分子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样,倾尽全力去推进民族主义方案呢,还是会最终接受看似“非德国”的两种政治系统,转而支持各自盟友的再教育方案?他们将怎样对付德国的“后法西斯处境”?德国人尽管遭受了纳粹主义的幻灭,却仍对自由主义和民主心存疑忌,他们又怎么面对这个情况?换言之,对于德国政治文化中实际存在的“民主缺失”,什么才是一个恰当的回应?后来被称为一次彻底的文明断裂(Zivilisationsbruch)的大屠杀。是会遭到遗忘呢,还是会以历史记忆的方式融人战后新的民族认同之中?甚至说,此类记忆能否成为某种合法性的来源?于是乎,德国问题除了是德国人内部和欧洲格局上的问题之外,还隐含了一个“犹太人问题”。
扬-维尔纳·米勒,德国籍。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另著有《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A Dangerous mind:Carl schmitt in post-war european thought ,2003)和《宪政爱国主义》(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2007),编有《战后欧洲的记忆和权力:过去的现在性研究》(Memory and power in post-war europe; studi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2002)和《1945年以来的德国意识形态:联邦德国文化和政治思想研究》。 (German ideologies since 1945:studies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and culture of the boon republic,2003)。
钱穆政学私言-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本书特色 本书系钱穆先生所撰有关时政论文之合集,旨在从中国固有历史文化传统立场,为建立新中国之理想作蓝图设计,所涉涵盖政治、社...
试论古今革命 本书特色 《试论古今革命》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的**本著作,全书52章,1797年初版于英国,1826年再版于法国。作者从古希腊,到中世纪...
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十三世纪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属宋末元初断代史研究。书详细阐述南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宋朝与元朝之间的军事斗争与...
AcollectionofwritingsbyGeneralfeldmarschallAlfredGrafvonSchlieffen,oneofImperial...
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魏官品》产生时间及相关问题试释——兼论官品制度创立于曹魏初年、南朝典签制度考略、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等。魏晋...
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共理性与协商民主的逻辑关联性出发,致力于建构契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发展协商民主有助...
罗伯特·P.奥姆罗德(Robert P. Ormrod)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管理学副教授,其研究及教学领域包括政治营销学、利益相...
轰炸机·经典版 目录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轰炸机He-111H型轰炸机“惠特利”式轰炸机B-17型轰炸机“飞行束”轰炸机“麻雀鹰”轰炸机“容克”88型轰炸机“哈...
一个顶级特种兵的传奇,如果他是猎手,谁是他的猎物?如果他是猎物,危险又来自何处?我反复回忆1995年的那个夏天,高考结束之后
空战 本书特色 气势恢宏的空中格斗、雷霆万钧的战略轰炸,万千空军共同演奏的空权交响曲!空战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具革命性的变革莫过于战争从二维平面空间发展到三...
美利坚开国生死战-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上.下册) 本书特色 华盛顿生死渡河战生动地讲述了一场军事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形成了后来的美国,也形成了后来的世界。出现在这...
苏联/俄罗斯空中预警和指挥战机研发全史 本书特色 空中预警飞机发展的历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的政治与军事领袖一直都在注视着另一侧西方的军事科技发展,对比...
故事就是历史 兵书的故事 本书特色 《故事就是历史:兵书的故事》指出兵法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古代军事指挥家制胜的法宝。将这些智慧的法宝集合起来就形...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作为国内外**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
M14:全能战斗步枪特性.装备和发展史 本书特色由勒罗伊·汤普森*的《M14--全能战斗步枪特 性装备和发展史(精)》全面介绍了M14步枪的研发和...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本书特色 他们曾横扫欧洲,震动了整个世界,他们都无愧于名将的称号,然而,他们都是战败者,*终沦为战犯;但是,他们的军事思想却为战胜...
鹰击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ISBN:9787802434332,作者:张杰伟,舒德骑著目录 开篇第一章留在故乡的足迹刻骨铭心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震撼欧洲大地的法国革命; 雷声轰鸣的德国革命; 奥地利君主国的燎原烈火等。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 目录 前言*...
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它主要探讨“统治与服从的关系” 、统治者“统治权力的来源”以及民众“政治服从的基...
中国方略-怎么看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 本书特色 该书回答了“什么是当代中国的真问题?”“什么是治国理政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