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墉写给女儿的,同样也是写给所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对怎样成功感到迷茫困惑的你的书。
在本书里,作者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父:他从怎样规划睡眠、怎样利用时间、怎样得体穿衣、怎样训练写作这些切实可行的小事情谈起,在怎样看待偶像,怎样与老师相处,怎样克服恐惧、焦虑等方面为年轻读者提出建议,也教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胜败和死亡这些人生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墉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移居美国之后,又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本书正是他接受美国文化之后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结晶,是诠释他“自由教育”和“爱的教育”观点的*佳作品。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亦师亦友的立场,会让青年读者备感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他的建议和引导——他的这些建议和引导有如智慧之光,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
有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亦师亦友的立场,会让青年读者备感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他的建议和引导——他的这些建议和引导有如智慧之光,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我知道国内的家长都逼孩子,我没有唱反调,叫孩子不努力,而是教他们“成功要自己去成功,如同成长要自己去成长”。父母要留,孩子要走;父母要为他们做主,他们偏偏不听。这表示他们有年轻人的想法,还是该称为反叛?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的爸爸,知道儿子居然大二要从哈佛辍学,我会不会支持他?如果我是李安的父亲,知道儿子居然要去搞电影,我又会不会阻止?如果我阻止了,还会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大导演李安?
谈睡眠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
今天早上七点,你妈妈的闹钟响,把我吵醒了,可是见她瞄了一眼闹钟,继续睡,我猜一定时间还多,就没吭声。直到过了半个钟头,还不见她起床,才推她,问她要几点起,你妈妈醒过来,看看钟,立刻跳了起来,说:糟了!怎么没听见闹钟响呢?当时已经七点半了,而你必须七点五十分到校。
看你妈妈急着去浴室梳理,我就先跑到你房间看,想你一定早准备好了。没想到,你也还在被窝里。我问你为什么还不起床。你说马上会起,我又说已经七点半都过了,你就哇的一声立刻坐起来,一边匆匆忙忙穿衣服,一边怪妈妈为什么没叫你——你自己又为什么把闹钟按了下去?
看你抓了一根香蕉,头发都没来得及扎,就匆匆忙忙地跟妈妈出去,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谈谈你的睡眠规划。
*近常听你抱怨睡眠不足,怪学校功课太多,有一堆考试,又怪自己为什么总需要睡八个小时才够,还说羡慕那些一天只睡五六个钟头的同学。
其实你不必为自己睡得多而自责,因为你正处在成长期,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需要较多的睡眠。生长激素多半在睡觉的时候分泌,所以如果你睡不好,就容易影响发育。
而对那些已经发育完全的大孩子,就不必有太多睡眠了。我*近看到一个统计,说美国高中生一般只睡六个钟头,回想你哥哥高中时甚至一天还睡不到五个钟头,他们照样发育得很好,可见当你度过这个“急速的成长期”,自然就不会那么爱睡了。’
由此可知,而今你睡下去就起不来,不一定是因为懒,而是由于生理需要。所以我建议你检讨一下,能不能在“醒着的时候”快一点,使自己能早点上床,而非cut你的睡眠时间。
每个人都会拖——
一生有一生的拖,中国人常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是拖了少年时。
相同的,一个月又有一个月的拖,你不是每到学期结束前,就特别忙吗?那是因为前面大半个学期都比较放松,造成功课的堆积。
往再小的地方看,其实一天也有一天的拖。
举个例子,昨天你因为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六点多才到家,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卡通,接着去吃饭,吃完饭看你进房间了,我有事要问你,原以为你在做功课,却发现你躺在床上睡着了,醒过来之后,又坐在那里发愣,还怪自己爱睡觉,直犯脾气。
好!让我们回头算一算:你刚回家时看电视花了多少时间?吃完饭打盹用了多少时间?打开书包,一边懒洋洋地拿出书本,一边开电脑看信箱又花了多少时间?
如果你把这些时间浓缩一下,进门先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看看有多少功课,心里有个计划,同时看你的“伊妹儿”。然后一边吃饭,一边看看电视,吃完饭赶紧上网查资料,开始写报告。你会拖到一点多才睡觉吗?
所以,总要拖到很晚才上床的人,常不是时间真不够用,而是由于前面拖了。
人很妙。你会发现考试之前,读书特别专心;你也会发现,如果一天有五样作业。你做**样花一个半小时,第二样花一个小时,第三样花五十分钟,第四样花四十分钟,等你做第五样的时候,看看时间,已经很晚了,极可能只花二十分钟就完成了。
但是相反的,同样的功课,你倒着来一先做第五样,再做第四样、第三样……那第五样可能就花你一个多小时,**样却反而只花三十分钟。
这也是因为心情的轻松而造成拖。那拖你不一定明显感觉到。只有当你细细比较之后才会发现。
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以“当时已经深夜十二点”的心情去面对,会不会就能效率特佳,省下不少时间呢?
我也曾经以台湾的一个中学生做实验。
他的功课比你还忙,每天觉都不够睡。所以回家也常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被拉起来之后,也常要发呆个半天才能进入学习状态。
他妈妈来找爸爸谈,说孩子总睡不够,如果不先小睡一下,读书的效果很差;先让孩子睡一阵,又会因为开始得太晚,拖得很迟才能上床。
我就建议她为孩子做个统计:“你试试看,孩子一进门就让他先睡个觉,然后起来吃饭,再做功课,会造成几点上床?相对的,你不准他先睡,叫他早早就开始做功课,又会几点钟上床?”
你猜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她如果先让孩子睡九十分钟,孩子是一点上床;她如果不让孩子先睡,孩子是十二点半上床。
前面睡了九十分钟,才迟了半个小时睡觉,我请问你,那多出来的一个钟头跑到哪里去了?
相信你一定猜得出,因为拖掉了。
当那孩子发现时间还多的时候,就慢慢做。反不如在先睡了一觉,“起步”晚,时间已经不早,心情紧张的状况下,来得注意力集中。
而且,你知道吗?
因为那孩子先睡了九十分钟,不但加起来的睡眠时间比较多,而且因为精神好、头脑清楚,反比不先睡一下、十二点半上床的成绩进步快。
孩子!随着你升入高年级,会愈来愈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不得不减少你的睡眠。如果你还希望睡得饱饱的,恐怕也得为自己做个睡眠和工作规划了。
你要用时间的紧迫逼自己有更高的效率,而非用恶性循环的拖延,使自己损失睡眠与健康。
注:
如果希望“小睡”能有“大睡”的效果,*好能一次睡六十到九十分钟。
据二○○三年六月十四日美国《世界日报》的综合报道,由哈佛大学莎拉•梅德尼克教授领导几位心理学家测试发现,午睡一小时至九十分钟之后的视觉学习能力比不睡者高许多。
那份刊登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的分析报告中也提出,午睡的好处只有经历“慢波睡眠”和“快速动眼期”的人才能享受到。因为这两种睡眠可以提神醒脑,并且有助于处理新学到的技能与资讯。
研究报告甚至说:“从行为改善的角度来看,午睡在直觉印象的学习上,跟晚上一夜安枕同样有用。”午睡也使晚上睡眠的效果提高。实验显示,**天有午睡的受试者在二十四小时之后的记忆力,比没午睡的人强百分之五十。
此外,根据许多睡眠专家的研究可以知道,“快速动眼期”(也就是简称REM,做梦时眼睛不断在眼皮下转动的那段时间)有非常好的消除紧张及增强睡眠之前学习效果的好处。在REM期被叫醒,也比在KEM之前的深睡期容易得多。
而REM一般都在入眠后六十到九十分钟出现,所以如果可能,小睡*好能长达九十分钟。孩子放学回家,假使非常疲倦,让他睡九十分钟,要比只睡二十分钟的效果好得多。
此外,应该利用REM期增强记忆的好处,譬如在睡前看一下书,或背一段课文,接着去睡九十分钟,起床后再回想睡前读的东西或复习一遍,就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谈出头拼命做个人上人
“不是只有我会拖,老师也会拖。”
你今天一边看我昨天写的文章一边抗议:“老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都慢慢教,讲一堆废话。到了学期要结束之前又拼命赶。老师赶,害得我们也得赶,所以期末考试之前特别忙。”
说完,你接着往下看,又抬头问:“那台湾小孩为什么要先睡个觉?睡觉做什么?害他晚上都睡不着了。”
我就笑说你是“饱人不知饿人饥”,问你要是你夜里只睡了五个钟头,就算回家先睡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也只有六个半小时,你会晚上睡不着吗?我又告诉你台湾的小孩有多辛苦,同一科,他们常常要念好几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每天不但上课比你早、下课比你晚,而且经常留校补习,补到八九点才能回家。
你就瞪大眼睛,问为什么这么苦。
孩子!我也常责怪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狠狠地逼孩子,把孩子逼得早早就戴上近视眼镜,甚至把孩子逼得跳楼自杀。
我还作过比较,发现我这一代的健康反不如上一代。原因是上一代身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环境,常常要躲轰炸、换学校,有了不少“中间喘息”的机会。相对的,我生在一九四九年的台湾。战争过去了,但是学校少、学生多,入学考试的压力大,于是有了所谓“恶补”。
我小时候,就已经常常要留校补习。在我记忆中,总浮现那个背着重重的书包,书包里装着《图解算术》,在夜色中回家的画面。
你能想象当你学跳舞,学唱歌,学钢琴、小提琴,每天还轻轻松松的小学六年级,许多台湾孩子已经去补习班补习了吗?
何止台湾的孩子啊!大陆也一样。我曾去过一个有名的中学,那校长得意地说他们的毕业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能考上重点大学;又说他们特别在山边盖了一片房子,高三的学生一律送到那儿去住校。就好像以前读书人常到深山庙宇里苦读一样。
不只名校,我有一年去广西深山贫困地区的一个小学,那里的校舍破旧不堪,孩子们身上穿着五颜五六色的“百家衣”。但是你可知道,那里的孩子居然对我说,他们只看到灯光和月光吗?他们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念书,太阳下山之后还要留校补习,所以难得看得到太阳。
据说因为土地贫瘠,有些学生全家只有一套能出客的衣服,大家轮着穿;甚至有人穷到没衣服穿,没被子盖,天冷时躲在草垛子里。.
但是。那些父母还是拼了命,要送孩子上学,要为孩子交“补习费”和“代课老师费”。
这几年,我跑了许多中国大陆荒僻地区的学校,除了我们捐建的希望小学,也去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和建在山西窑洞里的学校。
他们都太苦了。一个老师的月薪可能不够你看两场电影,一家两个孩子可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轮着去上学。
但是,我发现他们都拼命用功,他们的父母可以不识字,却都知道逼孩子念书。
渐渐地,我了解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苦读才能出头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中国人的心里。就算是现在学校多了,在台湾甚至录取率超过百分之百,大家还是要拼。
为什么?
因为要拼进好学校,因为要“强出头”。
孩子,其实你有什么好不解的呢?
你看看四周的同学,尤其犹太人和中国人,他们不是都想尽办法,给孩子补习。叫孩子到医院当义工,上网为孩子找各种题材、参加科学竞赛,甚至为孩子找老师教网球、击剑、游泳和溜冰。建立得奖记录,好争取进入常春藤盟校吗?
正因此,犹太人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四处被排斥,发展到今天,在美国社会虽是少数。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则能成为美国平均学历*高的族群,在各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美国是自由的,自由到你可以选择做清道夫或大学教授;美国也是开放的,清道夫可以赚得比大学教授还多;美国还是平等的,职位没有尊卑贵贱,只要肯努力工作,都能有不错的生活。
但是,有一些民族,尤其是那些经历苦难的民族,无论在中国或美国,他们心底自然有股力量——
拼命做个人上人!
谈镇定平常心心常平
“后天就要生物科会考了,我好紧张。”晚餐时你皱着眉说。
“要有平常心。”我先简简单单地答,又加了一句,“我和你妈妈就有平常心,所以明明知道你要会考了,也不多问你,怕你因为我们问而更紧张,也更没有平常心。”
“什么叫平常心?我不懂。”你说。
好!我就用平常心跟你谈谈平常心吧!
平常心就像这三个字,是“平常有的心”,是“平常的心情”。举个例子,你平常早餐都吃一个蛋、一块面包,晚上都睡七个小时觉,考试的时候,也像平常一样睡七小时觉,早晨吃一个蛋、一块面包,就是有平常心。
至于没有平常心的人,可能碰上考试只睡五个小时,早上为了增加体力,多吃一个蛋、一块面包,还多喝杯果汁、吃根香蕉,到了考场,又灌下一瓶鸡精。结果,你猜怎么样?
因为他的生活方式跟平常不一样,睡得少,本来新陈代谢已经不好,又吃太多东西,不习惯,反而可能在考场胃痛。
我就曾经在参加大专联考的时候,因为没有平常心而呕吐;我也曾经因为没有平常心,在上电视主持特别节目的那天,脸上长了两个大包。
为什么?
因为考试之前,我为了补充体力,特别买了几瓶健康饮料,那饮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氨基酸,我不习惯。至于主持节目长大包,则因为我在前一天晚上照镜子,看到几个粉刺,挤又没挤好,造成发炎。
我平常总挤痘子,很少发炎,为什么偏偏那天出问题呢?
很简单,因为没有平常心——
平常我要挤就挤,反正第二天没什么大事。挤坏了也没关系;可是那一天既想挤又不敢挤,生怕挤不好,结果因为不敢用力挤,反而没挤干净,造成第二天发炎。
所以我说,要有平常心,你平常习惯怎样,考试前保持那样,就不会出问题。
我甚至建议你完全照平常的时间上床,即使早准备好了,也别因为想多睡几个小时而提早睡觉,因为太多人得过这样的教训,就是碰上第二天有大事,早早上床,既不困心情又紧张,反而造成失眠。
妈妈在晚餐时不也说吗?
她学生时代,大考前不洗头,考试那天不穿新衣服新鞋子。
我在学生时代跟她一样,那也是一种维持平常心的表现。因为当你放太多的注意力在服装上面,或是穿了自己不习惯的衣服、鞋子,剪了不习惯的发型,造成分心,或临时出了情况。反而会影响考试。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有一次参加全台北市的演讲比赛,特别在那天穿了新衣服、新皮鞋,就差点出问题。因为才弯腰系鞋带,裤裆就咔嚓,裂了。等缝好裤子,匆匆出门,又发现那双皮鞋因为是新的,硬,打脚,走一步痛一下,造成我连上台都一拐一拐的。
你说,那不平常的心,不是弄巧成拙吗?
经过大半辈子,我觉得愈是碰上不平常的事,愈要有平常心。
所以。在做胆囊割除手术的前一天,我跟平常一样写文章、看书、看电视剧,跟平常一样时间上床;我每次出国前,也必定跟平常一样的时间睡觉、起床、打球。
我见太多了!许多人在出门旅行前,赶着安排未完的公事,上飞机前一夜,先赴应酬,大吃大喝,又装行李装到深夜,结果还没出门。已经扭伤了腰,上飞机之后又开始泻肚子,加上出门之前休息不够,没几天就感冒了。
或许你要说。出门前的事情当然要安排好,行李也当然要装。
对!这正是我强调的。
愈是将要面对不平常的情况。你愈应该早早安排。把那不平常的负担,用前面充裕的时间分散。如同考试,你想能有平常心。就应该在平常早早准备;你想出门之前表现得从容,就应该早早去规划,甚至两三天前已经收好行囊;你想要穿新衣服出台,则应当早早就把衣服试穿一遍,甚至穿上鞋子里外走走。看看步子跨不跨得开,脚又会不会踩到裙角。
“平常心”要以“平常”来准备,而非临时抱佛脚。
“平常心”也是“心常平”,让你的心总保持在平静的状态。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只有平常就努力、平常就警醒的人,才有资格谈“平常心”。
谈自卫小心怪叔叔
一个学生逛完百货公司,刚要出门,突然有个女人,匆匆忙忙地跑来对她说:“我的肚子痛,必须上厕所,可是我跟我先生约好,他就在门口的一辆白色的车子上等我,能不能麻烦您,告诉我先生一声!”说完塞了两包东西给她,“这也麻烦您交给他!”
学生还没走出门,就被百货公司的警卫抓住。她抱着两包没有付钱的贵重商品,吓得呆呆地站在那儿,因为人赃俱获而百口莫辩。至于那先前说肚子痛的妇人和所谓的白色车子,则消失了踪影。
“这会是真的吗?”今天下午,你拿着《超越自己》上的故事来问我。
“当然是真的,而且就发生在我学生的身上。”我说。
“那学生后来怎么样了呢?”你又问。
“被带到了警察局,而且留下了偷窃的案底,只怕一辈子都洗不清。”
你听了,瞪大眼睛耸耸肩说:“好可怕!帮助别人怎么会还这么危险?”
孩子,这世界上确实是充满危险的。你没看报上常登,有人装做向女学生问路,请求女学生带他去,再到阴暗无人的角落。露出狰狞的面目吗?
你没看到报上常登,有人在荒郊野外。把车子的引擎盖打开来,装做抛锚,拦车请人援助,再在那人伸头去看引擎时把人打晕,下手抢劫吗?
你没看见报上总是刊登神职人员性侵犯幼童的新闻吗?那些被侵害的孩子甚至要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敢出来指认。
孩子!你要知道,狼固然可怕。但是披着羊皮的狼更可怕。偏偏那些披羊皮的狼,看来常是比较文弱、比较没有侵略性,也比较不会让你戒备的人。
他们就好像老虎。据印度调查,跑到村落里吃人的老虎多半是老而有病的,它们没有能力在山里猎捕野兽,只好跑到村子里偷牲口、伤人。
所以,愈是看来不会侵犯你的,甚至看来和蔼可亲的,当他的举止怪异时,你愈要小心。
或许你已经不记得了——当你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手脱臼,当爸爸妈妈带你去看骨科医生的时候,他除了检查你的关节、照x光,后来居然要检查你的下体。
爸爸当时很不解地问:“为什么?”医生笑笑,说:“这是美国政府规定,怕小孩受伤是受到侵犯时挣扎造成的。”
……
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感悟人生 本书特色 《感悟人生》由学诚大和尚2006年9月至12月对弟子的十次系列开示结集而成,每次开示组成一讲,每讲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学诚大和尚用平实的语...
人性的弱点:完整全译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卡耐基励志思想精华,是畅销世界的成功学经典之作。在书中作者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种实用的人际交...
《搜鲜记》内容简介:3个多月、6条线路、19个城市,董克平、二毛等美食大家们潜心搜索最鲜为人知的食材,探寻最新鲜的菜品,挑战最
留美就该这样活 本书特色 作者20年留美经验倾囊分享,让你以*实惠的方式玩转留学生活。留美就该这样活 内容简介 《留美就该这样活》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提供...
《作家的满分作文课:应用文篇》内容简介:满分作文,就是这么简单!结合统编人教版语文教材,覆盖小学常见作文类型。不背范文、不
名师教你学演讲 本书特色 今日社会,我们需要理论家的崇宏议,军事家的理薄中天,外交家的侃侃而谈,企业家的妙语连珠,更需要每一位普通人的能言善辨,能说会道。这套书...
《关节置换术居家康复指导》内容简介:本书内容首先对髋/膝关节解剖、关节置换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流程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等进
《超效率工作法》内容简介:你是在认真工作,还是奴性太重? 请检视你是否有以下的“社畜思维”: “命都卖给公司了!”“光整理待
《浙学读本》内容简介:本书是为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浙江传统文化,专门编写的带有教材性质的普及读物。本书以“浙学”的内涵为根据,
走向中枢:长篇小说 本书特色 圈子扩大了,眼界提高了,位置上去了,局面就打来了谋略“合理”了,政绩“靠谱”了,博弈“到位”了,升迁就不远了5亿中国青年的升迁秘籍...
卓越之道-商界钜子给年轻一辈真挚的事业箴言 内容简介 汇丰银行主席、易初莲花董事长、花旗集团全球副总裁、均瑶集团首席执行官、林德叉车大中国区总裁……30多位工商...
30岁小女人的幸福心计 本书特色 有过青春的挫折,有过家庭的风波,有过年轻的梦幻,有过现实的冷漠,看远远近近的风景和悲欢离合.30岁女人更能巧妙的斡旋各种人际关...
幸福金钱法则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作者安娜•韦伯讲述了她的个人生活和在10个行业中的事业——她让一个年收入只有25万美元的公司...
梦想的10道必考题 本书特色 《梦想的10道必考题》:“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老师都会在考试前进行复习时说类似这样的话:‘注意一下这里,这是考点’?我是记得...
聆听写给生者的14堂启蒙课 本书特色 一位资深临终关怀工作者的心得手记,满怀悲悯的勇气之书诉说一个个临终生命的心路历程,直面你我*终的共同宿命每个人**的生命智...
1分钟能做什么 本书特色 “拖拉”可以算是人类的天性,然而不巧的是,我们“上班族”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必须学会“战拖”,与自我天性做斗争,从而在激烈竞争中...
《恋爱影像学:教你的男友拍美照》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给普通人看的摄影书。不需要任何摄影基础,只需要准备好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
迈克尔·雷(MichaelRay),任许多组织团体的顾问,指导过的企业包括大型零售商、食品公司、目录公司、新成立他是斯坦福大学企管
致加西亚的信 本书特色 张艳玲编著的《致加西亚的信》讲述的是美国总统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安德鲁·罗文上校创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奇迹——终于把...
《自我的踪迹》内容简介: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在上一本书《反讽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