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序
李昌集
本書是作者在揚州大學讀博期間完成的博士論文,我是他的
導師。選題和撰寫大綱是我確定的,後來我到徐州師大工作,論
文由王永平教授接着指導完成。現在,這本凝聚着艱辛和努力的
書即將出版,朝富要我寫個序,我想就選題的學術旨意簡要說幾
句。
這一選題的直接意圖是針對中國古代文人“文學的自覺”而
提出的——這是從上世紀初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文學史老話題.為
什麼這個問題一直為學界感興趣呢?因為“文學的自覺”是中國
古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一次文學轉型。今天我們所見的文人文學
的基本格局,就是由這次轉型奠定的。所以,弄清這個問題意義
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學建構的歷史過程,同時還隱含着古代
文人文化品格建樹的若干资訊,許多學者對此感興趣是有理由
的。
二十世紀初以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裹,魯迅關於“文學
的自覺”的觀點似乎已成定論。但近些年來,“文學的自覺”越
來越成為一個各抒己見、懸而未決的問題,而所論諸家闡釋的學
理構架卻大致相同,其間透露的學術資訊是:以往的研究可能隱
藏着某種學理上的缺陷——從其闡釋構架出發,很難達成共識。
這個闡釋構架,本書概括為“直觀闡釋”。這一表述可能不是十
分貼切,但意思很清楚:以往的研究没有走進歷史的深處,而是
就文學盲文學。所以,本書首先對以往研究的學理構架予以反
思,由此而提出一種新的闡釋構架:文學“史”不是“文學”單
槍匹馬闖出來的,文學的運行乃是一種社會活動,因此,底層社
會運動是文學“史”變遷的深層推動力,我們必須考察文學
“史”變遷的社會緣由,纔能對文學史的變遷作出貼近歷史真相
的闡釋。當然,闡釋的*後歸宿依然要落實到文學本身——文學
創作主體的演變、文學內在文化品格的演變等等,.以及這種種演
變在文學的書寫内容和藝術方式上的體現.
顯然,這一學理思路是富有新意的。從這一思路出發.首先
要從社會學的角度對“文學的自覺”這一表述的含義作一清晰的
說明和界定,這種說明和界定需要得到歷史上“行為過程”的確
證,而不能僅從文學話語本身尋繹,因為“文學”從誕生之日
起,便有着一以貫之的人文基因和母題,如“生命意識”、“情感
傾訴”等等,從“詩三百”到楚辭到漠代的詩賦等,都有不同程
度、不同方式的表現,因此很難從文學本身對“文學的自覺”作
貼切的歷史定位。而通過歷史行為的考察,卻可以確定文人“文
學自覺”的歷史標誌——
其一,文人的文學創作從局部空間中的行為轉變為全域性、
全社會化的行為。
其二,文人的文學創作從某些特定群體的行為擴展為整個文
人階層的行為。
其三,文學才華成為文人社會身份的標識,成為文人行為中
不可或缺的内容,成為文人人格*重要的載體之一。
以上三點,相依相存,三點可以一言蔽之:無文學便無以為
文人。惟其如此,文人文學方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所謂“自
覺”,即文學已成其人生價值和人生感悟的一種有意識的載體.
以此衡之,文人的“文學自覺”產生於何時?曰:魏晉時
期。本書即是對此時文人文學所以“自覺”的歷史標誌的具體描
述和闡釋。
從歷史行為的角度看,“文學的自覺”歸根結底是創作主體
行為的自覺,因此,本書在技術操作上勢必要以文人群體為闡釋
中心,本書所以題名為“漢末魏晉文人群落與文學變遷”,出發
點即在此。而以往對“文學自覺”的闡釋——文學内容的、文學
形式的、文學理論的乃至文人*初的文學文本的編撰等等,本書
都將其視為“文學自覺”的產物,而不是“文學自覺”的歷史本
質。
關於上述諸方面的具體闡釋,有興趣者請自看書,不用多
說。所要提請注意的是本書的一個重要之處,乃是漢末“鴻都门
學”的誕生及其活動,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文同尊”格局的形
成.前者,是文人文學“自覺”的行為上的*初契機和起點;後
者,則是觀念上的變更,由此導致文人知識結構的某種整體性調
整。“經、文同尊”體現於文學的創作,一方面是經學精神乃至
諸子思想滲入文學,從而提升了文人文學的品格;另一方面,
“文學”本有的人文基因中與經學精神相違背的內涵(如私人情
感)則使文人文學從“自覺”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埋藏着經學
的群體精神與個體人文訴求的内在矛盾,從而在以後的文學史進
程中引發出各種各樣文學創作的、文學觀念的、文學理論的紛
爭。而這一切,恰恰是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學史”的魅力之一。
還想提請注意的是,本書*有意義的一點是其内在的學理追
求。表面看來,本書好像是對二十世紀的“文學自覺”魏晉說的
回歸,其實在學理構架和闡釋内容上,本書都是對前“魏晉說”
的超越。我曾在不少場合提出,當前文學研究*重要的歷史使命
是富有新意的學理建樹,一個時代的學術研究祇有在學理上有所
超越,纔可能在研究成果上有所超越。本書即是這一思路的實
踐。而本書有待深化的,首先也是學理構架的進一步深化。至於
其他一些不足之處,如思路上有時顯得有些跳躍,論述銜接得不
够細膩;有些歷史描述綫條尚粗;有些闡釋還不够透徹等等,有
些是因為完成論文的時間太紧,有些則是因為學理上火候尚欠。
但我相信,本書是本可讀之書,有新意,有啟迪,可圈可點之處
不少。
朝富讀書很勤勉,逭本書寫得很艱辛。**部學術專著的出
版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學術人生的**個里程碑,今後的道路還
很長,朝富其勉之!
是為序。
二。。七年六月六日夜
第二章
漢末曹魏文人群落的分化與重組
**節 御用文人與外廷官僚系統的“對立”
傳統及其追求指向
一、詩賦:“淫靡不急”之事
所謂御用文人與外廷官僚系統的“對立”傳統,並不是說兩
者為對等的針鋒相對的鬥爭實體,“對立”衹是一種較為形象的
說法,一般衹體現為後者對前者的不相重,而極少表現為前者對
後者的批評。
御用文人的這種現實地位是由他們的社會角色決定的,他們
主要的職能是陪侍帝王遊娛取笑.他們也努力表現經學所提倡舆
規定的“諷諫”作用,常常為賦以諷,但往往是諷一而勸百,終
不免於勸,如武帝好仙,讀相如《大人賦》而飄飄有凌雲之意,
宣帝亦好神仙,“故(王)褒對及之”,切實地反映了賦在當時現
實中的實際作用。言語技能之事,由於不合經學言治體道標準,
往往因為不周於政用而遭到排斥,因此從事這種職事的御用文人
的地位是比較低的,官僚士大夫所為之事屬於國家日常政務,是
“尊事”,這樣,兩者實際上存在極大的現實差别;並且在官僚士
大夫對帝王行為進行要求和限制的過程中,御用文人由於近侍,
多參與帝王遊娛活動,往往被認為助使帝王荒政,因而成為官僚
士大夫批評的對象,所以兩者也就存在某種程度的“對立”
軌跡。
二、問難大臣:御用文人在内、外廷制衡中的作用
在封建統治體系中,如何控制外廷官僚系統的權力、不使皇
隴旁落,一直是*高統治者面臨的嚴峻而現實的問題,為此歷代
统治者都會采取各種措施。兩漠時期,由於身份和地位的關係,
御用文人在内、外廷的制衡現實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内、外廷的這種差别和衝突實際在賈誼的時期就已有了比較
明顯的顯現,賈誼的系列建議打動了文帝,文帝欲以誼“任公卿
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毁誼曰: ‘洛陽之
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買誼為大臣所排斥,*後
不得志而終。如果說賈誼的事例還不足以典型反映御用文人與大
臣“不相容”的事實,那麼前述漢武帝時“中外相應以義理之
丈”的情形比較能說明情況。一定程度上,御用文人形成了一個
特定的群體,某些時候對公卿大臣起着制衡作用,當然,這種作
用是皇上賦予的,他們實際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從幾次辯論的認
识傾向上看,他們是與漢武帝擴邊拓宇、宣揚大國聲威的一貫心
理一致的。但帝王能够利用御用文人以制衡外廷系統,前提也就
是兩者存在的差别和“對立”傳統。武帝朝的逭一系列舉動是有
代表和定型意義的,以後侍從之臣經常參與朝廷的論議正是這一
傳統的延續。東漢肅宗朝時,“朝廷有大議,使(班固)難問公
卿,辯論於前”,就是例子。
三、“尊官”:御用文人在文化精神、實際追求上向外廷系統
的靠近
《漢書.枚皋傳》載:“皋不通經術,詼笑類俳倡,為賦頌好
熳戲,以故得蝶默貴幸,比東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嚴助等
得尊官。”《嚴助傳》載:“尤親幸者,.東方朔、枚皋、嚴助、吾
丘壽王、司馬相如。相如常稱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論,上頗俳
優畜之。唯助與壽王見任用,而助*先進。”這裹說在武帝的御
用文人中,嚴助、吾丘壽王得“尊官”,而“不根持論,上頗俳
優畜之”的東方朔、枚皋等顯然就没有這份榮耀。這是在介紹各
人的情況,但谷口可見這樣一個事實:御用文人並不滿意自己的地
位和處境,他們渴望獲得的是“尊官”,從而擺脫被“俳優畜之”
的境遇。
幼儿智力训练4-5岁 目录 认识数字“1”,理解“1”的含义 认识数字“2”,理解“2”的含义 认识数字“3”,理解“3”的含义 认识数字“4”,理解“4”的含...
看草 本书特色 本书的片断,2007年夏天以“草木日志”为专栏,随刊于《文汇报·笔会》。 编者按说:随着作者&ldq...
金代文学编年史-(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牛贵琥撰写★ 本书为山西大学文学院牛贵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当单亲女生居然的爸爸爱上单亲男生管沙的妈妈,这对毫无准备的少年开始别别扭扭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成了一对冤家兄妹。不同的成长
小布老虎丛书—泡泡儿去旅行 本书特色 爸爸干脆从卫生里出来了,甩了甩手上的泡沫,“那你说说你在梦里遇见什么好事什么好人啦?”大庸说:“反正没有背头校长,也没有数...
谁的莲衣 内容简介 明朝年间,专为美人做香粉的放浪公子林一若有种怪癖,研香之前必让女子浅褪罗裳露出肩头,以便观察肤色和近嗅体香。许多女子为了得到他的粉中神品只好...
中国文学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钱基博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分上、下两册,通过简明的体例、凝炼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史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
子岩的亲笔信,令凤鸣深夜踏入了危机四伏的同安院。得悉庆离被迷惑的内情,凤鸣震惊之,决定不再坐以待毙。这一次,轮到他主动反
本书为作者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论文精选,内容涉及张爱玲、莫言、史铁生等多位优秀小说家的作品研究,以及于坚、翟永明、胡宽等
尽管《小王于》这本童话于1943年在美国首次出版,而法国人却只愿意记得它的法国出版日——1946年4月。2006年4月,法国人高调为它
阿乙目前最佳之作,其精准的语言、动作性情节,流动的人物心理,无一不精彩之极。他为我们带来一个抵抗生命虚无的“勇者”与“恶
解放区散文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解放区散文”,在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史上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作者对“中国解放区散文”中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进行整体综合、纵横...
启功给你讲红楼 本书特色 《红楼梦》一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十几年过程的生活史,中间有无数离合悲欢,矛盾冲突。本书收录了启功先生《读红楼梦札记》...
給了戒指,謝炎許下相伴一生的承諾。但是約定一起私奔的那天晚上,謝炎卻失約了,舒念開始覺悟,之前的甜蜜都是逢場作戲而已。接
男人迷失在对权利、金钱和低级趣味的追逐中,女人无法不为之心痛落泪,女人学会了自己关爱自己。女人被女人领引着前行。本书中,
黄云眉著作集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精辟点评文学名家,揭示韩愈柳宗元卓著文学成就。1.史学大家黄云眉从历史角度入手,分析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重要人物...
王蒙演讲录 内容简介 王蒙作为当代文坛重要作家之一,始终在对中国的文学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本书收录了王蒙先生近年关于文学问题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关心文学的...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本书特色 本书的编撰,大致以时代为准,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前中期、清后期八个时期。本书的主要部分没有采取通常...
文学的阅读-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洪先生常会说到自己的“怯懦”“犹豫”,我却相信他的性情中有较为坚硬的东西,不易磨损,能抵抗外力的销蚀。这种“坚硬”在我们所处的环...
本草纲目特殊制药施药技术 内容简介 目录**章总论**节弘扬《本草纲目》制药施药技术一、发掘、整理《本草纲目》中的制药、施药技术二、继承、弘扬《本草纲目》中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