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通过观察搜集外部世界的信息,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能力。但是,
本章介绍的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是指运用于教育研究之中的一种特定的
研究方法。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是搜集非言语行为资料的初步方法。它
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利用某种
量表有计划地观察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教育现象,从而搜集信息资料并依
据这些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章将讨论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
特点、适用场景、类型等内容。
**节教育观察法的起源及其特点
一、教育观察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中的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从别的学科中借鉴过来的。早
在2O世纪二三十年代,观察法就在其他学科广泛运用。如自然科学实验
中的观察、动物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观察等,都被用来作为研
究的方法,从事本学科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如苛勒1913年到1917
年在长达4年的时间内,在喀麦隆腾奈列夫岛上对大猩猩的观察研究。
1914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新几内亚进行田野研究工作,在
梅鲁岛和特洛布里恩群岛与土著居民共同生活了两年多,采用了包括观
察法在内的人类学研究。
由于观察法在其他学科的成功,诱发了人们不断把观察法引进教育
研究领域的尝试。但是,这期间,教育中对观察法的运用,还只是零星
的、没有取得“正统地位的”试验。事实上也没有取得可以骄傲的成就。
这样的摸索、尝试,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终于迎来了它的新时代。此
时,观察法已经开始大量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施展身手了。其中,有我们
将在下面专篇介绍的贝尔斯(R.F.Bales)。1950年,贝尔斯开发了“交
互作用分析”的12类编码的行为表,用以对教育情境中的人物进行系统
的行为观察,但当时,主要是针对社会活动小组的观察研究。据英国课
堂研究专家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1993年在《教师课堂研究指南》
中指出,“这种完全依赖观察表、编码量表和项目清单的研究方法来自北
美,但是系统课堂观察在英国也有强大的传统力量”。o
二、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获得的资料可靠性较高;
有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资料。具体归纳有如下三点:
1.非言语行为 一
观察法就搜集非言语行为为资料而论,明显地优越于调查研究、实
验法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在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意见方面,
是优越于观察法的。不过,在问到回答者关于他自己的行为时,会遇到
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故意否认一定的行为,或者回忆不起来。而在观
察研究中,在场的观察人员则可随时发觉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为。观察人
员可做现场笔记,将行为的突出特征记录下来,甚至可以用录像将其整
个行为过程录下来。在调查研究中,所有关于行为的资料(除了发生在
访谈过程中的极少数行为外),都是间接的或第二手的。
观察允许深入研究整个的人,调查人员常在预备性研究中运用观察
方法。一个研究人员常常计划进行一项调查,却不熟悉他的回答者,从
而不清楚究竟什么问题是适应的或必需的。通过一次初步的观察研究,
研究人员就会发现研究所需的适当特征,包括回答者自己可能不知道的
某些行为。同样,观察法,尤其是非结构式观察法,是个非常灵活的方
法,观察人员可集中关注那些重要的变量。
教育研究中观察人员常常同观察对象们一起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
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在调查中访谈员与回答者之间建立的短
暂而又过于正式的关系更为亲密和随和。这种直接的关系使研究者有机
会更详尽地发现被观察者真正喜好的是什么。
当然,这样也存在一种危险性,即观察人员和他的观察对象之间由
于频繁的接触,往往容易产生过度的爱憎等情感,这种感情的萌发,可
能破坏观察人员的客观性。因此,一个局外人看得很明显的某些事,观
察人由于同被观察者过于密切的接触,可能注意不到,甚至拒绝相信某
些他们所做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影响观察问题的信度和效度,
值得注意。
2.天然环境
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另一主要优点是行为发生在它的天然环境里。
观察法的一些支持者认为,同其他主要的资料搜集技术相比,观察法较
少反应性。实验法严重地依赖人工环境,调查法则依赖对一套有限问题
的言语回答,这两种方法都会恰恰在它们所试图研究的资料中产生偏误,
以致资料成为该方法的产品,而不单纯是对一种现存经验现实的测量了。
观察法不像调查或实验那样是有限的、人工的。尽管如此,也并不能排
除观察法产生偏误的可能性。有一具陌生人(观察者)在场,人的活动
和资料的记录中便会有偏误存在,所有这些,使得在观察中存在着偏误
的现实可能性。
3.纵贯分析
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观察法,不必像访谈员那样与被调查者每天的活
动和职务争夺宝贵的时间以进行访谈,也不像实验人员那样必须强使被
试处于一个异己的,有时是敌视的或不舒服的实验室环境中,观察人员
能够在受观察者的天然环境中进行研究,从而通常能够进行比调查或实
验为期较长的研究。这个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调查对象对很久以前发生
的事件可能记忆不清,而观察人员是在事件正发生的当时对它们进行研
究的。这样,在观察中,观察人员能有充足的时间对趋势进行观察研究,
从而能够说明偶然事件和平常事件之间的区别。
在教育研究观察法的优点的另一面,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对此作以
下四点分析。
1.缺乏控制
观察发生在天然环境里的行为时,由于是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
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观察效果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观察法由于其方法简便、灵活,能够深入包括大范围的问题,往往
获得大量的资料。这种资料常常难于以系统的方式进行编码和分类。就
这点而论,有些类似调查研究中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在这两种情况下,
研究人员均可能面临上百甚至上千的誊抄材料,详细地说明逐日发生的
事情,却无法充分地综合资料,以得出同假设有关的结论。
代数学基础(影印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代数学基础理论类的经典书,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代数学基础(影印版)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代数学及其在现代数学和科学中的地位...
学龠 本书特色 本书系钱穆先生谈论为学之方法与门径的专门著述。钱先生在书中首先谈到孔子与朱子谈论读书的内容,后又列举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等近代名儒谈论读书的...
四级级-朗文小学英语阅读-(小学版) 内容简介 ★《朗文小学英语阅读》以为指针,以各种小学主流教材为参考,以朗文英语资料库为选材,撷取*经典、*实用、*有趣、*...
小学生魅力阅读:三年级上 内容简介 流动的春天窗前的豌豆花园芽儿在哪儿过冬少年英雄播种希望的日子美丽的传说生命的药方风知道,雨之道手足之情让你的思维转个弯蝉鸣如...
GRE 考试官方指南-第2版-含光盘 本书特色 ets官方独家版本,权威解析gre考试各个方面。详细、全面解读gre三大题型(分析性写作、文字推理和数量推理),...
2011考研英语一号写作160篇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按语言逻辑结构区分为:词汇层面、句式层面、段落层面。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便于考生有计划第进行复习,也便于考生...
世界名著“红蓝白”—白系列(瓦尔登湖) 本书特色 世界名著·自系列包括《小妇人》、《瓦尔登湖》、《f不起的盖茨比》、《老人与海》。我们把名著 ...
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 本书特色 阅读教学能否有更大的作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应怎样评价?它有哪些优缺点?《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试图以“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本书特色 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哲学史,*重要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整理中国哲学史的丰富史料,探索中国哲学的具体发展过程,从而发现中国...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 内容简介 **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节生活是教育的素材第二节创造教育是“独出心裁”的教育第三节教师师德和学识的典范第二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首-名师全解 本书特色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名师全解》由名师根据要求精选61篇千古传诵的中国古诗文名篇佳作,作为初中学生的必背篇目,这6...
考博英语阅读理解150篇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旨在提高考博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复习资料。它根据众多名校的英语考试大纲和历年考博试题中阅读理解的形式和难易程度,...
格列佛游记 本书特色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本书是以格列佛船长自叙的方...
小学奥数-1升2年级-暑假拔高衔接15讲 内容简介 读者对象:暑假小学奥数班或数学提高衔接班的师生,想利用暑假强化和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学生及其家长。内容构...
三峡文学史 本书特色 《三峡文学史》(作者胡德才)是**部全面描述三峡文学发展历程的专著。《三峡文学史》共分十九章,系统介绍和论述了三峡文学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
《真理:哈佛大学与美国经验》内容简介:本书对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做了一次全面彻底的历史回顾,展现了哈佛从一所清教思想主导的
中央典藏版 安妮日记 本书特色《安妮日记》是犹太小女孩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
百年哈佛给年轻人的15堂课 本书特色 《百年哈佛给年轻人的15堂课》:会聚世界顶级学府的智慧精髓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
英语考试-全真试题详解(专升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自1999年以来的历年专升本英语考试全真试题及5套全真预测试卷,并配有参考答案及详细的试题解析,书后...
张景中,1936年12月生,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指导教师。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和教育学等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