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作者:张兰花,张振国 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6-01

评分:4.8分

ISBN:9787532624393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目录

**章道曲概述
一、道曲的概念
二、道曲的分类
(一)娱神曲
(二)修道曲
(三)法事曲
(四)传道曲
三、道曲诸要素
(一)道曲文本形式:步虚、颂、赞、偈、祝、咒、诰、韵
(二)道曲制作人群:神仙、道内人士、道外文人
(三)道曲咏唱对象:神、仙、鬼、人、仙境
(四)道曲演唱方式:歌唱、念唱、诵念、念白
第二章道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轨迹
一、先秦:道曲孕育期
(一)祭祀:万物有灵的神灵观
(二)诗人:介乎神人之间的巫师
(三)歌诗:祭祀乐舞的“颂”和“祝”
二、汉至隋:道曲产生、发展、成型期
(一)道教的开创和神仙信仰的确立
(二)道教科仪的创设及定型
(三)道教音乐文学诸体式的拓展
三、唐宋元:道曲发展鼎盛期
(一)统治者的大力扶植刺激了道曲的创作
(二)文人的参与推动了道教音乐文学的繁盛
(三)“赞咏词”的诞生与“道情”的逐渐定型
四、明清:道曲的分化期
(一)道教由盛渐衰而走向式微
(二)道教文学与民俗文学的相互渗透
(三)道情的俗乐化演变
(四)道教科仪道曲趋于简练、典雅
五、现当代:道曲多元化发展期
(一)道教发展几经波折渐趋平稳
(二)道曲旧制与新声多元并存
(三)道乐的整理及研究步入发展轨道
第三章道曲宗教思想及社会功用
一、神仙信仰
(一)对先天尊神等神的专职人格化
(二)圣贤或祖先魂灵的升格神性化
(三)对待神仙鬼怪的程式性情绪化
二、修持养炼
(一)体道悟真、与道合一是修道的至高境界
(三)追求长生、得道成仙是修炼的*终目标
三、济世度幽
(一)参与社会生活的祈愿:救世与度人
(二)消解人生忧患的形式:禳灾与度幽
(三)惩治邪恶的警示作用
四、道德伦理
(一)约束行为的教规戒律
(二)纲常伦理的道德实践
(三)感发善心的劝导效应
第四章道曲的文学风貌及审美功能
一、文本形态博杂繁巧
(一)道曲体裁丰富多彩
(三)道曲体式灵活多样
二、艺术特征鲜明独特
(一)永恒的信仰主题
(二)灵异的神仙形象
(三)夸张的语言艺术
(四)巧妙的典故化用
(五)传神的风情缩影
(六)坐实的冥想技艺
三、宗教趣理炼形明心
(一)道曲越唱越明,道理渐晓渐悟
(二)咏唱思悟融通,化形入神炼体
四、诗乐视听悦神娱人
(一)吟诗词说道情,张扬悦人雅趣
(二)道乐飘步虚舞,展示娱神技艺
(三)道曲戏剧汇融,神仙凡人共乐
第五章道曲文化价值发掘的现实意义
一、张扬人文精神.服务和谐社会
(一)倡导天人和谐,彰显人文情怀
(二)借助道场善举,传扬人文精神
二、宣传善恶报应.实施素质教育
(一)正面规范,鼓励追求理想人生
(二)反面警世,劝诫革除劣质恶行
三、演播灵韵仙乐,促进身心健康
(一)诗意存念,净化浮躁的心灵
(二)气韵交汇,炼达健康的体魄
后记

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内容简介

根植于中国本土,以修真悟道、长生成仙为目的的道教,自东汉顺帝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自创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借助多种艺术形式表达神仙信仰、宣传教义教理、显示其宗教力量。如编写著作典籍、诗化修道秘诀、举行斋醮科仪、编曲颂神悦人、做法事祈福祛灾、道化戏剧传教、撰写神仙故事等等,其中道曲是贯穿于各种宣教活动中形式*活跃、内容*丰富的重要艺术形式。
本书是一本以道教音乐歌词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它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对道曲的概念、组成元素、分类等情况进行了界定和概述,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道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轨迹,剖析了蕴含其中的宗教思想,透析了它作为诗词形式的文学风貌,同时还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这一特殊艺术样式的社会功用,提出了开掘其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

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节选

**章道曲概述
一、道曲的概念
何为道曲?
顾名思义,道曲的“道”特指以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老子为教祖的、以吸取神仙方术内容和神秘主义思想的黄老道为核心而创立的道教之“道”。“曲”则有多种涵义:一是指乐曲、歌谱,如《国语·周语上》:“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韦昭注:“曲,乐曲也。”二是指一种韵文形式。广义的曲包括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一般多指宋金以来的南曲和北曲。三是泛指乐曲的唱词。不同时期,“曲”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歌、乐府、曲、词等,总之,曲是具有“声(音乐)”和“辞(歌词)”两大要素的歌曲,“声”、“辞”一体化是其基本属性。针对这一属性,李昌集诠释曰:
曲之声,为传辞之声;曲之辞,为系声之辞。“诗三百”、汉“乐府”,均有“声”之辞;宋词、元曲,皆有辞之“曲”。声辞不可分,分则不可谓之“曲”,不可谓之“乐府”,这是中国古代在现实形态和理论观念上共同确立的“曲”之本质。
这段话言简意赅,将“曲”的声、辞属性阐述得清晰而透彻。同样道理,“道”、“曲”连言的道曲,也应有道教音乐的“声”和道教歌词的“辞”两种属性。即使《中华道教大辞典》粗廓式“道教歌配以规范的音乐,称之为道曲”的解释中,也重点突出了道曲的声与辞的二重性。“道曲”*早出现在典籍中是在唐代,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征稿》引《唐会要三十三》及《新唐书二十二礼乐志》说太极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婆罗门改为霓裳羽衣。
……

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作者简介

张兰花,女,1963年出生,河南省许昌市人。河南大学文学硕士,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曹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三国曹魏文化及道教文学研究。发表论文有《庄子是梦象艺术的创始人》、《陶弘景道教文学论略》、《建安文学创作区域的迁移与文风嬗变考论——以许下和邺下文人群体为中心》等,主要著作有《曹魏胜迹》、《三曹七子之外建安文人作品校注》、《庄子文学研究》(合著)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