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色彩论

中国色彩论

作者:姜澄清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8-06-01

评分:5分

ISBN:9787805886480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中国色彩论 目录

**章 史前时代的色彩遗存及其观念推测附:彝族远古色彩观念探测小结第二章 色彩的四大范畴**节 概述第二节 以色明礼的儒学第三节 以色证道的庄学第四节 见诸《周易》中的色彩载述第五节 早期民俗的色彩尚忌小结第三章 从哲学诠释到运命附会**节 概述第二节 吕不韦的色彩观念及秦代的色尚第三节 汉的色符应及汉代色彩观念的大概第四节 《淮南子》的色彩观第五节 灾异、谶纬与色彩第六节 《黄帝素问》的色彩观小结第四章 艺术色彩论的创立与佛教色彩观的传入**节 概述第二节 佛教的色彩观第三节 魏晋至隋文艺理论的成就与绘画色彩论的草创第四节 敦煌壁画的色彩特征小结第五章 从微调到变革**节 概述第二节 “黑色革命”的进程第三节 唐、宋、元色俗举要小结第六章 守旧乏变与西学渐入的时代**节 概述第二节 明、清两朝的画学色彩论第三节 明、清官制的色彩律例第四节 西方人士东来的影响小结附论附论一 原色、间色论附论二 实用色彩举要一陶彩述略附论三 礼俗用色之尚忌附论四 中国画的择色原理附论五 东西方色彩观念的比较附论六 相命术中的色附会附论七 色彩学理与民族思维范式参考文献再版后记

中国色彩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古典文化“以色明礼”“以色证道”的儒学角度,论述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推出在中国人审美观念中色彩观形成的内在理据,并借助西方美术中的色彩运用,脉络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绘画以致实用领域独特的色彩规律。

中国色彩论 节选

《中国色彩论》为一部系统的关于中国色彩理论的专著,从中国古典文化以色明礼 以色证道的儒学角度,论述色彩在中国传簪文化及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推衍出在中国人审美观念中色彩现形成的内在理据,并借助西方美术中的色彩运用,脉络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绘画以致实用领域的独特色彩规律。

中国色彩论 相关资料

史前时代的下限,通常是以文字产生为标志,但是,文字的产生、成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此,精确的界定几乎不可能。何况,不少民族或群落,至今无文字,我们当然不能据此将该族群划入“史前”部落。因此,以文字的产生为标准来划分“史前”、“史后”或“野蛮”、“文明”也不尽圆满。更何况,“史前”的上限又该定于何时呢?从理论上说,自然应从人类的产生开始,但同样令人懊恼的是,人类的产生依然是一个极漫长的进程。这样,我们便十分难堪了——我们不能不界定,而又难以界定。好在,本书讨论的主题,不是史学的分期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免堕迷雾之中,不妨沿用习惯术语,姑妄为说,具体一点来说,便是以殷商为界限——这时,严格意义的文字业已产生。研究殷商前的色彩现象及色彩观念,异常困难,首先,无文字的记载,初民对色彩究竟如何论评,不得而知,因此,今人的研究,难免附会、妄测。其次,鉴于原始时代工艺、技术的落后,施色赋彩便不能不大受限制,加之殷前色彩遗存,除陶系实物外,几无可信旧物,对这一时代的色彩现象及色彩观念的研究,也就不得不笼而统之——我们所努力的只是在总体卜不偏离大致。但是,史料的缺乏并不意味着研究空间的狭窄,甚至可以说,殷商前的色彩观是最具诱惑力的研究命题。从理论上说,文字的不存在,使初民对非文字性的交流媒介依赖更多,其中,色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神话、传说中,我们看到初民对色彩是如何地神往,从“开天辟地”到“仓颉造宁”,在人类演化的各个进程中,都闪烁着色彩的灵光。须知,巫文化中最强烈的意识便是色彩意识,而巫祝最有力的解谜破惑手段,便是色彩。这种情况,直到当代,仍遗存于原始部族之中。昼明夜暗、日赤月白,五彩斑斓的云天,变化万端的天象,都令初民诚惶诚恐。诚然,对初民色彩观念的推测,可能招致“无依据的妄说”之责——尽管这种推测是有说服力的。我们不妨依据远古神话、传说去研究,但这些形诸文字的载籍,并非“野蛮时代”的实录,而只是文字产生后的产物,因此,这类文献所反映出的色彩观念,是否就是远古真实,又当别论了。但神话、传说毕竟是在口口相传的基础上演述的,因此,这种“思想遗产”仍足以帮助我们获取初民观念的大致。自然,史前时代是极为漫长的,鉴于本书只涉及色彩,所以在实际上研究所涉的时限,只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因为,这个时期人工制器已有赋色上彩的实物可资考察了。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出土了一批陶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