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力求做到客观深入,力求做到整体性研究与专题性具体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问题意识与总体梳理相结合,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结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在吸收已有中共历史和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的这套丛书包括六本著作,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分册,内中具体收录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有经济、中国共产党与私营经济、中国共产党与“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与城乡经济关系等内容。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三者缺一不可。有什么样的国情就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政府与市场,发展经济缺一不可。工业化是中国强盛的必由之路。城乡差别是体制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兄弟并不平等-华南的阶级和亲族关系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鲁比·沃森运用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实地收集的证据,对位于香港新界的厦村这个有着600年悠...
中国历代廉政监察制度史 目录 序绪论**章先秦时期廉政监察制度**节殷代的君权制约制度第二节领主与下属的权力制约第三节君权制约中的民本主义内涵第四节君权制约与舆...
《山居七年》内容简介:2014年因借山而居火爆网络的青年诗人、画家二冬,在终南山的小院儿里诗意地栖居七年了。很多人以为他住个一
空战王牌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关于“一战”、“二战”期间各国的王牌飞行员情况,具体包括了:美国头号空战王牌理查德·邦格、伊凡·尼·阔日杜布、艾伯特· 鲍尔、**...
金钱.选票.门阀-星条旗下的民主盛宴 本书特色 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用自己的眼睛给我们解释,美国人是什么样的?美国的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美国式&...
民主与独裁:国家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内容简介 在新著中,诺伯特.波比奥探讨了政治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并系统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藉以无与伦比的敏锐思维以及深厚的...
《万物有灵》内容简介:《万物有灵:里的草木鸟兽鱼虫》收录了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细井徇所绘《诗经名物图解》中的196幅名物彩色图谱
转折与新路 本书特色 《转折与新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为主题,选收论述1975年整顿、1976年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的“...
印度特色的政党和政党政治 本书特色 近年来,印度作为第三世界大国,其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的发展及其国际战略地位的明显上升,是国际各国有目共睹的。作为同是第...
中华千年文萃----政事得与失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了中国自先秦到明清,历朝的君王与臣子对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利害得失的经验总结,实为史学入门者及...
世界谍战和著名间谍大揭秘 本书特色 间谍作为*活跃的细胞之一,广布在人类社会这个巨大的有机体中,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 国与国之间的间谍明争暗...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主要思想、典型社会实践等,但更重要的是揭露它资本主义的本质,批判它的各种错误论点,划清科学...
1949-2009-中俄关系的大情小事 本书特色 《中俄关系的大情小事(1949-200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是上帝让我们成为邻居——俄罗斯谚语19...
政治哲学经典(西方卷) 内容简介 编选这部《政治哲学经典·西方卷》是应编者们对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 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从哲学...
《枪械狩猎完全手册》是狩猎和射击领域迄今最全面、最有趣的的宝典和指导用书,涵盖了包括枪械的发展史、经典枪型、射击用枪、射
◎内容简介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
大卫的铁拳 本书特色 以色列是一个谜一般的国家,犹太民族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人们不明白,一个在历史上仅生存了一百年、而灭亡倒有二千年的国家怎么会死灰复燃,也弄不...
约翰·米尔斯海默是芝加哥大学温德尔垫·哈里森杰出贡献政治学教授,国际安全政策项目主任,美国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杰出学者之一,《纽约时报》、《新共和》、《大西洋月刊》...
原子城女孩 本书特色 这是关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的一群年轻女子的传奇,她们在美国历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原子城女孩(二战...
具海根(Hagen Koo),系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学教授,曾编著《当代韩国的国家机器与社会》等较有影响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