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作者:施耐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08-06-01

评分:4.6分

ISBN:978750970191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内容简介

本书为“阅读中国系列之喜玛拉雅学术文库”之一,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独具特点的学者——陈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论述,进而透视近代中国史学的变迁以及史家在社会当中地位之转变,同时进一步分析史家与建立民族认同之关系。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独具特点的学者——陈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论述.进
而透视近代中国史学的变迁以及史家在社会当中地位之转变,同时进一步分析史家与建
立民族认同之关系。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目录

第1章导论
第2章陈寅恪和傅斯年的生平
一陈寅恪(1890~1969)
二傅斯年(1896~1950)
第3章新史学的形成
一康有为以前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二民族主义史学的形成
第4章陈寅恪和傅斯年的史学理论
一陈寅恪
二傅斯年
第5章研究实践
一陈寅恪有关中国“中世纪”的著作
二傅斯年关于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的研究
第6章诠释
附录1:调和历史与民族?——历史性、民族个别性以及普遍性问题
附录2:世界历史与历史相对主义的问题——1919年以后梁启超的史学
参考书目
一原始文献
二参考文献
三工具书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节选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为“阅读中国系列之喜玛拉雅学术文库”之一,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独具特点的学者——陈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论述,进而透视近代中国史学的变迁以及史家在社会当中地位之转变,同时进一步分析史家与建立民族认同之关系。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相关资料

第1章 导论
自东欧剧变以来,在中国学研究中,学者们对中国现代史的评价产生了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发端于中国开始进行改革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的几十年中,所谓“挑战与回应”模式一直在研究中占据着领导性地位。此模式的出发点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降因受西方的影响,其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结构开始逐渐解体。就与传统决裂这一假设而言,中国学研究的看法与一般现代化研究的看法是相当一致的。
长期以来David Apter等理论家始终认为,现代化过程的特征是个别传统的逐渐没落,以及一种具有普遍性、以西方为导向的现代社会之形成与发展。上述看法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另类更强调传统文化影响的观点的质疑。由于印度、中国和日本有着较为悠久和完整的文字记载的历史传统,而且它们在面对来自西方的挑战时所做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这类观点如Samuel Eisenstadt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对印度、中国和日本着墨甚多。这种观点上的转变引发了对一些理论构想的讨论。按照这些理论构想,传统主义不再被视为一种受传统束缚、抵制任何变革的思想态度,而被看作一种有意识将传统因素融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要在通往未来的现代社会道路上,协助民族和文化认同之确立以及社会的团结。
Eric Hobsbawm在其有关传统主义的研究中认为,在过去二百年的社会变革中创新传统的成分多于承袭传统的成分。而人们在求索一个“适合的历史过去”之过程中塑造了“虚构的传统”。在应对新的挑战时,这种“虚构的传统”不但能使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正当化,同时也重新确立了历史的延续性。本人在此要指出一点,即这种观点低估了流传下来的象征与价值观念系统的作用。同时,此观点还以一种不受过去影响、只按照眼前利益来构造传统的可能性为出发点,而这并不符合事实。
相比之下,Dietmar Rothermund具有多元性的观点对研究工作来说更有助益。他认为“对传统的解释是有意识和有选择的”也就是说,传统主义者把过去传下来的那些不甚有助于确立认同和维持社会团结的因素剔除掉,把有助于上述目标的因素挑选出来,然后干脆地将之称为他们所谓的单一传统。在这个重新解释的过程中,原先活的、异质的、多样的传统被缩减成几个有限的方面,传统也就因此而被一致化了。由于个人亲身体验到的传统具有多元性和不同的利害关系层面,因此自会形成互相抗争谁能对过去提出具有约束力的解释和预测将来的传统主义。
在这里,传统主义被理解为一种仅部允以西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作者简介

施耐德,教授,受教于德国波鸿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从2000年起担任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中国学教授,于2006年建立现代东亚研究所并兼任该所所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