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用镜头和文字独到地展现出大地震前川西北的美丽风貌。这是一本需要用心感悟的书,真实地书写出大地震中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2007年6月,赵亚辉等组成科考队,沿着70多年前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西北部采访时所走过的道路,重走中国西北角。历时超过一年,到达中国西北部7个省区超过120个县。其中,在2007年8月,作者曾在汶川、北川、江油、绵阳等地进行长时间的细致走访,深入了解川西北羌族聚居区的风土人情、羌族文化、秀美山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者**时间赶赴震区,先后在绵竹、汶川、北川、都江堰、绵阳等地进行采访报道,有较大影响。
本书作为《重走中国西北角》的特别专辑,通过有价值的**手的文字、照片对比震前、震后汶川、北川等川西北地区状况,为读者还原汶川、北川等地的历史真实,展示羌族文化的人文荟萃。本书图文并茂,有大量原创的冲击力极强的震前、震后的对比照片,可以从中回忆川西北的风物人情。
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前,作者曾经在“重走中国西北角”的行程中途经汶川、北川等川西北地区,用大量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那里的风土人情、秀美山川。地震之后,作者又**时间赶赴重灾区。重回故地,当日人文荟萃、景致独特的川西北已是满目疮痍,只有在今昔图文的对比中,让昨日重现,还原真实的川西北。
地震前后的强烈对比,震区人民的坚强意志,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让我们对这片不曾关注的土地有了特别的记忆和情怀。正因为如此,我们将本书有限的收益捐助给北川中学“上学之路计划”,以表达我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这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书,是对受灾严重的川西北*好的纪念。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宋明
作为救援队的“编外队员”,亚辉在火线中记录下鲜为人知的内幕和故事。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总指挥 赵和平
多年后,这本书的价值将会尽显。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 姚檀栋
亚辉用文字和镜头,独到地展现出大地震中*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这也恰好解释了他的抗灾博客为何能脱颖而出,十多天访问量就突破千万。
——新浪网总编辑 陈彤
跟随赵亚辉,重走中国西北角,发现偏僻角落的精彩,追寻未曾在意的感动,经历灾难现场的悲壮,感悟历史瞬间的永恒。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 张晓军
震后,完全现场的目击,读来动人心魄。震前,人文地理的大餐,读来甘之如饴。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 单之蔷
抢救“国宝级”专家
国家救援队190名队员,已经连续两昼夜没有休息了,他们在和死神赛跑。
队伍分成两组,一组在东汽中学,一组在东方汽轮机厂总厂。这是我国一一个重要的汽轮机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了重大损失,有300多名员工遇难。
地震时,在厂里一座办公楼里,有20多名专家正在开会,只有几个人跑出来,其余全部被压埋在废墟下,其中有我国权威的汽轮机叶片专家刘海波,堪称“国宝”。
我在现场看到,这座办公楼为4层砖混结构,中间会议室全部坍塌,两边的楼房一层被切断,主体向中间倾斜十几度,摇摇欲坠,楼板层层叠压,相互交错。在废墟的后面,有一堵墙连接危楼,形成一个u形的包围圈,在前面有一条3米深3米宽的水沟,对于紧急撤离来讲简直就是“无路可逃”。
这里俨然一座“孤城”,救援难度很大。队员们搭了一个悬空的5米木梯,才能深入到楼里的废墟中去施救。现在余震不断,木梯随时都有断落的危险,给救援带来很大的考验。
救援队员卢杰独自一人率先进入废墟,找到了专家刘海波。他的身体被两块交错的楼板压住,其中一块楼板长达8米,直通到左侧危楼的墙根,上面压着大量的废墟,只要轻轻一动,上面废墟就会坍塌,整个左侧危楼就会倒塌。
“把我的腿锯掉,让我出去。”已经被压埋很长时间的刘海波,激动地对卢杰说。“你别急,我们会有更好的办法”,经过冷静思考,卢杰提出了充分利用吊车的力量,将交错叠压的两块楼板捆绑在一起,吊升后形成一个稳定的A字形的营救方案。
中国地震搜救中心曲国胜总工程师和结构专家孙柏涛研究员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20名队员轮番上场,冒着生命危险在现场抢救。压住刘海波的楼板一厘米一厘米地慢慢吊升,救援队员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海波和整座废墟的变化。
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营救,“国宝级”专家刘海波在没有受到任何二次伤害的情况下获得解救。之后不久,主任工程师袁晓阳等5位技术人员,被陆续救出。
……
赵亚辉,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记者,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多次参加重大和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报道,曾随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在伊朗巴姆地震重灾区抢救重伤员,赴印尼班达亚齐采访印度洋海啸重灾区,跟踪2005珠峰测量行动超过百日……
著有《亲历世纪大灾难》等著作,报道和作品多次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反映出中国记者的职业精神和时代风貌。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科技好新闻一等奖等。李长春同志称赞他是“记者的榜样”,王兆国同志称赞他是“青年的楷模”,陈至立同志称赞他的事迹“要编入大学新闻专业教材”。他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百花诗谱:憨夫百花吟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总达634页,海豚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济华的“博客诗集”,发表后受到博友欢迎与好评,有的...
幸得诸君慰平生 本书特色 以为活着是为了收悉美。某公笑叹,什么是美?即“不知生活艰辛”。我点头,但转头还得给他补半句,“或佯作不知生活艰辛”。这本书就是这么个情...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内容简介:《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
《反内卷》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严重内卷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如果我们不觉醒,不采取有效措施反内卷,我们每个人甚至整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内容简介: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
中国当代女诗人随笔选 内容简介 本书编了国内当代二十余位优秀女诗人的六十余篇随笔。这些秀外慧中的篇章涉及女诗人们对艺术、爱情、生活、社会乃至性爱婚姻等问题的思考...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精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张先生代表作短篇小说《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以及中篇小说《浪漫的黑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
那三届 本书特色 本书为77、78、79级大学毕业生中杰出代表的文章汇编。文章作者均为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各界精英,如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愙斋诗存 内容简介 《愙斋诗存》九卷,吴县吴清卿先生所作韵语,而嗣孙湖帆夫妇刊行者也。先生生丁清季,四海俶扰,而慷慨负经世大略,以诸生上书阙下,言事激切,释褐后...
故都的秋 本书特色 对自然山水的探幽索微,摹神拟态是他的长处,他笔下的景物于秀美清幽中泛着古韵,在清丽疏朗外而不乏隽永,然而我们并不能体会到,在美的意境与情趣之...
精神病的诗经-神不楞登-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扭转中国人诗歌认识的诗集,一部体现当代华语诗歌*高写作水准的诗集,也是一部堪载近20年中国时代精神的魔幻现实...
孙犁作品精编:上下 本书特色 孙犁的作品有一种清馨质朴的美的韵致。他的小说具有浓郁清丽的诗意笔触以及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凝练,清新明快,有“诗体小说”之称。他塑...
多鼠斋杂谈 内容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老舍的幽默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有时到了成也幽默,败也幽默的程度。老舍的幽默...
《圣经的文学世界》(The World of Biblical Literature)一书是享有盛誉的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奥尔特(Robert Alter)在该...
巨大的子宫-亨利.米勒全集(8) 本书特色 卡尔·夏皮罗写道:“他的真实意图是找到我们这个世界活的精髓,不管它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存在于艺术中、文字中抑或人类...
苏辛词说 本书特色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欣赏古典诗歌、探寻诗意生活。苏辛词说 内容简介 本书由顾随弟子周汝昌作序,是**次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
终于尝到真滋味 本书特色 特别设计「叶怡兰╳王杰旅食天堂书笺」:寻着Yilan美食的记录,由知名插画家王杰悉心绘制七张旅食天堂,随书制作成拉页型式精美信笺,可撕...
始信昆仑别有山-海外游学日记选辑 内容简介 《始信昆仑别有山:海外游学日记选辑》作者自1983年首次访美以来,先后出国一十七次,浪迹五大洲,历国二十有八,居留海...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茅盾评说八十年 目录 丛书主编谈巨匠风骨本书编者前言风雨八十年忆念怀茅盾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茅盾先生生活点滴感谢雁冰先生印象记一段旅途回忆 ——自记在茅盾先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