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5天

汶川地震15天

作者:杨艾祥 编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年:2008-06-01

评分:5分

ISBN:978780234235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汶川地震15天 目录

5月12日:震动世界
14时28分汶川震动全国…
亲历地震
千钧一发,营救者们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急赴四川地震灾区
部委快速行动
军方启动应急预案
医生现场抢救
温暖潮涌
自救英雄
5月13日:学会坚强
及时、公开的地震报道
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
政府后盾
5月14日:困难重重
挺进再挺进
水荒与水库
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怀和关注
5月15日:生命**
我要坚持
没有遗忘
爱心守望
抗灾前线
5月16日:接受世界
开放姿态
国宝无恙
决不放弃
5月17日:新阶段
转向农村
防疫先行
生命奇迹
灾后一些新的问题
灾情依然严峻
5月18日:任何困难都难不到中国人民
5月19-21日:哀悼日
举国同哀
北川:特别管制
捐赠加速
救援与善后工作
5月22-27日:哀悼之后
回到课堂
安置灾民
附记生命奇迹:震后20天获救
后记

汶川地震15天 内容简介

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就在那一刻,1000万同胞目睹了山川移位、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境,500万同胞于一瞬之间痛失家园,将近9万同胞被废墟掩埋并失去生命。发达的传播手段让灾难的现场毫无延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死亡和鲜血让人战栗不止,拯救和互助让人热泪长流,没有谁发誓,但每一个人都会深信,这样的记忆在我们的心中将永不磨灭。本书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记录了汶川地震的15天。
本书是一个亲历汶川地震灾难现场的记录者在被灾难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之后的记录和思考。这是人类的灾难,更是上天教育我们的课堂——我们在灾难中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己。5月12日不是个简单的日期,而是一个符号——人类反省自己的符号。

汶川地震15天 节选

5月12日:震动世界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一位在上海工作的重庆人问《商界》杂志的一位编辑:“历史上发生过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的事情没有?”他回答说:“有的,那是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官方统计显示,那次地震造成24.2万人丧生。”
但此次地震的破坏性远不止这位年轻编辑所想象。地震发生时,他正坐在重庆市渝中区一座写字楼的13层的办公室里,为一篇6月份将要刊登的稿件冥思苦想标题。下午2点30分左右他眼睁睁地看着办公室里的饮水机像被人猛烈地推了一把,里面的水马上就“沸腾”起来。紧接着办公室里发出了令人窒息的尖叫,然后是慌乱中奔走的同事。
3天后,在5月15日晚召开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的关于地震危害性的说法显然更具说服力——从震情看,这次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大的一次地震。
温家宝说,经过地震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加上实地观察以及各地上报的情况,汶川地震重灾区的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汶川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随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冯梅用科学的解释阐述了温家宝总理的说法。这些解释刊登在国土资源部网站上。
**,从震级上看,汶川地震更强。唐山大地震国际上公认的是7.6级,而汶川地震已于2008年5月18日从*初评定的7.8级*终修订为8.0级。
……

汶川地震15天 作者简介

杨艾祥,男,1980年1月14日生于重庆。他虚荣而上进,这使他2002年大学一毕业就有机会成为曾一度红火的《21世纪人才报》的编辑,也有机会在2004年在北京参与创办《TEAM》以及2005年加盟《大学周刊》之后参与创办热度网络。后来他在商界传媒谋了个位置——办网站、做杂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