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世界2》作者克里希那提,在1955年奥哈山谷近八次空性流露的谈话中,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的是人类头脑的迷惑、习惯和假设,并认为这些是世界上所有暴力的和痛苦的根源。他指出,尽管教育水平、宗教谅解和自我提高从技术角度而言都进步了,但是战争、竞争、互相猜忌和保卫领土的活动却愈演愈烈。自我所有外在的进步都不是通向自由的进步,而是在原地踏步。他认为,通过勤勉的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思维活动是通向自由的唯一道路。
20世纪伟大的五位圣人之一克里希那穆提说:你就是世界。《你就是世界2》作者,中观的导师,彻底的觉者,道道地地的禅师克里希那穆提:真理乃“无路之国”,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无法一窥究竟。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克里希那穆提是我知道的少数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和他相识是人生光荣的事!——亨利·米勒(Henry Mille
nbsp; 言
独立意味着是清白的,未被污染的,不受任何传统、教条、观
念和他人意见等的束缚。这样的头脑不会去追寻什么,因为没有什
么可追寻的;这样的头脑处于自由的状态,彻底地平静,没有任何
欲念和活动。但是这样一种状态不是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不是一件
通过训练可以实现的东西;它不会因为禁欲或练习某种瑜伽而出现。
只有当了解了“自我”的活动方式后才能实现这样的状态。而“自
我”既体现在日常行为有意识的头脑活动之中,也体现在无意识之
中。重要的是要了解自我,但不是在别人的指导下,也不是凭借人
所有的意识,后者是有局限的,是社会、宗教、各种影响、印象和
记忆的结果——要认清这些局限并摆脱它们。但是仍然存在一个
“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如果你要问如何才能自由,你就没有在
听。
如上观念挑战了人类传统的一种看法,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的进
步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确定的方法才能得到的。它还向人们内心生
活的深层机制及其结果发起了挑战,这种内心生活包括精神权威、
信仰、持戒和探寻内心世界。这些谈话旨在了解人在日常生活的当
下是什么样的——即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由文化价值观、宗教理
想和自我设计的未来所定义的、 “应当”的那个样子。这些谈话要
求我们去了解自身,而不是将这些文字视为真理。在*后一篇谈话
中,一位提问者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他问道: “现在我该怎么办?”
在进入这一未知领域之前,需要仔细思考下面的回答:
你是在尝试按照我说的话去做吗?还是在体验你自己?我希望
你能看到这两者的不同。如果你是在按照我说的话去做,那么你必
定会遇到“现在我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因为你是在试图获得一
种你认为我已经得到的结果。你认为一些东西我有你没有,而且如
果你按照我说的话去做,你同样也可以得到它们——这是我们当中
大多数人所做的事情。我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出于一种商业心理:
为了获得某种结果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做礼拜、冥想、供养——为
了得到些什么。
现在,你不要遵循我的教导。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或者,我所
有要说的就是:专注于你自己的思维,看看思维能够达到什么样的
深度;所以重要的是你,而不是我的教导。对你来说,重要的是发
现你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这样的思考意味着什么,就像我今天早
上试图指出的那样。而如果你真的发现了自己的思维活动,如果你
观察、体验、发现、放手、将每一天都视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那么
你就不会问出“现在我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此八篇谈话都是1955年夏天在加利福尼亚奥哈(0jai)山谷橡
树林的树荫下,面对数百听众的即席之作,没有注解。克里希那穆
提1922年首次造访该山谷,之后除了外出巡游演讲之外都住在那
里,直至1986年去世。他91岁高龄时在松木小屋中去世,该处紧
临位于托帕托帕(Topa Topa)山悬崖下的奥哈克里希那穆提档案馆。
他在全世界创建了若干基金会,以保存并向人们提供他的谈话、作
品和对话。本书出版时,可以在jkrishnamurti.org上找到更多的资料、
录音、录像和文字。
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人类需要崇拜些什么东西。你、我
_.__。.__._____
以及其他人渴望在我们的生命中存在神圣的东西,我们
去寺庙、清真寺或教堂,或者崇拜其他的符号、图像和思想。崇拜
的需要似乎是十分迫切的,因为我们希望脱离自身并投入到更加伟
大、更加广阔、更加深刻和更加持久的事物中去,于是我们开始构
想出基督、导师,以及天堂或世间的圣人;我们发明出各种各样的
符号——十字形、新月形,等等。或者,如果所有这些都不能让我
们满意,我们推测在人的思维背后隐藏着什么,认为那是神圣的,
需要崇拜的。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生存活动中发生的事,我想我们当
中的大多数人都十分清楚。在已知的世界里,在思维和记忆的世界
里总是存在着这种努力,我们似乎永远不能突破,并找到不是头脑
所发明的神圣之物。
因此今天早晨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探讨一下是否存在真
正神圣和无限的、不能被头脑所领会的东西。要进行这样的探讨,
很显然我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要发生革命。我指的不是经济或社
会革命——它们是幼稚的,它们也许能够在表面上影响我们的生命,
但本质上它们根本算不上是革命。我指的是通过自我认知而发生的
革命——不是通过肤浅的、审视思想表层可以完成的自我认知,而
是通过深层的自我认知。
当然,我们*大的困难之一是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认识的范
围之内。我们只是在我们能够认识到的局限内活动——即在记忆的
局限内——我们的头脑能否超越这个局限?在某种意义上记忆显然
是重要的。我必须认得从这里回家的路。如果你向我询问我非常熟
悉的事物,我会立即做出回应。
我建议,在我说话的时候观察你自己的思维,因为我要更深入
地探讨这一问题。如果你仅仅是听我说而不马上运用你所听到的,
我的解说将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听我讲,然后说“我明天或者会
后会想一想”,那么它就不见了,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如果你全
然关注于你所听到的话,并能够运用它——这意味着认识你自己的
智力及感情活动的过程——那么你将立刻发现我话语中的意义。
就像我所说的,对你所熟悉的事物你的反应是瞬间发生的;当
你被问到一个熟悉的问题,你会很轻松地回答,这种反应是瞬间的。
如果你被问到一个你不很熟悉的问题,会怎么样?你会开始在记忆
的柜子里寻找;你试图想起你所读过的书或者曾经思考过的事,以
及以前的经历。即,你在特定的记忆里追溯,那是你已有的记忆,
因为你称之为知识的那些东西在本质上都是记忆。但是如果你被问
及一个你根本不知道的问题,你的记忆里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
东西。如果你能够诚实地回答你不知道,那么这种不知道的状态就
是探索未知的**步,
这就是说,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是非凡的,我们对机械
方面的事非常熟练。我们去上学,学到各种技术,知道如何组装机
器,知道如何修路和建造飞机等等,这些不过是记忆的增加。我们
希望借助同样的智力去发现隐藏在思维背后的东西,于是我们进行
训练、服从某个体系,或者归属于某些愚蠢的宗教组织;所有这样
的组织在本质上都是愚蠢的,无论它们能够暂时地带给你多少满足
和喜悦。
现在,如果我们一起在深入研究这件事——如果我们关注于此,
我们是能够做到的——我想与你一起探寻的是,头脑是否能够抛开
所有技术的记忆,抛开所有在已知中寻找未知的努力?因为当我们
在寻找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已知
的领域里寻找我们所不知道的。当我们在寻找快乐、安宁、上帝、
爱或者其他什么,这种寻找总是发生在已知的世界里,因为记忆已
经给了我们提示和暗示,我们对此坚信不疑。因此我们的寻找总是
局限于已知。即使是在科学领域,也只有当头脑完全停止观察已知
时,新的东西才会出现。但是停止对已知世界的探索并不是一种意
志,它不会因任何意志所导致的行为而出现。说“我不应该研究已
知,而应该拥抱未知”是绝对幼稚的,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头脑
是在假设和臆想;它所经历的也完全是荒谬的。只有通过自我认知,
通过你每天因认识自我而发生的革命,你的头脑才能够从已知中得
到解放。记忆的累积可以帮助你了解自我,但却不能使你理解自我
的意义。你明白我所说的吗?
你看,知识的累积使我们认为我们能够理解事物——通过比较。
但这种方式真的不会使我们理解。如果你把一件事物同其他的事物
相比较,你就会迷失在比较当中。只有当你付出全部的关注时你才
能够理解些什么,而任何形式的比较或评判都会使你走上歧途。
因此,自我认知不是累积,我认为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
自我认知是累积的结果,它就只不过是机械的,就像一位经过培训
并不断地钻研某一部分人体的医生所具备的那种知识。一位外科医
生在他的手术室里可能是一个高手,他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才干,
是积累起来的经验在帮助他。但是我们所涉及的不是这种累积的经
验。相反,任何形式的知识积累都会破坏发现;但是当一个人真的
发现了什么,他也许可以利用这些累积的知识。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一一}(RJ∽王z>仁叫一189598⑦一,印度著名哲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号师,在全世界有着广
世界中的日本宗教 内容简介 石川县的能登半岛上有个叫真胁的地方。几年前那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遗迹。这个绳文时代的遗迹,也可以称之为“环状列木”(Wodci...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
生命管理26280天的活法 本书特色 生命是短暂的,平均只有26280天。人生就像一本26280页的书,如果你随意涂鸦,到*后,这本书将变成一堆废纸。把握手中的...
易学基础 本书特色 《易学基础》立足于易学客观真实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易学的真实思想、方法及其发展源流,揭示易学的功用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
宗教与美国社会(当代传教运动.第6辑) 内容简介 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宗教复兴造成了包括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在内的各种宗教传教运动从全球处境、运动...
美之为物 内容简介 什么是美?根据心理学家南西·艾科夫的说法,追求美丽既不是文化制约,也不是广告商推波助澜的结果,或对女性主义的反动。本书是**本深入探讨人体美...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宣讲自己的哲学思想,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散文诗体...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内容简介 “是什么?”——形而上学永恒的提问。“是真的。”——哲学不朽的追求。不管是对自然界或社会,还是上帝或人,都少不了这样的...
隋唐佛学研究 本书特色 夏金华著的《隋唐佛学研究》一书关注隋唐佛学繁荣的内在动力,隋唐佛学的中心议题等许多在相关领域未解决的问题,对隋唐佛学的兴起与衰落的原因,...
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内容简介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国人影响甚大。李刚教授对道教有着深厚的研究,对道教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其何以“中国根...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的取舍基本上遵循了这个指导思想。也就是说,20世纪法国哲学家,只要他的哲学思想能归人意识哲学或概念哲学,或者与这两大阵营都有...
Inthismodernspiritualclassic,theTibetanmeditationmasterChögyamTrungpahighlightsa...
《哲学大纲》是罗素在总结了自己之前哲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性、通论性的哲学著作,集中讨论了“人的外在问题”,即人对外部世界的感
禅的光年 本书特色 禅的光年:读佛即是拜佛,学禅即是修身,禅是*好的心灵导师。浙江佛教协会会长怡藏法师倾情作序,《这个和尚有点萌》作者延参法师诚挚推荐!禅 *非...
中生代思想书系: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本书特色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
易学心理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 《易学心理学》对易学在心理治疗、易学在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易学与人的气质的形成与变化等诸多...
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是根据格洛克纳1928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尔全集》第十九卷译出的。格洛克纳本...
上帝的迷思 本书特色 《上帝的迷思》:全世界*著名的无神论者,全世界*具争议的进化生物学家,全世界*畅销的科普作家之一。出版当年即销售100万本,雄踞《纽约时报...
任继愈谈武圣孙武与《孙子兵法》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武圣孙武与》是任继愈先生撰写的关于孙武、孙膑两位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文章合集。含《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孙...
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佛学与精神分析的对话 本书特色 在《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中,交织着对佛教主题的精彩描述,以及在虚构的患者和心理治疗师之间的引人入胜的对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