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宋克书《急就章》集联》
《急就章》,原为《急就篇》,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乃中国古代学童识字的启蒙读物,旧分三十二章,因分章书写,故名《急就章》。传以三国时吴人皇象所书《急就章》为*古,后世书家奉之为章草正宗,多有临写。《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明宋克书<急就章>集联》即以明人宋克书《急就章》卷为底本。
《汉景君碑集联》
《景君碑》,亦称穴北海相景君铭移,全称穴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移。东汉汉安二年(公元一四三年)八月立。景君,文中未录其名,系汉任城望族景氏族人,汉顺帝时任大司农,继任元城宰、益州太守、北海相。碑原在山东济宁任城县,后移济宁县学。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广三尺三寸。』是碑为圭形,有碑穿,碑文隶书,额篆书。碑阳十七行,行二十三字。碑阴四列,列各十八行,第四列二行,字大小不一。碑阴末后刻四字韵二行,行四十二字。碑额阳文篆书二行,十二字。
《周颂鼎集联》
颂鼎,西周宣王时期青铜器。颂鼎传世共三器,三器铭文相同,然行数不等。铭文为大篆,凡一五十一字。
颂鼎铭文述宣王三年(公元前八二五年)五月,王在周康昭宫即位,命史官『颂』掌管成周贮二十家,监新造,以积贮货税用于王家之故事。
《汉西狭颂集联》
《西狭颂》,又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仇靖撰文并书。摩崖刻。书体为隶书。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其文为颂扬东汉武都太守李翕为谋求民利,开通西狭道之事。
该摩崖笔力道劲、古拙凝重、结体方正、气势开张、气象浑穆、雄强刚健。字句完整可读,是东汉隶书雄强浑穆的代表作品。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评其为:“字大纵横不下三寸,宽博道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疏宕则有《西狭颂》。”杨守敬《平碑记》云:“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梁启超《碑帖跋》赞其为:“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晋爨宝子碑集联》
《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晋爨宝子碑集联》是《中国历代碑帖集联》的一种。
《爨宝子碑》,又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碑立于东晋大亨四年(即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年)在云南曲靖城南三十五公里扬旗田出土。现存曲靖县**中学『爨碑亭』内。碑文记述了建宁太守爨宝子的生平事迹。该碑与同在云南境内的《爨龙颜碑》合称『云南二爨』。因此碑形制较小,故又称『小爨』。
《汉封龙山颂集联》
《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封龙山颂集联》笔画圆浑,用笔遒劲豪放,有篆籀笔意,结体方正质朴,平正中蕴含动感,气象宏大,法度谨严。通篇看来,其静与动,放与敛,含蓄与豪迈,粗犷与俊美,恣肆与规整,达到了完*的统一。该碑自被发现之后,即广受赞誉,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平碑记》称其一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愈于此。
《汉开母庙石阙铭集联》
为了使这一传统而优*的习书方式广为流传,我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这《中国历代碑帖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开母庙石阙铭集联》是其中的一种。书法在两汉时期,扮演主要角色的一直是隶书。篆书的遗迹虽然不多,但大都很有特色,表现为笔画厚重,结体茂密,气势开张,反映了汉人的自信与豪放。
《汉武梁祠画像题字集联》
汉武梁祠石刻画像年代约在东汉建和元年(公元一四七年)前后,石在山东嘉祥紫云山,计有武、梁祠画像题记三石,武氏前石室画像题字十四石,武氏后石室画像题字十石,尺寸不等,画像题字为隶书。原刻久湮土中,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藏家黄易(小松)访得,就地命工匠椎拓,始有拓片流传。黄易穴小蓬莱阁金石目锣有著录。
《秦会稽刻石集联》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行临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时,丞相李斯等颂扬秦德而立。书体为小篆,相传为李斯所书。原石久佚,文辞保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申屠以摹本重刻立石于浙江绍兴学官。清康熙时又被人磨去。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绍兴知府李享以旧拓申屠摹本嘱金匮钱梅溪重刻。后有李享、翁方纲、阮元诸家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就是清乾隆年间梅溪的重刻本。
《汉樊敏碑集联》
《樊敏碑》,拓本纵255cm,横117cm,有篆额阴文“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碑阴刻北宋眉山邱常与南宋眉山程勤懋题跋,碑首以两兽蟠其上。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此碑立于四川芦山(今芦山县),刘盛刻,息喿书。虽见于宋人著录,但碑一度佚失,清道光年间重出土。刘运峰、刘璁编著的《汉樊敏碑集联》以碑帖中字集*新的文字,殊非易事,而对联,短小精悍,为碑帖集联带来*大的方便。
《秦石鼓文集联》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刻石,以形状似鼓而得名。经典篆书。因文字内容系记述秦国贵*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唐朝初年在岐州雍城(今陕西凤翔)南田野中发现,故又称“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等。石鼓高约九十厘米,直径约六十厘米,各环刻韵文四言诗一篇,描述秦国贵*游观渔猎、祭祀欢乐之情景,全文约七百字,现仅存二百七十二字。字经约四厘米。
《汉鲁峻碑集联》
《鲁峻碑》,全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又称《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四月立,现存山东济宁。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五寸,广四尺五寸。”是碑为隶书,碑阳十七行,行三十二字;碑阴二列,列各二十一行。额隶书“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两行十二字。
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本书特色 《越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名剧选段”——精选了五个经典性名剧中的若干核心性唱段,以展现...
三国志 内容简介 《洋画儿》系列画册汇集了民间收藏家刘允福建 先生几代人收藏的近万张“洋画儿”精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民俗、戏曲、文学、体育、娱乐、风光...
影像史记(影像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影像的书,是作者近三年来收集、整理、考证旧影像的一些感悟。内中涉及到一些关于“影像史学”和“影像叙事学”的学术命题...
继《如何看懂艺术》开启意大利艺术之旅后,艺术经纪人、知乎艺术达人翁昕带领我们来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这两座于文艺复兴时期大放异彩的历史名城中深入探究艺术之美。《...
文徵明行·楷三种 内容简介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也作璧),徵明是他的字,后来又改字徵仲,别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五十四岁时才...
硬笔描摹苏东坡行书字帖 本书特色 《硬笔描摹苏东坡行书字帖》:苏东坡(公元1037-1101年),名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
杰克逊.波洛克-费顿.焦点艺术家 本书特色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以他开创的绘画方法引领着战后美国的先锋艺术。他的绘...
刘江篆刻精品集:中国美术学院藏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得道多助 ; 美不老 ; 长进 ; 胸有成竹 ; 百花齐放 ; 来者可追 ; ...
本书详细讲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砖雕石刻艺术。共分七个部分:屋顶砖瓦装饰,砖墙上的装饰,砖栏杆与影壁,石柱础与门枕石,基座、
2005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是全面记载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状况的综合性年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主编,组织建筑界、城市规划界、...
《幸福的都市栖居》内容简介:安居乐行的幸福,无法独自实现。用环境设计的知识,科学地“看风水”“聚人气”! 郊区别墅离开心很远
《中国橘子之谜》内容简介:一位陌生的访客进入了唐纳德•柯克先生的接待室。几个小时后,人们发现,门从里面锁上了。打开来,是一具
Thecoloristworkinginfilmandvideoistheindividualresponsibleforbreathinglifeintoch...
赵之谦印风-(附胡钁) 内容简介 《赵之谦印风(附胡钁)》讲述了:印章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
《西方建筑史》图文并茂,但它绝不是摆放整齐、贴有风格标签的展览馆。它从古典渊源审视整个西方建筑的长河,把整个建筑的历史看
楷书-把书法老师请回家-第二版-技法图解 内容简介 作者吴玉生,自从1809年美国人沃特曼发明了钢笔,钢笔字就在全世界流行了。由于它书写快捷、携带方便,己成为现...
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楷书卷 本书特色 现代人正在丧失细细品味艺术作品的时间、耐心与能力。需要消费享乐主义和休闲文化。艳俗不但从形式中消解工高雅的形式感,而且潜藏着...
马克·罗斯科,1903年生于俄国,1913年随家人移居美国,1970年逝于纽约工作室。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纽...
完美编剧成长指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引进图书,由好莱坞知名编剧撰写,讲述在拖延症、神经质充斥的时代,如何将剧本写作这个规模浩大的工程破解成一系列容易完成的小任...
清初印风 本书特色 这本《清初印风》是《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丛书之一。收入了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现存的印章的图谱。是一部翔实的资料库。对你学习篆刻艺术和研究篆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