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作者:雷锐 主编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08-07-01

评分:5分

ISBN:9787105094547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内容简介

“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是适应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时代要求,获准立项、艰苦创作并通过专家验收的课题。本项目从文学现代性与现代化的理论新视角,重新认识壮族文学,揭示壮族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演进轨迹,力求更准确、更生动、更符合文学本质地把握它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点,以及它与中国其他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认识它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和总结文学的地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共同规律。本项目研究的收获,是当前壮族文学研究和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
全书连绪论、结语共十四章,从远古时期介绍开始,揭示壮族文学诞生以来一直蕴藏流贯于其中的特点,及其进入近代后的新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壮族文学受到冲击并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有了重大推进。但由于种种原因,壮族文学的现代化还不够充分。直到进入新时期中期,壮族文学终于出现了现代化质变的飞跃,追上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脚步。全书总结了近一个世纪来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规律、经验、教训,*后提出对壮族文学在新世纪腾飞的建议和设想。
全书可说是一部新的壮族文学史,是壮族文学研究领域中理论、观点、材料较新的一部专著,主要表现为:构建出富于独创性的少数民族文学现代化理论框架,对前人理论有新的补充和超越;对壮族文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挖掘有新的发现;对五四以来壮族文学现代化进程及其规律作了前所未有的论述,部分资料属于*新发现;对许多壮族文学作品作了独到的、有说服力的、具有新意的分析,丰富和加深了对壮族文学的理解;在现代化基础上,对21世纪壮族文学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构想,一些观念新颖而有震撼力。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本书特色

本项目试图用学术界*新理论之一的文学现代性与现代化的理论,来重新整理和认识壮族文学,揭示壮族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变化情况、演进轨迹,从而更准确、更生动、更符合文学本质地把握它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它与汉族文学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认识它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和总结文学的地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共同规律。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目录

前言
绪论壮族文学——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璞玉
一、壮族——族源多元、包容性强的民族
二、壮族文学发展史概况
三、壮族文学的传统特色
四、近代壮族文学中现代性因素的孕育和发展
**章20世纪上半叶: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的迅速积累
一、现代性、现代化与少数民族文学现代化
二、20世纪20-30年代壮族文学现代性进程的重大变化
三、抗战时期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的继续增加
四、20世纪40年代壮族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努力推进
五、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不断积累的前进轨迹
第二章壮乡新天地欢欣而单纯的描绘——20世纪50年代壮族小说现代性进程的前行
一、工农兵方向的确立和20世纪50年代的壮族小说
二、陆地:美丽的“南方”小说
三、其他作家:在叙事和写意之间
四、初期小说现代化进程的突破与片面
第三章在停滞中思索在曲折中前行——20世纪60-70年代壮族小说现代化追寻的艰难
一、艰难跋涉中的20世纪60-70年代壮族小说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的新枝
三、万马齐喑文坛黯
四、明月照得彩云归
五、写出风起云涌的时代进程
六、《瀑布》——壮族历史长卷的尝试
七、壮族小说现代性进程质变的征兆
第四章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探索——20世纪80-90年代壮族小说的现代化进程(上)
一、进入新时期的壮族小说
二、韦一凡: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坚持与挖掘
三、孙步康、黄钲: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人
四、潘荣才、梁芳昌:在生活中反思和探索
五、黎国璞、谢树强:参与现实、干预生活
第五章从统一走向多元——20世纪80-90年代壮族小说的现代化进程(下)
一、韦编联、韦纬组:在“伤痕”、“反思”中启蒙
二、岑隆业:壮族现代主义小说的成形
三、黄佩华:人性描写的拓宽
……
第六章壮乡新山水优美而淳朴的抒唱
第七章空间的宽广拓展与开垦
第八章艰难而缓慢的现代化行进——新时期前的壮族散文
第九章在继承中突破——20世纪80年代壮族散文的现代性积累
第十章在边缘中发展——20世纪90年代壮族散文的现代化进程
第十一章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嬗变——壮族戏剧现代性进程的印迹
第十二章在平缓中突变在发展中困惑——壮族影视文学现代性进程的轨迹
结语腾飞,进入21世纪的壮族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节选

**章20世纪上半叶: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的迅速积累
中国历史在硝烟火光中进入了20世纪。武昌起义的密集枪声响起,腐朽的清王朝的黄龙旗被革命的暴风雨扯得粉碎。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可是,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一种特殊的政体转型之中,被军阀争权、割据、混战和帝国主义加紧控制瓜分中国的争斗所笼罩。中国人民同样处在水深火热的痛苦里。辛亥革命并没能改变广西壮族社会的根本性质,新军阀统治下的壮族人民依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但是,20世纪的世界毕竟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现代化的大潮汹涌澎湃,民族独立、人民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1919年我国爆发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受十月革命影响,中国文化思想界内发生了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运动。五四打开了中国文化现代的大门,使中国文化结束了古代的沉重历史,迎来了现代的新鲜空气。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也迈过了现代的门槛,以新文学运动的全新面貌和蓬勃活力呈现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的小说,郭沫若的诗歌,胡适、周作人的文艺理论,一大批风格各异、成绩斐然的散文、戏剧光芒四射地出现在文坛上,大步追赶着世界文学现代化的潮头。中国五四文学在现代化的途程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足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媲美。没有五四运动,没有新文学运动,今天的中国文学也许还在近代的晨雾中徘徊。……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作者简介

雷锐,男,1947年生,广西南宁人。文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小说现代化五十年》、《柏杨评传》、《桂林文化城小说研究》等近二十种(含合作),论文《再论抗战文学中“救亡”与“启蒙”的关系》等百余篇,多次获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