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平民电影》一书系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正和增补而成的一部新著。作为她的博士导师,她提出要求让我为本书作一篇序文,自然是无法拒绝的。
记得初见卫华是在博士研究生的面试考场,那时的她年仅24岁,一脸的稚气却充溢着强烈的求知渴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攻读博士的三年里,卫华刻苦钻研,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在搞好学业的同时还在校内作兼职教师,赚取生活费用,面对艰辛的生活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正是经过这样积学、酌理、研阅的过程,卫华将学问、理论、经历三者结合起来,酝酿完成了本书。
都市平民电影实际上是中国电影民族化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百年中国电影民族化的追求,大致可以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电影总是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言说主题,但其中总有若干时代的“共名”决定着中国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内在一致性。在20世纪上半叶,这些“共名”主要体现为启蒙、抗日、救亡等主题,1949年以后,则主要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比如《上海之战》、《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狂流》、《大路》、《南征北战》、《红旗谱》、《英雄儿女》、《开国大典》、《开天辟地》、《大决战》、《横空出世》等影片。这些影片大多以写实主义为创作基调,讲求“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的艺术技巧,通过倾向鲜明的视听语言和通俗平易的叙事风格,展示浓郁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昂扬乐观的精神气质,从而表现为一种“错采镂金、雕绩满眼的宏大叙事。
《中国都市平民电影》以都市平民群体为切人点,以家庭、情感等平民化叙事为研究对象,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为研究目的,从日常生活角度梳理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指出“平民化意味着影片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的选择上贴近平民的现实生活、贴近观众对电影平实易懂的要求”,并进而总结出“平淡自然的影像风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意境化的追求”等平民化特征是中国电影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三节中国都市平民电影发展轨迹
中国都市平民电影脱胎于都市平民文学,它基本上延续了都市平民文学写实性的特点,继承了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文化传统,开拓了中国电影的新视域,形成了平民化的叙事手法和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影像表意体系。从总体上来看,中国都市平民电影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期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都市平民电影萌芽生长的年代,1922年明星公司拍摄的《劳工之爱情》(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可以算作是中国都市平民电影的开山之作。这部影片只有3本,属于故事短片,讲述了改行卖水果的郑木匠与邻居祝医生女儿的爱情故事,妙趣横生,有一种稚拙之美。其创作理念遵循“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的主旨国,该片注重对底层小人物的描写,讲求娱乐效果,开创了中国电影对都市平民生活再现的影像历史。但该片中的场景却并未显现典型的都市特征,影片中空间的运用极为有限,仅有三处固定的场景,即木匠的水果摊、医生的小诊所和木匠的住所(一家娱乐场所的一楼)。
继《劳工之爱情》之后,一大批以都市平民为主角的电影涌现出来,如:《上海一妇人》、《盲孤女》等等。《上海一妇人》,讲述的是上海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少女爱宝被未婚夫的养母林氏带人上海,受到误导而成为交际花,并嫁给豪绅李叔香,因李纳妾而愤然离开,后她又出钱为与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女郎赎身,并把她送往女子职业学校,担负她的一切费用。爱宝认为,自己既已堕人孽海,难以拔脱,则不愿再见到别人重蹈覆辙。《盲孤女》讲述的是翠英在父亲去世后被后母虐待,在走投无路之际欲投河自尽,被流浪儿毛小奎救起。毛小奎原为浙江富绅赵衡甫之子,在幼年被拐走。经过一番曲折,父子得以相认,有情人终成眷属。
陈飞宝,著名台湾电影史学专家。1940年5月生于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以来在厦门大学台湾硼:究所(后改为研究院)专职研究台湾电影、电视、新闻传播。曾主持中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当代台湾电影电视剧研究”、参与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台湾新闻事业史研究”。出版的个人著作有《台湾电影史话》、《台湾电影导演艺术》、《当代台湾传媒》,合著有《台湾新闻事业史》、《台湾电视发展史》、《中国电影名片鉴赏辞典》等多种。
弥勒百态 本书特色 在当前的工艺美术界,依据传统人物雕刻的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行业内,很多艺人因专门从事雕刻传统人物或因专攻某一传统人物的雕刻名扬于世,从而弘...
长影的故事 本书特色 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它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凝结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长影的故事》撷取了长影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影片和影...
晋张华等晋人帖等-中国历代经典法帖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经典法帖:张华等晋人帖等》为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晋张华等晋人帖等-中国历代经典法帖 节选 《中国历代...
清初印风 本书特色 这本《清初印风》是《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丛书之一。收入了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现存的印章的图谱。是一部翔实的资料库。对你学习篆刻艺术和研究篆刻的产生...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部分是妹岛与西泽的生平简介和SANNA事务
李安說:「DavidBordwell我是很熟的,他寫的書,去讀,沒錯!」與其他大多數媒體相比,電影是一種年輕的媒體。繪畫、文學、舞蹈與
昆曲表演艺术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国**部系统深入研究昆曲表演艺术的学术著作。书中阐述了昆曲载歌载舞的表演特征形成的历史以及发展规律,探讨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与昆...
西藏佛像集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的同名图书的再版。该书以简要的文字与图片,对常见的藏传佛教造像做了粗浅的介绍。一方面,概述表...
《学人不如学己》内容简介:企业核心知识和经验传承,离不开企业内部骨干的参与,因此,内训师团队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但很多
《21天搞定电影剧本(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用最简要、最实用的文字写成的编剧技巧书,一本从准备编剧到完成剧本的行动指
《尧舜禹(中华传奇人物故事汇)》内容简介:以离晋南“禹凿龙门”(《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不远的错开河上的一幕,为文
《百年地理大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内容简介:在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蕴藏了中国的两大地理之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启功临八大山《人河上花歌帖》 内容简介 《坚净居丛帖临写辑:启功临八大山人河上花歌帖》主要内容:坚净居是启功先生的齐名,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
古代善本碑帖选萃--汉王舍人碑 内容简介 汉王舍不碑,隶收,出土时碑额下部已残,唯[汉舍人王君]六字清晰可辨,为阴文小篆体,碑身上段也残去一截,现高一百一十,宽...
本书可与陈从周的另—本著作《苏州园林》一起并称为江南园林的姊妹篇,是了解扬州园林的权威性专门著作。全书由四个部分的内容构
明清民间木雕:花鸟小品 内容简介 明清民间木雕是明清家具的孪生姐妹,如果说明清家具是“本质的诗篇”,那么,明清民间木雕就是“本质的史记”。明清民间木雕不仅具有明...
观音百态 本书特色 在当前的工艺美术界,依据传统人物雕刻的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行业内,很多艺人因专门从事雕刻传统人物或因专攻某一传统人物的雕刻名扬于世,从而弘...
篆法百韵歌 本书特色《篆法百韵歌》以五言韵语写成,以便学习者诵读,故名曰百韵歌。本书将篆字的偏旁或点画逐一分析解剖,说明其篆体构成的原因,以辨别篆书楷书不同之处...
20世纪20年代起,在校长司徒雷登的主导下,美国建筑设计师墨菲和燕京大学教授翟伯联手在前清的皇家废园上建立起了一座“世界最美
中国绘画流派图鉴 本书特色 王鹏、黎加多编著的《中国绘画流派图鉴》所着重介绍的十四个中国画绘画流派,都在绘画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特色鲜明,在众多画派中极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