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众多教育事例,对家长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突出的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细节。全面分析了男孩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特征。并针对男孩的性别特征、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全书的写作,紧紧围绕男孩的个性特征、教育方法展开,共分为九章、100个细节,具体为: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男孩一生*重要的13个引导;男孩*应具备的成功能力、做事能力;财商,决定男孩的一生;积极调动男孩的学习潜能;优秀男子汉必须要养成的那些个性习惯;这样沟通,男孩*易接受;解秘男孩的危险禁区。
**章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
细节1有攻击性的“小冒险王”
有攻击性的“小冒险王”——男孩的冒险心理
某位国外的教育学家在一所小学里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让所有的小学生写出“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并说明理由”。结果,女孩们大多都认为女孩好,并且她们写下的理由也近乎相似:
1.女孩闭着嘴巴嚼东西;
2.女孩更懂礼貌;
3.女孩的头发梳理得更漂亮;
4.女孩不挖鼻孔;
5.女孩没有那么多的体味;
6.女孩安静得多;
7.女孩不会把房间弄乱;
8.女孩的坐相更斯文;
9.女孩更听老师和父母的话;
10.女孩更会关心人;
11.女孩更有仪表风度。
而男孩们大多也为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而感到自豪,他们自豪的原因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1.男孩敢于坐在恐怖电影前眼皮眨都不眨一下;
2.男孩不会总感到难为情;
3.男孩会爬树;
4.男孩敢骑马;
5.男孩比女孩勇敢,不怕毛毛虫;
6.男孩走路不扭扭捏捏;
7.男孩为自己身上的气味而自豪;
8.男孩不需要别人指引方向;
9.男孩爱打抱不平;
10.男孩做事更快,不会拖拖拉拉等上“一百年”;
11.男孩不会像女孩那样爱哭泣。
事实上,女孩有女孩的好处,男孩有男孩的优点。不管是做试验还是搞调查,都不能因此而确定究竟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但是,由此,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女孩更细心、讲卫生、懂礼貌、会关心人;而男孩却更豪爽、勇敢、胆大、具有冒险意识、讲义气。
国外一则古老的童谣说:小女孩是由什么构成的?糖果、香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小男孩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剪刀、蜗牛和宠物小狗的尾巴。所以,有过教育男孩经验的父母都知道,与女孩相比,男孩似乎更难教育。尤其是在男孩们那些引以为豪的“特性”方面,父母往往需要付出比教育女孩更多的精力。
比如,具有冒险精神本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男孩却有一种没有任何理由就要去冒险的倾向,而且这种情况开始得很早。
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只要他能爬上去的地方,他就会从那里跳下去;他喜欢玩火;他会把自己藏起来,让全家人着急;他会把一切能吃不能吃的东西,统统都向嘴里塞;他还会故意惹老师和同学生气,并以此为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还会爱上一切富有冒险性的事物,如滑板、攀岩、滑翔、飙车等。因此,有儿童心理学家说,任何一个男孩在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外伤,男孩没受过伤而长大成人,只能是奇迹。
曾有一位母亲把自己带大两个儿子的经历说成是“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
他们每天都让人不得安宁,他们喜欢爬到家具上,再从家具上跳到床上,因此家里的床垫被他们跳出一个大洞;他们还喜欢到楼下的小花园里去爬树,甚至还学“蝙蝠侠”在树与树之间窜来窜去。有一次,他们竟然从几米高的树上摔下来,结果把腿骨摔折了,在家休养了两个月才能去上学。
事实上,大多数男孩都是这样,喜欢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过好几次摔、挨过好几次打,他们还是会对这些冒险的行为乐此不疲;喜欢搞破坏,他会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乱糟糟却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喜欢打架和欺负别人,因此总需要父母为他收拾残局,不是送他去医院,就是送别人去医院……因此,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调皮的男孩束手无策。
也许正因如此,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么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难控制对付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孩、女孩同为小孩子,为什么男孩会如此难管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男孩体内的荷尔蒙睾丸素,它是雄性特征的体现。从襁褓期开始,男孩的体内就有远远大于女孩的睾丸素分泌,他们更需要一些冒险的行为去释放自己的能量。儿科医生也认为,睾丸素会使得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
另外,众多儿童心理学专家也认为,男孩爱冒风险、专断自负、斗殴竞争、争吵、自吹、喜欢出风头等倾向与睾丸素的分泌直接相关。因此,这正是男孩比女孩更不好教育的原因。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父母们肯定会对自己的儿子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父母们应该怎样对待儿子表现出的种种夸张而又怪异的行为呢?以下几点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方法一: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父母们应该明白,爱动、好冒险是男孩的天性,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燃烧体内的睾丸素和促使大脑健康发展。因此,当你的宝贝儿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电器时,爸爸妈妈请不要束缚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一位明智的妈妈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冒险行为的:
6岁的虎子忽然对电很感兴趣,有一天,他竟然拿着一根小铁丝要去试接线板的插孔,看有没有电。当然,这个可怕的行为及时被妈妈发现了。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勒令儿子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边,对他说:“宝贝,你在玩什么好玩的东西?来,妈妈给你找个东西,比小铁丝更好玩。”说着,妈妈带着孩子去另外一个房间找来了一只测电笔。
孩子用测电笔去接触接线板的插孔,测电笔的灯立刻亮了,而测电笔离开插孔时,灯又熄灭了。看着这种奇怪的现象,孩子拍着手一边跳一边喊:“妈妈,真好玩,真好玩!”
这时,妈妈才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你手里拿的这个小玩具叫测电笔,它是用来检测电线、接线板是否有电的。实际上,它不是玩具,是人们用来防止触电的工具。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用小铁丝做这个游戏吗?”
孩子若有所思地摇摇头。
“因为电是很可怕的,它会通过小铁丝传到人的身体上,会把人电得很痛,有时甚至会把人电死呢。”
“那为什么用测电笔去触电人就不会死呢?”孩子歪着小脑袋问。
“儿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妈妈问你,电线的外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塑料呀。”
“对呀,塑料能够包住电,所以电线中的电才不会跑出来。你看这个测电笔,手拿的这一端不就是塑料吗?所以,它才不会使人触电呀!”
孩子听了妈妈详细的解释,很满意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了,谢谢你。”
也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家长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后给孩子讲电的可怕性。但这位家长却没有这样做,这正是因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强的冒险心理,虽然这次他“试电”的行为没有得逞,但他会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再次进行他的冒险试验,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更可怕。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长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通过亲手做试验了解了电的可怕性,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再做用铁丝试电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电表现出谨慎。
方法二:正确对待男孩的固执
一个3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游戏。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摆出了妈妈不让他玩,他就不回家的架势。
事实上,越是不现实的事情,男孩越想去尝试,这正是他们体内的睾丸素在起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这时,家长就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心态。
事例中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妈妈看到孩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式,便陪孩子在城堡下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会儿,一个7岁的小姑娘玩累了,来小男孩所坐的这个椅子上休息。当小男孩的妈妈把小男孩也想去城堡上玩的想法告诉这个小姑娘时,这个小姑娘马上对小男孩说:“不可以的,你太小,上面的游戏有点危险,我小时候妈妈就没让我玩。还有,上面几乎都是我这样大的孩子,他们不会跟你玩的。”说完,小女孩又跑去玩了。小男孩似乎相信了小姑娘的话,便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回家了。
在孩子接受自己不能去城堡玩这个事实的过程中,妈妈没有说太多的话,而是借助别的孩子的口,说出了她想说的话。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更迅速地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当孩子固执地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妨借助他的同伴的口,说出你想说的话。
方法三:教男孩学会自律
邻居家的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小刚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虽然没有把小妹妹打疼,但却把她吓了一跳,小刚因此哈哈大笑。小妹妹走后,爸爸针对小刚的这种不礼貌行为,狠狠地教训了他一番。
事实上,男孩都有很强的进攻性,他们的这种进攻心理,有时是因为好玩、有时则是因为愤怒。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孩子出现无理进攻的倾向时,家长都应该及时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一些好的电视节目、给他们讲一些好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才是正确的。
另外,家长还可以把这些电视片、故事上升到价值观、道德观的高度,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让孩子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细节2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男孩的英雄情结
家有男孩的家长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儿子太爱管闲事,尤其爱打抱不平。比如,他看到家里的小狗在欺负小猫时,他会把小狗追得满屋乱跑;当他遇到高年级的学生欺负小学生时,他总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想跳出来为小学生讨个公道。
有些家长会对男孩的这种行为很担忧,孩子这样爱管闲事,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有时他们的行为太莽撞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
事实上,家长们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爱打抱不平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他们总是同情弱小,希望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他们常常幻想自己能够身怀绝技,去与恶势力作斗争,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当男孩们看到邪恶势力占据上风时,或者看到有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少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攥紧拳头,为正义而打架。
能够做英雄是*能够让男孩兴奋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孩的英雄梦想往往很难实现。即便如此,每个男孩的心中却都有一个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没有缺点的。这个形象或许来自于现实生活,或许来自于他们*热衷的漫画、动画片……
一位妈妈在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星期天,我带儿子去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儿童商店买衣服,我问儿子:“你喜欢哪一件?”
儿子似乎对买衣服并不感兴趣,他瞄了一眼货架,很干脆地说:“都不喜欢。”
“这件不好吗?你看,有一道蓝边,你不是*喜欢蓝色吗?还有一个可爱的卡通图案呢。”
“不好看。”
“不好看吗?那你看看其他的有没有喜欢的?”
这时,儿子开始漫不经心地搜索其他货架,突然,他眼前一亮,迅速上前扯出一件T恤说:“我喜欢这件,这件有奥特曼!”
我看了看那件T恤,果然有一个奥特曼图像,但这件衣服的做工很粗糙,面料也不好,是典型的劣质廉价商品。
“这件不太好,咱们换一件吧?”我试图劝说儿子,可是他一副执著的模样,我只好给他买下。
回到家,儿子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新衣服,美滋滋地找小朋友玩去了。“看,我的奥特曼!”儿子看见小朋友,马上就说。
那小朋友立即挺胸回应:“我也有奥特曼!”果然,他的鞋上也绣了一个奥特曼的图案。
从此,这件“奥特曼”衣服成了儿子的*爱,每次洗完澡后他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
其实,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男孩们喜欢奥特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们会让家长给他们买奥特曼的图书、奥特曼的VCD、奥特曼的模型;他们还常常模仿奥特曼的语言和动作;有时,他们还会发扬“奥特曼”精神,和马路旁欺负小花狗的大狗作斗争……
那么,“奥特曼”到底是什么?“奥特曼”是日本产的系列多集科幻片中的人物,为了世界的爱与和平,英雄的奥特曼兄弟屡次同怪兽作战,一次次在危难中拯救了地球和人类。因此,对于男孩来说,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男孩往往都渴望自己强大,渴望自己成为英雄,但在现实面前,他们马上又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状态,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希望自己勇敢并被承认。当奥特曼依靠特异功能击败神秘而强大的敌人时,男孩们也在做着拯救世界的梦想。
对于男孩这种痴迷奥特曼的现象,很多家长都表现出担忧,孩子会不会因此而不爱学习?会不会因此而有暴力倾向?其实,家长们的这些担忧都是没必要的。奥特曼诠释了正义、勇敢、仗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圆了男孩们的英雄梦想。再说,我们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是也喜欢铁臂阿童木和花仙子吗?这些卡通形象曾经为热爱幻想的我们营造了一个天真的世界,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奥特曼也一样。
给父母的建议
对于男孩的英雄情结,父母首先要理解他们,不嘲笑他们的弱小无力,更不能责怪他们“惹是生非”。其实,如果父母引导得当,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不仅有利于他们男性气质的培养,更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方法一:满足男孩当英雄的心理
5岁的健健总爱打抱不平。这天,爸爸把他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发现他的脖子上有几道不太明显的划痕。爸爸问他是怎么弄的,他先是不说,后来在爸爸的慢慢引导下,他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今天,他们班的一个“小霸王”乱揪一个女生的小辫子,还用彩笔在这个女生的衣服上乱画。当时正好老师不在,于是健健就控制不住自己爱打抱不平的情绪,走上去与“小霸王”较量,那几道划痕便是被那“小霸王”所赐。
听了孩子的叙述之后,爸爸没有责备他的打架行为,而是为孩子的行为拍手叫好:“好儿子,你是个打抱不平的小英雄,爸爸支持你的做法。”
“可是,你和妈妈还有老师都说,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健健吃惊地而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
“你这是英雄行为,爸爸鼓励你。但是,打架并不是*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跟那位欺负人的小朋友讲道理呀,也可以动员别的小朋友一块跟他讲道理呀。如果大家都反对他,他就不敢再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你说对吗?”
健健很认同地使劲点了点头。
当孩子因为打抱不平与别人打架时,做家长的不要先忙着批评孩子的打架行为,要先表扬孩子的英勇行为,肯定孩子的打抱不平是正确的,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然后再帮孩子分析,除了打架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弱小者脱离困境。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尤其是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孩子帮忙扔垃圾、帮妈妈拎一些轻便的购物袋……这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而且很利于孩子男子汉气质的培养。
方法二:让男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现实生活中,英雄不一定要像奥特曼那样去拯救世界、捍卫和平、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小孩,或者把抢钱的强盗赶跑。因此,家长必须让那些渴望做英雄的男孩们明白:英雄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振振的家长从小就教育他,真正的英雄不是打架打出来的,而是用自己正义和英勇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而振振也常用这个标准来约束自己。
放学了,振振和好朋友伟伟一起回家。刚走出校门不久,就看到一帮孩子在打架。“我们也去看看吧。”伟伟建议。
“不。”振振摇头说,“打架是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回家吧。”
“你真是胆小鬼。”伟伟嘲笑他。旁边的孩子也跟着起哄,可是振振并没有当回事。
过了几天,孩子们去小河边玩耍,一不小心,伟伟掉进了水里。
“救命!”伟伟不会游泳,他慌了神,拼命地在水里挣扎。
孩子们吓坏了,大家有的跟着喊“救命”,有的躲得远远的,没有一点主意,就是会游泳的孩子也不敢下水帮助伟伟。眼看伟伟一点点下沉,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振振看到了这一幕,他毫不迟疑地跳进河里,在关键时刻把伟伟拉上了岸。
孩子们再也不嘲笑振振是“胆小鬼”了,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小英雄。
事实上,男子汉的权威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也许有的孩子打架确实很厉害,很多孩子都怕他,但很少有孩子会认为他是英雄。而像故事中的振振一样,爱打抱不平、英勇仗义的孩子,往往会成为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但是,家长们还应给孩子讲解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让孩子明白,英雄并不是靠自己的蛮力一味蛮干,而是要运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巧妙地让弱小者脱离困境。如遇到有人落水的情况,如果自己不会游泳也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应该以*快的速度去附近找大人。
另外,父母还要告诉这些小英雄,当英雄是光荣的,但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而一味地去做英雄。如故事中的振振如果不会游泳,他再跳下水去救落水者,只能使情况越来越糟。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你的男孩,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做英雄。同时,父母还要给孩子讲一些在英勇行为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方法三:利用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改正孩子的缺点
在男孩心目中,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因此,很多男孩都以心目中的英雄为榜样。所以,很多明智的父母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心理,轻易地让孩子改正了缺点。
男孩睿睿很听话,但就是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赖床。每天早晨,无论妈妈怎么叫,他都装作听不见。后来,妈妈想到了一个对付儿子这种坏毛病的好办法。
原来,睿睿很喜欢奥特曼,并把奥特曼作为自己的偶像。因此,妈妈抓住了他的这种心理,每天当睿睿该起床的时候,妈妈就对他喊:“奥特曼,怪兽来了……”睿睿一下就来了精神,眯着眼睛在被窝里笑,过一会儿,便会大声回应妈妈:“我是奥特曼,你是怪兽,嗨……”便从床上爬起。
其实,每个男孩身上都会有很多缺点,如挑食、不讲卫生、不懂礼貌等。父母如果借助英雄的形象、英雄的口气去教育他们,不仅能让孩子改正缺点,而且可以让他们向更高的要求发展。
……
图解孩子青春期行为心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集结了很多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现实中的事例,同时详细讲解了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家长轻松应对。图解孩...
躲在迪士尼里的童年 本书特色 想象一下:你陷入了一部部迪士尼动画片里,不得不向在彩色屏幕上翩翩起舞的动画角色学习有关人生、语言、情感的大部分原则。这是梦想,还是...
会说话的睡前故事书-2 本书特色 童话故事可以很好地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妈妈把故事绘本的内容用丰富的想象力放大并传递给宝宝,用讲故事的方式和宝宝交流,用和...
儿童接种疫苗知识手册 本书特色 《儿童接种疫苗知识手册》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接种疫苗知识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家要求免费接种的**类疫...
优生胎教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胎教的渊源、国内外胎教的发展状况、胎教的生理基础、胎教的作用、胎教课堂、科学胎教40周等。优生胎教 目录 一 认...
像骑士一样学习爱 学习战斗-从男孩到男子汉的简明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任者罗伯特·路易斯作为一名父亲和专业辅导者,深感教养男孩*大的问题在于缺少远象——我们不知道...
《癌细胞的真相》内容简介:用轻松幽默而不失严谨的漫画方式,从癌细胞的角度切入,为读者图解癌症知识,将癌细胞的诞生及发展、癌
教孩子整理好书包-条理性就会迅速提高-适合年龄段6-18岁 本书特色每天都背着塞得满满的书包去上学,作业明明做了,却总是找不到;积累了很多笔记,在复习时还是不知...
美国婴幼儿家庭急救手册 本书特色 孩子突发急症,家长该怎么办?赶快拿起这本《美国婴幼儿家庭急救手册》吧, 它将是您的**选择,因为:1.本书内容简单易懂,即使您...
国学胎教经典故事 本书特色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本书的故事里,有对亲情、友情的赞颂,那些爱的付出与回报;有对美德、品...
培养会思考的孩子 本书特色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一生重要的能力,它能让我们的孩子用思考引领行动,让他们具备“关键能力”和综合看世界的能力,在激...
小儿推拿专家教捏捏按按百病消 本书特色本书是写给父母的小儿推拿使用手册,内容浅显易懂、亲切好读。作者结合案例介绍了50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手法,配有详细的穴位...
《统一六国》内容简介:这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衍生系列作品,是独立于文字版和漫画版之外的全新历史小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杨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本书特色 李玫瑾、于秀、陶宏开、赵忠心、李跃儿、鲁稚、毕淑敏、霍懋征、李镇西、李子勋、朱永新、上官子木、薛涌、钟思嘉、王东华、土一族等。16位...
诺贝尔奖得主成长纪录 本书特色 这是*有价值的教育孩子的书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有一个事实是这样的,史上那些为人类做出过贡献的人...
健康与身体动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 本书特色 本书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系列图书的一部分,主要讲述孩子在“健康与身体动作”方面的育...
坐月子.新生儿护理必备全典 本书特色 《坐月子·新生儿护理**全典》分坐月子篇和新生儿篇两大部分。在坐月子篇中,按照产后新妈妈身体恢复的特点,以时间(周)为顺序...
电影教你当父母-60部中外电影的教育意义 本书特色 只有不断进步的父母,才能不断激励孩子的进步。悉数中外现当代有关父母题材的电影,数量不少,但真正对教育界有所反...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正常儿卷) 本书特色协和儿科教授鲍秀兰专家团队30余年协作研究的结晶 献给年轻父母、早期教育者和早期...
教出这样的好孩子-幼教博士陈姝伶的妈妈经 本书特色 与天下父母亲分享,《人体使用手册》作者吴清忠鼎力推荐——这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想找的一本书。雄踞台湾博客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