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所有艺术表现形式中,中国书法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她完美地体现中国人的大智慧,情感的跌宕律动,对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卓越见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形而上的崇高精神境界。作者自幼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数十年临池不辍,诸体兼工,犹以章草特擅。同时,对中国书法的源流及其演变素有研究。近数年来,他在《书法报》开辟一专栏,着意介绍历史上岭南诸书法高手的生前行迹与艺术创意,每月介绍一家。这本《岭南历代书法名家》问世。是岭南书法史上**次对有代表性的书法家进行如此全面系统的扼要推介,百多名书家,书中皆附其墨迹,征而有信。考其来龙去脉,点评诸家的艺术特色,风格所在。仰其精神价值,羡其情感气息。一卷在手,何其厚重。岭南文化的风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我们大可窥见一端。
★16开布面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广东书法评论家黎向群撰写
★ 所收书家,按编年先后排序,以粤籍(包括现在的香港、澳门、海南及广西部分地区)已故的书法家为限
★本书从作品的结体、用笔、用墨、章法以及创作状态诸方面可为书法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友情提示:本书切口有划线,是特价书装包时的记录,介意的读者慎拍!
本书为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岭南书法家的风貌,以艺术审美标准作为遴选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兼顾到一些对广东历史文化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名人。由于明代以前,岭南地区的书家墨迹基本湮没,所以将重点放在明清两代。所述的家,按编年先后排序,以粤籍(包括现在的香港、澳门、海南及广西部分地区)已故的书法家为限。主要着眼于岭南书家的书学成就,又兼及相关的历史资料、掌故、轶事、收藏趣话等,以见其人其书的文化内涵和心路历程,并力图从作品的结体、用笔、用墨、章法以及创作状态诸方面为书法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代表作赏析中,精选岭南书家不同时期、不同书体、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作品,其中有些尚属首次发表,以飨读者。
苏仁山(1814-1850),原名长春,号静甫,广东顺德人,苏引寿之子。其书画别署甚多,有灵峰、寿庄、靖虎、栖霞、牙祖、菩提、再生尊者、顺德砚农等。7岁习画,11岁时,画名已倾动乡里。其艺术得其父启蒙,别无他承。年十六,迫于父命,到广州读书,曾两次应试,落第后,拒绝再考,专事艺术。他性情旷放,愤世嫉俗,藐视封建礼法,对程、朱理学更是不遗馀力地抨击,故为世人所不容,曾被县狱监禁数年,乃至父母被迫将他驱逐出族。出狱后,他浪游各地。可惜正当创作力旺盛的英年,便在贫病交迫中默默离去,年仅37岁。有《苏仁山书画集》传世。
苏仁山为广东杰出的画家,素有“画怪”之称。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用笔构图,自成一家。其作品冲破传统画法,独辟蹊径,古朴高逸,金石味浓郁,故不为一般士大夫画传所载。以其绘画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应得一席之位。他的书法与绘画一样,独树一帜,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但他的书名却被画名所掩盖。对书画的见解独到,他曾在一幅山水画的题跋中谈到:“画法与书学相通,人于书法讲笔详,而于画法讲笔略,要二者所重则均焉。如米氏父子用笔如刃,而倪瓒用侧锋,此宋元之别也。唐代诸家惟用正锋,至文长徐渭及田叔蓝瑛时以纵横出之,此画笔之别也。犹欧外锋,真卿外锋,岂得有一笔用耶?”…公私藏其墨迹约17件,多为行草书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其草书轴(图2),纵71厘米、横32厘米,款署:“仁山书”三字,钤:“七祖仁山”白文印一钮。是轴取兰亭之神,笔法古劲,意态灵动,分行布白,字与字之间较为紧凑,行与行之间疏疏朗朗,仅有“不可”、“御风”、“何如”等字,牵丝映带,气韵生动,深得晋贤遗风。其行书最佳者当数画作《八仙图》上的题诗:“白云天上众峰高,月影分明耿汉河。我辈神仙星可掷,琼楼玉宇一时过。”款署:“仁山灯稿”。书法占了画面的五分之三,体势在黄山谷与李北海之间,豪迈奔放,意态奇伟,飘然如仙,相得益彰。行书《桂州铁牛记》,为左臂书,瘦劲怪奇,拨人心扉。其隶书风格诡异,非汉非唐。
广东省博物馆藏其隶书“云头皴笑雨箴法,终南摹绘济阳缣”七言联(图1),纸本,纵130厘米,横28厘米,下联款署:“仁山撰”,钤:“仁山”朱文印。现在我们能见到的隶书作品仅此一件,弥足珍贵。风格图式非汉非唐,有奇特的艺术效果。此联开张横势的字形,似从东汉碑中取法,但又很难找出其痕迹,简略而逸致翩翩的体式,似从帛书出之。伸展自如、长短参差,又掺以楷书的结字
黎向群,一九六二年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历本科,供职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高职称。曾在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工作,任《广东书法通讯》、《岭南书坛》编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协理事兼学术、篆刻委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书法评论》编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国书画等级考试专家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书法理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岭南书法院首席评论家、广东省《艺坛》书画院学术委员、广东鲁迅研究会会员。南雅书法奖评比章程和办法撰稿人。还先后担任广东省首届临书大展、广东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广东省群众书法大赛以及高校书法大赛(展)评委及省展组织、监督工作。"岭南霞光-首届广东省书法评家协会提名书法家作品展"提名评论家。2013年,获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 书法理论奖。著有《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岭南篆刻》等。个人作品专集有《小闲字课》。论文发表于《书法丛刊》、《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刊物。小传及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印学年鉴》(广东印人卷)等。
画未了林风眠传 本书特色 木心、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弟子回忆林风眠的艺术生涯蔡若虹:“我以为除了鲁迅先生领导的轰轰烈烈的木刻运动以外,林风眠先生领导的不声不...
寂寞芳踪周璇的私家相册 内容简介 她是清纯的山泉雕琢的天然翡翠,白玉无暇,晶莹剔透,美仑美奂; 她是空谷幽兰中啼声放歌的百灵,莺声依依,余音环绕,不绝如缕; 她...
江左风流-谢安 本书特色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当时的贵族士大夫,特立独行,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学艺术呈现出...
达赖喇嘛传 本书特色 《达赖喇嘛传》丛书中的《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是西藏刚和平解放时就进藏工作的牙含章先生的力作,以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政府行政管理...
成为夏娃的亚当 本书特色 一场上帝错开的玩笑,一个装错身体的灵魂。河莉秀,一个韩国女人,凭借其“史上*美丽的人种”或者“世界上*漂亮的变性人”的头衔而广为人知。...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3卷)》内容简介:本书主题论文涉及社会企业与牟利企业、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行业协会生成的动力机制、养老
明清文化名人 本书特色 《当代社科研究文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流,努力创建社科出版精品工程,使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上交流平台,进入公众视野,更好地...
王大珩传 本书特色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本书特色 作为卓有成效的校长和教育家,林文庆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为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留下了诸多有益启示。为了深入探究和总...
张季鸾与《大公报》 本书特色 上海滩的立足,汉口阵地的艰守,重庆时代,张季鸾,《大公报》与民国社会。张季鸾与《大公报》 内容简介 简介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
1986-2006-希拉克传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原名《总统的悲剧:法国政治生活场景 1986-2006》,法国著名记者独家跟踪采访希拉克数十年,实景描述任何同类...
(插图版人物传记系列)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 本书特色 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倘使命运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必定还会义无反顾地做出同样选择。我相信,人与...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 本书特色 徐中远编著的《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为毛泽东做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的所做所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详细、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毛主席晚年读书...
又疯又狂卡扎菲-落日强人卡扎菲传 本书特色 1. 空前绝后卡扎菲全传!2. 全景披露卡扎菲执政后期与西方国家结交细节3. 立体展现一代枭雄卡扎菲的传奇人生4. ...
唐弢画传 本书特色 秦海琦主编的《唐弢画传》内容介绍:唐弢(1913—1992)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
绝配:吴祖光与新凤霞 内容简介 一个为神童才子,一个为共和国美女;一个编导那样纯熟,一个演技如此精湛;两地精英,一对伉俪,真乃绝配!绝配:吴祖光与新凤霞 目录 ...
本·拉登传 本书特色 ﹡你知道本拉登吗?当然,没人会不知道这个臭名昭著、搞得美国政府灰头土脸的家伙。那你又了解本拉登多少呢?恐怕除了那张通缉令上面的长着大胡子的...
新月才女方令孺 本书特色 方令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后裔、留美学生、新月派诗人、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主席,方令孺有过多种身份的更替。她交友极为广泛,早年与陈...
晚清民国那些人 本书特色 晚清民国那些人》涉及了清末民初间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从政客慈禧到遗臣梁鼎芬,有刺客汪精卫也有革命者林觉民,谈学者王国维也谈文士章太...
韦杰故事 本书特色 曾经辉煌,曾经把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段历史书写得轰轰烈烈、波澜起伏的这一代将军,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生命历程和极致品格,却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