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

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

作者:梁云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08-07-01

评分:8.0

ISBN:978750102491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梁云,男,1972年1月生于新疆阿克苏。199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获考古学学士学位。1997年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获考古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科研工作。曾先后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文管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及任教,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著有《秦文化》(合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合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西新邑考》等著作及论文。

作品目录


引论
第一章 铜陶器物群演变的东西差别
第一节 东方
一、晋与三晋
二、楚
三、齐
四、燕
第二节 秦
小结 铜陶器物群演变的东西差别
第二章 器用制度的东西差别
第一节 用鼎制度
第二节 用圭制度
第三章 墓葬等级序列的东西差别
第一节 东方
一、晋与三晋
1.春秋早期
2.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3.战国中晚期
二、楚
1.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2.战国中晚期
三、齐
1.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2.战国中晚期
四、燕
第二节 秦
一、春秋早期
二、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三、战国中晚期
小结 墓葬等级序列的东西差别
第四章 战国都城形态的东西差别
第一节 东方
一、成周与王城
二、从新田到三晋都城
1.新田
2.三晋都城
三、楚都纪南城
1.年代
2.布局
四、齐都临淄
五、曲阜鲁城
1.年代
2.布局
六、燕下都
第二节 秦
一、雍城
二、成阳
小结 战国都城形态的东西差别
第五章 列国城址等级序列的东西差别
第一节 东方
一、三晋两周
1.河内区
2.河南区
二、楚
三、齐鲁
四、燕
第二节 秦
小结 列国城址等级序列的东西差别
结语 连续与断裂
——东周列国文化发展的东西两条道路
后记
英文提要
· · · · · ·

作者简介

梁云,男,1972年1月生于新疆阿克苏。199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获考古学学士学位。1997年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获考古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科研工作。曾先后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文管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及任教,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著有《秦文化》(合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合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西新邑考》等著作及论文。

精彩摘录

结语:连续与断裂——东周列国文化发展的东西两条道路可以把本文的研究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1.东周列国铜陶器物群的演变存在东西两条道路,东方是连续性的,秦却在战国中期发生了断裂。2.对用鼎制度和用圭制度的破坏,秦和东方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东方国家由于下级不断僧越上级礼制,致使仿铜陶礼器和石圭在战国时期泛滥;秦却在战国中期从根本上废除了周礼,使陶礼器和石圭在墓葬中锐减。就对周礼的破坏方式而言,东方是连续性的,秦却是跳跃式的。3.东方列国各级别墓葬自上而下规模逐级递减,相邻级别墓葬之间规模差距不大,墓葬等级序列的总体特征是多阶层、小间隔的,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稳固而强大。秦国君墓和卿大夫墓在规模上落差巨大,两者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墓葬等级序列的总体特征是两极分化的。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相对萎缩。这一差别不仅战国时期存在,春秋时期亦然。4.列国都城形态的演化经历了东西两条道路。东方国家都城普遍由非城郭制形态发展为两城制,秦国都城则保持了非城郭制的特点。这两条道路还可以具体化:东方国家都城由“庙、寝并重”一“寝重于庙”?“朝、市并重”,秦国都城由“庙、寝并重”?“朝寝压倒庙、市”。此外,秦国都城又以城内大部分范围分布着宫殿区的特征区别于六国都城。5.东方国家的城址自国都以下规模逐级递减,中小城址众多,“大都藕国”的现象比较突出。秦国缺乏中小城址,在巨大的国都之下直接为一般性的自然村落。东方国家城址的空间分布是“群岛式”的,秦则是“孤岛式”的,这一差别在春秋至战国早期尤为突出。上述5个方面有共通之处,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东西方在器物群演变、器用制度变化、都城形态演化方面的差别,主要属于文化发展道路的差别。在墓葬及城址等级序列方面的差别,则属于社会结构的差别。战国中期商鞍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器物群总体风格的突变,也从根本上废除了原来沿袭已久的用...

——引自第26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