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作者:陈舜臣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08-07-01

评分:4.5分

ISBN:9787802255234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内容简介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主要内容:谈起中国文明,千载之十。仍然令人神往,又每每让人惊叹的是——汉朝。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除去王莽的短暂篡权,大汉王朝统治中国达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统江山时间*久的王朝,汉民族,历经了与匈奴等民族无数次的残酷鏖战,终于确立了日后华夏民族在东亚大陆的轴心地位。此时,华夏民族已经历过生命力和创造力勃发的轴心时代,开始进入全面开拓和扩张的时期。刚刚走出血与火涤荡四野的上古时代。身上还残留着粗犷的野性和蛮勇的气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又为其蕴蓄了颠覆乾坤的能量和智慧。华夏大地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亚洲之格局为之焕然一新,余波所及,一直到遥远的西方世界。正如高祖在《鸿鹄歌》中所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如此雄强的汉却在骤然间停止了一颗强悍心魄的跳动,轰然倒塌的巨大帝国,是什么插入了它的软肋?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本书特色

任何强大的帝国都有其软肋,所谓大厦将倾、英雄迟暮,所以历史总有些让人痛心疾首。刘氏皇族经营起来的大汉帝国,奠定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与底气,却终被诡谲的历史点了死穴。是什么插入了它的软肋?该书以日本*为推崇的中国历史启蒙著作、宋代学者曾先之编纂的《十八史略》为底本,以独特的史家眼光和鲜活的小说笔法,描绘了中国从远古到两宋王朝衰落的四千多年历史,堪称一部独具风格的简明中国通史。全书从历史细节着眼,深入历史核心,透视历代帝王权力法则,贴近古人日常生活,惊险动人的权术谋略和安身立命的生存智慧贯穿始终,真正扣住了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历史的核心关键。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目录

一天下一统二谋议复仇三铁球飞翔四博浪沙始末五太公兵书六亡命之日七巨星陨落八阴谋九鸿鹄之志十陈胜吴广十一真与伪十二分裂十三纷乱四起十四混沌之世十五兵力问答十六战云密布十七双雄出阵十八西进之路十九动荡中的咸阳二十吉祥之地二十一鸿门宴二十二火烧咸阳二十三天下复乱二十四楚汉争霸二十五大军师退场二十六项羽疲于奔命二十七迎接决战二十八拔山之力二十九消失于乌江三十巅峰时期三十一韩信失势三十二匈奴抬头三十三勿做勉强之事三十四功臣连连亡三十五大风起兮三十六皇帝病倒三十七后宫残虐三十八吕后专权三十九黄昏四十吕氏灭亡四十一天下重归刘氏四十二吴楚七国之乱四十三爱憎之火四十四女人之争四十五女人的陷阱四十六武帝登场前夕四十七少年皇帝的雌伏四十八皇后败退四十九奴隶成为将军五十新风气五十一老将不死五十二射上岩石的箭五十三时运不济五十四憎恶之火五十五倾国佳人五十六二师将军征西五十七蒙受污名五十八生于异域五十九武帝年迈六十哀情何其多六十一保全霍光体制六十二废帝始末六十三谋杀皇后六十四庶民皇帝六十五所爱唯卿六十六和平时代六十七昭君的故事六十八王莽出仕六十九纷乱的后宫七十老套七十一皇位在望七十二汉一度灭亡七十三再见绿林七十四赤眉造反军七十五绿乎?红乎?七十六天下大乱七十七遍地皆皇帝七十八娶妻应如斯七十九日本登场八十深入虎穴八十一皇帝个个年幼八十二后门之狼八十三皇帝生意兴隆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作者简介

陈舜臣,日本著名作家、历史小说大师。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台湾。1961年以小说《枯草之根》荣获日本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之后发表《三色之家》《弓屋》《愤怒的菩萨》等小说,以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风格确立了在日本推理文学界的地位。1968年以《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此后开始转向历史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小说十八史略》《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耶律楚材》《秦始皇》《郑成功》《成吉思汗一族》《鸦片战争》《诸葛亮》《秘本三国志》,等历史小说名篇,以其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想象,赢得广泛赞誉,一次次掀起日本读中国史的热潮。身居海外,远观国史,成就于陈舜臣独特的历史小说风格。他也是日本文艺界近四十年来得奖最多的实力派畅销作家,曾先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每日出版文化奖”“神户市文化奖”“读卖文学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等日本文学大奖。1992年,陈舜臣获日本文化界的至高荣誉“朝日奖”。《小说十八史略》是陈舜臣最有影响的史学巨作。该书以日本最为推崇的中国历史启蒙著作、宋代学者曾先之编纂的《十八史略》为底本,以独特的史家眼光和鲜活的小说笔法,描绘了中国从远古到两宋王朝衰落的四千多年历史,堪称:部独具风格的简明中国通史。全书从历史细节着眼,深入历史核心,透视历代帝王权力法则,贴近古人日常生活,惊险动人的权术谋略和安身立命的生存智慧贯穿始终,真正扣住了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历史的核心关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