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

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

作者:沧浪云 编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2008-07-01

评分:4.6分

ISBN:9787802144354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 目录

“狂亦有道”:
**章章太炎:“民国祢衡”章太炎
第二章黄侃:“*熟悉的陌生人”
第三章辜鸿铭:旷世怪才辜鸿铭
第四章钱玄同:疑古先锋钱玄同
“诤友难做”:
第五章傅斯年:书生本色傅斯年
第六章张君劢:一代宪章空有愿
第七章丁文江:出山还比在山清
“误入宦海”:
第八章陈布雷:文人末路陈布雷
第九章蒋廷黻:怎奈何阴差阳错
第十章翁文灏: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校之长”:
第十一章蒋梦麟:*是遗憾教育梦
第十二章罗家伦:治校从政两喟然
“报人遗魂”:
第十三章黄远庸:哀叹一声黄远生
第十四章邵飘萍:纷扰乱世一飘萍

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 内容简介

民国之世,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而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黄、辜、钱诸辈虽貌似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正所谓“狂亦有道”也;博、张、丁等人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然身逢乱世,岂可等闲视之,于是臧否人物,指点江山,一番苦心,换来无数遗憾,实在是“净友难当”;陈、蒋、翁诸位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怄,尽职尽责,然而书生议政、秀才当官,结局大多以悲剧收尾,三人真乃“误入宦海”之典型:蒋、罗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不过乱世之下,教育大计往往豆然而止,看来“一校之长”是个苦差使;黄、邵作为近代新闻界的开山鼻祖,不畏强权,勇揭黑幕,留给后世的,不仅是刺刀般的战斗檄文,更多的是那追求正义的精神财富,故我们应当发扬这股“报人遗魂”,慨言之,愿此书能使读者领略到这些文人之真风骨、真性情。

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 节选

**章章太炎:“民国祢衡”章太炎
经典话语:“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神经病。”
代表作品:《訄书》、《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论诸子学》、《齐物论》、《国学讲演录》
悲歌概括:“一惊叹章之风骨竟与祢衡如出一辙;二赞叹章之言行足令袁世凯畏惧三分:三喟叹章之精神在当下社会已不复流行。掩卷沉思……呜呼!遥遥斯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以为太炎先生咏矣!”
雅名绰号:“有学问的革命家”、“清学殿军”、“民国祢衡”、“章疯子”
挚友门生:宋恕、孙诒让、黄侃、钱玄同、曹聚仁
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会对其中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印象深刻。狂士祢衡裸身朝堂,击鼓骂曹,其视权贵如粪土之豪情令后人景仰。1700年之后,民国又出了一位“祢衡”。此人不畏当道,倡言革命,且清狂之风骨丝毫不输于前人。他便是章太炎。
革命急先锋
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章鉴、父亲章溶皆是知书达理之士,章太炎自小便接受了较好的传统教育。然而,传统封建教育并未使他成为一名忠于满清统治的“顺民”,革命反满的观念很早便在章的脑中扎根。章太炎12岁时,一日外祖父领着他阅读《东华录》,当读到曾静案时,外祖父说:“夷夏大防,同于君臣之义。”章太炎问:“前人有谈此语否?”外祖父答道:“王船山、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祖父这番话激起了少年章太炎的思绪,他愤然曰:“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闯!”外祖父急忙说:“今不必作此论耳。”可见,革命思想已潜伏于年幼的章太炎心中。
成年后,章太炎拜师于诂经精舍的经学大师俞樾,研习经史,度过了八年寒窗苦读的求学生涯。然而,内忧外患,时变日亟,动荡的政局已迫使章太炎不能再安心地稳坐书斋了。1897年的夏天,他告别恩师,奔赴上海,开始了自己倡言革命的历程。
初出茅庐的章太炎先后担任《时务报》、《正学报》、《经世报》等刊物的编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情与思想。直到1903年,他开始主笔《苏报》,一改该报以往保守的政治立场,大张旗鼓地宣传革命主张。此时的章太炎才思泉涌,一篇篇战斗檄文如出膛炮弹,炸向清政府的要害。在一篇文章中,章太炎对慈禧太后奢华铺张的寿典进行了无情地冷嘲热讽: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全逢万岁祝疆无。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