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著名新儒家代表杜维明先生的一部诠释国学元典《中庸》深层义理的著作,其紧紧围绕文本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君子”、“政”和“诚”,对蕴含在《中庸》中的种种洞见作了高层建瓴、鞭辟入里的解析和阐释。
当代著名新儒家代表、哈佛大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先生的新著《<中庸>洞见(中英文对照本)》(段德智译,林同奇校)一书便是对《中庸》的现代诠释。该书紧紧围绕文本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君子”、“政”和“诚”,对蕴含在《中庸》中的种种洞见,作了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解析和阐释。本书不仅对于有志于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传统智慧的大众具有迷人的魅力,而且对于决心献身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研究、致力于将中国国学推向世界的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来说,其魅力也是不言自明的。
**章 文本
或许《中庸》读者所遇到的*为困难的问题在于它的表达方式。《中庸》同孔子的《论语》一样,所运用的语言不是辩论时使用的分析模式,而是警句格言的方式。《中庸》的整体规划貌似简单,从集中研究这种结构来开始形成我们的诠释性回应,是颇具诱惑力的。但是,《中庸》里的诸多陈述是一个复杂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结构包含着经过精密思维的许多层次。诚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庸》的上下文中摘录一个陈述,而依然不失其为一条可资引证的意味隽永的格言。其实,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家一直把这部儒家经典著作视为格言集锦。然而,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在陈荣捷看来,“在儒家全部古典文献中,它或许是哲理性*强的”),它具有自己的完整性。事实上,仅从字面上读孤立的段落并不能使我们登堂入室,因为除非对这些警句格言的表达从其内在联系的角度予以理解,则误读的危险十分严重。因此,为了开始对《中庸》的讨论,以文本第1章为例,对《中庸》结构的运作方式进行细致研究,兴许是很有帮助的。第1章的全文如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第1节)
《中庸》开宗明义提出了三个定义性的陈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显然,这些陈述不是作为有待论证的新命题提出来的,而是作为一些从《中庸》的观点看来是不证自明的命题提出来的。随后我们将探索这些论断的哲学意蕴;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庸》的立场在于:正是天命所赋予的人性界定了“道”是什么,而后者又界定了“教”应该是什么。在把“道”界定为人性的展现,并把“教”的特征界定为“道”的彰显之后,《中庸》继续说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从表达方式看,这两句话似乎和前面三句话不大相干;它们不是定义性的而是格言式的说法,旨在强调道与我们的日常生存的不可分离性。
……
杜维明,哈佛大学中国历史与哲学教授,燕京学社社长,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及现代精神的反思,第三代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国际儒学界少数几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著作主要有《<中庸>洞见》、《王阳明的青年时代》、《仁与修身》、《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道学政》等。
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量大论争研究 本书特色 1990年代后期,国内知识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想论争影响深远,它构成了今天知识界思考公共...
释易精解-外应八卦奇门六壬预测实例剖析 本书特色 读《易经》不能不读《道德经》,同样,读《道德经》也离不开《易经》。它们互补互进,分别从阴阳与有无仰观俯察,揭示...
易学今昔 本书特色 我以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不应简单视为文化落后,而是二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在十八世纪已经无法比肩欧洲工业文明之生产效率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
科学哲学与人生-方东美作品系列 本书特色 方东美所著的《科学哲学与人生(方东美作品系列)》在编校过程中,对与大陆现行用词、表达习惯、学术观点不尽一致之处,除极少...
我说《参同契》上册 本书特色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说《参同契》上册 内容简...
孔子语录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
禅修指引-禅修课之一 本书特色 不要一再回想过去,不要在未来中迷失自我,过去已不再,未来尚未到来。就在当下,如实地深入观察生命现象,才能住于安稳和解脱之境。今天...
第一哲学沉思集 本书特色 《**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重要的哲学著作,被看作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误...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1.胡适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入门读物,理清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解读众位先秦哲学思想的智慧。3.《中国哲学简史》是胡适的成名作,至今仍然是很...
诸子的真相 本书特色 ★作者何新是中国著名的通才型学者、高层智囊。他的研究范围涉及经济、哲学、历史、考古、语言、神话等诸多方面。他是一位具争议及传奇性的知识分子...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名校名师名课实录)》编著者邓晓芒。本书的*早来源是我与易中天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那本书的宗旨是由中西美学的历...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gb.htm#xinlei电子书祈竹仁宝哲自序在此,我先向我的根本恩师赤江仁宝哲致敬。自一九...
经典与解释-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重订版] 内容简介 没有这一神学的来源,我就绝不会踏上思想的道路。而来源始终是未来。 ——海德格尔 早期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神学...
佛教四书学 本书特色 所谓佛教四书学,是指高僧大德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作的佛学解读。本书是在收集了佛教经籍和文集中的有关资料并加校勘、句读...
加里.斯奈德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分6个章节,对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包括斯奈德的荒野伦理、斯奈德的文明观...
周易全解-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易经》六十四卦,喻示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明智对策。“朝乾夕惕”“自强不息”,...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蔡尚思著作集 本书特色 收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蔡尚思著作集)》的十大“思想体系”,即孔子、墨子、老庄、韩非、《礼记》、慧能、...
本书作者既联系尼采的生平和写作等传记性因素同时又超出这些因素来理解尼采,探讨尼采个人性哲学思考的普遍的意义。在他看来,尼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修订版 本书特色 王路编著的《是与真》内容介绍:“是什么?”——形而上学永恒的提问。“是真的。”——哲学不朽的追求。不管是对自然界或社会...
原点智慧-精典重现 内容简介 这不是在故弄玄虚。我只是让你意识到,是你在翻书,你是一个主体,我当然希望你可以继续阅读下去,但如果你读到此不读了,你说,不跟你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