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与女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论析了《牡丹亭》所描述的经典阅读和自然感发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乎情止乎礼义”两种情爱实现方式,及其对明清女性可能产生的情感教育作用,从而揭示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功能特征、基本特色和社会意义。书后附有清康熙梦园刻本《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辑录。
谢雍君,女,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戏曲研究》副主编,国家财政部课题《昆曲艺术大典》“文学剧目典”副主编。主要从事元明清戏曲史论研究。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戏剧艺术》、《学术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汤显祖剧作审美论》、《昆曲与文人趣味》、《目连戏与明清女性教育》、《杜丽娘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等文章,著有《中国戏曲史》(1998,第二作者)、《昆曲与文人文化》(2005,第二作者)等。
音乐家眼中的红楼梦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为基础,结合脂批,并联系古代中国音乐发展历史,全面梳理《红楼梦》中的音乐文化事象,深入解读《红楼梦))...
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尹锡南编著的《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主要分析了印度与西方两大诗学体系产生发展的轨迹,比较二者的理论异同点,并介绍梵语...
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 本书特色 既然是“文学”概论,就要讲文学、讲作品,讲其感动人的地方,讲其审美的价值。我所重视的乃是启发性,而启发性也正是一种学术的追求。...
文学所往事 本书特色 《文学所往事》的内容共分三辑,共三辑40篇40万字篇幅,**辑“人非”,情真意切追忆文学所老人往事,郑振铎、何其芳、俞平伯、钱钟书、冯至、...
让最深沉的痛,写最温柔的诗。_史铁生毕淑敏陆晓娅曾奇峰联袂推荐_其实,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
西方后现代主义戏剧文本研究 本书特色 潘薇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戏剧文本研究》力求从戏剧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伦理学等立体交叉角度来展开文本分析,这样既暗...
韩愈诗文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分别介绍了韩愈的求举觅官,流贬南荒,坎坷宦途,动荡暮年时期的诗作。韩愈诗文选评 目录 编者的话导言一、求举觅官(768年...
十年前,三个青涩少年。一个自杀未遂,一个远走他乡,丢下丁沂一个人留守原地,承受冲动的惩罚。十年后,那两个跑掉的混蛋忽然回
特警酷酷大冒险:恐龙岛惊魂之旅(精华版) 内容简介 小特警别动队员参加了恐龙岛的冒险之旅。白天的游玩剌激惊险,惊魂动魄,让人留连忘返,但是到了夜晚,却越发不宁静...
苏轼文艺美论 本书特色 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宋史本传》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
人的局限性 本书特色 一部充满人生哲理、实用格言和生活智慧的书一部让人反思历史、传承文化、启迪人生希望的书人的局限性 目录 译者序《漫步者》(1750—1752...
《明室:摄影纵横谈》分为上下两篇,有照片的特性、难于归类的摄影、以感动为出发点、摄影师、幻象和看照片的人、被拍照的人、看照
在所有教育科目里,语文是最基础的必修科目,起到培养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熏陶国民人文精神的作用。语文一科民国时期称为“国文”
1976-2000年-文学思潮二十五年 本书特色 作者吴家荣以为,从文学思潮的角度透视和把握20世纪*后二十五年中国文学的风云变幻,进而与这二十五年中国社会翻天...
西苑三海楹联匾额通解 本书特色 李文君编著的《西苑三海楹联匾额通解》辑录了北京南海、中海、北海的楹联匾额,并对其进行注释与解读,逐字考索,解读典故,自先秦汉唐经...
老香港:东方之珠 内容简介 香港北角区,有一条“七姊妹”道。这块地皮的变迁,在香港众多地段之中;可推第—。这里原是一个海湾。香港城区,本是不断地填海而成,“七姊...
在特别行动组的连发相亲,以及项诚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连发攻击下,迟小多找回了记忆。可平淡的日子也跟着一去不复返,为调查
十万雄师斩阎罗 内容简介 《十万雄师斩阎罗》原载于《今古传奇?武侠版》,被当时的主编郑保存(笔名木剑客)誉为《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以来*富创意的作品,评论家和...
大师自画像 本书特色 《大师自画像:倾听艺术家的心灵独白》:伦勃朗画质疑自己、审视自己的自画像;凡高画严肃悲怆,好像有股生命之火郁结胸中,挥霍不出的自画像;而丢...
自由主义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思潮之一,“胡适派学人群”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翼。本书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框架,带有浓厚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