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纬文化揭秘

易纬文化揭秘

作者:萧洪恩 著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年:2008-08-01

评分:4.7分

ISBN:9787806634110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易纬文化揭秘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正确阐释《易纬》文化的理论前提
一、《易纬》在谶纬经学中*为醇正
(一)《易纬》与谶
(二)《易纬》与録
(三)《易纬》与图、书
(四)《易纬》与符、候、表等的关系
(五)前人对赐纬》的评价聚讼
二、《易纬》是早于孟京易学的民间易学
(一)关于《易纬》起源的理论预设
(二)关于《易纬》起源时代的旧说评议
(三)关于《易纬》作者的旧说评议
(四)关于《易纬》思想渊源的旧说评议
三、《易纬》从民间易学演为官方经学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及其思想需要
(二)《易纬》由民间走向官学
(三)《易纬》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
(四)《易纬》是前汉学术思潮流变的直接结果
四、《易纬》的篇目题解及产生的具体时代
(一)《易纬·乾凿度》成书于太初改历之前
(二)《稽览图》、《通卦验》产生之时代
(三)其他各篇的产生时代
第二章《易纠》的象数思维模式
一、《易》学象数思维模式概观
(一)《周易》思维模式的话语系统
(二)象数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易》学象数思维模式的核心精神
二、《易纬》象论精义
(一)“观物取象”
(二)“索象画卦”
(三)“画卦为象”
(四)“象成设位”
(五)“取象比类”
(六)“立象尽意”
三、《易纬》数论阐秘
(一)“万汇滋溢,阴阳成数”
(二)“天地之数,万源由也”
(三)“诸卦气,温寒清浊各如其所”
(四)“致德之数”
四、《易纬》道论释微
(一)寓“道”于象、数
(二)“《易》一名而三义”
(三)“《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
(四)“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第三章《易纬》的历史观
一、《易纬》的自然史观
(一)从《易传》到《易纬》
(二)“五气渐变,是为五运”
(三)“《易》始太极,分而为二”
(四)《易》数一、七、九、一”
二、《易纬》的社会史观
(一)《易纬》社会史观的理论前提
(二)社会史是自然史的继续
(三)卦轨说与社会史节律
三、《易纬)的认识史观
(一)《易纬》认识史观的形成
(二)“象数互含”“数”重于“象”
(三)“象成而数生”
(四)“变文成字”
第四章《易纬》的结构论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易》以“象阴阳”
(二)“因阴阳定消息”
(三)“乾坤相并俱生”
(四)“缘物成三”
二、卦气说与自然有机论
(一)卦气说的起源问题~J
(二)“卦当岁,爻当月,析当日”
(三)诸杂卦“月居六日七分”
(四)“作象八卦,以应天枢”
三、爻位说与社会组织论
(一)“三节共本,同出元苞”
(二)“人生而应八卦之体”
(三)“六位正,王度见”
(四)“中和之盛,应于盛位”
第五章《易纬》的历史地位-
一、《易垒》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一)《易纬》对《易传》的发展
(二)《易纬》对孟京《易》学的启迪
(三)《易纬》对其他《易》学的影响
二、《易纬》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一)《易纬》与汉代天文学
(二)《易纬》与汉代医学
(三)《易纬》与其他科学
三、《易纬》与汉代学术
(一)《易纬》与汉代学术的共同基点
(二)《易纬》与汉代反神学思潮
(三)《易纬》与汉代经学
附录历代《易纬》研究概述
一、经学时代的《易纬》研究
二、清末民初过渡时期的《易纬》研究
三、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现代《易纬》研究
后记

易纬文化揭秘 内容简介

中国《易》学有经、传、纬三大系统,经、传导纬,纬补经、传,共同构成中国《易》学的整体。
本书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以《易纬》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分五章探讨《易纬》的文化内涵。**章提出了正确阐释《易纬》文化的理论预设,即《易纬》在谶纬经学中*为醇正、《易纬》是早于孟京易学的民间易学、《易纬》有一个从民间易学演为官方经学的历史进程,从而阐明了《易纬》的范围及起源,揭示了《易纬》与録、馘、图、书、符、候、表等的关系,探讨了《易纬》的起源时代、作者、史原及《易纬》各篇的具体历史时代,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易纬》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全书充分肯定,《易纬》的巨大的体系建构,正体现出中华民族上升时期力求统御自然并从宏观上把握宇宙总体的浩荡的民族精神。

易纬文化揭秘 节选

**章正确阐释《易纬》文化的理论前提
对《易纬》的研究有一些基本的理论认识问题,如《易纬》不单是七纬之一,而且向来就与谶、录、符、候、表、图、书等并举。所以,研究《易纬》必须对《易纬》的范围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说,否则就难免在研究中喧宾夺主,影响对《易纬》的价值认定;由于《易纬》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因而在研究《易纬》时必须先弄清楚《易纬》产生的历史时代,以此确立赐纬》在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易纬》与其他纬书的关系如何?能否以谶病纬、以他纬病《易纬》等,对此类问题都应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故此先对有关《易纬》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作一阐明:笔者的基本认识是解《易》之醇者为赐纬》、孟京易学后于《易纬》、赐纬》是谶纬经学的重要部分、《易纬》较诸纬更为醇正。
一、《易纬》在谶纬经学中*为醇正
《汉书•李寻传》有“六纬”之名,《后汉书•樊英传》则又有“七纬”之名,而后世多言“七纬”。《易纬》与七纬的界限非常明白,无有混同,故颜师古注“六纬者,五经之纬及乐纬也”。《循汉书•樊英传》李贤注“《河》、《洛》、《七纬》”句曰:“《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辩终备》也。”《隋书•经籍志》言:“《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
……

易纬文化揭秘 作者简介

萧洪恩,男,土家族,生于1961年。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学士学位,1983始师从著名哲学史家、教育家萧萐父教授,著名易学家唐明邦教授,著名荀子研究专家李德永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硕士学位,后在唐明邦教授具体指导下撰写了《浅析<易纬>中的辩证思维因素》为硕士论文,于198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响应党的号召赴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支边工作,直到2002年再回武汉,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湖北炎黄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经济开发部部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著有《土家族口承文化哲学研究》、《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等学术著作,主编有《巴文化研究》、《农村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机制研究》、《社会行政》(教材)等,在《国内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研究》、《周易研究》、《湖北社会科学》、《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正进行的研究课题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20世纪中国哲学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转型子课题)、《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研究》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