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作者:齐鹏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08-01

评分:5分

ISBN:9787010056401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目录

导论
一、感性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数字化时代新感性的特点
三、新感性的价值和意义
四、新感性未来展望
第1章关于感觉和感性命题的哲学史考察
一、古希腊时期
二、文艺复兴时期
三、18—19世纪
四、20世纪与后现代
五、21世纪的感性凸起
第2章感性的内核和结构
一、感觉的相关概念和类型
(一)感觉的**类型——官能感觉
(二)感觉的第二类型——实践感觉
(三)感觉的第三类型——精神感觉
(四)感觉的第四类型——人-机数字化新感觉
二、感性的内核
(一)视觉
(二)听觉
(三)味觉
(四)形和色彩的作用
(五)点·线·面的作用
三、感性的结构
(一)认识结构
(二)生物结构
(三)历史性结构
(四)实践结构
(五)关系结构
(六)双向度结构
(七)非逻辑——逻辑结构
(八)审美结构
(九)虚拟结构
第3章感性的特征和方法
……
第4章感性空间
第5章感性文化与东西方文明
第6章新感性与现代艺术
第7章数字化时代新感性的二重性
第8章走进大脑生物学时代的新感性
第9章新感性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10章新感性与虚拟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内容简介

新感性作为“信息的DNA”,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的时空结构和功能,驱动着全球化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的演进与转型,它不仅推动着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创造着新的人类文明。《新感性:虚拟与现实》是关于*前沿哲学问题——新感性与虚拟的原创性研究。作者从哲学史的角度对感性命题进行了系统考察,探讨了感性的特征,结构、内核、方法及感性心理时间与感性心理空间,从东西方文明史的角度研究了感性的产生、虚拟现实、感性空间的潜在发展和21世纪中华民族发展的空间战略从第三次感性革命如何推动信息科学、基因科学和大脑科学的发展进行了个案分析从人的本质、“三个尺度”研究了新感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并对虚拟现实、感性识别-机器人懂你进行了未来展望。

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节选

第1章关于感觉和感性命题的哲学史考察
一、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是一个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这首先是人的感性高度展开而带来的。又因为古希腊的艺术是西方古典主义的典范,因此古典主义的理性在这个阶段和人的感性得到了极好的整合。
谈感性不能不谈感觉。“感觉主义是感性学的近亲”,但它们只是相关而本质不同的两种理论范畴。感性学是外界作用于人而产生的知觉和直观形式的认识,即所谓“究天人之际”的哲学,而感觉主义则是人对客观的个别特性的反应“亦即”是对世界事物感官接受的肤浅述说。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就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关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是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理由是:能使我们识别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古希腊的另一位哲人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84-公元前411)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权衡”。在这里他将人的一切判断视为感觉判断,并由此出发而否认客观真理。虽然如此,在古希腊时代,感性的显现还是被吸纳进了美的理念之中,于是“现实的感性成了斯多葛主义者和伊壁鸠鲁学派体悟和研讨的有关内容。这两种倾向后来成为中世纪神学哲学灵肉理论的先声。在宗教神学崇灵贬肉的一千多年中,感性通常是一个在迂回语言中被谈及的事情。这样的现象一直到文艺复代方才改观”。
……

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作者简介

齐鹏,哲学博士,社会心理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新华出版社编审。
作者曾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两项国家社会基金课题研究,完成“博士后基金”项目,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荣获人民大学“优秀士学位论文奖”和全国论文金奖,发表多篇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十一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转载。主要著作《哲学的社会学》、《数字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当代西方50位哲学家》、《中国古村落》、《齐鹏画集》、《人格结构与现代人格》、《当代人格符号》、《新感性虚拟与现实》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