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那罗延室稽古文字”和“东周铜贝文制考”两部分内容。
★16开布面精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王献唐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
★ 图书扉页有叶圣陶、唐兰等题签
★ 《那罗延室稽古文字》,为齐鲁书社版的重新整理版
★《东周铜贝文制考》,为王献唐先生手书草稿
王献唐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集校雠、鉴赏等于一身的考订型的古印章收藏家。他从事古玺印的收藏考释工作,把古代印章作为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字、文化的材料,与中国古代典籍相印证,从而解决学术界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弥补了史料之不足。《那罗延室稽古文字》的主要内容是考释古印玺文字,但其学术价值绝不限于此,透过一字一印的考释,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全书旁征博引,资料翔实,推理严密,言之成理,足见作者的深厚功力。是书的出版,对历史学、文化史、文字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王献唐先生善于从历史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去考察印章文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基本特征,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风貌和民风民俗。而印章上的印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当地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再从印章自身来看,其质地、印制、纽制、印文又有其内在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先秦的粗疏到秦汉的精妙,再到魏晋南北朝的衰落……各有其本身的原因,而这些又无一不与时代的形势相关联。王献唐先生从文化的大背景下去释读印章、考证印文,是很有学术眼光的,这也正是他在印章学研究上取得超越前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他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印证史,以印补史,开创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献唐先生的《那罗延室稽古文字》是一部考证古代印章印文的论文集,是一部关于古代印章学的专著,它在印章研究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还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学的学术著作,历史学家、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地理学家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从各自的需要出发,从书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材料。
王献唐先生还善于将字形、字音`字义结合起来考释。清代段玉裁曾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如果缺乏音韵飞训诂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在考释印玺文字时,将形近的印文进行比较,结论往往不可靠。献唐先生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优良治学传统并且发扬光大,将汉字的形、音、义打通起来进行研究。尤其是他常常能跳出文字形体,直接从字音和字义上找到内在联系,这就不只是传统文字学研究的范围,而是进入了现代语言学的大范畴,这让文字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步人了一个新的境界。
王献唐先生从汉字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术领域进行研究,指出了一些权威书籍的缺点和错误。献唐先生地处山东,平日所经手过眼的印章多在山东地区出土或流传,其印文自然当属东土文字。《那罗延室稽古文字》在考释文字时注意了山东地区印文和西部地区文字的联系和区别,在征引其他古文字材料时,也十分注意出土的地域,使一些一历史上遗留的疑点涣然冰释。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奠定了传统文字学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时代和作者认识上的局限,其缺点和错误也在所难免。过去许多学者过于迷信《说文解字》,不敢越雷池半步。献唐先生的《那罗延室稽古文字》一书将汉代文字分成小学家文字、书家文字和喙刻家文字。三家文字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疆域,如果完全按小学家著作《说文解字》去规范汉代书法文字和印刻文字,常常会格格不入;同样,以印文、书法去印证《说文解字》也会常常出错。献唐先生将汉代文字分为这三个不同领域,论述它们不同的特点,并用以解决具体的考释印文工作,确实是很有见地的。献唐先生在考释印文时,也与其他文字学家一样引用《说文解字》,但他却能不受《说文解字》的束缚,在更广阔的领域中进行研究,但凡契文、金文、玺文、权量、兵器文、陶文均广泛征引,还常常对《玉篇》、《广韵》等书勾稽查考,澄清了过去文字研究中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了《说文解字》中一些错误。
一九八五年,齐鲁书社曾出版过《那罗延室稽古文字》,限于当时的条件,对先生原稿作了初步整理,以简化字竖排出版。我们这次整理出版,对该书重新标点,对简化字、异体字也重新作了处理,使之更为规范,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由于行文风格与今不同,献唐先生检校群籍,引用的很多古籍资料转引自类书或笔记,有的还是凭借记忆,难免跟原书有出入。尤其是很多资料属孤本,在战乱中失传,现已无从查考。这次整理时,对书中绝大部分引文,我们仔细核对了原书。凡与原书一致的,我们都加了引号;凡属意引或转引的引文,我们进行标点时未加引号。至于文中那些改动后可能引起误解或反映献唐先生用字习惯的繁体字、异体字、古俗文字,则不作改动,一仍其旧。
《东周铜贝文制考》是一篇有关祭祀的长篇论文,做学问的风格与《那罗延室稽古文字》相同。文章不拘于一字一器的考证,把祭祀的名物用字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由个体到整体,不仅考释了文字,而且对我们了解商周时期的典章名物制度有重要作用。此稿系王献唐先生手书草稿。翻阅原稿,但见增删圈点,朱墨灿然,天头书边,字迹密麻,已不知改易几稿矣。为了保持原貌,我们影印书稿手迹,以见先生用功之勤、学问之精。
王献唐(1896-1960),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著述有《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山东古国考》《山左先哲遗书》等50余部,逾千万字。生平经见之书,无可计数,每有所得辄留题跋,其部分为书跋,经山东省博物馆整理,命名为《双行精舍书跋辑存》,1983年由齐鲁书社出版,计收书跋258种。
《阿登之战:希特勒最后的赌博》内容简介:阿登之战被誉为“美国二战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十五年潜心写作,
《导读德勒兹《差异与重复》》内容简介:毫无疑问,吉尔·德勒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差异与重复》则是他的杰作。这
兀鹰军团:二战德国一空军飞行中队1939-1945》内容包含各式战机及部队徽章之精美插图,是一本介绍二战时期德国空军的详尽读本,《
《杜甫诗选》内容简介: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号为“诗史”,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之一。谢思炜先生评注的这本《杜甫诗选》,精心
中美洲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之一,全书将全力呈现给读者一段简洁却全面的中美洲历史,从地峡构成和美洲...
文物艺术鉴赏 本书特色 本书对文物的解读更加生动、形象,通过中外文物的特征对比,穿插文物历史背景,再配以精美的插图,把一幅鲜明的历史文物长卷展现给了读者。全书的...
巴黎高等法院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的作品,初版于1769年。本书以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历史为框架,紧紧围绕这段历史中法国王位传承和朝代...
夷夏先后说 本书特色 易华编写的这本《夷夏先后说》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论据内容为起点,分别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民法典担保制度体系研究》内容简介:本著作是国内首部以民法典担保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对民法典中体系化程度不足的担保制
岂有文章觉天下 本书特色 史实的真相已经在岁月的热风中淡出了原有的眉目,历经时光的摧折与后世的演义,或被神圣化,或被妖魔化。羽戈却坚守平恕之道和平常心,...
世界文明史:理性开始的时代:The age of reason begins 本书特色 《理性开始的时代》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本卷分为三部分:“理性...
周佛海日记全编 本书特色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二十年代初,在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周佛海便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二十年代末,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
(精)当代学人精品:朱正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当代学人精品”丛书由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主编,统贯文史界限,所选均为国内一流学者力作...
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第154辑)》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 内容简介 《文史资料选辑(第154辑)》内容包括:决策内幕、博鳌亚...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 内容简介 铜鼓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产生,一直流传至今,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重庆、四川等8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除菲律宾...
斋堂 本书特色 这套志书,是北京古镇系列丛书的**批成果,是由市地方志办公室选择修志条件比较成熟的古镇,委托专家执笔编纂的,包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良乡镇,海淀区...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内容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
一个社会如何构建其自身以使其成员得以成为一种自治秩序中的自由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国家的臣民呢?通过对美国联邦制的分析,回顾那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内容简介: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
海淀 内容简介 让“星星”亮起来,为古村镇修志写史,是一个有效的影响深远的举措,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保护古村镇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应措施,制定切实的保护规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