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知与人文学》是基于一次学术会议的讨论而编成的文集。“体知”很可能不是一个新词汇,因为由之构成的两个汉字含义清晰,配搭顺便,且其意义容易被直观。但它作为一个探讨中国哲学的概念,则是经杜维明教授的精心阐发而传播开的。《杜维明文集》第五卷中有不少篇章展现他在这方面的深刻思考。
知音、知乐与知政——儒家音乐美学中的“体知”概念
一前言
“知音”一词在现代语汇中,一方面被理解为精通音律之人,一方面被视为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门艺术之*高明的批评者、鉴赏者。更有意味的是“知音”被视为知心的朋友,表现为友情的*高境界。
一般以为“知音”源于《吕氏春秋·本味》中所载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亦见于《列子·汤问》)。此一故事固然是知音的经典故事,但“知音”一词并未出现其中。“知”与“音”两字连为一词,在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典籍中凡两见,一出现于《吕氏春秋·仲冬记·长见》,一出现于《礼记·乐记》。而《长见》篇中的“知音”指精通音律;《礼记·乐记》中的“知音”是在“知音、知乐、知政”一系列音乐政治学的理论中出现。两者皆与伯牙、钟子期故事中的知音内涵不同,但并非大异其趣。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儒家音乐美学中的“知。音”问题。儒家的“知音”对上述《长见》篇的专业性“知音”问题非常重视,对《本味》篇中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知音”也有深刻体会。但在这一切基础之上,更重视对于“表现”和“反映”集体社会生活的音乐有深入的理解。对儒家而言,音乐不只是个人情志的表现,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儒家美学的创作理论是兼顾“表现”(expression)和“模仿”(mimesis)的艺术功能。
“知音”是属于批评和欣赏的方面,知音者绝不限于“知”音律技巧,而主要在于“知”音乐所“表现”和“模仿”(或“反映”)的内容,以及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究竟先秦儒家如何论证音乐之可知,如何描述知音的过程和精髓,是探讨儒家美学不可忽视的课题。
……
陈少明,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国思想史与人文科学方法论研究,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儒学的现代转折》(辽宁大学出版社92年版);《被解释的传统》(第一署名,中山大学出版社95年版);《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
与俄罗斯人的对话-两个世纪社会进化的系统论观点-(全二册) 本书特色 a.拉波波特对四门学问都有开创之功或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名字被十种百科全书收为词条。本书是...
《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全球经济失衡研究》内容简介:本文将从利益分配视角探讨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及其可持续性。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现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 本书特色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从文化的角度对古代文献学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致的揭示和阐释,并站在当代学术的高度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精微、成...
客家迁移万里寻踪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客家文化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固始人改写了福建历史》、《客家精神城堡的坚守与超越》...
中国报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报学史》**次系统全面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报纸产生以及发展的历史,以大量的**手材料和严谨的考证方式,对从汉唐到五四运动前中国报纸产生及...
★ 时隔20余年再版的政治学经典名著★ 关于美国官僚体制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经典研究指南【本书获誉】威尔逊是我们的韦伯,本书是他的综合性论著……作者笔调...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的潜在假设是:社会判断和社会公正存在于基本的人类成见中,责任的推断渗透于我们的世界和日常经验之...
《13天带你拿“四大”offer》内容简介:本书从应届生求职角度出发,细说审计求职各环节要点,包括通用求职时间及流程介绍、四大会计
古籍常识丛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古籍版本领域内常识问题的知识读物。其内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对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装订的介绍,以及用纸、字体、避讳等的说明;二是...
英藏法藏敦煌遗书研究按号索引-(全三册) 内容简介 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翻阅了二万余种中外文敦煌研究资料,汇集了大量英、法等地收藏...
★ 工业巨头如何与纳粹融合共存?★ 高级经理为何被送上战争法庭?★ 集中营大屠杀的毒气出自谁手?★ 揭露纳粹德国化学工业背后鲜为人知的黑暗历史。阿司匹林制造商拜...
江干街巷文化撷英:一 本书特色 《江干街巷文化撷英(1)》是一本记述江干街巷历史文化的文萃,编著者郑桂岚通过历史和现实的挖掘、记述,把充满着乡土气息的江干街巷文...
传播学教程(第2版)/郭庆光//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特色 《传播学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书是...
《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为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用26篇文章回顾和描述了浙江考
作品目录绪言序章 古代印度概况第一节 印度名及其汉译第二节 古代印度的疆域地形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种族一 奧族人二 荼卢毗族人三
坐拥书城 勤耕不辍-钱存训先生的志业与著述 本书特色 《坐拥书城勤耕不辍--钱存训先生的志业与著述》由吴格编著,本书收录有关钱存训先生历年著述之中外评论及访谈文...
贵州少数民族口述传播史研究 目录 **章口述·传播·文化一、口述传播的概念厘定二、口述传播与文化的关系三、口述传播与民族语言传承四、研究口述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第二...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本书特色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是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内容简介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共讲述了有十四节的内...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础重大项目《中国经济抗战研究(1931—1945)》丛书中的第一本。本书以日据时期京沪杭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出日本...
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 本书特色 这部书把近代北京地区的慈善事业放在我国慈善发展史的大背景下,从慈善事业的思想和实践,慈善活动的救助对象、救助主体以及组织机制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