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

“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

作者:王向远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年:1999-07-01

评分:4.6分

ISBN:7303051198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 目录

前言
**章日本文坛与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国策”的形成
一、福泽谕吉:“文明战胜野蛮”
二、中江兆民:“三醉人”的醉翁之意
三、冈仓天心:“日本的伟大特权”
四、保田与重郎:战争“是日本人惟一的精神文化”
五、武者小路实笃:“大东亚战争”是“日本人的使命”
第二章七七事变前日本的对华侵略与日本文学
一、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二、“济南惨案”与《武装的街道》
三、《万宝山》和《日本的战栗》:歪曲的描写和侵略的叫嚣
四、《上海》与《北京》: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三章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及其“大陆开拓文学
一、“大陆开拓文学”的背景
二、“大陆开拓文学”的团体组织与文学“理念”
三、“大陆开拓文学”的炮制
第四章日本殖民作家的所谓“满洲文学”
一、“满洲文学”的来龙去脉
二、所谓“建国精神”与“建国文学”
三“民族协和”的现实与神话
第五章“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
一、初期派往中国前线的特派作家
二、军部和政府直接组织派遣“笔部队”
三、“笔部队”炮制的侵华文学
第六章“军队作家”及其侵华文学
一、“军队作家”及“军队文学”的产生
二、日比野士良、栋田博对正面战场的描写
三、上田广对华北占领区的描写
第七章日本的侵华诗歌
一、侵华战争给日本的诗歌注入了兴奋剂
二、侵华诗歌中的战争喧嚣
三、侵华诗歌中的中国
第八章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宣抚”活动及“宣抚文学”
一、所谓“宣抚”与“宣抚文学”
二、从“宣抚文学”看日军的“宣抚”活动
三、“宣抚文学”的谎言与“宣抚”的实质
第九章石川达三的真话与谎言
第十章炮制华文学的“国民英雄”火野苇平
第十一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日本对沦陷区文坛的干预渗透
第十二章“亚细亚主义”、“大东亚主义”及其御用文学
第十三章日本有“反战文学”吗?
第十四章日本战后文坛对侵华战争及战争责任的认识

“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 内容简介

在侵华战争中,大多数日本“文学家”积极“协力”侵华战争,形成了一支以笔为枪的特殊部队——“笔部队”。他们有的应征入伍,成为侵华部队的一员;有的作为“从军作家”开往前线,为侵华战争摇旗呐喊。更多的人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军国主义文化和文学组织,为侵华战争推波助澜。他们在其所炮制的侵华文学中,或煽动战争狂热,把战争说成是“圣战”;或把战争责任强加给中国,为侵略战争强词争辩;或把日军的残暴径加以美化,大书“皇军”的“可爱”和“勇敢”;或丑化中国人民,写他们如何愚昧野蛮;或歪曲沦陷区的状况,胡说中国老百姓和“皇军”如何“亲善”;或对沦陷区文坛进行干预浸透,对沦陷区民众施行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
本书对日本的“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批判,是国内外**部系统完整而又简明扼要的日本侵华文学史的研究著作。它对于我们了鲜为人知的“笔部队”及其所作所为,对于弄清日本文学与军国主义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军国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前言]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实施“文坛总动员”,除极个别的以外,绝大多数日本文学家积极“协力”侵华战争。他们中,有些人作为“从军作家”开往中国前线,为侵华战争摇旗呐喊;有些人应征入伍,成为侵华军队的一员;更多的人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军国主义文化和文学组织,以笔为枪,炮制所谓“战争文学”,为侵华战争推波助澜。他们或煽动国民的战争狂热,把侵华战争说成是“圣战”;或把战争责任强加给中国,为侵华战争强词争辩;或把日军的残暴行径加以诗化和美化,大书“皇军”的“可爱”和“勇敢”;或丑化中国人民,渲染中国及中国人如何愚昧和野蛮;或歪曲描写沦陷区的状况,胡说中国老百姓和“皇军”如何“亲善”;或对沦陷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这就是活跃在侵华战争中日本文学家的所作所为。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机器把派往侵华前线从军采访的作家们称为“笔部队”。现在看来,“笔部队”这个词非常恰切地表明了这支以笔为枪的特殊部队的作用和性质。实际上,不仅是到侵华战场从军的作家是“笔部队”,凡是以文笔的方式、以文学活动的方式参与、协助侵略战争的文学家,都可以归为“笔部队”。在侵华战争中,“笔部队”和“枪部队”(武装部队),形成了上下呼应、“官民一致”、软硬屠刀、文武两道的军国主义战时体制。本书的标题——《“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笔部队”这个词的。大量炮制“侵华文学”(即所谓的“战争文学”),是“笔部队”的主要“业绩”,也是日本文学家“协力”侵华战争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在本书中对“笔部队”的揭露和批判,是以“侵华文学”为中心来进行的。我所说的“侵华文学”,指的就是以侵华战争为背景、为题材,为侵华战争服务的日本文学。诚然,“侵华文学”这个概念并不能统括二战期间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全部的日本文学,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却是其中*主要的部分。“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前言在日本,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文学史著作在谈到侵华战争期间的日本文学的时候,常常一带而过。更有一些当事的文学家和后来的研究者对战争时期日本文学家的所作所为讳莫如深,甚至掩盖、歪曲历史。几十年来,日本也有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对战争时期的日本文学进行了研究,出版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往往把研究对象笼统地称为“战争文学”。所谓“战争文学”看起来倒是一个颇为客观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却很难表明日本“战争文学”的军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性质,因此它在价值判断上具有一定的暧昧性。在世界文学中,一切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都可以称作“战争文学”。反侵略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文学可以称为“战争文学”,鼓吹侵略的、法西斯主义的文学也可以称为“战争文学”。早在日本侵华战争初期,侵华文学正在泛滥的时候,日本就有文学评论家、研究者把那些文学称为“战争文学”,以此来证明日本文学和现代世界文学中的“战争文学”是一回事。在战后,更有的作家(如火野苇平)把自己同世界文学史上的“战争文学”的经典作家作品(如托尔斯泰、雷马克等)相提并论,拉大旗作虎皮,为自己撑腰、辩解。看来,在日本,“战争文学”不仅是个概念问题,而且也包含着对研究对象的态度和看法。鉴于那一时期的日本文学为侵华战争服务的特殊性质,我不使用“战争文学”这个暧昧的概念,而把此种文学称为“侵华文学”。把日本文学家的那些为侵华战争服务的篇章称为“文学”,读者也许难以接受。诚然,“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的侵华文学不仅不配称作“文学”,而且还是对文学的滥用和对文学的亵渎。但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是:假、恶、丑的文学也同样存在,而且可能会成为一个时期、一个国家的文学的主流。日本的“侵华文学”就是一个例证。“笔部队”及日本侵华文学的炮制者,是侵华战争的煽动者、鼓吹者,是所谓“思想战”、“思想宣传战”的主体,是日本对华进行文化侵略和渗透的主力,在侵华战争中起到了“枪部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侵华文学既是日本军国主义所留下的侵华历史的一份铁证,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日本军国主义的所谓“战魂”和“军魂”就包含在其中,日本人对华侵略的思想“理念”、对华侵略的狂热情绪,就包含在其中。我们要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膨胀的过程,要从日本人的意识深处追究侵华战争的深层根源,要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就必须研究日本的侵华文学。因此,对侵华文学的研究,其意义和价值已远远地超出了纯文学的范围。

“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 作者简介

王向远,男,1962年10月生于山东,汉族,无党派。198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助教、讲师,1994年7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底至1998年初任中文系副主任,1996年4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东方文学及东方比较文学、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基本理论、中国翻译文学等的教学与研究。.现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术团体兼职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评委组组长。入选“北京市优秀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名列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文化名人录》第24版(1996年)。主要研究领域有:东方文学及东方比较文学,中日比较文学、日本侵华史、比较文学基本理论,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学术史、中国翻译文学及翻译文学理论等。已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成英文播出,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摘,20多篇论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3篇论文在《中国比较文学》和《北京日报》,《文艺报》上被专文述评,多篇论文被编入各种论文集,另有不少论点被多篇论文引述。出版的学术专著有:1、《东方文学史通论》,35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1997,2003。2、《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35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丛书之一,1998。3、《“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25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46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42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6、《比较文学学科新论》,23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30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8、《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理论构建与学术争鸣》(三人合著,第一作者),23万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9、《翻译文学概论》,16万字,已写完,即出版。10、《“思想战”、“宣传战”与侵华战争——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揭露与剖析》,写作中。另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处出版译著四种,主编文学资料性丛书三套44册,主编《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等文学工具书三种,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丛书》一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