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概要

经史子集概要

作者:顾荩臣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8-01

评分:5分

ISBN:9787561762189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经史子集概要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国学研究》,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包括《十三经》等),论述各经的内容、体制、优劣等。史部以《二十四史》为范围(从《史记》至《明史》),论述史学的来源、史部的种类,剖析各史的内容、优劣。子部以周秦诸子为范围,论述古代诸子的大概情形、各子书的内容,并于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嬗递,加以简要分析和说明。集部以自汉以来及《四库全书》有著录的重要作家文集为范围,分“总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与“诗文评类”进行论述,并于各集的抉择去取、各家的学问根源,加以简单说明,以使读者明了集部的概状。

经史子集概要 本书特色

《经史子集概要》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一的《经史子集概要(古学纵横)》,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论述各经的内容、体制、优劣等;史部以《二十四史》为范围,论述史学的来源、史部的种类,剖析各史的内容、优劣;子部以周秦诸子为范围,论述古代诸子的大概情形、各子书的内容,并于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嬗递,加以简要分析和说明;集部以自汉以来及《四库全书》有著录的重要作家文集为范围,分“总论”、“楚辞类”、“别集类”等进行论述,并于各集的抉择去取、各家的学问根源,加以简单说明,以使读者明了集部的概状。

经史子集概要 目录

经部
例言
**章总论
一什么叫做“经”
二“经名”的来源
三“经目”的递增
四经书的“体制”
五经书为后世一切学术的所宗
第二章《周易》
一什么叫做“易”……“周易”
二《易经》内容的“形成”
三《周易》上下经文体的大概
四《周易》为千古文章之祖
第三章《尚书》
一什么叫做“尚书”……“古今文尚书”
二《尚书》的“体制”……“十例”……“六体”
三《尚书》文章的“概状”与其“特点”
四《尚书》文章的“体式”为后世文家所取法
第四章《毛诗》
一什么叫做“诗”……“诗经”……“毛诗”
二《诗》的“六义”和“四始”
三《诗经》的“体式”与其“大义”
四《毛诗》的“篇什”与其“概要”
第五章《礼经》三书——《周礼》……《仪礼》……《礼记》
甲《周礼》
一《周礼》的“名称”
二《周礼》的“制作”
三《周礼》体例的“概要”与其“文章”
乙《仪礼》
一《仪礼》的“名称”
二《仪礼》的“篇第”
三《仪礼》的“文章”
丙《礼记》
一《礼记》的“制作”
二《礼记》的“内容”
三《礼记》的“文章”
第六章《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甲《春秋经》
一《春秋》的“意义”
二《春秋》的“体例”
乙《左氏传》
一《左氏传》的“概要”
二《左氏传》的“文章”
丙《公羊传》……《谷梁传》
一《公羊传》……《谷梁传》的“概要”
二《公羊传》……《谷梁传》的“文章”
丁《春秋》三传的“总评”
第七章《论语》……《孟子》
甲《论语》
一《论语》的“概要”
二《论语》的“篇次”与其“文章”
乙《孟子》
一《孟子》的“概要”
二《孟子》的“篇次”与其“文章”
第八章《孝经》……《大学》……《中庸》
甲《孝经》
一《孝经》的“概要”
二《孝经》的“章次”
乙《大学》
一《大学》的“概要”
二《大学》的“章次”
丙《中庸》
一《中庸》的“概要”
二《中庸》的“章次”
第九章《尔雅》
一《尔雅》的“概要”
二《尔雅》的“篇次”
史部
例言
**章总论
一“史学”的来源
二“史目”的递增
三“史部”的种类
四各史“例目”的异同
第二章《史记》
一《史记》的“体制”
二《史记》的“文章”
三《史记》的“批评”
四《史记》的“考证”
第三章《前汉书》
一《前汉书》的“体制”
二《前汉书》的“缺失”
三《前汉书》的“优点”
四《史》《汉》的“比较”
第四章《后汉书》
一《后汉书》的“体制”
二《后汉书》的“文章”
三《后汉书》的“批评”
第五章《三国志》
一《三国志》的“体制”
二《三国志》的“缺失”
三《三国志》的“优点”
第六章《晋书》
一《晋书》的“体制”
二《晋书》的“批评”
第七章《宋书》
一《宋书》的“体制”
二《宋书》的“批评”
第八章《南齐书》
一《南齐书》的“体制”
二《南齐书》的“批评”
第九章《梁书》……《陈书》
一《梁书》和《陈书》的“体制”
二《梁书》和《陈书》的“批评”
第十章《魏书》
一《魏书》的“体制”
二《魏书》的“批评”
第十一章《北齐书》
一《北齐书》的“体制”
二《北齐书》的“批评”
第十二章《周书》
一《周书》的“体制”
二《周书》的“批评”
第十三章《隋书》
一《隋书的》“体制”
二《隋书》的“优点”
三《隋书》的“缺失”
第十四章《南史》……《北史》
一《南史》和《北史》的“体制”
二《南史》和《北史》的“批评”
第十五章《旧唐书》……《新唐书》
一《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体制”
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比较”
第十六章《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一《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体制”
二《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比较”
第十七章《宋史》
一《宋史》的“体制”
二《宋史》的“批评”
第十八章《辽史》……《金史》
一《辽史》的“体制”和“批评”
二《金史》的“体制”和“批评”
第十九章《元史》
一《元史》的“体制”
二《元史》的“批评”
第二十章《明史》
一《明史》的“体制”
二《明史》的“批评”
子部
例言
**章总论
第二章道家类
第三章法家类
第四章名家类
第五章墨家类
第六章儒家类
第七章杂家类
第八章兵家类
集部
例言
**章总论
第二章楚辞类
第三章别集类上——汉魏六朝的别集
第四章别集类中——唐宋两朝的别集
第五章别集类下——元明清三朝的别集
第六章总集类
第七章诗文评类

经史子集概要 节选

**章总论
一什么叫做“经”
我人研究经学,在未曾读经以前,有个先决的问题,便是要明了什么叫做“经”?按之《说文》:“经,织也。”《玉篇》:“经纬以成缯布也。”经字的*初意义,原来是指“织物的经纬线”而言,织物而没有经纬线,那就不能造成缯布。推之于治天下之道,真是千头万绪,很难着手,须得立个“纲领”,行事才有条理,也正如织物的须有“经纬线”一样;因此“以经纬成缯布”之说,便可借为“经纶天下”之意。《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这是由“经纬”假为“经纶”的一个例证。
又按《周礼·天官·太宰》说:“以经邦国。”注日:“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也。”经既可以作“法”解,则凡古代圣哲言行政教之载在典籍,其能垂训戒而作“法则”的,我们都得尊称它为经。王逸注《离骚》,他又说:“经,径也;如路径无所不通,可常用也。”如是,则经之为义,经之为书,简直可以算它是:“示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的大道,常用之而无所不通了。”
我现在再根据上面的话,总括起来,为经字下个“界说”道:“凡古代圣哲的言行政教,其载在典籍,可以垂训戒而作法则,示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的大道,能常用之而无所不通的,才得称它为‘经’。”
二“经名”的来源
经的“名称”,始见于《国语》,有日:“挟经秉抱”是。在《国语》以前的书籍中,却未曾见有经名。《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尊称为“经”,都是后人所题名的。《孝经·锡命决》,引孔子之言,说是:“吾志在《春秋》,而行在《孝经》”,这是“纬书”中始称“经”名的。《庄子·天运篇》则说:“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后世“六经”的名称,实始于此。由上三说看来,称“经”之见于“传”及“纬书”、“子书”的,都在秦汉以前的时候。
《礼经》:“乐正,崇‘四术’以教士。”什么叫做“四术”?便是《诗》、《书》、《礼》、《乐》。先王于此四端,其设教原来已经很久了。《易》虽常用之于“卜筮”,然而它那精微的道理,断非初学的人所能通晓。《春秋》虽公其记载,然“策书”也不是普通人民所得尽窥的。所以《易象》、《春秋》,直至韩宣子到了鲁国,才得看见它。因知当时诸国的施教,未必都能备此六者。这是古人以“四术”作为“四经”的一种说解。
扬雄《法言》,仅说“五经”的情形,而不称“四术”和“六经”。其言日:“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礼’者莫辨乎《春秋》。”这是因为汉代经秦始皇焚书以后,《乐经》早已散佚,所以扬氏略而不提,只称“五经”。班固《白虎通·五经论》说:“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日‘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此与扬氏称经之说,虽微有出入,不过他也主“五经”,而不称“四术”和“六经”,还是相类的。从上扬、班二氏书中看来,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用“四术”之说,参之以《易》,而称为“五经”的。这又成了一种说解。
三“经目”的递增
依上节所载:有《礼经》的“四术”,《天运篇》的“六经”,《法言》、《白虎通》的“五经”,各家对于“经目”范围的见解,显然有不同的现象。到了后世,更递见增加,于是遂有“七经”、“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十三经”、“十四经”等许多名目。今将各种“经目”递增的阶段,列述于下:
(1)“七经”《后汉书》注:“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以《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论语》为“七经”。清康熙《御纂七经》,则指《易》、《书》、《诗》、《春秋》、“三礼”等七种。
(2)“九经”唐时所立“学官”,以《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为“九经”。开成问刻石国子学,亦与此同。一说:《易》、《诗》、《书》、《礼》、《春秋》、《孝经》、《论语》、《孟子》、《周礼》为“九经”。
(3)“十经”《宋书·百官志》:“谓《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谷梁》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是为“十经”。
(4)“十一经”于“十三经”中,除去了《论语》、《孟子》,便为“十一经”。因宋儒以《论语》、《孟子》列入于四书的缘故。
(5)“十二经”《庄子》的《天道篇》里有“翻十二经以说”之言。说者谓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外,又加了“六纬”,便合成为“十二经”。
(6)“十三经”这是说于《易》、《诗》、《书》、“三礼”、“三传”以外,再加上《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四书,便成为“十三经”。近世言“广义的经目”者,多以是为准。
(7)“十四经”后人尝于“十三经”之末,附以《大戴记》,称为“十四经”。
以上所胪举的各条,无论其为“七经”、“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十三经”、“十四经”,总括的说一句:凡是可以列入于“经”类的,大抵不外乎“五常”之道和“六艺”之文罢了!
四经书的“体制”
经书中的涵蕴,范围极为广大,所有我国古来一切的天地人文、学术、政教,统给它包括无遗。后世文章的种种“体式”,以及文家的任何“作品”,大约总脱不了“经术”范围以外。今引用《史记》和《淮南子》中的两段话,以说明“经书体制”的大概情形。
《史记》说: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纪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淮南子》说:
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讥辨义者,《春秋》之“靡”也。
按以上所引的两段文字:《史记》这一节,是说各种经书的特长之处,及其致用之方;《淮南子》这一节,是说各种经书感化人文之德;然都能把经书体制的内容情形很简赅地说出,给我们读经时一个极好的指示!
经书的“体制”,如果再从广义方面讲,真所谓“包罗万象”,实开后世一切文体的先河。例如论、辨、说、解、序、跋等体,是《易经》统其首的;诏、策、章、奏、表、启等体,是《书经》发其源的;辞、赋、颂、赞、诗、歌等体,是《诗经》立其本的;铭、诔、箴、规、祝、祭等体,是《礼经》总其端的;纪、传、移、檄、关、牒等体,是《春秋》为其根的;故文体的种类,虽支衍蕃生,十分众多,然归其大要,都是宗之于经书的!我今再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一段文字,概括地再把“经书体制”说一下,作本节的结束。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
……故文能宗经,体有六艺: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轻,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华,六则文丽而不淫,以为禀经制式,酌雅富言,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
五经书为后世一切学术的所宗
经书的文字,体大而思精,可说无美不备,所以后世的一切学术,没有不依以为宗的。战国之世是我国学术思想*光华灿烂的一个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正如风起云涌,十分昌盛;然而我们一究他的内容,还是十九根源于“经书”中的。例如老聃的学说,一本“阴阳变化”之道;庄周、列御寇的学说,大都托之“寓言”、“假象”;这三人的学术思想,都是根诸“《易》教”的。邹衍之学,专好“侈言天地”;关尹子之学,专好“推衍五行”;他二人的学术思想,都是根诸“《书》教”的。管仲、商鞅的法制,意在“创制国家的政典”,这是根源于“《礼》教”的。申不害、韩非的刑名,旨在“归正赏罚的措施”,那是根据于“《春秋》之教”的。除此以外,又若杨朱、墨翟、尹文的言论,苏秦、张仪、孙武、吴起的学术,我们辨别它的源委,归纳它的旨趣;以及“九流”之所以分,“七录”之所以叙,都于“物曲”、“人官”,得他的一端,而不自知其全是“经书的遗物”咧!
经书不但为周秦诸子一切学术的根源,便是后世著名的文学家,如唐代的韩退之、柳子厚诸人,他们的文章,也莫不取法于“经书”。韩氏之言日:“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于此足见他的学问,全从三代的经学,参以两汉的作品而得来的。他在《与国子诸生进学解》中又说:“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这是他极力推崇经书之处,也正是他得力于经书之处。柳子厚的文章,后人评它为“雄深雅健”,然亦得力于经书者居多,我人但看他《与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文字便可知道。其言日:“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这便是柳氏学问得力于经书的一个“明示”了!
由上以观,那么“后世一切‘学术’、‘文章’,都根源于‘经书’的”这一句话,哪里是虚话呢?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