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行的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是高鹗的续作。那么,曹雪芹本来设想的八十回后的《红楼梦》是什么样子,《红楼梦》人物的结局究竟如何?这是红学史上*为重要*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也是广大读者喜欢谈论的话题。红楼人物结局如何安排,更让《红楼梦》电视剧、电影摄制者们煞费苦心。
红学名家梁归智是*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学者。在本书中,作者以客观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大俗大雅的语言,对《红楼梦》八十回后佚稿研究的奥秘进行了全面解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为方便读者深入阅读,书尾还附有《〈红楼梦〉家族简谱》、《曹雪芹家世简谱》、《探佚著作、论文辑录》。可以说,本书既洋溢着轻松的阅读趣味,也是一本资料全面,有实用价值的红学著作。
基础篇
两种版本系统,两种《红楼梦》
要“探佚”,首先得知道两种版本系统的两种《红楼梦》。
一个是脂批本系统,一个是程高本系统。
脂批本系统的本子是传抄本,一般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有题《石头记》或《红楼梦》的,它的原始祖本是曹雪芹生前传抄出来的。这个系统的本子只有前八十回正文(个别本子有后四十回续书,是抄手后补的),上面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所以简称脂批本或脂评本。目前已经发现的脂批本共有十二种,已经全部影印出版。它们分别是:甲戌本、己卵本、庚辰本、北师大抄本、戚序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藏本、舒元炜序本、卞藏本、梦觉主人甲辰序本、杨继振题《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本、郑振铎原藏本。其中戚序本又分戚沪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戚宁本四种。
此外还有传说一度出现后又迷失的扬州靖氏藏本。
甲戌本的祖本是脂砚斋在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抄阅再评”的《石头记》原稿本,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里强调“祖本”,就是说现在保存下来的甲戌本并不是曹雪芹的稿本,也不一定是甲戌那年抄出来的本子,而是根据那个“祖本”或祖本的抄本抄出来的本子,现存这个抄本本身的抄录时间也许靠后。这个本子残存十六回,即**回至第八回,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在回前还有一个其他抄本都没有的“凡例”。这个本子也许抄写时间靠后,但抄写态度认真,上面有许多其他脂批本所没有的重要批语。所以,无论从正文的角度还是从批语的角度,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抄本,也是红学界公认*接近曹雪芹手稿原貌的抄本。
甲成本经刘铨福、胡适先后收藏,后长期藏于美国纽约康乃尔大学图书馆。2005年上海博物馆从美国购回作为馆藏。此本有台湾胡适纪念馆影印本、中华书局影印本、沈阳出版社影印本、作家出版社邓遂夫校注本等。“红楼大观”网站有全文上网书影。
已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有人认为是清朝怡亲王府的原抄本,也有人认为不是原抄本而是一个过录本,其中有“己卯秋月定本”题记,后经董康、陶洙先后收藏。原存三十八回,后来又发现了几回,一共保存下来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至第二十回、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中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现藏国家图书馆;第五十五回后半回、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回前半回现藏国家博物馆。己卯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本和庚辰本属于同一个祖本,但比庚辰本更接近于祖本的原貌,即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稿。
此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等。
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脂砚斋“庚辰秋月定本”的《石头记》原稿本的抄本,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本八十回,中缺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1955年影印时所缺两回据己卯本补入。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本抄写质量较差,*后一册问题尤其多,但此本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七十八回文本,同时有许多腊批。
此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台北广文书局影印本、作家出版社邓遂夫校注本等。“红楼大观”网站有全文上网书影。
实际上己卯本和庚辰本是“己卯、庚辰原本”的两个阶段:“己卯冬月定本”是**至第四十回;“庚辰秋月定本”是第四十一回至第八十回。曹雪芹此时尚在世,但他并没有亲自参与文本的整理修订。
北师大抄本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此本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系1953年从北京琉璃厂某书店购进,2001年被重新发现。周汝昌认为此本可能抄自另一个和庚辰本同系的清代抄本。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个抄本是一个以庚辰本为底本过录的近代抄本,同时也参考了甲戌、己卯、戚序、程甲各本。
此本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题《北京师范大学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戚序本《石头记》原由乾隆三十四年进士戚蓼生收藏并写了序言,故名戚序本。光绪年问张开模得到它的一个过录本,此本后归上海有正书局狄葆贤,故又称戚沪本、戚张本。原本共八十回,1957年上海书店发现了前四十回,现藏上海图书馆。
有正书局1911—1912年据戚张本照相石印出版,定名为《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并作了个别贴改,八十回全,前四十回贴加了书局老板狄葆贤的眉批。此本被称为有正大字本。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时改题《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有正书局1920年据有正大字本剪贴缩影出版,1927年再版,题名与大字本相同。八十回全,但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又加了后人批语,与戚序本原貌有了距离。此本被称为有正小字本,有台湾艺文印书馆影印本。
现藏南京图书馆的戚宁本乃陈群泽存书库旧藏,故又称作泽存本、南图本,八十回全。此本是与戚沪本共同底本的不同抄本。
戚序本是汇集了许多抄本整理的,前八十回俱存,批语也较多,字迹清晰,便于阅读。但因为是整理本,从版本演进的角度而言,不如甲戌、己卯、庚辰各本更具原始面貌。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抄本原为清朝某蒙古王府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简称蒙府本、王府本。此本原为八十回抄本,配抄成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中第五十七至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乃后人据程甲本抄配,又补抄后四十回。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纸质、抄写款式不同。
蒙古王府本与戚序本有共同的祖本,但无戚蓼生的序,同时独有六百条戚序本和其他本子所无的侧批。
此本有书目文献出版社(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题《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俄罗斯藏抄本《石头记》前八十回缺第五、第六两回,实存七十八回(第七十九回与第八十回未分开)。此本乃俄国人库尔梁德采夫于1830至1832年随旧俄宗教使团来华时所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苏联时期名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这个本子在许多具体字句上有自己的特点,似乎更接近于曹雪芹原稿。俄罗斯藏抄本也被称为列藏本、圣彼得堡本、脂亚本等。
此本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舒序本又称已酉本,抄本,名《红楼梦》,存**至第四十回,前有舒元炜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亲笔撰写的序。据序中所说,此本原有五十三回,另有二十七回是借“邻家’’抄本补配。吴晓铃原藏,现归首都图书馆。
此本有中华书局影印本(《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甲辰本又称梦觉本、梦序本、晋本,1953年发现于山西,名《红楼梦》,前有梦觉主人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岁菊月中浣”(1784)序,前八十回全。现藏国家图书馆。甲辰本是由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的一个本子。
此本有书目文献出版社(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由*早收藏者杨继振题书名为《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影印时题作《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共一百二十回。1959年3月于北京琉璃厂文苑斋书店发现,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此本前八十回也是一个由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的本子。
此本有中华书局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等。
卞藏本,名《红楼梦》,卞亦文藏,存一至十回,2006年发现。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
郑藏本,郑振铎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回首题《石头记》,版心题《红楼梦》,残存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回,无批语。学者考察认为与俄罗斯藏抄本关系密切。
此本有书目文献出版社(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中华书局影印本(《古本小说丛刊》)等。
靖藏本原为扬州靖应鹍家所藏,题《石头记》。1959年由南京毛国瑶发现,1964年后迷失。毛国瑶曾将此本与戚序本作了对勘,摘录了戚序本所无的批语150条,后发表于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1974年8、9月号,并撰文介绍。后有人质疑此本曾存在的真实性,现肯定、否定的两种意见并存。
程甲本为程伟元、高鹗两人合作整理修补完成,前八十回文字与脂批本相比有多处异文,并有后四十回续书,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采用木活字排印,由萃文书屋印行,题作《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此书是《红楼梦》出版史上**部印本,现存十部以上,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社、台湾大学及一些私人有藏。俄罗斯、日本等国也有少量收藏。此本被称为程甲本,首刊后,萃文书屋又多次修订再版。
此本首刊本有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吉林文史出版社影印本,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标点排印本、花城出版社标点排印本、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据程甲本为主要底本翻刻的排印本,1949年以前已有200余种。
程甲本刊印七十多日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花朝后一日”,萃文书屋又刊印了另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即程乙本。此本与程甲本在文字上有两万多字的差异,并多出一篇由程伟元、高鹗联合署名的“引言”。此书现存数量略多于程甲本,国家图书馆等有藏。此本行世较多的有亚东图书馆标点排印本(其中有文字改动)、人民文学出版社标点排印本。
程甲本、程乙本有时俱被泛称为程高本。
流行标点本,1953年至1982年在中国大陆流行的《红楼梦》由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印行,以亚东图书馆重排本为底本,属于程乙本系统。1982年以后有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红楼梦》,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为主要底本而参校其他脂批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主要底本。此后又有浙江文艺出版社印行蔡义江校注本《红楼梦》、江苏古籍出版社印行刘世德校订本《红楼梦》、齐鲁书社印行黄霖校订附全部脂批本《红楼梦》、山西古籍出版社印行梁归智校订评批本《红楼梦》、作家出版社印行郑庆山校订《脂本汇校石头记》、辽宁人民出版社印行冯其庸重校评批《红楼梦》,都是前八十回据脂批本,后四十回据程甲本的著名印本。周祜昌、周汝昌、周伦玲校订的十卷本《石头记会真》,是对现存各种脂批本详加比勘并颇有发明的前八十回文本,已于2004年5月由海燕出版社(河南郑州)出版。此本无后四十回续书,而另加《探佚论文》、《(石头记)真故事探佚稿》等。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又推出《周汝昌精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作为普及本,此本于2006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重新推出。
属于程甲本系统的著名印本,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再重印的清代护花主人、太平闲人、大某山民的三家评本《红楼梦》,以及文化艺术出版社和南昌出版社先后印行冯其庸新订《八家评批红楼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行启功等校注的《红楼梦》、漓江出版社印行王蒙评点本《红楼梦》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影响的印本。
清楚了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的版本演变和流传的历史,也就明白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是脂批本《石头记》。由于是手抄本,又只有前八十回,其流传的范围是有限的。自从程高本《红楼梦》排印发行后,就取代了脂批本《石头记》而成为社会上的流行本,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垄断了近二百年。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就大众阅读层面而言,则进入了脂批本与程高本多元共存的时代。
当然,在程高本1791年刻版问世之前,已经有从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性质的抄本,如前面介绍的杨藏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又比如乔福锦于2004年7月在上海图书馆发现的百廿回《红楼梦》旧抄本,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过有一点还是明显的,就是要真正理解和研究曹雪芹,尤其是要探讨八十回后原著佚文情况,必须读脂批本系统的本子,同时要尽量排除开后四十回续书先入为主的成见干扰,因为脂批本《石头记》在曹雪芹生前即已流行,没有经过后人篡改,*接近于曹雪芹原作的真实面貌。
《红楼梦》的版本问题,绝不仅仅是红学研究者的事,而与每一个《红楼梦》的普通读者有直接关系。
徐恭时在《红楼梦版本新语》一文中谈到:
综看全部八十回故事,从脂评中寻绎线索,第八十一回的回目,似是《山雨欲来,红楼风满;商声羽调,翠馆清凉》;而现在八十一回的回目是《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在前后转变中,前拟目表示“一衰到底”的大过节;后者却还出现“旺相”,把痛恨“禄蠹”的宝玉,变换成另一种形象。七十八回里本来有一段贾政不再强迫宝玉读四书的原文,程印本删去了,才能接上“两番入家塾”之事。如果不删这段文字,八十一回的续书一开头,就会显示前后矛盾。还有雪芹原稿**百一十回的回目研究者曾予试复,当是《青埂峰下,重证前缘;警幻仙姑,归揭情榜》,而现在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却作《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不论回目或正文,这个“末回情榜”,连丝毫的影子也不存在。这应是怎么说呢?如果不探索版本,怎么能发现这些问题呢?倘若把后续的四十回,当作雪芹原稿来评论,将会评出什么结论来呢?
这是很中肯的话,道出了《红楼梦》版本问题并非与一般读者无关的症结所在。
再如尤三姐这个人物也很能说明版本问题的重要。尤三姐的故事在前八十回已经基本完成,但程高本却作了改写,于是出现了两种《红楼梦》里的两个尤三姐。
曹雪芹笔下的尤三姐性格有多种摺叠,也就是说,不是一个简单化而是一比较复杂的人物,用西方文艺理论术语的话,她的形象是“圆”的而不是“扁”的。她美丽,刚强,有主见,有决断,有反抗性,可是并不贞节,不是封建道德的烈女,也不是革命意识形态的圣母。她和贾珍早有淫行,她的动机是“取乐作践男人”,“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注:《红楼梦》成书的时代还没有分出“她”)。她用这种变态的、放荡的、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反抗自己的被玩弄,这是她的出身、她的个性与她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梁归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曾在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红楼六家谈》中主讲“《红楼梦》的断臂之美”与“曹雪芹的超前之思”。在治学上以文本考证为基础,以艺术感悟为核心,以哲学思辨为向度,自成一家。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资格。1995年至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2006年至2008年任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东方文化系教授,讲授汉语、文学、文化。
已出版《石头记探佚》、《新评新校红楼梦》、《红楼赏诗》、《红楼探佚红》、《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等多部著作,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分支——“探佚学”,卓有成绩。
秋--巴金著(蓝色封面) 本书特色 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
姐姐-晋军崛起精品典藏 本书特色 《姐姐/晋军崛起精品典藏》集结了作者张平在1979年至1989年期间发表的多篇中短篇小说。作者张平是在八十年代初读大学期间开始...
生命之光 本书特色 青年朋友,给你:肺腑之言,教你:人生哲理,帮你:扫除障碍,跟你:思想交流,“青年读本是一部人生教科书。生命之光 内容简介 本书选入作品,以优...
浮生六记-新增补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的*见功力的译作,原为清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篇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
《赋形者》是胡桑十余年诗歌写作的结晶。缓慢而节制的写作使他的诗歌逐渐具备了晶体般精妙的自我构形能力。他对于技艺的探索、对
《新文章读本》内容简介:本书是川端康成于1949年2月至1950年11月在《文艺往来》杂志上刊登的题为《新文章讲座》的连载合集。是川端
寻找大鹏鸟之地 内容简介 海水在无数个万年之前退去,这里蕴藏着永远无法说尽的隐秘。阳光的碎片在闪烁,空气中有浓重的尘屑的味道,往日的见证在你眼前又似很遥远,那是...
夏志清原籍江苏吴县,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9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
李广田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李广田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
风诗心赏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典文学大家萧涤非先生有关汉魏六朝隋唐宋以及当代风诗名篇的鉴赏文字,按照散文、诗话、笺注三种体式,分为正文、附录一、附录二三个部分。正...
《最后下班的人先离职》内容简介:本书是本上班族人人必备的“生存秘籍”!作者将过去职涯十年所见过、所犯过的错误集结成书,分享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本书特色 (1)一个被所有女人嫉妒的女人,在这些为爱而写的文字中,透露出自己所有的秘密。(2)本书配有精美《十竹斋画谱》插图,与内文气质完美匹...
人生是一件严重的事实-胡适谈人生 本书特色 收录胡适谈人生的40篇文章,精选了胡适先生在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展示了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人生存在的意义的探讨。...
费孝通译文集(全两册) 本书特色 《费孝通译文集》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五部译著,这五部书均为西方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著作,曾在西方学术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费...
《零基础轻松学C++:青少年趣味编程(全彩版)》内容简介:C++是一门非常流行的编程语言,不仅在诸多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元明清篇-文人墨客诗生活 本书特色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住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
《中国经济学刊(英文版)》内容简介:本书开设经济理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金融财政研究等栏目,致力于面向英文读者介绍当代中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精装) 内容简介 康妮嫁给贵族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生瘫痪。在老家,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
福克纳书信 本书特色 《福克纳书信》包括福克纳有意公开发表的信函以及图书护封上的推荐语、报端广告与启示。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本书中得到了充...
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本书特色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毛姆叔叔,尤其是文艺青年、文学专业。内心重口味,表面很优雅。优雅又重口的毛姆自从引进中国...